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810KB ,
资源ID:850081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5008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九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九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生物考试问卷一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A. 血红蛋白B. 氧气C. 葡萄糖D. 胰岛素【答案】A【解析】【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详解】A、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2、,A正确;BCD、组织液中含有氧气,血浆中含有葡萄糖和胰岛素,所以这三者都是内环境的成分,BCD错误。故选A。2.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A. 血浆和组织液B. 淋巴和组织液C. 淋巴和血浆D. 组织液【答案】B【解析】【分析】内环境是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其中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淋巴是淋巴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详解】毛细淋巴管壁内侧为淋巴,外侧为组织液,因此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生活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B正确。故选B。3

3、. 人体在剧烈运动后,血液的pH值在正常范围内将会有所 ( )A. 下降B. 上升C. 不变D. 不能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血液中含有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详解】人体在剧烈运动后,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故血液pH值在正常范围内将会有所下降,但血液中的缓冲物质HCO3-可以和产生的乳酸反应,从而不会引起血浆pH的剧烈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确。故选C。4. 小伟患痢疾出现腹泻而引起严重脱水,医生除了用药物治疗外还

4、考虑补液。下列补液方法中,最恰当的是( )A. 喝葡萄糖水B. 喝橘子汁C. 输生理盐水D. 喝蒸馏水【答案】C【解析】【分析】要根据病人腹泻而引起严重脱水脱盐,此时,需补充无机盐离子来考虑,腹泻在脱水的同时还大量丧失盐,所以最好输生理盐水。【详解】痢疾多次腹泻后引起严重脱水,人体内的无机离子钠离子大量流失,细胞渗透压主要由细胞外液Na离子的含量决定,需要补充含钠离子的盐来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故应该输生理盐水。故选:C。5. 人体内环境不会出现的成分是( )A. 蛋白质B. 尿素C. 纤维素D. 无机盐【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可以存在于

5、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都可以看做内环境的物质。【详解】ABD、血浆中含有蛋白质、尿素和无机盐,所以蛋白质、尿素和无机盐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ABD错误;C、血浆中不存在纤维素,所以纤维素不是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故选C。6. 人体发生组织水肿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B. 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过少C. 血液中尿素含量过多D. 血液中无机盐含量过多【答案】A【解析】【分析】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2)毛细

6、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详解】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B、组织液中的蛋白质过少,不会引起组织水肿,B错误;C、血液中的尿素含量过多,不会引起组织水肿,C错误;D、血液中无机盐含量过多,不会引起组织水肿,D错误。故选A。7. 下列对内环境稳态

7、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稳态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影响B.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血浆、组织液及淋巴等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C. 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内环境的稳态D. 内环境稳态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答案】A【解析】【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

8、】A、内环境的稳态是相对的,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A错误;B、内环境稳态指的是血浆、组织液及淋巴等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B正确;C、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C正确;D、内环境稳态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条件,D正确。故选A。8. 抗利尿激素在人体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A. 糖B. 水C. Na+D. K+【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如果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会引起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引起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引起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对

9、水的重吸收增强,引起尿量减少,B正确,ACD错误。故选B。9. 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进行传导的,该信号称为()A. 静息电位B. 反射C. 神经冲动D. 反射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神经冲动是指沿神经纤维传导着的兴奋。故选C。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反射:指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神经冲动的概念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基本概念10. 下列四种器官中,不属于免疫系统的是A. 胸腺B. 胰腺C. 淋巴结D. 扁桃体【答案】B【解析】【分析】据题文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免疫系统的组成

10、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脾胸腺淋巴结、扁桃体,胰腺不属于免疫器官。综上分析,B正确,A、C、D均错误。11. 在高等动物体内,激素调节的共同特点不包括A. 通过体液运输B. 微量和高效C. 作用于靶细胞D. 产生神经冲动【答案】D【解析】【分析】激素调节特点: 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却能产生显著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所以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

11、。【详解】通过体液运输、微量高效、作用于靶细胞,是激素调节的特点,A、B、C不符合题意;神经调节过程中产生神经冲动,因此产生神经冲动不是激素调节的特点,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特点,在理解记忆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进行横向的比较,与神经调节、酶的作用进行比较、综合,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12.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A. 感受器B. 反射弧C. 效应器D. 神经中枢【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13. 人体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位于( )A

12、. 大脑B. 脊髓C. 小脑D. 下丘脑【答案】D【解析】【分析】1、下丘脑的作用有:感受:下丘脑有渗透压感受器,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分泌:能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调节渗透压、体温、血糖;传导:如传导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兴奋到大脑皮层形成渴觉。2、小脑:位于桥脑和延髓的后方,中间为蚓部,两侧为小脑半球,借小脑上中下三脚分别与中脑、桥脑和延髓相连接。小脑的机能有维持身体平衡、保持和调节肌张力和调整协调运动。脑干:包括中脑、桥脑及延髓。下丘脑是体温的调节中枢,形成感觉在大脑皮层。【详解】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的过程,其神经中枢在下丘脑。故选D。14. 游客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时,往往会心跳加快、呼

13、吸急促,该生理现象的发生主要受( )A. 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B. 体液调节和环境影响C.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D. 免疫调节和环境影响【答案】C【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使各器官、系统协调起作用。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液、组织液等)运输达到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并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2、人在受到惊吓时,交感神经活动加强,使得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肺的通气量加大,同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详解】游客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时,会通过神经调节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而肾

14、上腺素能促进代谢,从而使心跳加快;此时有氧呼吸增强后产生的CO2会增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快。由题意可知,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过程主要是神经调节,同时激素分泌增多属于体液调节,所以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故选C。15. 某人因其大脑皮层某一区域受到损伤而不能说话,该区域是( )A. W区B. S区C. V区D. H区【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大脑皮层W区受损,不能写字,A错误;S区受损不能说话,B正确;V区受损不能看懂文字,C错误;H区受损不能听懂话,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大脑皮层言语区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16. 下列疾

15、病中,可能由激素分泌失调引起的是:( )A. 艾滋病B. 糖尿病C. 血友病D. 流行性感冒【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艾滋病是由于HIV病毒攻击T淋巴细胞,导致T细胞大量死亡,引起免疫力降低,最终导致人死亡,A错误;B、糖尿病是由于缺少胰岛素引起的,B正确;C、血友病属于人类遗传病,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决定的,C错误;D、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D错误。故选B。【点睛】17.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突触中完成的信息转化为()A.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 电信号-化学信号C. 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D. 化学信号-电信号【答案】A【解析】【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

16、触结构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详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且在突触间隙中需借助神经递质(化学信号)进行传递,因此突触处的信息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A正确。故选A。18. 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 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C.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双向传递D. 适宜强度的刺激可以使神经细胞产生兴奋【答案】C【解析】【分析】1、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

17、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详解】A、兴奋时,钠离子内流,因此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A正确;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B正确;C、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在突触间传递的方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反射弧包含至少2个以上的神经元,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而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递,C错误;D、适宜强度的刺激可以使神经细胞产生

18、兴奋,D正确。故选C。19. 人体接种流感疫苗,一段时间后体内出现相应的抗体。人体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 吞噬细胞B. T细胞C. 靶细胞D. 浆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其中抗体是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详解】能产生抗体的细胞只有效应B细胞(浆细胞),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 下列激素中,可直接影响婴幼儿智力发育的是( )A. 生长激素B. 甲状腺激素C. 性激素D. 促甲状腺激素【答案】B【解析】【分析】激素是由

19、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详解】A、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病人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得的是侏儒症,A错误;B、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果在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得呆小症。导致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B正确;C、性激素分为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其作用是促使男女产生第一或是第二性征,与智力发育无直接关系,C错误;D、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甲状腺的发育,但与胎儿的智力发育无直接关系

20、,D错误。故选B。21. 下列免疫细胞中,不能进一步分化的是()A. T细胞B. B细胞C. 记忆细胞D. 吞噬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A错误;B、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效应B细胞),B错误;C、记忆细胞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形成相应的效应细胞,C错误;D、吞噬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能再进一步分化,D正确。故选D。22. 饲养场中偶尔会有一些动物因缺乏某激素而出现疾病,该疾病可通过词喂的方式进行治疗。该激素最可能是A. 甲状腺激素B. 胰岛素C. 细胞分裂素D. 生长激素【答案】A【解析

21、】【分析】能够进行饲喂的激素的化学本质应该是不能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物质。【详解】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一类氨基酸,在消化道内不能被消化,不会失去作用,可以进行饲喂,A正确。胰岛素和生长激素都是蛋白质类的激素,在消化道内被最终水解为氨基酸而失去作用,因此不能进行饲喂治疗,B、D错误。细胞分裂素是植物激素,不能治疗动物因缺乏某激素而出现疾病,C错误。23. 下列关于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能合成并分泌生长激素B. 能够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C. 调节机体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D. 调节相关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答案】A【解析】【分析】考点是下丘脑的功能,考查通过总结系统掌握相关知识的情

22、况,属于识记水平的考查。【详解】生长激素是垂体合成并分泌的,A错误. 下丘脑中有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感受器,B正确.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机体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C正确. 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调节包括垂体在内的相关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D正确.【点睛】下丘脑地位和功能: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分泌:如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 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24. 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A. 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B. 胃粘膜

23、起保护作用C.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D. 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如白细胞的吞噬作用。A和 B选项属于第一道防线;D选项属于第三道防线。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人体的三道防线。点评: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25. 如图所示,在燕麦胚芽鞘的下部

24、插入云母片,从右边用光照射,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 ) A. 直立向上生长B. 向右弯曲生长C. 向左弯曲生长D. 不弯曲不生长【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的向光生长主要受生长素调控;生长素是尖端产生的,可以向下运输;植物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位置;生长素运输受单侧光影响;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以下的部位;弯曲生长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的,哪侧长得快,则向对侧弯曲。【详解】由题图可知,云母片插入尖端下部,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在尖端,不影响生长素在尖端发生横向运输,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从向光侧运往背光侧,进而使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植物弯向光源生长,即向右弯曲生长。故选D。26. 芦苇是我国重要的造

25、纸原料,但多数芦苇植株较矮、纤维短,影响产品的质量。如果想使芦苇植株长高,获得较长纤维,可用某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生长期的芦苇,这一调节剂应该是( )A. 乙烯利B. 赤霉素C. 青鲜素D. 脱落酸【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的能力。乙烯利是乙烯的类似物,可以促进植株成熟,青鲜素可以抑制发芽,延长储藏期,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果实的衰老。【详解】题干中描述芦苇植株长高,获得较长的纤维,表明需要促进植株伸长。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设,B正确;故选B。27. 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A. 尖端

26、、尖端、尖端下面的部位B. 尖端、尖端、尖端C. 尖端、尖端下面的部位、尖端下面的部位D. 尖端、尖端下面的部位、尖端【答案】A【解析】【分析】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为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以及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它会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从而促进该部位的生长;植物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详解】产生生长素的部位为胚芽鞘尖端,感光部位也是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由尖端产生后向下端运输,促进胚芽鞘下端部位的生长,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导致尖端下面的伸长区部分会发生弯曲生长,A正确,BCD错

27、误。故选A。28. 在棉花种植过程中,“打顶”的目的是( )A. 提高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抑制侧芽发育成侧枝B. 降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抑制侧芽发育成侧枝C. 提高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促进侧芽发育成侧枝D. 降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促进侧芽发育成侧枝【答案】D【解析】【分析】顶端生长占优势的现象叫顶端优势。 产生的原理:由顶芽形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加大,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敏感而被抑制;同时,生长素含量低的顶端,夺取侧芽的营养,造成侧芽营养不足。 顶端优势的原理在果树整枝修剪上应用极为普遍,人工切除顶芽,就可以促进侧芽生产,增加分枝数。在生产实践中经常根据顶端优势的原

28、理,进行果树整枝修剪,茶树摘心,棉花打顶,以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增加分枝,提高产量。【详解】由顶芽形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加大,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敏感而被抑制,而顶芽优先生长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打顶是去掉顶芽,减少侧芽生长素的含量,促进侧芽发育成侧枝,增加棉花产量,D正确,ABC错误。故选D。29. 下列物质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A. 脱落酸B. 吲哚乙酸C. 2,4DD. 乙烯【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详解】A、

29、脱落酸是植物激素,A错误;B、吲哚乙酸是生长素,是植物激素,B错误;C、2,4D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是植物生长调节剂,C正确;D、乙烯是植物激素,D错误。故选C。30. 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处生长素浓度比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A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D处生长素浓度比C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D处生长受抑制,C处生长快,根向下生长C处生长素浓度比D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B处生长素浓度比A处高,茎弯曲向上生长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植物横放

30、时,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近地一侧的生长素浓度比远地一侧的生长素浓度高,即B处生长素浓度比A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低,A处生长慢,B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错误;D处生长素浓度比C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D处生长受抑制,C处生长快,根向下生长,正确;由于受到重力作用,C处生长素浓度比D处低,错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B处生长素浓度比A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低,A处生长慢,B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正确。综上分析可知,B正确,AC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31. 该图为胰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_、【 】组织液和【】_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体的_。

31、一般情况下,与成分上主要的区别是_。(2)该图为胰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饭后5个小时后的B端与A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增加的激素是_,该种激素存在于上图中的_部位(填标号)。 (3)如果图中细胞为胰岛B细胞,则其合成胰岛素的细胞器是_。【答案】 (1). 血浆 (2). 淋巴 (3). 内环境 (4). 中蛋白质多于 (5). 胰高血糖素 (6). (7). 核糖体【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是组织细胞,血浆,是组织液,是淋巴,为血细胞,A是毛细血管的动脉端,B是毛细血管的静脉端【详解】(1)【】血浆、【 】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血浆与

32、组织液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大分子的蛋白质,组织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少,因此与成分上主要的区别是血浆中蛋白质多于组织液。(2)如果该图为胰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饭后5个小时血糖浓度降低,故此时胰高血糖素升高,胰岛素降低,以使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故明显增加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该种激素存在于上图中的部位。 (3)如果图中细胞为胰岛B细胞,胰岛B细胞合成的胰岛素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故在核糖体中合成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在组成成分上的不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32. 下

33、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 A 、B 代表激素名称,请回答:(1)甲、乙、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_、_、_,激素A 的名称是_,激素B 的名称是_。(2)若切除动物的甲状腺,血液中激素A和激素B的浓度会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体内的_(填“骨骼肌细胞”“肝脏细胞”或“几乎所有的细胞”),能够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4)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 _调节的机制。【答案】 (1). 下丘脑 (2). 垂体 (3). 甲状腺 (4).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4、(5). 促甲状腺激素 (6). 升高 (7). 几乎所有细胞 (8). 反馈【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甲是下丘脑,乙是垂体,丙是甲状腺。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是促进作用,是抑制作用。【详解】(1)据图分析:甲是下丘脑,乙是垂体,丙是甲状腺。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2)切除动物的甲状腺,导致甲状腺激素减少,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所以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的量会升高。(3)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细胞。(4)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调节,强化学生对甲状腺激素的

35、分泌和调节的过程的理解与运用。33. 图为兴奋在A和B两个神经元间传递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为_的亚显微结构图,其中a为_,a中存在的信号物质是_,b为_,c为_,d为_。(2)AB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_方向的,原因是_。(3)若将兴奋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则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4)兴奋在传递过程中主要需要_(细胞器)提供能量。【答案】 (1). 突触 (2). 突触小泡 (3). 神经递质 (4). 突触前膜 (5). 突触间隙 (6). 突触后膜 (7). 单 (8).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9). 细胞体或树突 (10). 线粒体【解析】

36、【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2、据图示可知,a为突触小泡,b为突触前膜,c为突触间隙,d为突触后膜。【详解】(1)据图可知:该图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图;a为突触小泡,a中有神经递质,可作为信号物质;b为突触前膜,c为突触间隙,d为突触后膜。(2)由于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A、B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3)若将兴奋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则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37、细胞体或树突。(4)兴奋在传递过程中主要需要由线粒体提供能量。【点睛】本题考查突触结构及神经冲动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准确判断题图各字母含义是解题关键。34.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过程回答:(1)甲图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胚芽鞘C发生的现象是_。这一现象说明甲接受块中_。(2)乙图中胚芽鞘D能不能发生C现象?_,这说明乙接受块中_。(3)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_ ,运输方式是_。【答案】 (1). 向左弯曲生长 (2). 接收到生长素,生长素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了形态学下端

38、(3). 不能 (4). 未接收到生长素,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5). 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 (6). 极性运输【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组实验中,含生长素的供应块位于形态学上端,不含生长素的接受块位于形态学下端;乙组实验中,含生长素的供应块位于形态学下端,不含生长素的接受块位于形态学上端。若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则胚芽鞘C向左弯曲生长,胚芽鞘D不生长不弯曲;若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则胚芽鞘DC向左弯曲生长,胚芽鞘C不生长不弯曲;若生长素既可以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也可以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则胚芽鞘C和D均向左弯曲生

39、长。【详解】(1)甲图中,含生长素的供应块位于形态学上端,不含生长素的接受块位于形态学下端,生长素可以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即供应块的生长素能运输到接受块,因此胚芽鞘C向左弯曲生长。(2)乙图中,含生长素的供应块位于形态学下端,不含生长素的接受块位于形态学上端,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因此接受块中不含生长素,所以胚芽鞘D不会发生C的现象。(3)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极性运输,即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点睛】本题结合实验图解,考查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及运输,要求考生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判断甲、乙中接受块中是否含有生长素及胚芽鞘C和胚芽鞘D的生长情

40、况,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35. 下图中图甲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图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表示是_(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细胞a是_,其能产生某种免疫活性物质,这种免疫活性物质是_,细胞c是_。(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当再次感染相同的病原体后,产生抗体既快又多,这主要与记忆细胞有关,初次免疫时记忆细胞由图甲中的_(填字母)增殖分化而来。(3)切除胸腺后,图甲表示的免疫过程将_(减弱、加强或不变)。(4)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_。(填字母)(5)若图中所示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因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与人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的表面结构十分

41、相似,抗体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病。【答案】 (1). 体液免疫 (2). T细胞 (3). 淋巴因子 (4). 浆细胞 (5). b (6). 减弱 (7). abd (8). 自身免疫病【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甲是体液免疫的过程,细胞a表示T细胞,细胞b表示B细胞,细胞c表示浆细胞(效应B细胞),细胞d表示记忆细胞;图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抗体的浓度,分析题图曲线可知,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产生抗体的速度快、数量多。【详解】(1)图甲中有抗体,该过程为体液免疫过程;细胞a是T细胞,可以产生淋巴因子;细胞c产生抗体,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

42、2)初次免疫时记忆细胞由B细胞(b)增殖分化而来。(3)切除胸腺,由于没有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所以体液免疫将减弱。(4)图甲是体液免疫的过程,细胞a表示T细胞,细胞b表示B细胞,细胞c表示浆细胞,细胞d表示记忆细胞,其中只有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因此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a(T细胞)、b(B细胞)、d(记忆细胞)。(5)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因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与人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的表面结构十分相似,抗体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自身免疫病。【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1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