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 史 试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 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新唐书百官志二载:“给事中四人,正五品可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诏赦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赋予给事中“涂归”权力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B. 保障君主独断之权C. 制衡行政运作程序 D. 剥夺丞相行政权力2、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A礼仪与政治分离 B从人治到法治 C为民主政治奠基 D国家管理制度化3、.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一些异
2、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主要说明当时A.礼乐制度日渐受各诸侯的冲击 B.工官制实现了礼器标准化生产C.有利于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4、南昌汉代海昏侯考古发现让“海昏侯”迅速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引发了学术界的争鸣。下表为西汉海昏侯“海昏”爵号的三种历史解释,据此可知A.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解释B.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C.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解释莫衷一是D.综合多种历史解释即可确认历史事实5.下表反映的是明代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这种状况( )年限1年以下1-2年2-5年5-1
3、0年10-15年15-20年20年以上阁臣数(人)3037422512114占比()18.6322.9826.0915.537.456.832.49A.促进了官吏队伍的年轻化 B.反映了明朝官僚机构膨胀 C.说明了内阁辅助作用不大 D.削弱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6.古代官员的补服上分别绣有禽或兽,“衣冠禽兽”一词最初即是赞语。但明清以来,该词逐渐有了贬义。这一变化折射出 A.反封建民主思想萌芽B.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C.社会价值取向的逆转D.封建政治的腐朽黑暗7宋神宗执政前期允许未立市舶机构的港口实行直航贸易。执政后期只允许位于南海贸易中转站的海南岛进行直航贸易以补贴地方财政,其余未立市舶机构的港口
4、只能实行转口贸易。这一变化表明A宋代海外贸易发达 B重农抑商政策被打破C商业税收成为主要财源 D国家经济攫取能力增强8在明清时期的徽商心中,谋生和求利是有所区别的,谋生在当时不单是谋取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担负起家人甚至是整个家族的生存和发展。这表明当时A徽商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价值观念 B以义为上成为徽商的基本准则C利义兼顾成为商人普遍的价值取向 D传统经济政策受到严重的冲击9、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A.政府放弃重农
5、抑商政策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10、唐代坊市制度严格,唐律疏议规定,“凡官私斗、秤、度尺,每年八月诣寺校印署,无或差谬,然后听用之。”这说明唐代( )。A: 坊市制度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B: 法律仅有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C: 坊市管理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D: 实行较为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11、下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 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 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C: 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12、下图所列内容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
6、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13.1844年,美国特使顾盛抵达澳门。当清廷得知其有进京呈递国书的要求时,给钦差大臣耆英的唯一指示就是阻止这一行动。为此,耆英不惜与之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这反映出清政府( ) A.对外奉行投降政策 B.继续推行闭关政策 C.有效抵抗外来侵略 D.竭力维护天朝体面14.五四运动爆发时,孙中山马上作出反应,对运动给予极大声援和支持,具体表现有:发挥上海民国日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竭力营救被捕的爱国师生和工人;推动和指导五四运动在上海的展开;支持学生的爱国斗争,对五四运动给予肯定和赞许。这反映了孙中山( )A.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 B.对人民群众的认识变化 C
7、.主张学习马克思主义 D. 明了彻底的反帝决心15.毛泽东认为,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一二九”运动之所以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主要是指其()A.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的行动B.打击了国民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C.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图谋D.宣传了中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16. 1912年1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中华民国实行总统制,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等各项权力;而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临时约法做出
8、这-修正的原因是A. 革命党内部争斗,妥协退让 B. 加强总统的行政决策权力C. 强化议会权力防范个人独裁 D. 立宪党人和旧官僚的支持17.1938年3月召开的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抗战建国纲领明确指出:“抗战之胜负,不仅取决于兵力,尤取决于民力”,“发动全国民众,组织工、农、商、学各职业团体,改善而充实之,使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为争取民族生存之抗战而动员”。这说明( )。A: 国民党开始积极抗日 B: 国共两党抗战路线一致C: 国民党代表人民利益 D: 国民党全面抗战的意图18. 1942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妨害国家总动员惩罚暂行条例,其中规定:凡违反或妨害国系患动员之法令或者业务
9、者都要根据该条令惩罚之,此类案件由军法审判之机关审判,呈拫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核准执行令这一规定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A.强化了国民党的专制独裁 B.激化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C.使抗战进入了反攻阶段 D.保证了抗战动员的有序进行19. 1950年10月2日,面对“联合国军”通近中朝边境的严重威胁,毛泽东儆出 了抗美援朝的重大决策。原拟以“支援军”名义出兵朝鲜,后经慎童考虑,决定以 “志愿军”名义赴朝参战,这一改变的主要意图是A.显示中国政府反对侵略的坚强决心B.严格遵循跨国参战的国际惯例C.表达人民军队拝卫和平的钢铁意志D.避免局部战争升级为世界大战20如表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21个国家的
10、外长或大使在开罗为即将召开的大型国际会议拟定的人会条件(部分)1该国应一贯支持民族独立运动2该国不该参加与大国争夺有牵连的多边军事联盟3如该国已将军事基地租让给外国,则此种租让不应与大国争夺有任何牵连4该国应奉行与不同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据此可知,这次即将召开的国际会议A引发战后蓬勃发展的民族解放浪潮 B冲击超级大国主导国际事务的局面C促进世界各国联合反对新殖民主义 D主导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秩序211992年11月16日,“海协会”致函“海基会”:“为使海峡两岸公证书使用问题商谈早日克竞全功,现将我会拟作口头表述的要点函告贵会: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
11、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对此函解读不正确的是A. 体现出求同存异的务实精神B. 标志着“九二共识”的达成C.明确了两岸关系的根本原则D.推动了两岸关系的重大突破22.自然法精神源自古希腊。罗马的法学家认为它是合乎人性、合乎理性的法律,适用于包括奴隶在内全体人类,是永恒不变的法律,一切制订法都应以自然法为标准。可见,自然法( )A.维护罗马现存政治经济制度 B.是罗马照搬希腊制度的例证C.是罗马法中具有最高效力者 D.推动罗马法趋向公平与正义23.中世纪初期,罗马法长期处于衰落状态,“教会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有法律的效力”。从12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对罗
12、马法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无论国王或市民,都从成长着的法学家等级中找到了强大的支持,罗马法被重新发现。据此可推知A.罗马法开始成为资产阶级反教会的工具 B.圣经与罗马法具同等法律效力C.罗马法复兴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圣经遭到新兴社会阶层的抛弃24、下列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过程中的史实与相关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B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美国两党制正式确立,为美国总统大选奠基C1789年,人权宣言发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德意志帝国的国家结构为联邦制A. AB.
13、 BC. CD. D25.纵观美国总统制的演变历史不难发现,美国总统及其行政部门和国会的权力关系随着时局的变迁呈现“钟摆现象”,即在和平时期,国会的权力处于核心地位,而在危机时期,总统及其行政部门的权力则较大。这表明A. 总统权力处于不断扩张的趋势 B. 实践中难以真正的分权与制衡C. 国家权力体系围绕总统制设计 D. 总统施政总是倾向于政党利益26、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 有利于政局稳定 B: 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C: 剥
14、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 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27、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28、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在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的元旦社论里,把“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通过国家建设计划”作为三项伟大任务,向全国公布。材料表明新中国在政治上的时代主题是( )。A:
15、 发展多党协商政治制度 B: 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 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 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29、上海轮船招商局筹建时,商人入股并不踊跃,清政府拨款20万串钱以“示信于众商”。此后,招商局还获得了清政府的大量缓付利息的借款,以及减免部分税费的优待。这反映( )。A: 政府推动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展B: “官”与“商”的矛盾越来越尖锐C: 轮船招商局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D: 政府对民间资本的控制日渐加强30、“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
16、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与上述条文出自的法律文件相关的是A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C实行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D1949到1954年代行宪法职能二、 主观题(本题共2道小题,第31题25分,第32题15分,共40分)31、中美关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体说来是向前发展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代周刊是美国的时事性周刊之一,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时代周刊对中国的报道有以下内容:日期封面1950年12月11日封面人物是毛泽东,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1954年5月10日封面人物是周恩来,他身后的栅栏里关着一条“张牙舞爪”“目露凶光”的青龙1
17、972年3月6日封面用汉字“友”把画面切割成几块,其中包括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会面;尼克松一行参观长城、观看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等1979年1月1日封面人物是邓小平,他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宣称“邓小平代表了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材料二“中国崛起而带来的挑战,是美国在21世纪前期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报告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崛起提出了一系列潜在挑战”。“中国既不能容忍美国在亚太地区长期的军事存在,也不会接受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权”。摘自美国国防部东亚太平洋地区安全战略报告材料三包容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早在中国古代就有思想家明确地提出“和而不同”“和为贵”的理念。
18、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张国家间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平共处,坚持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倡导通过和平方式和外交渠道解决分歧与争端,反对诉诸武力和干涉别国内政。 李克强在英国智库的演讲共建包容发展的美好世界(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对中国、美国、世界的政治影响。(10分)(2)指出材料二中美国的战略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7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前我国政府应如何利用“包容”的历史传统来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8分)32、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19、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一些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材料二 近年来,大国高层会晤十分广泛和频繁。2013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 ,
20、两国元首就中俄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就加强中俄全方位战略合作达成重要共识,进一步推进中俄之间建立“平等、互信、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5年9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在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就双边关系、各自内外政策和国际地区形势等重大问题交换意见,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的发展目标和框架达成了共识,一致同意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导致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4分)根源是什么?(2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3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21世纪大国之间致力于建立怎样的
21、关系?(2分)有何意义?(4分)答案ADDAD DDBDC DADDD CDDDB BDCDC ADCAD其中9、16、26、27改编题31、答案答案(1)10分 变化:结束了对中国20多年的敌对状态,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影响:对中国: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改革开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对美国:极大地改善了美苏“冷战”和争霸中的不利局面,从越南战争中得以抽身,缓解了国内反战情绪,有利于政治稳定。对世界:打破了两大阵营对抗的局面,国际紧张局势有所缓和,有利于亚太地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变化:提出“中国威胁论”,战略重点重返亚太地区。原因:中国的
22、崛起不利于美国称霸世界;称霸世界是美国始终不变的对外战略;亚太地区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7分)(3)应对:坚持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灵活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事务;保持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综合国力;积极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8分)32、答案(1)因素:日本实力增强;欧共体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发展壮大;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4分)根源: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2分)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分)(2)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或结伴不结盟)(2分)意义: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