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汉武帝选拔严助、主父偃等人,加授他们为侍中,使他们出入皇宫,接受皇帝垂询,参与大政。汉武帝这样做的结果是()A解决了王国问题B削弱了丞相权力C确立了察举制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汉武帝选拔严助、主父偃等人,加授他们为侍中使他们出入皇宫,接受皇帝垂询,参与大政”得出是汉武帝时设置中朝,汉武帝设中朝使丞相成为外朝,因此削弱了丞相的权力,有利于加强皇权,故选B。2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此材料直接说明唐代三省六部制()A利于丞相筹划全国政务 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
2、率C减少了皇帝决策的失误D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解析:选C。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三省之间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不利于丞相筹划全国政务,故A项错误;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但材料“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强调直接作用是减少失误,故B项错误;“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强调三省分工明确,减少决策失误,故C项正确;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故D项错误。3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顾,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
3、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解析:选C。材料描述的是宋代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通过设立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这样就削弱了宰相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故选C项。北宋财权并不是全部收归中央,A项错误;三司使是副丞相,分割宰相的财权,B项错误;材料显示加强皇权,而不是增加财政收入,D项错误。4如图是西汉初年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这一体制()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的郡县制度B吸取前朝教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一致,巩固了刘姓王朝统治D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背离,容易造成地
4、方割据势力解析:选D。汉初推行分封制意在借助诸侯势力巩固西汉封建统治,七国之乱证明实行分封制容易造成地方割据势力,妨碍中央集权,故选D。5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为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提供了反面教材。有鉴于此,宋朝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A抑制兼并,打击地方豪强势力B进一步完善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C加强对整个官僚集团的分权与监督D加强对边疆地区的防守解析:选C。宋代为了解决地方割据问题,从权、钱、兵三方面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权方面,派文臣出任地方州郡长官,设置通判监察地方,故选C。宋代不抑兼并,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科举考试属于选官制度,与材料中解决藩镇割据问题无关,排除B;解决藩镇割据属于内部加强中央
5、集权,与对外加强边疆防守无关,排除D。6元代以前的地方行政体制“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为解决这一“缺陷”,元代()A推行郡县制度B建立行省制度C简化行政层级D实行省官互迁解析:选B。根据题干中“元代以前的地方行政体制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的描述可知考查的是元代地方行政制度,故选B。郡县制度在元代以前就已推行,A项错误;元代地方行政层级相对前代更加复杂,C项错误;“省官互迁”与解决“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的问题无关,D项错误。7魏晋之时,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拜著作郎”;王洽,“(王)导
6、诸子中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弱冠,历散骑、中书郎”。这说明魏晋之时()A社会重学人才辈出B世家大族垄断官位C选官方法公平科学D察举制度盛行不衰解析:选B。材料表明世家大族垄断官位,故选B项。材料中三个人物都在弱冠(古人对男子20岁的称呼)当了官(分别是侍讲东宫、著作郎、中书郎),与社会重学无关联,A项错误;材料与选官方法公平科学无关,反而是不科学,C项错误;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推举,材料没有显示,D项错误。8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世卿世禄制的终结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的推行解析:选D。科举制的推行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
7、情形,与材料意思相符,故选D项。材料不能说明世卿世禄制的终结,且与史实不符,A项错误;察举制完善于西汉武帝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加强皇帝权力,削弱相权,与材料意思不符,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唐时期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省就负责谏议和封驳,不仅有权对宰相作出的决策提出异议,也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材料二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
8、政中枢。(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什么?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什么?(2)据材料二,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什么。具体措施有哪些?(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4)依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2)第一小问从材料概括北宋加强君权的显著特点是分化事权,第二小问可从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等回答。(3)从职责的角度对比即可。(4)联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存在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回答。答案 (1)职责: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目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互为补充,相互制约。(2)特点:分化事权(或分割相权)。措施: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3)职责不同:唐朝的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总理全国行政事务。(4)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总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