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997KB ,
资源ID:848999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4899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跟踪检测: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跟踪检测: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WORD版含解析.DOC

1、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1949年初,毛泽东、周恩来向宋庆龄发出邀请电报:“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已使反动派濒临死亡的末日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是指(B)A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筹建新中国C召开中共七大 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解析:依据材料信息“1949年初”“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已使反动派濒临死亡的末日”,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国民党政府即将被推翻,所以下一步的主要任务就是筹建新中国,故选B项。2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

2、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表明(D)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D这次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解析:材料“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反映与会代表服装多样,而服装是职业和身份的象征,说明代表具有广泛性,故D正确;从费孝通的回忆可知此次会议发生在“北平”,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的政治制度,那时北平叫北京,故A错误;B项材料无从体现,故排除;材料

3、未反映普通工人占多数,故C错误。3法学家在评价某部法律文献时指出:“(它)既传承了解放区宪法性文件的文本、内容与精神,又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一过渡进程中的根本大法,开启了新中国人民民主宪政的基础。”这部文献(A)A成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施政纲领B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C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解析:根据材料“既传承了解放区宪法性文件的文本”“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一过渡进程中的根本大法”可知,材料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共同纲领,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施政纲领,A项正确;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的是19

4、54年的社会主义宪法,B项错误;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是1982年宪法,不选C项;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是1954年宪法,不选D项。4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了(B)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特色的依法治国方针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由题干中“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可知,中国境内不存在政党之间的斗争,各

5、党派和平相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人民当家做主,与题干无关,故A项错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指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党派共同参政议政,这解决了共产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关系,故B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主要是涉及少数民族发展问题,与材料主旨无关,故C项错误。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方针,适用于政府,与材料中党派之间的关系无关,故D项错误。5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是(B)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普遍推行基层民主选举解析:题干中“20世纪50年代”“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等是关键信息。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6、召开,排除A。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国逐步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故选B。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属于变革生产关系,排除C。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我国农村“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排除D。6“60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在其监督下既有分工又协调一致地依法履行职能。它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维护了国家的团结统一。”这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A是统一战线性质组织 B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C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 D是我国的政党制度

7、解析:根据所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统一战线性质,是我国的政党制度,而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A、D两项排除。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维护了国家的团结统一,所以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B项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出了民族平等的原则,材料中的人大并未体现,故C项排除。71949年共同纲领第3条规定,国家“保护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而1954年宪法第4条则提出“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此变化(B)A弥补了共同纲领的缺陷 B适应了社会制度变革的需要C坚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方针 D反映了国家政权性质的转变解析:共同纲领中的规定是当时社

8、会性质的体现,而非缺陷的表现,排除A;共同纲领规定我国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因而保护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而1954年宪法正值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之时,社会性质正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保证逐步消灭剥削阶级”正是适应这一社会制度变革需要而作出的新规定,故选B;1954年宪法坚持的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排除C;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国家政权的性质一直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排除D。8毛泽东说:“这个(1954年)宪法草案的特点,有两条,一条是总结了经验,一条是结合了原则性灵活性。”“宪法草案”所坚持的原则有 (A)A民主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B民主集中原则和自由主义原则C民生主义原则和

9、法律至上原则D中央集权原则和人民主权原则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宪法体现的是民主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1954年宪法的原则,故排除。9“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B)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解析:据材料“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可知,题干反映的是新中国为解决民族问题

10、而采取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B项。10下列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C)A我国五个省级自治区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根本的政治制度C民族自治地方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D1954年宪法确认民族聚居地区都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解析:内蒙古自治区是1947年成立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只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故A、B、D三项错误。11以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关历史发展的图片,这些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A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B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坚决维护祖国的统一解析:图一

11、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图二反映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图三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三种制度都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关,故A项正确。12下表呈现的是20世纪的七十年关于中国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C)A都是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B都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政治原则C都体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步D都表明民族地位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解析:新中国的宪法无法体现反专制斗争,A项错误;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无法体现人民民主原则,B项错误;不论是临时约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还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文献,都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体现,故C项表述正确;前两个法律文献颁布时

12、,中国还未取得民族独立,故D项错误。13“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民留下的深刻教训是(D)A要全面提高人民的素质 B要提高执政党的执政水平C要加强人民对社会的监督 D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解析:“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践踏,酿成十年“浩劫”。“文革”结束后,党和人民深刻认识到,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故答案为D项。人民素质不是带来“十年动乱”的原因,排除A项;“文革”的爆发和危害不是党的执政水平问题,排除B项;加强人民监督必须要有制度保障,排除C项。14“大串联”是特殊时代难得的一次“消费机会”这个“大串联”很快就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了,红卫兵所到之处都

13、可以“横冲直撞”,他们“炮轰”“火烧”“揪斗”“游街”,从“为所欲为”发展到后来的“无法无天”。这一事件(D)A促进了社会平等 B推动了中国的文化建设C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 D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大串联”“红卫兵”等都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发生的事件。文化大革命是1966年5月16日至1976年10月在中国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D项正确;A、B、C三项都表述错误,均排除。15面对红卫兵的侮辱和迫害,刘少奇拿着宪法愤怒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

14、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但宪法也未能对刘少奇起保护作用。这说明当时(B)A党内出现修正主义 B民主法制遭到践踏C宪法过时亟待修改 D民主监督成一纸空文解析:“文革”期间,“宪法也未能对刘少奇起保护作用”,这说明当时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故B正确;刘少奇受迫害与党内出现修正主义没有直接联系,故A排除;宪法并不是过时,而是法制遭到破坏,故C排除;民主监督成一纸空文,此说法过于片面,材料主旨是强调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故D排除。16广西河池市屏南乡合寨村在1980年草创了第一个农村村民委员会。在村委会成立之初,村内农民团结一致,积极开展本村工作,相互监督、相互管理、相互支持,促进了社

15、会治安稳定,使村民专心搞农业生产。这反映了(D)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 B政治协商制度得到了巩固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D基层民主政治的实践尝试解析:本题考查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依据材料中“农村村民委员会”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的是农村的基层民主政治,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处理的是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不符合题意;B选项错误,政治协商制度处理的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不符合题意;C选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的是民族自治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不符合题意。17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它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

16、一系列制度、原则和规则,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这部宪法(C)A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B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表明新时期法制建设走向健全D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解析: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宪法,故A、B两项排除。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可知1982年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明确了许多制度和原则,保障了社会主义民主走向健全,故C项符合题意。从1954年宪法的颁布我国就已经开始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直到今天仍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故D项排除。18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D)A史实: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结论:

17、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B史实:少数民族聚居地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结论:建国后先后建立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C史实:1982年全国人大修订宪法;结论: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D史实:1999年全国人大提出依法治国;结论: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解析:1999年全国人大提出“依法治国”标志着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D项符合题意。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A项错误。内蒙古自治区是在建国前1947年建立的,B项错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1954年宪法,C项错误。19“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这

18、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更要对百姓负责。”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实行了(D)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政治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解析:由“村委会主任是老百姓给的要对百姓负责”可知,是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项正确;题干未出现人大代表,A项错误;题干未体现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B项错误;题干未特指少数民族地区,C项错误。20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出席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造成台湾问题的主要历史原因是(C)A“一国两制”制度的实行 B台

19、独势力C国共两党内战遗留问题 D冷战格局解析:“一国两制”是我国提出解决台湾问题和平统一的原则,而不是造成台湾问题的原因,故A项错误;台独势力是今天阻碍台湾回归祖国的因素之一,是今天台湾问题的现实原因而非历史原因,故B项错误;台湾问题是内战的遗留问题,是解放战争期间由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残余部队逃往台湾造成,这是台湾问题的历史原因,故C项正确;冷战格局是外因,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台湾问题,而非台湾问题出现的历史原因,故D项错误。21港澳回归,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运用。关于“一国两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D)A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B回归后的港澳台保持原有社会制度C其核心是一个中国D回归

20、后港澳与少数民族自治区相同解析:回归后港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而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所以D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一国两制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A正确;回归后的港澳台保持原有资本主义社会制度,B正确;“一国两制”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C正确。A、B、C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22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到:“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我们一贯主张爱国一家。统一祖国,人人有责。”材料表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是(A)A坚持一个中国、实现国家统一B坚持国共两党谈判为首要前提C坚持扩大两岸人民间的

21、直接往来D坚持和平解决、同时不放弃武力解析:“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表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是坚持一个中国、实现国家统一,故A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国共两党谈判问题,也没有涉及两岸人民间的直接往来的问题,排除B、C;材料信息没有提到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排除D。231997年6月30日23点50分许,英国查尔斯王子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说,这一重要而特殊的仪式标志着香港在150多年英国统治之后,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这一仪式标志着(B)A英国殖民体系的崩溃 B中国对香

22、港恢复行使主权C“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D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解析:材料没有涉及英国的殖民体系的崩溃问题,排除A;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隆重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宣告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B正确;1982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C错误;1997年,澳门还没回到祖国怀抱,台湾问题也没有解决,排除D。24从“十三五”规划到“一带一路”倡议,中央为香港做规划、谋发展,并留足了参与共建的空间。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定位逐渐成型,“一国之利”和“两制之便”在这里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优势。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定位(C)A体现了中央政府对香港发展

23、的主导作用B赋予了“一国两制”政策新的内涵C有利于香港同祖国共同发展、互不分离D拓展了香港在国际社会的活动空间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定位使香港的发展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相互促进,经济联系的加强有利于政治关系的巩固,作为命运共同体的香港与祖国便难以分离了,故C项正确。“中央为香港做规划、谋发展”是在对香港经济发展给予宏观指导和建议,香港在政治与经济发展上有自主权,故“主导作用”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超级联系人”是香港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它得益于“一国两制”,但并未影响“一国两制”的内涵,故排除B项。香港在国际社会的活动空间,是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确定的,拓展香

24、港国际活动空间违背“一国两制”根本原则,故排除D项。25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讲话中指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该讲话(B)A丰富了“一国两制”内涵 B重申了和平统一的方针C强调了武力统一的必要性 D消除了台独势力的干扰解析:材料中并未涉及“一国两制”而主要强调“和平统一”,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推知重申和平统一,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和平统一最有利,我们不放弃使用武力,可推知武

25、力统一是和平统一的补充,C项不符合题意;D项的表述太过绝对,今天的台独势力仍然严重,故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8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的新制度,自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东西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民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二: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的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26、民主管理、民主监督。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请回答:(1)简述19491956年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果。概括新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为完善政党政治,1982年中国共产党又确立了怎样的方针?(6分)(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新发展?(4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民主政治的特点。(4分)答案:(1)成果: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建立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召开一届人大,制定1954年宪法。特点

27、:实行广泛的人民民主。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2)扩大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实行依法治国。(3)特点: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与广泛性。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9年7月5日毛泽东与政协筹备会委员合影材料二: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

28、料三: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把雄伟辽阔的青藏高原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安定祥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胡锦涛在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四:会议时间(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641965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75第四届全国政协会议19641965第五届全国政协会议19781983材料五: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体现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29、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什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这一制度有何新的重大发展?(4分)(2)材料二中宪法条文规定我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意义?(4分)(3)根据材料三,建国初期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重大意义?(4分)(4)通过材料四,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2分)(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4

30、分)答案:(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使这一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文革”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5)不断发展,逐步完善;呈现出制度化、法律化的特点。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图片信息,可知是中国共产党领

31、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从1954年后政协职能的变化和八字方针来总结。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二小问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影响来思考。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可知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4)问抓住时间信息和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会议召开的次数,联系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5)问可从三大制度的发展演变和宪法的不断完善等角度进行归纳。28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历史前提和基本保证。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自强不息的发展史,也是各民族共同推动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奋斗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32、一: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体制形成中最关键的步骤。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发展,跟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中央集权制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华文明的沿承延绵的意义不可忽视。摘编自陶涛关于“中央集权制”的几点思考材料二:我们坚持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让香港、澳门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关于台湾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

33、国和平统一进程。习近平十九大报告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中的郡县制出现的时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郡县制的出现有何意义?(8分)(2)分别指出材料二中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进台湾回归的有利因素。(10分)答案:(1)出现时间:春秋战国时期。意义: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有利于解决地方割据问题,促进国家统一;奠定了中国两千年地方政治制度的基础。(2)时间: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有利因素:香港、澳门回归的成功实践;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两岸交流的增多。解析:(1)出现时间: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郡县制。意义:结合所学,可从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国家统一等方面分析解答。(2)时间:结合所学,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分别是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有利因素:可从香港、澳门回归的成功实践、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两岸交流的增多等角度分析回答。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