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4845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1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1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1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21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21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21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21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21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21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一、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1、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1)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2)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3)具体原因:贫富差距扩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分。2、爆发标志: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的股票崩溃3、表现: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失业人数激增;农产品价格暴跌4、发展:从美国迅速扩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5、特点:(1)范围广 (2)时间长 (3)破坏性大 6、影响:(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美国、法国社会动乱;德国法西斯上台(2)世界局势动

2、荡不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深;激化了各国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7、胡佛政府的措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危机不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 失败原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经不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1)1929-1933经济危机爆发后,总统胡佛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失败;(2)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1933年上任后实行新政;(3)全国人民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2、罗斯福新政的起止时间:19331939 3、新政的内容:(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2)复兴工业(3)调整农业政策。 (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5)社会立法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4

3、、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积极:对美国(1)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大危机。(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免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对世界(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局限:未能完全彻底的消除经济危机,只是局部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5、新政的实质: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6、罗斯福新政“新”的含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处处体现着政府干预经济的影子三、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最主要的变化) 福利国家的发展 第三产业的

4、兴起 “新经济”的出现实质:资本主义的内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理论来源:凯恩斯主义 特点:国家干预 盛行: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 作用:(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经济发展)出现了 “黄金时期”。 滞胀:1973年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危机滞胀(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经济下降并存) 解决滞胀办法:(西方国家普遍抛弃“凯恩斯主义”但不是完全抛弃,而是实行国家干预和市场相结合,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2、福利国家的发展目的: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 缓和贫富差距, 维护资本主义统治。(根本)作

5、用:1、积极作用:稳定社会。 2、消极作用: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道德危机3、第三产业的兴起概念:第三产业又被称服务业,是除农业、工业之外的其他行业的总称。兴起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4、新经济的出现 概况: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作用:美国90年代出现了持续10年的经济增长【知识框架】单项选择题1 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B体现了民众身

6、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来求慰藉的心态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影响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材料中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正是资本主义经济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时期,这次大危机是一战后二战前持续时间长、破坏性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危机,其影响也十分大,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都出现了危机,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质疑,对资本主义失去了信心,所以AB两项错误。D项为错误项。2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

7、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A加剧了经济恶化B实现了物价下降C推动了通货紧缩D放弃了经济自由【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时期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恢复与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导致出现滞胀的现象。这一时期密特朗进一步实行国有化措施,必然会恶化经济形势,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物价上涨,BC选项排除。放弃经济自由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选项排除。3 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B建立失业保

8、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由材料信息“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量的养老金”可知,这体现的是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保障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属于社会保障,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A项是规范工业生产,C项是调整农业生产,D项是调整劳资关系,故三项可以排除。4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在伦敦举行,旨在解决经济危机问题。在会议中,英国强调稳定国际金融,力图以此重新主导世界经济秩序;美国则认为政府的首要责任是恢复国内的繁荣,主张降低关税。会议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是因为( )A国家干预尚未成为西方经济政策的主流B与会国没有合作意

9、愿C各国发生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同D经济利己主义的盛行【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在会议中英国“强调稳定国际金融,力图以此重新主导世界经济秩序”,而美国强调各个危机国家和地区先行“自救”,通过健全各国内部的经济体制达到保持世界经济的长期稳定,这说明英美在如何协作对付危机的问题上都站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基础上,利己主义盛行,从而导致了会议的失败,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英美的观点都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要求;B选项错误,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召开参加该会议已经表明他们有协作应对危机的意愿,两者只是协作应对危机的思路不同;C选项错误,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危机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

10、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5 1930年5月,纽约警方向社会公布了一批揭发材料,声称苏联政府企图通过援助美国共产党来颠覆美国政府,虽然事后这些材料被证明是伪造的,但美国政府仍然收紧了有关苏联公民前往美国的政策限制。据此可以推知( )A美苏争霸加重政治紧张局势B美国政治经济困局造成政府敏感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受挫D意识形态对立阻断国际人口流动【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事后这些材料被证明是伪造的,但美国政府仍然收紧了有关苏联公民前往美国的政策限制”并结合所学,1918年苏联退出一战后,美国对苏联开始敌视政策,美苏之间存在着政治经济困局,故选择B选项

11、;美苏争霸发生于二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选项;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在指导苏联开展经济建设,并没有受挫,故排除C选项;“收紧了苏联公民前往美国的政策限制”可知,美国政府只是限制苏联的人口流动,并没有阻断国际人口迁移美国,故排除D选项。6罗斯福在1932年的一次竞选演讲中指出,六百家大企业现在掌握了美国三分之二的工业,千万家小企业才占有了其余的三分之一大企业家大金融家的私人权利已经凌驾于公共权力之上,他们的经济专制束缚了人民的自由。这表明罗斯福( )A反对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B对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反思C代表了美国普通民众的利益D认为美国民主制度已经名存实亡【答案】B【解析】“六百家大

12、企业现在掌握了美国三分之二的工业,一千万家小企业才占有了其余的三分之一大企业家大金融家的私人权利已经凌驾于公共权力之上,他们的经济专制束缚了人民的自由”,这说明罗斯福认为大资本家的垄断是经济危机的原因,这是对经济危机发生原因的反思,故B项正确;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罗斯福不反对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故A项错误;罗斯福代表的是资本家的利益,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得不出美国民主制度已经名存实亡,故D项错误。7二战后,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在西方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密切相关。新中产阶级“居主导地

13、位”的原因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B中产阶级划分标准发生改变C西方社会的贫富差距缩小D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答案】D【解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导致传统制造业衰落,服务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信息,故项错误;此时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并没有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没有体现出西方社会贫富差距缩小的信息,错误。820世纪50年代,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1%,60年代为10.5%。日本经济的发展( )A强化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B奠定了日本民主改革的基础C推动了发达国家经济格局的改变D促成了亚太经济合作

14、组织的成立【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50-60年代日本经济的发展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推动了发达国家经济格局的改变,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日本经济的发展不能强化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B选项错误,日本民主改革推行于1945年9月,20世纪50-60年代日本经济的发展并非为民主改革奠定基础;D选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9有人这样评价罗斯福的“以工代赈”:联邦政府的大笔资金,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

15、的“引动水”。此材料旨在说明“以工代赈”( )A用于解决就业问题B利于解决产销矛盾C可以保护民众自尊D受资本家大力支持【答案】B【解析】“以工代赈”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保护民众自尊,但不符合“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C;根据“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表明“以工代赈”促进了消费,利于解决产销矛盾,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说明“以工代赈”受资本家大力支持,排除D。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表中数据表明( )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B

16、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C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D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答案】D【解析】表格显示19902003年,低收入、中等收入以及高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都是服务业比重增加,农业、工业比重减少,变革趋势基本相同,故D项正确。高收入国家只是在农业上投入比例减少,不能说“忽视农业生产”,排除A项;中低收入国家服务业比例明显高于工业和农业,故B项中“发展均衡”的说法错误;三类国家的产业结构变革明显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的态势,故C项错误。11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

17、,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答案】A【解析】C项与题意不符。B、D两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而不是要把权力真正的下放到地方,更不是要恢复自由放任传统。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导致了政府要减少干预国家经济,所以A项正确。12 1932年,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的外国专家近2000人;1933年,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1935年,出现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建

18、交高潮。这些现象反映了( )A该时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B西方经济危机局面得到缓解C经济全球化得以加速发展D经济建设突破意识形态阻碍【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此时是西方经济危机时期,而此时苏联经济迅速发展并取得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势,因此出现了“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的外国专家近2000人;1933年,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1935年,出现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高潮”的局面,D正确;据材料可知,此时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在经济危机影响下,国际局势日趋紧张,A错误;据材料可知,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各国经济都受到巨大打击,

19、B错误;经济全球化得以发展是二战后,C错误。13 1933年6月,资源自给力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意互相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英法美也捐弃前嫌,于1936年签订了三国货币稳定协定和三国黄金协定。材料反映出经济危机( )A推动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建立B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C使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D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答案】B【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两大不同利益集团在经济危机打击下重新分化组合,这反映了国际格局的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只是表明两种类型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逐步分化对立并重新组合,没有体现国家干预经济,排除A项;材料表明两大不同利益集团在经济危机打击下重新分化组合,不能

20、体现世界经济的制度化问题,排除C项;二战爆发的深层次原因确实跟1929年的经济危机有关,但材料两大不同利益集团在经济危机打击下重新分化组合,排除D项。14一份由美国商人联名签署于1935年的反对新政的宣言中写道:“新政葬送了我们先辈所创造的繁荣,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宣言主要反对新政( )A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B保护劳工的各项权利C举办了各项公共建设工程D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答案】D【解析】根据“让无功者不劳而获”可知,宣言主要针对社会保障法,反对政府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D正确;材料内容与金融无关,排除A;宣言主要针对社会保障法,并非各项权利,排除B;举办公

21、共建设工程有利于解决工人失业问题,无法体现“让无功者不劳而获”,排除C。151939年,国会通过了新政机构改组法,规定许多小机构合并为大机构,建立包括白宫办公厅、预算局、国家资源计划处、人事管理联络处和政府报告署等办事机构。这些措施反映了美国( )A政府机构改革适应经济发展需求B国会加强了对政府工作的监督C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紧缩政府开支D立法权与行政权相互制约平衡【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述美国措施是在经济危机时期采取的,为了使美国摆脱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具体考虑,除了上述措施以外还有其他措施,这些措施的直接效果是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有助于美国走出危机,可得出这些措施是适

22、应经济发展需求,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政府机构改革,没有涉及到国会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涉及的改革是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上述的改革是为了走出经济危机,但材料没有涉及到紧缩政府开支的内容,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政府机构改革的措施,没有涉及到立法权与行政权相互制约平衡,故D选项错误。16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找政府的消费心理使得西欧各国储蓄率明显低于其他发达国家。”该现象( )A体现经济危机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B导致混合经济的发展C反映了“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D推动了新经济的出现【答案】C【解析】结合材料“明日无酒找政府”“西欧各国储蓄率

23、明显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和时间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可知反映的是西方“福利国家”制度使人们重视享乐,缺少奋斗的动力,故C正确;材料未体现经济危机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故A错误;混合经济是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经济形态,与材料不符,故B错误;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与材料不符,故D错误。17 19291933年,在胡佛担任总统期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亿美元,是1900年以来到1929年总和2.5亿美元的近3倍;在此期间37000英里的公路在联邦政府的资助下建成、国家公园增长40%、国家森林面积扩大了250万英亩、

24、亚利桑那州的胡佛水坝于1930年动工等。胡佛总统的这些做法( )A放弃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在新政中得以延续和扩大C体现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D赢得了美国民众广泛认可【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在美国“大萧条”时期,胡佛修建了公路、国家公园、水坝等公共工程。B项,罗斯福新政时期兴建了大量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因此,胡佛兴建公共工程的做法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重要借鉴,在新政中得以延续和扩大。故B项正确。A项,材料反映了危机期间胡佛政府兴建公共工程的做法,不体现胡佛总统放弃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面对危机,胡佛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25、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胡佛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导致危机不断加深,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并没有赢得美国民众的广泛认可。故D项错误。18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对经济的干预或减少干预的根本出发点( )A减轻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B缓和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C扩大内需以刺激产品消费D保证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答案】D【解析】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均是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的调整,其目的都是保证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故答案为D项。A、C项不

26、是“根本出发点”,均排除;从这些措施来看,是为了解决经济危机,而不是解决社会危机,排除B项。19 20世纪80年代,法国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发展的规划。法国率先提出“尤里卡计划”,与欧洲国家合作开展高科技项目的研究,要在高科技领域赶上美国和日本。法国与几个欧洲国家合作生产的“空中客车”系列与美国的“波音”飞机展开竞争。据此可知( )A美法日三足鼎立经济格局的形成B科技进步奠定了法国强国的基础C法国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相结合D法国建立起独立防务和工业体系【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法国的大飞机与美国可以同时竞争,体现了法国科技进步,促进了法国强大的特点。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二战”

27、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三足鼎立应该是美日欧而不是美法日,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法国的市场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的特征,排除;D项,材料不能体现法国建立其防务和工起独立体系,排除。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解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但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德)路德维希艾哈德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成为美国“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1991年4月到2000年12月,美国经济运行实现

28、了117个月的增长,是美国1854年开始有经济周期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扩张,也是美国进入新经济的标志.在这近十年的扩张中,美国经济的增长保持了较为平稳的态势,1992至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増长率为2.8%,1998娘至2000年GDP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2.7%,3.5%和3.7%。场芳美国新经济的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1)二战后联邦徳国实行什么经济模式?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国家的主动性”的主要表现。(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答案】(1)模式:介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之间的“社会市场经济”。表现: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

29、秩序;实行稳定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秩序,用收入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2)特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逐年走低。(或“经济高速増长,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联动关系被打破”;或“高速的经济增长,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也给)。原因: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扶植高新技术产业;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的投资。【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国家的主动性”“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的信息并结合二战后联邦徳国经济政策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具体措施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美国经济运行实现了117个月的增长”的信息以及所学从高增长、低失业率和低通胀角度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新经济”模式原因从科技革命、经济政策以及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等角度思考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