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区域 ( )A.都有明确的界限B.不受人为因素影响C.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D.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区域有自然区域,也有人为划分的区域,区域有的有明确界限,如行政区,有的界限模糊,如干湿区,所以A、B错;区域具有一定特征,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但非绝对一致,故C正确、D错。考点:区域概念2区域的特征有( )整体性差异性独立性开放性A. B.C.D.【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整体性,而非独立;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同时具有开放性,因此选
2、D项。考点:区域的特征3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C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D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因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均耕地面积小,机械化水平低 ,耕地破碎,粮仓地位逐渐被东北平原和华北平
3、原取代,故选D项。考点:区域发展阶段4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国土整治工作,可以起到指导作用。在西部开发过程,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 )对国土整治三峡工程实施进行监控对生态环境和气象变化进行监控,及时为西部开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对无人区进行长期勘探 可以直接为西南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ABC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可对西南地区生态环境进行监测、预测和分析;及时获得相应的信息,但该技术不能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所以不对,故选A项。考点: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1回答下列小题。5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4、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6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C.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7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 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C. 纬度位置 D.盛行风向8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答案】5B6B7C8D【解析】试题分析:5甲为华北平原,位于中纬度地区,作物两年三熟,而乙位于低纬,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造成这种原因的因素是热量,因此选 B项。6甲、乙均为季风气候,雨热
5、同期,B正确;甲在华北,主要作物为冬小麦,河流有结冰现象,陆路交通为主;乙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广泛种植水稻,河流无结冰期,水运发达。7甲地纬度高于乙地,太阳高度角小于乙地,所以甲地楼间距大于乙地,故选C项。8甲地春季降水少,工农业用水量大,水资源短缺,旱涝和盐碱危害大;乙区域工业发达,降水量大,酸雨危害严重,综上所述选D项。考点:影响耕作制度的因素;地理现象判断;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影响楼间距主要因素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
6、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9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潜在威胁的是( )A干旱的气候条件 B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C人口激增 D过渡放牧10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B人类活动 C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D气候变异11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导致荒漠化的第一大人为因素是 ( )A过度放牧 B过度开垦C过度樵采 D水资源利用不当12水源的多少决定了绿洲的人口和农田规模。但由于灌溉措施不当,在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可能出现的荒漠化现象是 ( )A水土流失B土地沙化C裸岩D次生盐渍化13下列有关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叙述不正
7、确的是 ( )A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压力所迫和管理失误,本区荒漠化趋于严重B从总体上看,特别是旱作地区和草原牧区,荒漠化仍在蔓延。C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D宁夏沙坡头采用方格状的沙障固沙,是为了保护兰新铁路被腾格里沙漠的侵袭【答案】9A10B11C12D13D【解析】试题分析:9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因干旱植被覆盖率低,风沙危害大,易产生荒漠化,所以干旱的气候条件本身就有荒漠化的威胁,A项正确。10荒漠化产生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人为原因对荒漠化起决定作用,B项正确。11西北地区农牧民未解决燃料和经济问题,过度樵采天然植被,是植被覆盖率降低,防风固沙作用减弱,加
8、剧荒漠化,其它人为因素也有影响,但过过度樵采成为第一大因素,故选C项。12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不合理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水分大量蒸发,盐分在地表聚集,使土壤含盐量上升,产生次生盐渍化,因此选D项。13宁夏草方格沙障为保护包兰铁路,防止腾格里沙漠的侵袭,所以不正确的选D项。考点:荒漠化成因及治理措施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4“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15“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9、(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16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答案】14C15A16B【解析】试题分析:14根据题干分析,“红色荒漠”分布在我国亚热带湿润区,降水充足,如果植被覆盖率低,土壤易受流水侵蚀,使基岩裸露,所以“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是水蚀作用,因此选C项。15江西中南部为丘陵地形,因植被破坏严重,降水丰富,地表易受侵蚀,故选A项。16江西丘陵区水热条件好,有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但是要根据丘陵地形的特点,对不同海拔,不同
10、坡度地区因地制宜,合理开发,综合开发,避免开发不当引起的荒漠化。考点:红色荒漠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17下列关于阿斯旺大坝产生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河口外海域沙丁鱼增加B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严重C防止了水灾和旱灾D改善了尼罗河的通航条件【答案】 A【解析】试题分析:阿斯旺大坝修建后,使入海泥沙减少,沙丁鱼因缺少饵料而减少,故选A项。考点:阿斯旺大坝修建利弊18右图中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答案】 A【解析】试题分析:P为小兴安岭,是我国三大林区之一,在此布局家具厂主要考虑接近原料
11、产地,A正确。考点: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读图4,回答下列小题。19图中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 )A水源 B地形C光照 D土壤20图中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土壤21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A太阳能、水能 B风能、石油C太阳能、石油 D水能、天然气22图中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答案】19A20C21A22C【解析】试题分析:19观察图可知位于西北地区,为
12、河套平原,靠近黄河,发展农业水源充足,A项正确。20位于青藏高原,光照充足,海拔高,气温低;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光照不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所以选C项。21青藏高原为大江大河发源地,且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因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故选A项。22为横断山区,纬度低于东北林区,属于亚热带,因地势起伏大,物种丰富,所以选C项。考点:影响地理环境的主导因素;区域定位;能源资源分布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回答下列小题。23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A北部地区 B南部地区C中部地区 D北部和中部地区24图 5
13、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25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较高的科技水平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答案】23B24C25B【解析】试题分析:23苏南地区因大城市扩散,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得到发展,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较高,故B项正确。24结合上题分析C项正确。25长江三角洲科技力量、人才队伍、市场腹地都由于珠三角,外商投资转移到江苏省,故B项符合。考点: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6图中所示地区最大高
14、差可能是 ()A.200米 B.150米 C.225米 D.174米27图中两条无标注的闭合等高线的数值可能分别为( )A. 125米175米B.150米200米C.150米175米 D.125米200米【答案】26D27A【解析】试题分析:26观察图中等高线数值变化,等高距为25米,图示范围最大值在200-225米之间,最小值范围在50-75米之间,相对高度在125-175米之间,所以最大高差可能为174米,选D项。27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无标准的闭合等高线两侧数值均为150敏,因等高距为25米,所以闭合等高线数值可能为125米或175米,A项符合。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右表为“我国某地
15、连续两天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表”,据表完成下列小题。项目日出时刻日落时刻今日6:5016:52明日6:4916:5328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A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南半球并向南移动C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北半球并向北移动29该地经度大约是( )A112.5E B122E C90.5E D 118E【答案】28A29B【解析】试题分析:28表中显示今明两天,日出晚于6:00,太阳位于南半球;日出时间在提前,说明太阳向北移动,所以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向北移动,A正确。29根据日出和日落时间,可计算出昼长为10小时02分,日出时间=12-1/2昼长,日出时当地时间为6:59,比北京时间早
16、9分钟,位于北京偏东,根据1相差4分钟,可知B项符合题意。考点: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日出时间计算读经纬网图,某日,不同纬度的昼长、日出时刻不等。其中巴西利亚的昼长为11小时40分。据此回答下列小题。30该日巴西利亚与基多日出时间相差( )A2小时 B2小时10分C1小时40分 D1小时50分31居住在巴西利亚的某人,于该日9:00(地方时)出发,坐4小时的飞机到达基多,此人这一天经历的昼长应为()A11小时 50分钟 B12小时40分钟C13小时50分钟 D14小时10分钟【答案】30D31C【解析】试题分析:30观察图分析,基多位于赤道,昼夜等长,日出时间内为当地6:00,巴西利亚
17、昼长11小时40分,当地日出时间为6:10,因基多与巴西利亚经度相差30度,时间相差两小时,当巴西利亚日出时,基多为4:10,再过1小时50分后基多日出,所以巴西利亚与基多日出时间相差1小时50分,选D项。31某人在巴西利亚9:00出发时,已经历昼长2小时50分,到达基多为当地11时,再过7小时日落,其中乘飞机4小时为白昼,所以某人经历的白昼时间为2小时50分+4小时+7小时,共13小时50分,故C正确。考点:地方时计算;昼长计算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题型注释)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题型注释)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题型注释)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
18、题型注释)32一个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周期,产业转移使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读“产业典型产品周期与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示意图”,回答问题。(8分)(1)从国际分工角度看,处于不同级别的下列东亚国家,重点发展哪一阶段的产业:日本 韩国 中国 朝鲜(2)分析图B,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_环节,原因是 。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和不利的状况,在接受产业发达国家转移时应采取的对策是。【答案】(1) 开发期 增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4分)(2) 一般加工 一般加工环节的利润很低,但一般耗用的劳动量较大;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充足,工资水平低。(2分)对策:尽可能引进处于研
19、发期、增长期的产业以及附加值高的生产环节。(2分)【解析】试题分析:从产品周期示意图分析,在国际分工中,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处于产业的开发和增长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处于产业的成熟和衰退阶段,四个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排布,各处于产业的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从右侧图中观察,中国完成产品的加工环节,加工环节对劳动力需求量大,但利润低;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劳动力成本低。对策:产品的设计和营销以及开发和增长期附加值高,尽可能引进上述产品的生产环节,以获取更高扥利润。考点:读图产品周期与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分析33读图7“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表
20、2 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煤炭天然气优点开采成本低、储存、运输方便、价格便宜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缺点使用不方便、燃烧效率低、废气、废渣排放量大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回收周期长资料: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西气东输工程是从塔里木盆地轮南至上海的输气管道(如图所示)。新疆的天然气非常丰富,但经济发展滞后,相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小,天然气得不到充分利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很大(以煤炭为主)。长期以来这里能源资源贫乏,所需能源主要从外区调入。(1)试从调出、调入区资源和经济发展特点,分析说明西气东输的原因_(2)工程的实施对西
21、部经济发展影响有_(选择填空)。A增加就业机会 B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C改善生态环境D减少财政收入(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东部和沿线地区环境的影响可能有_。(4)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都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范畴,研究此类问题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4分)【答案】(1)2分天然气分布不均 经济发展不平衡 天然气对环境污染小(2)2分A B(3)2分环境质量改善 生态良性发展(4)4分调入、调出区的资源分布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加以分析;做到资源和经济优势互补;在工程实施中注意环境保护、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解析】试题分析:调出区在西北,西北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但经济不发达,对资源需求量小,天然气得不到充分利用;调入区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但天然气储量小,西气东输原因是天然气分布不均,经济发展不平衡。(2)西气东输工程建设,需大量劳动力,可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资源向外输出可获得经济发展。(3)从经济和环境分析,西气东输可缓解东部能源紧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并且天然气属清洁能源,可改善大气环境。(4)结合西气东输工程分析可知,首先应了解资源分布状况及需求量;其次经济发展水平;第三,工程实施目的;第四,工程实施后达到的效益。考点:西气东输原因及达到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