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900KB ,
资源ID:849677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4967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综合测评1(第一、二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综合测评1(第一、二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1、阶段综合测评(一)(第一、二单元)(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三字经里有“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几句。中国人最早培植“六谷”、养殖“六畜”的时代是()A原始社会末期 B西周时期C战国时期 D明朝时期B我国古代在西周时期“六谷”和“六畜”都已经出现了,故选B项。2西周的诗篇描写有大量“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崩溃B铁犁牛耕的应用C井田制瓦解D水利工程的兴建B根据材料“西周的诗篇描写有大量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到春秋

2、战国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应用,使农业生产由集体劳动到个体经营,分散的一家一户制的封建经济形式兴起,故选B项。3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文所述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郑国渠C井渠 D灵渠A材料中的“蜀守冰”指的是秦国的蜀郡太守李冰,该水利工程“穿二江成都之中”,说明位于四川成都附近,据此可以判断是都江堰。4清代学者包世臣在郡县农政一书中说:“凡治稻皆宜精,虽地宽之处,广种薄收者多耗本可举代田之法,每田一区,分三分,每岁更代,收成过漫种不治者。”“代田

3、之法”最早出现于()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C西汉时期 D明清时期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代田法是由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故选C项。5下面是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总体趋势是唐宋以前提高较快,唐宋之后趋于停滞B东晋南朝亩产下降是因为生产工具长期得不到改进C唐代亩产较秦汉提高得益于精耕细作技术发展D明清亩产量提高是因为海禁与抑商政策的成效C由表格可知,唐代较秦汉粮食亩产量较大增长,这得益于曲辕犁的使用、水利工程的改善等精耕细作技术发展,故选C项;亩产量只有宋代较唐略有下降,之后的时期都较唐朝多,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生产工具出现翻车等,

4、炼钢技术提高有利于耕犁改进,排除B项;明清亩产量提高是因为政府重视农业以及风力水车等工具的改进等,排除D项。6(2019全国卷)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C根据材料中“皆委之佃户”“余皆佃农”等信息可知,当时江南个体农耕经济普遍,故C项正确。7蜀都赋记载:“百室离房,机杼相和”;隋书亦云:“蜀人多工巧雕镂之妙。”上述记载的是四川的()A农业 B纺织业C冶炼业 D制瓷B由“机杼相和

5、”可知题干材料记载的是纺织业,故选B项。8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练帛,以栏为灰”先把丝绸放在光滑的容器里用草木灰水浸润透,然后将一定量蚌壳灰加入容器中一起浸泡,这样就能产生碱性较强的氢氧化钾。材料说明我国古代丝织业()A工艺技术已非常成熟B蕴含一定的科技因素C技术水平领先于世界D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B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利用“氢氧化钾”等内容,体现了一定的科技因素,故选B项;“已经非常成熟”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根据周礼可知这种现象出现于先秦时期,“领先世界”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材料中未体现与“农业”的联系,排除D项。9研究发现,两汉制造漆器的工种包括素工、木工等九种,监造人员有

6、护工卒史、长、丞等多种。这说明汉代()A官营手工业技艺高超B官营手工业分工细密C官府控制民营手工业D工商食官制度被打破B分工细密,与材料中“工种包括素工、木工等九种”相符,故选B项;材料中只提到“漆器的工种”,未涉及漆器的技艺,排除A项;材料中提到的是官营手工业,但未涉及民营手工业,排除C项;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材料中提到的是官营手工业,排除D项。10读“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见下表)。表格能够说明()年代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三年(997年)2 408.11 567.37750天

7、禧五年(1021年)2 641.23 874.03450熙宁十年(1077年)2 021.35 117.22050A.商税收入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B北宋时期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宋代加强了对城市商业活动的监管D边境战争严重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A从表格中可以看到,非农业税的比重越来越大,可知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北宋时“重农抑商”政策只是有所松动,但北宋统治者没有放弃该政策;C项说法错误,宋代对城市商业活动的监管是放松的;D项材料无法体现。11明朝中后期,江浙、福建一带大量引种番薯以及玉米等高产粮食作物,棉花是种植地域最广的经济作物,在政府的鼓励下,出现“地不分南北,遍种于天下”的情况。这说

8、明当时()A农产品结构变化明显B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C南北的饮食结构趋同D明政府强力干预经济A从材料可以看出,明朝中后期,高产粮食作物被引进、棉花经济作物广泛种植,这说明与之前相比,农产品结构有新变化,故选A项;高产作物引进、棉花广泛种植,只能说明衣食有所变化,无法推断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棉花在南北方的广泛种植,与饮食结构无关,排除C项;“在政府的鼓励下”不等同于政府强力干预,排除D项。12据某学者统计,明代从洪武到嘉靖200年间主要实行“海禁”,隆庆、万历以后部分“开禁”,“海禁”时间是“开禁”的3倍;清代前期196年,39年“闭关”,157年基本开放,其中17571840

9、年实行广州一口通商的“半闭关”。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A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B旨在保护民族经济的发展C推动了国内各地区长途贩运贸易的兴起D反映出经济状况逐渐恶化A由材料“明代从洪武到嘉靖200年间主要实行海禁”“清代前期196年,39年闭关,157年基本开放,其中17571840年实行广州一口通商的半闭关”可知明清海禁和闭国锁国政策严重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扼杀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故选A项;保护民族经济不是海禁和闭关的宗旨,排除B项;海禁和闭关不利于长途贩运业,排除C项;经济状况恶化不符合明清经济发展的史实,排除D项。13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

10、,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入侵B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A、B、C、D四项都会影响和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但其根源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故B项正确。14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的发展尚未超出地域的限制,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当时()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C新航路开辟以前,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和

11、技术条件的制约,人类文明的发展尚未超出地域的限制。A、B、D三项都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于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15有史书记载:“1502年,葡萄牙舰队封锁了红海和波斯湾,他们迫使印度和欧洲之间的所有贸易都必须使用由他们控制的航路奥斯曼帝国为了保护传统商路的利益,夺取了红海的控制权,但是未能在阿拉伯海战胜葡萄牙人。”由此可知()A奥斯曼帝国失去了对传统商路的控制权B新航路的开辟有力冲击了传统商路C奥斯曼帝国积极参与了新航路的开辟D葡萄牙完全控制了东西方商路B由“葡萄牙舰队封锁了红海和波斯湾航路”可知,传统的商路已经被新航路冲击,故选B项。161565年开始,西班牙人把亚洲,尤其是中国

12、的生丝等从马尼拉运往美洲换取金银,形成繁盛的“丝银”对流,这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产生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是()A海上丝绸之路兴起B新航路开辟C黑奴贸易开始D工业革命发生B材料反映的是西班牙人沟通菲律宾马尼拉和美洲之间的贸易联系,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当时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联系为一个整体,故选B项;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于汉武帝时期,排除A项;黑奴贸易是非洲黑人被贩卖为奴隶,卖到美洲,不是亚洲,排除C项;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排除D项。17英国经济学家布伦纳以1500年英国的食品价格为参照(指数为100),制作了15011660年英国食品价格指数趋势表。造成表中价格走势的主要原因是 (

13、)15011660年英国食品价格指数趋势 A圈地运动造成粮食短缺B工业化使经济比例失调C黑人奴隶大量流入英国D美洲白银大量输入欧洲D题干提及15011660年英国食品价格指数总趋势上升,即物价总体上涨,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史实可知,这是“价格革命”影响的结果,故选D项;圈地运动与食品价格走势关系不大,排除A项;工业化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结果,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排除B项;黑人奴隶大量流入的是美洲,不是英国,排除C项。18下图反映了西欧部分国家商船队运载量变化情况,图中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应是 ()A西班牙 B荷兰C英国 D法国B图中曲线17世纪中期达到顶点,远超其他国家,西班牙17世纪已经失去优势地位

14、,故A项错误;17世纪时,荷兰已经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与图中17世纪中期达到顶点相符,故B项正确;英国在18世纪上升,与图中18世纪下降不符,故C项错误;法国与图中17世纪远超其他国家不符,故D项错误。19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但是到了近代,在北美洲、大洋洲,白种人成了当地的主要居民。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欧洲的殖民扩张 B土著居民的减少C种族之间通婚 D战争难民涌入A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的殖民扩张,大批欧洲人涌入北美洲、大洋洲等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人口流动,故选A项;B、C、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故排除。20从17世纪中叶起,随着美洲种植园经济的迅

15、速发展,黑奴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仅17世纪下半叶,荷兰就从西非海岸运出至少10万黑奴。黑奴贸易()A弥补了美洲劳动力的短缺B给美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C导致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D阻碍了美洲社会经济发展A新航路开辟后,大量黑人被从非洲掠走,贩卖到美洲,给美洲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弥补了美洲劳动力的短缺,故选A项;黑奴贸易给非洲而不是美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排除B项;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使美洲劳动力短缺,导致黑奴贸易出现,排除C项;黑奴贸易给美洲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一定程度促进了美洲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21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17世纪时,政治结构 已经发

16、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作者在此要表明的是()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B海外市场的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C血腥的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D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A材料强调英国工业革命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该国政治结构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故A项正确;海外市场、殖民掠夺和工场手工业发展在材料中都未提及,故排除B、C、D三项。22下面是1619世纪中叶英国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图(单位:%)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16世纪英国贩卖的黑人奴隶主要流向城市B17世纪后半期英国农村人口数量大幅减少C19世纪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加速城市化进程D19世纪中期英国

17、城市化水平达到历史顶峰C19世纪正值英国工业革命开展,工业化大大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与材料中“19世纪中叶英国城市人口”锐增相符,故选C项;“16世纪”与材料中“1619世纪中叶”不符,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化继续发展,并未达到历史顶峰,排除D项。23在19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提高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A商业繁盛的地区 B盛产煤炭的地区C邻近河流的地区 D电力充足的地区D19世纪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得到广泛应用,所以选址应是在电力充足的地区,故选D项。24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企业所掌握的专利,约有51%由5 000人以上的企业占

18、有,30%由1 0004 000人的企业占有。这表明()A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B企业规模大小决定其创新能力C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占主要地位D美国成为新技术研究和应用中心C大企业组织的出现,是垄断时代到来的信号,材料中提到的大企业在科技研发方面的贡献,实质上体现了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占主要地位的史实。25据统计,18701913年,世界贸易总量增长了3倍多,铁路线长度增长了4倍,世界船舶总吨位增长1倍以上。这表明()A国家之间经济争夺更加剧烈B世界各地区间联系的加强C世界各地获得同等发展机会D蒸汽机广泛用于各个领域B随着世界贸易的增长,铁路线长度增长,世界船舶总吨位增长,反映了世界各地区

19、间联系的加强,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没有涉及国家之间的经济争夺,排除A项; 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18701913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0分,第28题20分,共50分)26中国古代先民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王崇古在河东业盐,张四维的父亲是长芦大盐商,累资数十百万,张、王二氏联手,结成了盐商团伙,控制了河东、长芦两处盐利,具有

20、一定的垄断性,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传统的城镇,商业机能则日渐浮现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指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6分)(2)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我国的手工业高度发达,曾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简要介绍明代手工业发展的成就。(6分)(3)根据材料二,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4分)(4)明清时期,在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中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

21、异,这种变异具体指哪一现象?这一现象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向?(4分)解析第(1)问,需要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第(2)问,注意必须是“明朝”的成就。第(3)问,可综合分析材料二得出商品经济发达的结论。第(4)问,则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用铁犁牛耕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2)金属冶炼业方面,用焦炭冶铁流行开来;纺织业方面,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制瓷业方面,创造了五彩和斗彩瓷;民营手工业在明代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出现手工工场)。(3)商人群体形成;工商业市镇兴起。(4)现象:资

22、本主义萌芽出现。趋向:向工业文明演进。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熙元年)令滨海民悉徙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于是麾兵拆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屈大均广东新语材料二(康熙五十五年下诏)海外有吕宋、葛喇巴等处,常留汉人,自明以来有之,此即海贼之薮也东洋可使贸易,若南洋,商船不可令往。清圣祖实录(1)根据材料一,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和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的主要目的。这里的“海禁”与材料一中的“海禁”有什么不同?(6分)解析第(1)问,以省略号为界,将材料一划分两层,归纳层意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

23、,根据材料二省略号前信息进行归纳;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省略号后信息进行回答。 答案(1)原因:封锁台湾(或收复台湾需要)。影响:给沿海居民带来巨大灾难。(2)主要目的:清除海贼(防止沿海商人与海盗勾结)。材料一:完全禁止;材料二:限制。28步入近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二1780年,英国的铁产量还比不上法国,1848年已经超过

24、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总和,它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产总和还要多得多,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加工成工业品,然后再运出去。钱乘旦英国通史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提供了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新的内燃机和汽轮机动力、新的通讯手段的使用,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随着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到来,资本输出成为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列强最终将世界瓜分完毕。摘自王斯德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1) “1500年前后”推动资本主义从欧洲向外界传播的重大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

25、该事件产生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40年代英国的世界经济地位。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促进世界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主要途径。(10分)(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近代前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特征。(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新航路开辟;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的信息从世界市场角度归纳答案。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它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产总和还要多得多,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加工成工业品,然后再运出去”的信息来归纳答案;第二、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革命的角度思考作答。第(3)问,主要分析世界市场形成和一体化的实质,可看出欧美国家资本输出的实质。答案(1)事件:新航路开辟。影响: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欧洲开始成为世界中心,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2)地位: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有利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主要途径:殖民扩张。(3)特征:由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同步发展。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