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195KB ,
资源ID:849489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4948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新疆喀什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新疆喀什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1.今之春节,古时又称大年、新岁、新正。它起源于汉武帝编定的太初历,后来这个节日逐渐汇集其他节日风俗,成为一个辞旧迎新的综合性节日。现在春节的节日面貌基本上形成于宋代,并沿袭至今。春节到宋代逐渐形成反映了A. 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B. 各民族风俗习惯趋同C. 南方经济地位的增强D. 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是,春节“逐渐汇集其他节日风俗,成为一个辞旧迎新的综合性节日”,基本上形成于宋代,并沿袭至今。由此可知,春节到宋代逐渐形成反映了各民族风俗习惯趋同,故B正确;春节

2、的形成不能反映出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南方经济地位的增强、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故ACD错误。2.墨子说,现在农民早出晚归,尽力从事农业生产,收获较多的粮食而不敢懈怠。因为他们认为尽力劳动可致富,否则必然贫困。尽力劳动可解决温饱,否则必然挨饿。表明战国时期A. 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B. 导致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C. 农民已经占有大量生产资料D.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答案】A【解析】【详解】战国时期,农民早出晚归,尽力从事农业生产,收获较多的粮食而不敢懈怠。这表明战国时期农民为了致富和温饱,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故A正确;材料不是重农抑商政策推行的原因,故B错误;地主占有大量生产资料,故C错误;

3、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促使农民生产效率提高,故D和材料的逻辑关系错误。3.桑弘羊盐铁论中称:“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奸猾交通山海之际,恐生大奸。夫理国之道,除秽锄豪,然后百姓均平,各安其宇。笼天下盐铁诸利,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其主张A. 主要是为维护百姓的利益B. 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C. 有利于解决土地兼并问题D. 体现农商并重的统治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笼天下盐铁诸利,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体现了桑弘羊的盐铁官营的主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盐铁官营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B正确;盐铁官营主要是为维护统治,故A错误;盐铁官营不能解决土地兼

4、并问题,故C错误;盐铁官营是工商业政策,故D错误。4.宋史选举志记载宋初规定“食禄之家有登弟者,礼部具姓名以闻,令复试之。”对寒士参加考试,朝廷则大开绿灯:一方面予以经济补助,另一方面扩大取士名额。这些措施A. 彻底打击了门阀贵族势力B. 不利于朝廷选拔优秀人才C. 扩大了北宋政权统治基础D. 违背了考试的公平性原则【答案】C【解析】【详解】北宋政府对官宦子弟“登弟者”进行复试;对寒士参加考试,不但予以经济补助,还扩大取士名额。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调动了贫寒子弟参加科举考试的积极性,大大扩大了科举考试录取人数,从而扩大了北宋政权统治基础,故C正确;“彻底打击了”说法过于绝对,故A错误;这

5、些举措有利于朝廷选拔优秀人才,故B错误;这体现了考试的公平性原则,故D错误。5.明神宗时,作为内阁首辅的张居正大力推行改革,成绩斐然,六部几乎成为其下属部门。但是,张居正死后,作为明代屈指可数的能臣,而不能逃众议。明神宗下令抄其家,迫夺生前所赐玺书,以罪状示于天下。张居正的结局表明阁臣A. 实为宰相B. 制约皇权C. 票拟决策D. 地位不稳【答案】D【解析】【详解】生前极具权势内阁首辅张居正,死后却被下令抄家,剥夺生前所赐玺书,以罪状示于天下。这说明明代内阁的阁臣地位不稳,故D正确;内阁首辅不是宰相,故A错误;内阁权力来自于皇权,故B错误;内阁拥有票拟权,但不能决策,故C错误。6.顾炎武在日知

6、录里写道“文之不可绝于天地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反映当时的社会问题A. 忽视民生之本B. 理学扼杀个性C. 文风空洞浅薄D. 民为天下之本【答案】C【解析】【详解】顾炎武的意思是“文章不能在天地之间断绝,是因为它可以阐明道理,记述政事、体察百姓困苦、乐于称道别人的善行啊。像这样,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由此可知,这从反面反映出当时文风空洞浅薄的社会问题,故C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民生和民本问题,故AD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理学扼杀个性,故B错误。7.关于人伦关系,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董仲舒认为“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

7、阴阳之道”,并进而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董仲舒对人伦关系认识的变化说明A. 社会发展需要B. 继承儒家传统C. 中央集权加强D. 宣扬天人感应【答案】A【解析】【详解】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强调个人修养;董仲舒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则是强调臣子服从君主、儿子服从父亲、妻子服从丈夫。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对人伦关系认识强化了封建伦理关系,适应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故A正确;材料信息说明了董仲舒对孔子思想的发展,故B错误;董仲舒对人伦关系的认识不是强调中央集权加强,故C错误;“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体现的是天人合一,不是天人感

8、应,故D错误。8.清顺治帝给孔子加上“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的尊称,康熙帝认为程朱理学才是孔子的真传,为此组织编纂朱子全书颁行全国。这些事例A. 使理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B. 形成清初思想的活跃局面C. 强化了文化大一统的局面D. 导致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断【答案】C【解析】【详解】顺治帝给孔子加上“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的尊称,康熙帝组织编纂朱子全书颁行全国。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事例有利于统一思想,强化文化大一统,维护君主专制,故C正确;南宋以后理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故A错误;这些举措不利于形成清初思想的活跃局面,故B错误;这些措施没有导致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断,故D错误。9.历史学家钱乘旦教授曾说:“当现

9、代化的潮流已不可阻挡时,反现代化成了阻挡这股潮流而采用的现代化手段。一般来说反现代化可以在物质的层面上进行现代化,但在社会目标上则完全抗拒现代化”,符合这一论断的是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般来说反现代化可以在物质的层面上进行现代化,但在社会目标上则完全抗拒现代化”指的是主张“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故A正确;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不符合“社会目标上则完全抗拒现代化”,故BCD错误。10.1912年由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句话中的四个“临时”共同体现了A

10、. 革命派重视民主法制的态度B. 革命派对革命胜利缺乏信心C. 同盟会内部争权夺利的现实D. 尚未结束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说明民主制度尚未正式确立,还处于试行阶段,这体现了革命派重视民主法制的态度,故A正确;材料无法说明革命派对革命胜利缺乏信心,故B错误;材料没有同盟会内部争权夺利的信息,故C错误;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已经结束,故D错误。11.郭富斌老师在历史教学主题设计的难题与破题一文中设计出了一连串以“梦”为话题的小主题,如“鸦片战争天朝梦的破灭、太平天国天国

11、梦的破灭、甲午战争帝国梦的破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古国梦的破灭、辛亥革命王朝梦的终结、五四运动民主梦的觉醒”。据此推断,郭老师确立的近代中国历史政治主题是A. 推翻帝制B. 走向共和C. 曲折前进D. 揖美追欧【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天朝梦的破灭、太平天国天国梦的破灭、甲午战争帝国梦的破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古国梦的破灭、辛亥革命王朝梦的终结、五四运动民主梦的觉醒”体现了民主制度确立的艰难性,其政治主题是走向共和,故B正确;推翻帝制不符合“民主梦的觉醒”,故A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曲折性和揖美追欧,故CD错误。12.武昌起义后,各地剪辫渐成一种新风尚,留辫者则为社会舆论所

12、不齿。鲁迅曾不止一次说过,他感谢辛亥革命,就是因为从此可以不带辫子而自由自在。辛亥革命后的剪辫风潮说明普通老百姓A. 感受到革命浪潮的冲击B. 自觉拥护政府法令政策C. 彻底抛弃封建社会余孽D. 为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答案】A【解析】【详解】武昌起义后,各地剪辫渐成一种新风尚,留辫者则为社会舆论所不齿。剪辫意味着革命,留辫意味着反动保守,因此辛亥革命后的剪辫风潮说明普通老百姓感受到革命浪潮的冲击,故A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百姓自觉拥护政府法令政策,故B错误;“彻底抛弃”说法绝对,故C错误;辛亥革命不是改革,是革命,故D错误。13.从20世纪初开始,几乎所有的新式学校都把科学列为必修课。当时先进的中

13、国人认为政治的发达,必须由科学技术来实现。辛亥革命后,一大批留学生学成归国,更加注重传播科学技术,组织各种科学团体。这一现象A. 体现崇洋媚外的社会风气B. 有利于推动思想的近代化C. 反映了政府重视科学技术D. 说明人们走科学救国道路【答案】C【解析】【详解】从20世纪初开始,几乎所有的新式学校都把科学列为必修课;辛亥革命后,更加注重传播科学技术。这一现象是政府重视科学技术的反映,故C正确;重视科学技术不是崇洋媚外,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是说明思想的传播,故B错误;这一现象还不能说明人们走科学救国道路,故D错误。14.1938年2月蒋介石在抗战必胜条件与要素中说:“我们就是要以长久的时间来固定

14、广大的空间,要以广大的空间来延长抗战的时间,来消耗敌人的实力,争取最后的胜利”。这说明此时的蒋介石A. 产生了依靠群众持久抗战的思想B. 把握了抗日战争必然胜利的规律C. 积极主动配合其他反法西斯战场D. 做好了持久抗战苦撑待变的准备【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我们就是要以长久的时间来固定广大的空间,要以广大的空间来延长抗战的时间,来消耗敌人的实力,争取最后的胜利”说明此时的蒋介石做好持久战的准备,“用空间换时间”,故D正确;材料没有依靠群众的信息,故A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抗日战争必然胜利的规律,故B错误;材料没有积极主动配合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信息,故C错误。15.对如图分析判断正确的

15、是A.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B. 欧洲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出口净值大幅度上升C. 一战期间中国仍处于贸易逆差地位D. 民族资本家自强不息推动中国贸易逐渐均衡【答案】C【解析】【详解】由图表数据可知,一战前后中国的进出口货值一直处于贸易逆差地位,故C正确;图表数据是进出口货值,不能直接体现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故A错误;“中国出口净值大幅度上升”表述不准确,故B错误;中国贸易逐渐均衡显然不符合图表信息,故D错误。16.某学者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说,在某一个时期中共注重民众、笔杆和文斗,而忽视军事、枪杆、武斗,其原因是A. 因国共合作的需要B. 照搬苏联革命道路C. 不重视革命领导权D. 党

16、的工作重心转变【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注重民众、笔杆和文斗,而忽视军事、枪杆、武斗”指的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此时中共因为右倾错误,忽视了对革命的领导权,才出现如此现象,故C正确;国共合作的需要不是中共忽视军事、枪杆、武斗的原因,故A错误;苏联经验是城市暴力革命道路,这和材料无关,故B错误;此时党的工作重心未发生转变,故D错误。17.新中国某次院系调整的总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的干部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那么此次高等教育调整的背景是A. 新中国土地改革完成B. “一五计划”的全面推行C. 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涨D. 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

17、展开【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一五计划”的全面推行,政府为了培养建设人才,院系进行调整, “以培养工业建设的干部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故B正确;新中国土地改革完成、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涨是农业领域,不是工业建设,故AC错误;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是改革开放之初,不符合“新中国”,故D错误。18.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的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材料中梭伦这项改革政策A. 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掌权B. 为民主政治准备社会土壤C. 防止少数人危害民主政治D. 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

18、素质【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的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指的是梭伦改革中的“解负令”。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项改革政策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从而为民主政治准备了社会土壤,故B正确;财产等级制度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掌权,故A错误;陶片放逐法意在防止少数人危害民主政治,故C错误;该措施无法提高广大公民参政素质,故D错误。19.罗马法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任何人不能仅因思想而受惩罚”,材料表明罗马法A. 维护思想自由B. 强调理性精神C. 突出私法精神D. 不告不理原则【答案

19、】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任何人不能仅因思想而受惩罚”表明了罗马法的理性精神,故B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思想自由,故A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私法精神和不告不理原则,故CD错误。20.18世纪初,英国颁布的某项法案规定,任何国王所作出的决定或政府的法令必须由同意该法案的政府大臣签署。该法案所起实际作用是A. 维护国王权威B. 议会权力至上C. 提高大臣地位D. 限制国王权力【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任何国王所作出的决定或政府的法令必须由同意该法案的政府大臣签署”体现了对国王权力的制约,故D正确;显然这不是维护国王权威,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是强调议会权力,故B错误

20、;提高大臣地位不是该法案的主要目的,故C错误。21.下表为1850年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百万吨二氧化碳)英国德国法国美国1850年122.715.219.619.81870年228.776.750.698.71890年353.3208.497.9402.11900年420.13271294663.3由此可以推断出A. 美英两国较早完成了工业革命B. 英法两国经济的发展相对停滞C. 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产生发展D.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温室气体排放量代表工业发展的程度。由表格数据可知,1850年英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四个

21、国家中占绝对优势,而到1900年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远远超过了英国。由此可以推断出美国工业发展速度超过了英国,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故D正确;英国较早完成了工业革命,故A表述错误;英法两国经济发展缓慢不代表停滞,故B错误;材料数据无法得出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产生发展,故C错误。22.下列示意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A. 经济全球化向有序发展的趋势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产生形成C. 殖民扩张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D. 科技革命推动世界历史的进步【答案】A【解析】【详解】图示中的重大事件“地理大发现”“早期殖民扩张”“改良蒸汽机、工厂的出现”“垄断组织、发电机、内燃机的创制”“关贸总协定、布雷顿

22、森林体系建立”“世贸组织的建立”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由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故A正确;“垄断组织、发电机、内燃机的创制”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故B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殖民扩张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不符合“世贸组织的建立”,故C错误;科技革命推动世界历史的进步不是材料的主旨,故D错误。23.1947年,英国、法国和德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2015年12月25日,总部设于北京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此前英国、法国和德国等西欧国家纷纷加入。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A. 西欧国家谋求外交独立B.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C.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 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答

23、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法国和德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由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到纷纷加入中国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种变化是因为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故C正确;六十年代开始,西欧国家开始谋求外交独立,故A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是在七十年代,故B错误;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不是这一变化的原因,故D错误。24.瑞典文学院给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莫言所描述的过去,不是共产主义宣传画中的快乐历史,而是他用夸张、模仿以及神话和民间故事的变体重现五十年的宣传,令人信服、深入细致。”从中可以看出莫言的文学创作深受下列哪部文学名著的影响A. 战争与和平B.

24、老人与海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D. 百年孤独【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他用夸张、模仿以及神话和民间故事的变体重现五十年的宣传”体现的是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由此可知,莫言的文学创作深受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的影响,故D正确;战争与和平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故A错误;老人与海是开启现代主义小说潮流意义的现实主义自传体作品,故B错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故C错误。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西战争后,美国立即加入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活动。19世纪末,俄、德、英、法、日在中国各有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驻华公使田贝担心地写道:如果容忍列强瓜分中

25、国的势头蔓延下去,“我们就会失去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但是,当时在中国参加角逐的主要列强的军事力量都远比美国强大。1899年9月6日,美国国务卿约翰海向英、德、俄、日、法诸国发出照会,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并要求其他列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干涉”;列强应承认它国在本国势力范围内享有同等的关税特权和通商、航运等利益。1900年7月3日,约翰海向各国发出第二个门户开放照会,声明美国政府的政策是“保全中国领土及行政的完整世界各国可以获得同等和公正的条件,在清帝国从事贸易”等等。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二 1946年11月4日,由外交部长王世杰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南京签署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该

26、条约共三十条,六十八款。美利坚合众国,中华民国,为欲借适应两国人民精神、文化、经济、及商务愿望之条款所规定、足以增进彼此领土间友好往还之办法,以加强两国间悠久幸存之和好联系及友谊结合,受决订立该条约。缔约此方之国民有在彼方“领土全境内”居住、旅行与从事商业、工业、文化教育、宗教等各种职业的权利,以及采勘和开发矿产资源、租赁和保有土地的权利;并且在经济上享受国民待遇。此方商品在彼方享有不低于任何第三国和彼方本国商品的待遇,此方对彼方任何物品的输入,以及由此方运往彼方的任何物品,“不得加以任何禁止或限制”。此方船舶可以在彼方开放的任何口岸、地方或领水内自由航行,其人员和物品有经由“最便捷之途径”通

27、过彼方领土的自由;此方船舶包括军舰在内,可以在遇到“任何危难”时,开入彼方“对外国商务或航业不开放之任何口岸、地方或领水”。摘编自百度百科(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特点。(2)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材料二中美国对华政策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角度分析其变化的历史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我国今天的外交活动有哪些启示?【答案】(1)特点:在不触动列强权益的基础上,打着维护中国主权完整的旗号,谋求和扩展自己的侵略权益。(2)变化:由共同主宰到独占中国。原因:二战后,美国成立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扶蒋反共政策。(3)启示:民族独立是外交的前提;弱国无外交

28、等。【解析】【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一信息“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列强应承认它国在本国势力范围内享有同等的关税特权和通商、航运等利益”“保全中国领土及行政的完整世界各国可以获得同等和公正的条件,在清帝国从事贸易”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在不触动列强权益的基础上,打着维护中国主权完整的旗号,谋求和扩展自己的侵略权益。(2)“变化”,依据材料二信息“缔约此方之国民有在彼方“领土全境内”居住、旅行与从事商业、工业、文化教育、宗教等各种职业的权利,以及采勘和开发矿产资源、租赁和保有土地的权利;并且在经济上享受国民待遇”得出:由共同主宰到独占中国。“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美国成立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

29、国、扶蒋反共的政策等角度分析。(3)“启示”,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独立是外交的前提、弱国无外交等角度分析。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从图书馆查阅资料,摘抄了以下历史人物的部分资料:英国国王威廉一世普罗泰格拉德国宰相俾斯麦马克思马丁路德列宁达芬奇美国总统华盛顿国际歌的作者鲍狄埃(巴黎公社委员)依据上述资料,请你从中选取三个人物构成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主题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线索清楚)【答案】示例:选取人物:普罗泰格拉、达芬奇、马丁路德主题:人文主义的起源和发展解读:公元前5世纪,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提出了“人是万物

30、地尺度”,这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滥觞;公元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否定基督教神权统治,反对禁欲主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其典型代表,把人从基督教神权统治下解放出来;16世纪,马丁路德掀起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主张信仰得救,反对基督教会的腐朽统治,在更广泛的层面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了人文主义。其他可从英国国王威廉一世、美国总统华盛顿、德国宰相俾斯麦概括代议制的确立和扩展;从马克思、国际歌的作者鲍狄埃、列宁概括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解析】【详解】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依据阅读上述资料,并从中选取三个人物构成一个主题,主题要明确;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对该主题进行解读,要求史论

31、结合,史实准确,线索清楚。“主题”,可依据材料中的普罗泰格拉、达芬奇、马丁路德等人物,概括得出:人文主义的起源和发展。也可依据英国国王威廉一世、美国总统华盛顿、德国宰相俾斯麦概括得出:代议制的确立和扩展。从马克思、国际歌的作者鲍狄埃、列宁概括得出: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解读”,如果选择“人文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则依据所学知识从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如何提倡和传播人文主义的角度分析即可。2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从1958年直到“文革”时期,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严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也严加限制。“文革”结束后的几年,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国家

32、先后出台了一些“农转非”(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政策。比如,允许城市职工在农村的年迈父母。病残或家庭有困难的下乡知识青年等“农转非”。1984年之后,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向集镇务工、经商,他们迫切要求解决集镇落户问题。1984年10月,国务院出台政策规定: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和家属,公安部门应准予在集镇落户。到2 0世纪90年代末,全国各类流动人口已迭1.1亿。1998年7月,国务院对户口管理作了“四项改革”:对要求随父母在城市落户的未成年人、对已在投靠的配偶所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公民、需到城市投靠子女的公民、在城市投资及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其直系亲属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均可准予在城市

33、落户。一一摘编自李平新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迁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户籍管理政策的变化趋势及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我国户籍管理制度调整的积极意义。【答案】(1)趋势:从严格限制到逐渐放开。(4分)背景:1978年后实行改革开放,逐渐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分)(2)意义;有利于人口流动、人才交流,有利于劳动力等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稳定社会秩序等。(7分)【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获取、概括归纳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趋势:根据材料“从1958年直到文

34、革时期,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对从农村迁往诚市,集镇的严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也严加限制。文革结束后几年,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农转非(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政策”可知我国户籍管理政策的变化趋势是从严格限制到逐渐放开。第二小问背景:联系第一小问,我国户籍管理政策从严格限制到逐渐放开的背景,主要从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角度(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进行考虑。(2)本问考查学生获取、概括归纳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各类流动人口已达1.1亿”“1998年7月,国务院对户口管理作了“四项改革”和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户籍管理制度调整的积极意义可从资源配置、经济发展、制度管理、城市化发展这几方面考虑,言之有理即可。整体分析:本题考查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背景下户籍制度的改革,设置了三个问题(涉及户籍管理政策的变化趋势、背景、意义),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历史悠久。户籍制度,客观上反映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水平,考试一般从国民平等权利与政府有效管理两个角度考查户籍制度,同样涉及经济、文化内容的考查。- 14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