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三学案二第1讲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3分)周经,字伯常,刑部尚书瑄子也。天顺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成化中,历侍读、中允,侍孝宗于东宫。经刚介方正,好强谏,虽重忤旨不恤。宦官、贵戚皆惮而疾之。太监李广死,帝得朝臣与馈遗簿籍,大怒。科道因劾诸臣交通状,有及经者。经上疏曰:“昨科道劾廷臣奔竞李广,阑入臣名。虽蒙恩不问,实含伤忍痛,无以自明。夫人奔竞李广,冀其进言左右,图宠眷耳。陛下试思广在时,曾言及臣否。且交结馈遗簿籍具在,乞检曾否有臣姓名。更严鞫广家人,臣但有寸金、尺帛,即治臣交结之罪,斩首市曹,以为奔竞无耻之戒。若无干涉,亦乞为臣洗雪,庶得展布四体,终事圣明。若令含污
2、忍垢,即死填沟壑,目且不瞑。”帝慰答之。十三年,星变,自陈乞休。报许,赐敕驰驿,加太子太保,以佀钟代。(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一,有删改)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0分)(1)经刚介方正方正:_(2)虽重忤旨不恤忤:_(3)宦官、贵戚皆惮而疾之疾:_(4)帝得朝臣与馈遗簿籍遗:_(5)科道因劾诸臣交通状交通:_(6)昨科道劾廷臣奔竞李广竞:_(7)臣但有寸金、尺帛但:_(8)以为奔竞无耻之戒以为:_(9)报许报:_(10)赐敕驰驿敕:_【答案】(1)正直不阿(2)违逆,抵触(3)憎恨,厌恶(4)赠送(5)暗中勾结(6)争逐,投靠(7)只要,如果(8)把作为(9)回复(10)皇帝的命令或诏书2下
3、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虽重忤旨不恤恤:顾及B阑入臣名阑:擅自C若无干涉干涉:关涉牵连D庶得展布四体庶:差不多【答案】D【解析】庶:表示可能或期望。【参考译文】周经,字伯常,是刑部尚书周瑄的儿子。天顺四年(1460年)考中进士。(后来)改任庶吉士,被授予检讨职务。成化年间,任过侍读、中允等职,在东宫侍奉孝宗。周经刚强耿直,端方正直,喜欢竭力劝谏,即使深深违逆皇上的旨意也不顾及。宦官、贵戚都害怕并且憎恨他。太监李广死了,皇帝得到朝中大臣参与赠送李广财物的账簿,非常生气。科道官员趁机弹劾大臣暗中勾结李广的情状,有人提到了周经。周经上疏辩解说:“昨天科道官员弹劾大臣为名利而
4、争着巴结李广,擅自写上了我的名字。虽然蒙受皇上恩德没有过问,我实在是感到无比冤枉,含伤忍痛,没有办法自己来说明情况。人们争相巴结李广,希望他能在您面前多说好话,图的就是您的宠幸眷顾啊。陛下您试着想想李广活着的时候,是否曾经谈到我。况且交结李广馈赠物品的账簿就在您的跟前,请求检查有没有我的姓名。还应该严厉审问李广的家人,我只要有一寸金、一尺帛送给李广,就惩治我勾结李广的罪过,并在集市上斩首,作为对争着巴结李广等无耻行为的警诫。如果没有关涉牵连,也请皇上替我洗脱耻辱,或许能让我舒展四肢,终生侍奉圣明的主上。如果让我带着侮辱忍受诟骂,即使我死了,被埋在深沟谷壑之中,我的眼睛也不能闭上。”皇帝安慰并答
5、复了他。弘治十三年(1500年),星宿变化,(周经)自己陈说请求退休。皇帝回复许可,并下诏赏赐(周经)可以使用驿站,加封他为太子太保,让佀钟代替他。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5分)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
6、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2分)(1)禄亦弗及及:_(2)天未绝晋绝:_(3)主晋祀者主:_(4)天实置之置:_(5)不亦诬乎诬:_(6)窃人之财窃:_(7)下义其罪义:_(8)上下相蒙蒙:_(9)以死谁怼怼:_(10)尤而效之尤:_(11)言,身之文也文:_(12)以志吾过志:_【答案】(1)涉及,推及(2)断绝(3)主持(4)安排(5)欺骗(6)偷盗(7)通“议”,议论(8)蒙蔽,欺骗(9)怨恨,埋怨(10)错误(11)外表,形式(12)记录2下列句中加
7、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赏其奸奸:狡诈B不食其食食:食物,这里指“俸禄”C以绵上为之田田:田地D且旌善人旌:表彰【答案】C【解析】田:封地。【参考译文】晋文公赏赐跟从他逃亡的人,介之推不谈爵禄,爵禄也没有包括他。介之推说:“献公的九个儿子,只有国君在世了。惠公、怀公没有亲人,国内外都厌弃他们。上天没有断绝晋国的后嗣,一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国君还会是谁?上天实际上已经安排好了,而那几个人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欺骗人吗?偷盗别人的财物,尚且称为强盗,何况是窃取上天的功劳当作自己的功劳呢?下面的人议论他们的罪过,上面的人奖励他们的狡诈,上下相互蒙骗,就难以和他们相处
8、了。”他的母亲说:“何不也去请求爵禄?就这样死了,埋怨谁?”(介之推)回答说:“明知是错误而效法它,罪过更要加重了。而且我发出过怨言,不吃国君的俸禄。”他的母亲说:“也要让国君知道这件事,怎么样?”(介之推)回答说:“言语,是身上的装饰品。身子将要隐藏,哪里还要用言语去装饰它?这样做,就是为了显露自己了。”他的母亲说:“能够像你说的这样去做吗?我和你一起隐居。”于是(母子俩)隐居到死。晋文公寻找介之推没有找到,就以绵上作为介之推的封地,说:“以此来记录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1分)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
9、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上召贵尉佗兄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吴王诈病不朝,就赐几杖。群臣如袁盎等称说虽切,常假借用之。群臣如张武等受赂遗金钱,觉,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以愧其心,弗下吏。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选自史记)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8分)(1)辄弛以利民弛:_(2)直百金直
10、:_(3)为天下先先:_(4)然上召贵尉佗兄弟贵:_(5)匈奴背约入盗盗:_(6)常假借用之假借:_(7)以愧其心愧:_(8)专务以德化民务:_【答案】(1)废止(2)价值(3)前导,前驱(4)使显贵(5)侵犯,劫掠(6)宽容(7)使羞愧(8)致力于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常衣绨衣衣:名词活用作动词,穿B治霸陵皆以瓦器治:治理,引申为“建造”C群臣如袁盎等称说虽切切:恳切,深切D弗下吏下:向下交给【答案】C【解析】切:率直。【参考译文】孝文帝从代国来(到京城),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什么都没有增加,但凡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以便
11、利民众。(文帝)曾打算建造一座露台,召集工匠一计算,造价要上百斤黄金。文帝说:“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继承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还建造露台干什么呢?”文帝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对所宠爱的慎夫人,也不准她穿长得拖地的衣服,所用的帏帐不准绣彩色花纹,以此来表示俭朴,为天下人做出榜样。(文帝规定)建造他的陵墓霸陵,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不修高大的墓冢,就是要节省,不要烦扰百姓。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而文帝却把尉佗的兄弟召来,(加官晋爵)使他们显贵,用恩德回报他们,尉佗于是取消了帝号,向汉朝称臣。(汉)与匈奴相约和亲,匈奴却违背约定入侵劫掠,
12、而(文帝)只命令边塞戒备防守,不发兵深入匈奴境内,不愿意给百姓带来烦扰和痛苦。吴王刘濞谎称有病不来朝见,文帝就趁此机会赐给他倚几和手杖。群臣中如袁盎等人进言说事,虽然直率尖锐,而文帝总是宽容采纳。大臣中如张武等人接受别人贿赂的金钱,(事情)被发觉,文帝就从皇宫仓库中取出金钱赐给他们,(用这种办法)使他们内心羞愧,而不把他们下交给执法官吏处理。(文帝)专心致力于用恩德感化臣民,因此天下富足,礼义兴盛。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6分)陈有年,字登之,余姚人。有年举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吏部,历验封郎中。万历元年,成国公朱希忠卒,其弟锦衣都督希孝贿中官冯保,援张懋例乞赠王,大
13、学士张居正主之。有年持不可,草奏言:“令典:功臣殁,公赠王,侯赠公,子孙袭者,生死止本爵。懋赠王,廷议不可,即希忠父辅亦言之。后竟赠,非制。且希忠无勋伐,岂当滥宠。”左侍郎刘光济署部事,受指居正,为删易其稿。有年力争,竟以原奏上。居正不怿,有年即日谢病去。十二年起稽勋郎中,历考功、文选,谢绝请寄。中外皆服。迁太常少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尚方所需陶器,多奇巧难成,后有诏许量减,既而如故。有年引诏旨请,不从。内阁申时行等固争,乃免十之三。南畿、浙江大祲,诏禁邻境闭籴,商舟皆集江西,徽人尤众。而江西亦岁俭,群乞有年禁遏。有年疏陈济急六事,中请稍弛前禁,令江西民得自救。南京御史方万山劾有年违诏。帝
14、怒,夺职归。(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十二,有删改)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0分)(1)有年举嘉靖四十一年进士举:_(2)援张懋例乞赠王援:_(3)大学士张居正主之主:_(4)功臣殁殁:_(5)为删易其稿易:_(6)竟以原奏上竟:_(7)居正不怿怿:_(8)十二年起稽勋郎中起:_(9)南畿、浙江大祲祲:_(10)有年疏陈济急六事陈:_【答案】(1)考取(2)援引(3)支持(4)死亡(5)改变(6)最终(7)高兴(8)起用(9)灾荒(10)陈述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且希忠无勋伐伐:夸耀B左侍郎刘光济署部事署:代理C有年引诏旨请引:援引D而江西亦岁俭俭:歉收,年成不
15、好【答案】A【解析】伐:功勋,功绩。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后竟赠,非制制:规章制度B诏禁邻境闭籴籴:购买粮食C中请稍弛前禁弛:放宽D帝怒,夺职归夺:改变【答案】D【解析】夺:剥夺。【参考译文】陈有年,字登之,是余姚人。陈有年考取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的进士,被授职为刑部主事。调到吏部,历任验封郎中。万历元年(1573年),成国公朱希忠去世,他的弟弟锦衣都督朱希孝贿赂宦官冯保,援引张懋的例子请求赠封王号,大学士张居正同意他的请求。陈有年坚决不赞同,起草奏章上言说:“根据令典:功臣死亡,公赠封为王,侯赠封为公,子孙世袭的人,生死只享受原来的爵位。张懋赠封为王,当
16、时朝廷议论都不同意,就是朱希忠的父亲朱辅也这么认为。后来(张懋)竟然被赠封,(这)不符合规章制度。况且朱希忠没有讨敌的功勋,怎么能乱加宠幸?”左侍郎刘光济代理吏部事务,按张居正的意思,删改奏稿。陈有年极力争辩,最后将原奏章呈上。张居正不高兴,陈有年当天就称病离去。万历十二年(1584年)陈有年被起用为稽勋郎中,历任考功、文选郎中,谢绝请托。朝廷内外都佩服他的为人。(陈有年)调任太常寺少卿,凭借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视江西。为皇帝供给用品的尚方官需要的陶器,大都很奇巧,难以制作,后来有诏令允许适当减少,不久又照旧额。陈有年援引诏令请求裁减,未获同意。内阁大臣申时行等人坚持争辩,才减免十分之三。南畿、
17、浙江遭遇大灾,诏令禁止邻地买进粮食,商船都汇聚江西,安徽人最多。而江西当年收成也不好,群众请求陈有年禁止。陈有年上奏陈述救急的六件事,其中请求稍稍放宽先前的禁令,使江西的百姓得以自救。南京御史方万山弹劾陈有年违背诏令。皇帝大怒,剥夺了陈有年的官职令他回乡。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8分)陈德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湖北枝江知县。雍正三年,迁贵州黔西知州,父忧归。服阕,署威宁府。未几,乌蒙土司叛,德荣赴威宁防守。城陴颓圮,仓猝聚米桶,实土石,比次甃筑,墉堞屹然。贼焚牛卫镇,去城三十里,德荣日夜备战,贼不敢逼。总兵哈元生援至,贼败走。寻以母忧去官。乾隆元年,经略张
18、广泗疏荐,擢贵州按察使。四年,署布政使,疏言:“黔地山多水足,可以疏土成田。今就邻省雇募种棉、织布、饲蚕、纺织之人,择地试种,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诏允行。六年,疏陈课民树杉,得六万株。七年,开野蚕山场百余所,比户机杼相闻。德荣据以入告,数被温旨嘉奖。又大修城郭、坛庙、学舍。广置栖流所,收行旅之病者。益囚粮。冬寒,恤老疾嫠孤之无衣者。亲课诸生,勖以为己之学。十二年,卒于官。(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四循吏二,有删改)【注】陴:附属的土墙。甃(zhu):修砌。堞:城上如齿状的矮墙。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2分)(1)授湖北枝江知县授:_(2)父忧归忧:_(3)署威宁府署:_(4)实
19、土石实:_(5)去城三十里去:_(6)转相仿效,可以有成成:_(7)疏陈课民树杉树:_(8)益囚粮囚:_【答案】(1)任命(2)指父(母)之丧(3)代理(4)用填充(5)距离(6)成效(7)种植(8)储备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擢贵州按察使擢:提升B疏陈课民树杉课:督促C比户机杼相闻比:近来D勖以为己之学勖:勉励【答案】C【解析】比:接近、临近。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服阕阕:事情完毕B贼不敢逼逼:迫近C数被温旨嘉奖数:多次D恤老疾嫠孤之无衣者恤:担忧【答案】D【解析】恤:救济。【参考译文】陈德荣,字廷彦,是直隶安州人。康熙五十一年(
20、1712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湖北枝江知县。雍正三年(1725年),(陈德荣)升任贵州黔西知州,因父丧归家。守丧期满,(陈德荣)代理威宁府知府。不久,乌蒙土司叛乱,陈德荣前往威宁防守。(当时)城墙坍塌,仓促间(他)赶忙(命人)堆聚米桶,用土石填充,砌筑块石加固城池,城上如齿状的矮墙巍然屹立。叛贼焚毁了牛卫镇,在离(威宁)城三十里的地方(驻扎),陈德荣日夜备战,叛贼不敢逼近。总兵哈元生的援军到达后,叛贼败逃。不久,(陈德荣)因母丧卸任。乾隆元年(1736年),经略张广泗上奏推荐,(陈德荣)被提拔为贵州按察使。乾隆四年(1739年),(陈德荣)代理(贵州)布政使,上奏皇帝说:“贵州山多水足,可以疏
21、松土壤改成农田。如今在邻省雇佣招募种棉、织布、饲蚕和纺织的人,在此地选择田地进行试种,设立专门机构教授百姓(养蚕缫丝的办法),使百姓相互效仿,就可以有成效。”(皇帝)下诏允许实行。乾隆六年(1741年),(陈德荣)上奏陈述督促百姓种植杉树,种植了六万株。乾隆七年(1742年),(陈德荣)开一百多所野蚕山场,邻近住户的机杼声可以互相听到。陈德荣据实禀告皇帝,多次被温和恳切的诏书称赞奖励。(陈德荣)又大力修建内外城墙、坛庙和学舍。广泛设置收容所,收纳生病的离家出游的人。多多储备粮食。冬天寒冷,(他)救济那些没有棉衣的老人、病人、寡妇和孤儿等。(陈德荣)亲自督促学生,用儒学中的修身养性之学来勉励他们。乾隆十二年(1747年),(陈德荣)在任上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