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4966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5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5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5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5页
《解析》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年5月高一地理第二次月考文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读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1. 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A. 山麓和丘陵地带B. 平坦肥沃的平原地带C. 矿产资源丰富地带D. 沿海海运发达地带2. 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的主要方式是()A. 采集和狩猎B. 栽培作物和驯化家畜C. 传统工业和商品贸易D. 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3. 在工业社会阶段,下列地区可能不会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的是()A. 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B. 位于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C. 丰富的自然资源

2、和有利自然条件空间紧密结合的地区D. 大江大河源头、三角洲,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答案】1. A 2. B 3. D【解析】【分析】采集和狩猎阶段在材料中为石器时代。【1题详解】采猎文明时期,人类的生存主要依靠野果和野兽提供的食物,并结合图示石器时代活动遗址的分布判断,人类活动只要分布于山麓和丘陵地带,A正确。【2题详解】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选择农业区位较优越的区域,以栽培作物和驯化家畜为主,B正确。【3题详解】资源和交通条件对工业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在工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沿海或海岛的港口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的地区,往往成为人类活动集中分布

3、区;而大江大河的源头一般位于地形崎岖的高海拔地区,可能不会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D正确。【点睛】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抓住不同时期的人类生产活动的特征,进而判断主要的影响因素和地区分析差异即可判断。读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小题。4. 甲城市最具发展优势的工业是()A. 棉纺织工业B. 冶金工业C. 电子工业D. 机械制造工业5. 图中乙地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条件是()A. 灌溉不便B. 地形起伏大C. 土地盐碱化D. 光照少【答案】4. B 5. C【解析】试题分析:【4题详解】图示区域煤矿资源丰富,稀土矿和铁矿资源丰富,所以最适合发展冶金工业;而棉纺织工业适合布局在劳动力资源丰富或棉花产区;

4、电子工业适合布局在技术力量较强的地区。故选B。5题详解】图中乙地临黄河,灌溉便利;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区,地势起伏较小;多晴朗天气,光照强;而因灌溉不当,易出现土地盐碱化,是农业生产的限制条件。故选C。考点: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 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A. 遥感( RS)B. 地理信息系统( GIS)C. 全球定位系统( GPS)D. 北斗导航系统(BDS)7. 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 甲乙丙丁B. 甲丙丁乙C. 乙丁丙甲D. 乙丙甲丁【答案】6. B 7.

5、 D【解析】试题分析:【6题详解】地理信息系统( GIS)可以利用数据模拟预测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范围、危害程度,给受灾人员、财产的安全有效转移提供决策依据,故答案选B。【7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乙接近于山上的雪线,海拔最高,丙高于堰塞湖湖面,甲位置与堰塞湖湖面高度相当,丁位于堰塞湖下游,海拔最低,故答案选D。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变化统计图,回答下列小题。8. 19372008年,该区域()A. 荒漠化面积扩大到近5倍B. 人均耕地面积增大C. 载畜量和荒漠化面积增加幅度相当D. 人口总量大致翻了一番9. 导致该区域荒漠化形势的根本原因是()A. 自然环境的变迁B.

6、 耕地面积的变化C. 放牧强度的变化D. 人口数量的变化【答案】8. C 9. D【解析】试题解析:【8题详解】荒漠化面积和载畜量都大致增加到15倍左右,故A错误、C正确;耕地面积扩大的幅度小于人口增加幅度,故人均耕地面积减小,B错误;人口密度增加到4倍左右,即人口总数约翻了两番,D错误。【9题详解】耕地面积扩大、放牧强度增加是导致该区域荒漠化的原因,而这些又是由人口增加引起的。【考点定位】荒漠化以及析图能力【名师点睛】关键在于学生的分析图表的能力,从四要素及其年变化分析耕地面积的变化,荒漠化的变化、放牧强度的变化和人口的变化。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0. 该区域在荒漠

7、化之前,盛产优质向日葵的自然条件是()A. 光照强B. 气温年较差大C. 土壤肥沃D. 地形平坦11. 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 热量充足B. 水源充足C. 降水丰富D. 光照充足12. 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A. 全部种树B. 种草、种树C. 种树、种草D. 种树、种草【答案】10. A 11. B 12. C【解析】试题分析:【10题详解】西北地区,夏季昼长夜短,光照强。A项正确。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气温年较差大,但是冬季向日葵不能生长。B项错误中。从图中看,沙漠地区面积广,土壤贫瘠。C项错误。图示区域地形平坦,但与向日葵品质高无关。D项错误。故选A。【11题

8、详解】图示区域为西北,水源缺乏是发展的限制性因素。A项、D项错误。地降水少,但草类茂盛。B项正确。C项错误。【12题详解】地降水量大于400毫米可以种树,降水量大于200毫米可以种草,降水量小于200毫米不能植树种草。C项正确。故选C。【考点定位】农业区位因素、沙漠化治理措施下图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3. 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正确叙述是()A. 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主要以石油为主B. 东部沿海消费水电、核电为主C. 西南基地能源主要是水能、天然气D. 蒙东基地生产主要是煤炭、石油14. 目前,能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为()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

9、,加强区域能源调配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 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A. B. C. D. 【答案】13. C 14. A【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能源的利用状况,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性。【13题详解】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A错;东部沿海能源消费以火电、核电为主,B错;西南基地能源主要是水能、天然气,C正确;蒙东基地生产的主要是煤炭,D错。故选C。【14题详解】我国西部地区能源丰富,用量小,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能源短缺,市场需求大,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正确;我国能源使用浪费严重,所以要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正确;我国的能源

10、消费还是以煤炭为主,还不能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错;东部可加大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错。故选A。【点睛】我国能源分布不均,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煤炭主要在华北、东北;水能主要在西南、中南和西北的黄河上游;天然气主要在我国的西北、西南;核电目前在我国沿海地区较多。西部地区能源丰富,经济不发达,能源需求少;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但能源生产不足,资源跨区域调配是非常必要的。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5. 对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和两个地区农业发展均有限制的主要因素是干旱与风沙危害b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油料作物以大豆为主c地区鲜花种植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最主要优势是土壤肥沃和先进的保鲜技术d地区属

11、于商品谷物农业A. a、bB. b、cC. c、dD. a、d16. 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a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地区要注意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A. a、bB. b、cC. c、dD. a、d17. 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四类:常规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B.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天然气等C. 非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地热能、沼气等D. 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答案】1

12、5. D 16. C 17. D【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区域定位以及区域农业产生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准确定位,结合各自的地理环境特征分析。2.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首先要了解四地的主要农业生态问题,再准针对性回答。3.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直接被人类生产与生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15题详解】由图上四地的地理位置判断,是河西走廊农业区,气候干旱、水源缺乏,春季多风沙是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是云南,气候条件是其发展鲜花种植的优势;是华北平原,风沙和春旱是该区域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是三江

13、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属于商品谷物农业。故a、d正确。故选D【16题详解】地是河西走廊农业区,气候干旱,缺水严重,不具备扩大灌溉面积的条件;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大规模垦荒,会引起水土流失。故a、b错误;地区是我国黄淮海平原,多风沙和春旱等灾害,中低产田众多,因此要注意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c正确;地区是我国三江平原,地广人稀,要大力发展机械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d正确;故C正确。故选C【17题详解】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四类: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A错;可再生能源不包括天然气,B错;地热能、沼气属于可再生能源,C错;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14、的重要条件,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定位,然后根据四地的地理特征进行分析。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回答下列小题。18. 图中所示的是我国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所采取的哪项措施()A. 提高能源的经济效益B.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C.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D. 扩大煤炭开采量19. 坑口电站建设的作用不包括()A. 减轻山西的环境污染B. 改善能源工业结构C. 增加经济产值D. 减轻铁路运输压力【答案】18. D 19. A【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主要措施有:扩大煤炭开采量;扩大开釆规模;增加产量;提高晋煤外

15、运能力,形成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2.本题考查坑口电站的作用。坑口电站是在煤矿附近就近建设的发电站,可以将煤炭资源就地转化为电能,变输煤为输电。【18题详解】加强铁路建设和加强深加工和转化为电力输出为主要的措施。从图示之中不难看出山西的原煤生产能力是逐年增加,说明了山西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釆取了扩大煤炭开釆量的做法,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9题详解】坑口电站将本地开采的煤炭就地用于发电,增加了山西的环境污染,A符合题意;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减少煤炭运量,能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增加经济产值,CD不符合题意;改变以往能源结构中大量使用煤炭的状

16、况,改善了能源工业的结构,B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较低,根据所学基础只是解答即可。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20. 各种谷物产量变化表明世界()A. 谷物总产量下降B. 农业劳动力减少C. 谷物需求量减少D. 谷物单产下降21. 读世界主要农业区分布示意图,世界稻谷生产,绝大部分分布在图中的()A. B. C. D. 22. 关于区稻谷生产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人均耕地少,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B. 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C. 单位面积产量低,商品率低D. 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答案】20. A 21. D 22. C【解析】主要考查了世界谷物产量的变化及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17、由左图可知,小麦、玉米、其他农作物的产量在下降,只有稻谷产量在上升,总产量呈下降趋势,所以(1)题选A。右图中是混合农业、是商品谷物农业、是大牧场放牧业、是水稻种植业。世界稻谷生产,绝大部分分布在右图中,所以(2)选D。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人均耕地少,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所以,B选项是不正确的。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23. A、B两地所在平原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其原因是()A. 冬季严寒,病虫害少B. 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C. 春季积雪和冻土融化,水分条件好D. 地势平坦开阔,地广人稀24. 关于上

18、图中A、B两地所在省份农业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荒地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制约农业发展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冷害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A. B. C. D. 【答案】23. D 24. B【解析】试题分析:【23题详解】读图,根据分布位置判断,A是三江平原,B是松嫩平原,两平原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的原因是地势平坦开阔,地广人稀,D对。冬季严寒,病虫害少,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春季积雪和冻土融化,水分条件好,与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无关,A、B、C错。【24题详解】图中A、B两省农业发展可开垦荒地已经不多,

19、要保护沼泽面积,不适宜开垦为耕地,错。两地地广人稀,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对。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低温冷害,水源充足,错。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对。B对。【考点定位】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及特点,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25.下图示意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聚集效应的关系。读下图,完成下题。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聚集效应增强B. 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聚集效应C. 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导致大城市聚集效应减弱D. 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读图可知,工业化水平在逐渐提

20、高,城市集聚效应先递增后递减,故A错;都市圈的形成使城市集聚效应减弱,故B错;因城市环境污染,市区人口过多,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大城市的集聚效应减弱,C对;第三产业没有超过第二产业,只是第三产业比重上升,D错。考点:该题考查城市化过程。读下表,回答下列小题。年份198019851990199520002005城市化(%)全国19.823.726.429.036.243珠海17.74(1979年)32.843.5867.8669.5100珠海工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21.521.938.840.9/49.726. 珠海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是()A. 两股独立但

21、同步发展的力量B. 工业化一直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C. 19801985年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微弱D. 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受工业化影响较大27. 1979年后珠海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是()A. 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B. 丰富的矿产资源C. 起步早,技术力量强D. 拥有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28. 目前,珠海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A. 市场萎缩B. 南岭阻隔水陆交通C. 劳动力素质较低D. 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答案】26. C 27. D 28.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的概念和主要标志,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措施(如江苏

22、省、珠江三角洲)1.根据表格信息逐项分析回答。2.本题的关键词是“1979年后”,1979年之前珠海发展条件相对较差,很多条件都不具备。3.本题要根据珠海的区域特征和经济发展特征分析。【26题详解】一般来说,城市化是由工业化来推进的,工业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城市化的过程;但另一方面,城市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对工业化也有反作用。由图表可知,珠海的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都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城市化的速度快于工业化的发展的速度,并不同步,故AB错误;在19801985年珠海工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只上升了0.4%,而城市化水平上升了15.06%,说明19801985年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C正

23、确;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受工业化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C【27题详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将珠海开辟为经济特区,由此吸引了大量的外来资金、设备和技术,为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条件。故D正确。1979年之前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A错误;珠三角地区矿产资源贫乏,B错误;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起步晚,C错误。故选D【28题详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具有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外向型经济总体水平较高、产业结构合理等特点,故ABD不符合题意;而劳动力素质不高、能源资源缺乏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故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解答本题需要了解珠三角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关键是

24、必须从表格中提取有效的信息用于解题。城市化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也使自然地理环境受到了深刻的影响。读“珠江三角洲区域城市发展统计图”。回答下列小题。29. 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该地区()A. 农业人口比重上升B. 2002年时,城市人口数量超过农村人口数量C. 人均城市用地逐渐增加D. 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30. 该地区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有()A. 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量减少B. 城市建筑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C.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蔬菜、花卉种植业D. 地表径流的汇集速度减慢,城市洪水灾害减少【答案】29. D 30.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的表现和城市化对地理

25、环境的影响。城市化的表现: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是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及人文地理环境都会产生影响。【29题详解】图中无法获得农业人口比重的变化,故A项错误;从图中信息只能体现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无法看出城市人口的数量变化,故B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人均城市用地也在减少。故C项错误;该地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较快,城市化处于中期阶段,故D项正确。故选D【30题详解】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及人文地理环境都会产生影响。城市化会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产生城市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使降水量增加,故A项

26、错误。城市建筑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有所减少,故B项错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市场不断扩大,在郊区发展蔬菜、花卉等农业,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故C项正确。城市化会使地表径流的汇集速度加快,城市洪水灾害增加,故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提取图示信息,选项要进行逐一分析。还必须熟练掌握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二、综合题3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的。下图为某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阶段一、二期间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 ;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

27、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整治,主要表现是: 工业结构: ;工业布局: ;生态建设: 。【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化(2)环境污染加剧、资源面临枯竭、湿地遭到破坏。(3)煤炭、钢铁、机械、化学工业数量减少,出现新兴电子工业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等传统工业向城市东北方向或河流下游移动,并趋于集中建立自然保护区、绿化防护带等【解析】【分析】本题以某地工业化和城市化为背景,考查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以及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和分析的能力。(1)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即可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

28、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发、湿地破坏等方面回答。(3)本题考查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的整治措施。针对出现的问题来回答,从工业布局调整、污染的治理、建设卫星城等方面分析。【详解】(1)读图,根据图中的图例可知,该地区附近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故该地发展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工业化是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2)读图可知,图中钢铁工业位于城市周边地区,导致城市大气污染和河流污染,环境污染严重;大量开釆煤炭资源,导致资源过度开采;城市发展占用大量湿地面积,导致湿地面积减少。(3)读图可知,从阶段二

29、道阶段三,钢铁、煤炭、化学和机械工业数量减少,新增加了电子工业;钢铁、机械等产业,转移到河流下游,城市东北部地区,减少了城市污染和水污染。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卫星防护带;城市西部增长和多文化区,发展了科技和高等教育等。【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要重视图示信息的收集,第三问整治措施要针对第二问中产生的问题来回答。32.读中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某区域图。材料二:该区域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1)根据材料一分析甲地地形类型是 ,地带性植被是 。该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是 。(2)材料二中农业用地比重最大的是 ,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3)请结合该地区自然环境特

30、征,提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4)简述该地形区综合治理后对流域生态环境的作用。【答案】(1)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沿河沿海分布(2)种植业过度开垦或毁林开荒(3)发展多种经营,走立体农业道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有特色的林果业、种养业、观光农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退耕还林还草;营造薪炭林。(答对3点即可)。(4)植被覆盖率增加;水土流失减轻,河流含沙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增加;调节气候;洪涝灾害发生频率(或严重程度)降低。(答出其中2项即可)【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地形类型判断和城市分布特征。根据等温线推测甲地的地形特征,根据图示地理位置判断地带性植被,城市的分布特点读

31、图可得。(2)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农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即可。(3)本题考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发展农、林、牧、副、渔等农业类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4)本题考查综合治理的生态效益。从减轻水土流失、增加生物多样性、降低洪涝频率等角度回答。【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气温比较低,一般来说,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地形为山地。从纬度看该地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沿海地区可以利用海运来发展经济,所以城市多沿河、沿海分布。(2)材料二图中可以看出农业用地比重最大的是种植业。种植业比重太大,说明在农业发展当中把不该发展成为

32、种植业的陡坡变成了耕地。(3)本地区为山区,应该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走立体农业道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有特色的林果业、种养业、观光农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退耕还林还草;营造薪炭林。(4)如果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植被覆盖率增加;水土流失减轻,河流含沙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増加;调节气候;洪涝灾害发生频率(或严重程度)降低。【点睛】本题难度适中,以考查常规知识和规律为主,掌握可持续发展内涵和概念是解答第(3)(4)题的关键。33.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该河流干流总落差仅256米,通航期有79个月。伏尔加河的大规模开发主要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进行

33、阶梯开发为重点,通过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实现了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材料二:伏尔加河流域简图及伏尔加河综合开发示意图。材料三:2013年5月我国西南能源进口通道(含中缅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如期建成,连同西北油气进口通道(含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东北油气进口通道(含中俄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海上油气运输通道,我国能源进口四大战略通道格局初步形成。(1)指出伏尔加河梯级开发的主要限制条件。(2)说出伏尔加河综合开发为流域工业发展所提供的有利条件。(3)分析伏尔加河流域的开发对河中鱼类繁殖产生的不利影响。(4)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有人提议,未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应以石油和天然气为

34、主。你是否赞成?并说明你的理由。【答案】(1)河流落差较小、封冻期较长。(2)发电,为工业提供能源;航运,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输条件;供水,水库蓄水提供工业用水。(为工业发展提供能源、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充足的工业用水等)(3)流域内工农业发展排放污水,污染河流(或水量减少,水质恶化);修建大量水库,阻碍鱼类洄游(或改变鱼类的生存环境);湖泊咸水倒灌,影响鱼类繁殖。(4)赞成。相对于煤炭,油气为较清洁的能源;能源消费以油气为主,可以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随着四大能源通道的形成,我国可以从世界市场购买大量油气资源来取代煤炭的地位;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技术先进,可转化为油气资源。【解析】【分析】1.本题

35、考查河流梯级开发的条件。河流梯级开发的基本条件是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根据伏尔加河的具体情况回答。2.本题考查流域综合开发的有利条件。该流域综合开发的方向主要是发电、航运,提供水源等。3.本题考查流域开发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从水生生物和水源污染等方面回答。4.本题考查通过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认知能力。开放性问题,赞成与否都可以,关键理由要充分。可以结合中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的优缺点及现状来回答。【详解】(1)河流梯级开发是以河流落差为基础,综合发利用河流的供水,发电,航运等功能.而伏尔加河落差小,封冻期长限制了河流功能的发挥。(2)河流的综合价值体现在供水,发电,航

36、运旅游,养殖等方面。(3)流域开发,一方面,修水库,拦大坝等工程改变了鱼类生存的天然环境,阻碍了鱼类洄游等生活习性;另一方面,流域经济发展污染河水,使水质变差,影响了鱼类的生存环境;再者,流域用水增多,导致入湖水量减少,甚至湖泊水倒灌,改变了河水水质,影响鱼类繁殖。(4)我国目前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并且开采利用容易,而油气资源储量不足,进口渠道有限.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宜用石油天然气代替煤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我国在不断开发石油天然气的进口渠道,煤炭转化为气资源的技术也在发展成熟,石油天然气的燃烧效率比煤炭高,且污染较小,从这个角度来说,赞成以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来代替煤炭。

37、【点睛】本题难度较大,综合考查了流域开发的条件、影响、开发方向。回答本题需要根据伏尔加河流域的地理背景和水文特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借鉴美国田纳西河的综合开发方向来回答。3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 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材料二 下左图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下右图为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l)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3分)(2)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

38、展下列哪三个产业? 、 、 。(填写序号)(3分)国际金融 机械制造 服装制造 石油化工 文化创意 进出口贸易(3)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5分)(4)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是 。(3分)【答案】(14分)(1)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2);(3)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 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交通条件(通达性)(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

39、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解析】试题分析:(l)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长三角和大西洋沿岸两大城市群,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1.5%,人口却占到8%20%,人口密度都比较大,城市化水平在68%90%,城市化水平都很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城市群分布区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都很高,都是该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都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等级体系。(2)上海市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首位城市,在区域中,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都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为了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应重点发展如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和进出口贸易等高级的服务产业,提升本地产业品位,加强本区域对外联系。(3)分析图19可以看到苏州和嘉兴两市经济发展存在较大

40、差异,苏州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嘉兴;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来看两市发展机遇相同,造成两城市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两城市产业基础不同,苏州发展起步较早,产业基础好,两城市产业发展政策有所差异,加之与周边城市联系和交通条件、通达性的差异,造成两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快慢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产生了差异。(4)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应注意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进一步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城市群区域内行政壁垒,努力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打造成一个合作共赢、相互补充、互通有无的、协作型的、完整体系的有机城市群整体,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提高整个城市群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知名度。考点:本题考查城市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