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255.50KB ,
资源ID:846881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4688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同步训练 1-5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同步训练 1-5 WORD版含解析.doc

1、(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特点1、2、4、63、5、716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特点8、9、10、1112、13、14、1517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A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B温度的垂直变化C内部压力的变化 D物质温度的变化解析:阅读教材可知,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答案:A2右图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A岩石圈、地幔、地壳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岩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解析:岩石圈的范围是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而甲、乙、丙三个圆为包含关

2、系。答案:D目前,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读图回答34题。3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A莫霍界面 B上下地幔之间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 D地心附近4根据地震波的特点,地震发生时人们的感觉是()A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C只左右摇晃 D只上下颠簸解析:据图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导致地震发生时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答案:3.C4.B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回答57题。5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B横波在层传播速度比层快C是软流层D层和层属于地壳

3、6岩石圈的范围是指()A莫霍面以上部分B的全部和的顶部C的全部和的大部分D的全部7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大的地方是()A莫霍面附近 B上、下地幔之间C古登堡界面附近 D内外核之间解析:层和层位于莫霍面以上属于地壳。岩石圈的范围是指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大的地方是古登堡界面附近。答案:5.D6.B7.C读“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回答810题。8B圈层的主体是()A河流 B湖泊 C冰川 D海洋9C圈层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大气 B水 C土壤 D生物10下列现象与主要发生圈层对应不正确的是()A火山喷发A圈层 B厄尔尼诺B圈层C地震C圈层 D台风D圈层解析:B

4、圈层为水圈,其主体是海洋;C圈层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地震应发生在A圈层岩石圈。答案:8.D9.D10.C11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就是由各种气体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水圈是由河流水、湖泊水、海洋水等多种水体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一个有生命的圈层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解析: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它是一个复杂系统;水圈中的水有多种形式,它们共同组成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不仅是全球生物的总和,还包括这些生物的生存环境,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土壤和岩石圈的上部;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

5、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内部圈层的关系也较密切,特别是和岩石圈关系最为密切。答案:B读下图,完成1213题。12四条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A B C D13有关图示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有 ()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有利于高空飞行上部冷下部热,大气稳定,以平流运动为主有臭氧层,能吸收大量的紫外线A B C D解析:从图中看出,该大气层的高度为1250千米之间,因此为平流层;平流层由于臭氧层的存在,气温随高度升高,从图中看,曲线与之相符。平流层由于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因此利于高空飞行。答案:12.A13.D读图,回答1415题。14探空气球

6、记录的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A一直递减B一直递增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15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层次是()A对流层 B平流层C高层大气 D电离层解析:从图中看到该气球所在高度100千米,处于高层大气中,所以该探空气球飞越了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气温变化符合D项。大气总质量的四分之三集中在对流层,对流层以上云雨绝迹,故几乎所有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集中在对流层。答案:14.D15.A二、综合题(共40分)16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_、乙_。 (2)当A处发生地震时,B、C、D、F四个

7、观测点都测到了A地发出的地震波。B地测得地震震级为8级,F地测得地震震级为_级。对B、E两点所测得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_,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_。 (3)地震波在经过甲时速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_。 (5)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解析:第(1)题,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不同划分了三个圈层,分界面分别是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前者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后者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第(2)题,震级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所以B和F处震级相同。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幔,AB

8、之间没有经过地幔,所以E点所测得的纵波波速要快于B点。第(3)题,纵波和横波在莫霍界面以下波速都明显地加快了,在古登堡界面以下,纵波波速突然减慢,横波则完全消失。第(5)题,地球内部外核是液态,横波不能通过,故从A点传出的横波不能传播到被外核阻挡的背影区。 答案:(1)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8E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 (3)地震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4)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5)见下图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该图反映的是_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_。(2)该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_;_。(3)补绘

9、B层气温变化曲线,该层2227千米高度_含量达到最大值,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4)C层中有_层,太阳活动强烈时,_信号会受影响。(5)ABC大气密度变化趋势是_。解析:根据对流层不同纬度地区的厚度可知该图反映的是中纬度地区;该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含有大气中几乎全部水汽和固体杂质,对流运动显著;平流层中的臭氧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高层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在太阳活动强烈时,无线电短波信号会受影响;ABC大气密度变化的趋势是逐渐变小。答案:(1)中该地对流层厚度为12千米(或地面气温为20)(2)含有大气中几乎全部水汽和固体杂质对流运动显著(3)绘图如下臭氧(4)电离无线电短波(5)逐渐变小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