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同步新指导)高中历史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课时训练26 新兴力量的崛起(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4884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新指导)高中历史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课时训练26 新兴力量的崛起(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同步新指导)高中历史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课时训练26 新兴力量的崛起(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同步新指导)高中历史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课时训练26 新兴力量的崛起(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同步新指导)高中历史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课时训练26 新兴力量的崛起(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训练26新兴力量的崛起一、选择题1.(2018山东学业水平测试)20世纪50年代,西欧国家越来越认识到联合的重要性,逐渐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这一进程始于()A.政治领域B.经济领域C.军事领域D.科技领域答案:B2.下图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中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57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两大阵营壁垒分明,对抗激烈。而同时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

2、的道路,表明新的力量已经孕育,材料中“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联营”的建立正反映了这一特点。3.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在访问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作出的最大贡献将是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不做卫星国”应是指()A.避免卷入军备竞赛B.避免参加各种国际组织C.避免参与国际活动D.避免受超级大国的控制答案:D解析:20世纪60年代,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法国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在内政外交上追求独立自主。戴高乐的话就是这种追求的反映。4.1974年,日本三木武夫内阁提出以日美关系为基础,对中苏两国采取“不偏不倚”的“等距离外交”政策。此后,又提出“全方位外交”“多边均衡外交

3、”等政策。这说明日本()A.独立自主的意识在不断增强B.彻底摆脱了美国的外交控制C.政治大国地位得到国际社会确认D.接受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A解析:20世纪7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追求外交上的独立自主,题干中的“等距离外交”“全方位外交”等政策即是其反映。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回顾这段历史,日本政府将其称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风雨35年”。从战后的国际形势来看,所谓的“机遇”应该是指()A.在国际冷战氛围下,日本有幸成为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家B.在美苏对

4、立加剧下,美国急需日本产业技术协助欧洲重建C.在中朝相继独立后,反共阵营的日本幸免战后的赔偿责任D.在两极格局体系下,美国扶植日本以抗衡社会主义国家答案:D解析:马歇尔计划以援助欧洲国家为主,不包括日本,故应排除A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不需要日本帮助重建欧洲,故应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C项并不是日本崛起的因素,故应排除。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为了反苏反共,美国制订了扶植日本的政策,加之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国的军事订货刺激了日本的生产,为日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和市场。6.右图是1987年美国时代杂志封面的漫画,该图反映的是()A.日本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B

5、.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形成C.日本经济崛起,对美国态度强硬D.美国经济衰退,无力与日本抗衡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中“1987年”的时间条件,联系图中的“TRADEWARS”等信息,可判断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与图片中“TRADE”等含义不符,D项表述与历史事实相悖。7.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答案:B解析:不结盟运动是一个反对美苏霸权的政治组织,不是经济组织,更不是区域合作组织,A.D两项错误;不结盟国家的实力尚无法动摇美苏霸权,

6、C项的表述夸大了不结盟运动的影响。8.“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该会议的召开()A.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B.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C.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答案:C解析:“新解放的国家”是指新的民族独立国家;“缩小集团对立”是新兴国家的崛起对两极格局的冲击。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冷战初期,苏联和中国的关系很密切。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中苏伙伴关系的成熟期,并且呈现一种独特的形式,

7、即北京承认莫斯科在世界共产主义事务中毫无争议的权威,条件是苏联向中国提供军事设备和经济援助。到1964年末,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分歧已经公开化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材料二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卢萨卡会议是一个转折通过了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谴责“殖民地历史遗留下来的是一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要求发展中国家促进相互合作,加速它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会议希望“提供机会使世界经济体系结构变化,以便满足穷国的紧迫需要,加强它的独立,使世界经济有更为迅速和更为均衡的发展”。未凡上下五千年总览世界卷材料三从国际关系来看,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在大多数方面仍然要依靠发达国

8、家有时跟它从前充当殖民地时的情形是一样的。自从冷战结束,第三世界国家软弱的讨价还价权利几乎总是在进一步下降。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中苏关系进入“成熟期”的原因及表现。(2)根据材料二,说明“转折”的具体含义。中苏关系破裂和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有何相似的历史作用?(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说明第三世界斗争的结果,并分析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参考答案:(1)原因:就苏联来看,对抗美国的冷战,需要中国的支持与配合;就中国来看,打破美国的包围和封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苏联的帮助。表现:中国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成员,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同苏联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巨大的援助。(任答其中两点即可)(2)含义:从政治斗争逐渐转向经济斗争(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历史作用: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着世界格局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3)结果:第三世界斗争取得的成效不大。原因:发达国家的阻挠和反对;不平等的国际关系旧秩序的束缚;第三世界国家本身贫穷落后,力量弱小等。(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