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素养评价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4307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素养评价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素养评价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素养评价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素养评价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素养评价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素养评价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素养评价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素养评价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素养评价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素养评价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素养评价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素养评价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素养评价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素养评价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素养评价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素养评价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素养评价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单元素养评价(三)(第三单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潍坊高二检测)陀罗尼经咒为唐刻古梵文经咒,约一尺见方,纸张为纤维较粗之黄麻纸,边上有一行字清晰可辨,为“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卖咒本”。据此可知当时()A.四川地区已出现雕版印刷术B.雕版印刷术促进了佛教兴盛C.四川地区的造纸技术最发达D.雕版印刷术出现了重大改进【解析】选A。从题目“陀罗尼经咒为唐刻古梵文经咒”“成都府成都

2、县龙池坊卞家印卖咒本”可以看出是四川成都地区出现的雕版印刷品,故选A。材料显示的是雕版印刷术印制的经书,不能显示佛教兴盛,B错误。材料没有显示造纸技术,C错误。材料无法显示雕版印刷出现了重大的改进,D错误。【补偿训练】1.(2020合肥高二检测)据学者估计,宋代刻本有数万部,所刻书籍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道、天算、医药类丛书等,丰富多彩、品类齐全。清代以来藏书目录中著录了七八种宋活字本书籍。这表明,在宋代()A.活字印刷术得到全面普及B.对书籍印刷与销售管理严格C.雕版印刷书籍占主导地位D.科学技术处于高度发达时期【解析】选C。从材料中“宋代刻本有数万部”,而清代以来藏书目录中只“著录了七八种

3、宋活字本书籍”,这说明宋代的活字本书籍很少,雕版印刷书籍仍占主导地位,故选C;A说法与材料信息相反,B、D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2.恩格斯指出:“火药和火器的采用决不是一种暴力行为,而是一种工业的,也就是经济的进步。”这番话说明火药传入欧洲()A.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B.推动了欧洲政治的发展C.导致欧洲骑士阶层逐步衰落D.引起了欧洲的社会动荡【解析】选A。恩格斯认为火药传入欧洲对欧洲文明进程产生了影响,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故选A。恩格斯认为火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非政治,B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D不符合恩格斯的观点,即恩格斯认为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进步。2.元代农学家王祯曾说

4、:“言农夫之耕,当先利其器。”他还认为任何器具的制作都是出于人的需要,是为人服务的。其意在说明我国古代科技发展()A.注重实用性B.优先服务于农业C.满足了社会生产D.讲究“天人合一”【解析】选A。据材料“言农夫之耕,当先利其器”可知肯定农业生产工具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是出于人的需要,是为人服务的,体现了古代科技的发展注重实用性,故选A。B错在“优先”,材料没有涉及科技“优先”服务于农业的信息,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古代科技发展满足了社会生产的相关信息,排除C。D “天人合一”与材料“任何器具的制作都是出于人的需要,是为人服务的”不符,排除。3.(2020成都高二检测)明初严令禁止

5、民间学习传授天文、历法,“习历者遣戍,造历者殊死”,还规定钦天监人员终身不得从事他职,其子孙接替世袭,否则也要遣戍。这一规定意在()A.保证历法制定的准确性B.减少西方历法的影响C.维护明王朝的长久统治D.实行思想文化的专制【解析】选C。中国古代的历法关乎政权的稳定,因此,明初严令禁止民间学习传授天文、历法,钦天监人员终身不得从事他职。由此可知,这一规定意在维护明王朝的长久统治,故选C。这一规定无法保证历法制定的准确性,A错误;这一规定和减少西方历法的影响无关,B错误;这一规定体现了思想文化的专制,但不是目的,D错误。4.有学者谈到,中国在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多次出现遍传南北的大瘟疫,死人无数。

6、在此背景下,终于出现了“实为中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这部作品应该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天下郡国利病书【解析】选B。黄帝内经战国时问世,不符合材料中“公元后的两个世纪”的信息,A错误;材料中“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时间属于历史上东汉时期,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医书,故选B;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的医书,不符合题干时间,C错误;天下郡国利病书是明末清初顾炎武的著作,时间不符,D错误。5.(2020浙江7月选考真题)浏览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可以看到不胜枚举、异彩纷呈的珍品。下列项中属于先秦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是()A.汉赋B.楚辞C.话本D.散曲【解析】选B。本题考

7、查楚辞。依据题干关键词“先秦”即可得出是楚辞,故B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汉赋是兴盛于汉代的文学成就,故A错误;话本出现于宋元时期,故C错误;散曲是宋代兴起,并于元代进入繁荣阶段的一种诗歌体裁,故D错误。【补偿训练】 (2020长沙高二检测)司马迁曰:“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据此可知,司马迁()A.意在赞扬屈原中和含蓄的文风B.认为离骚与诗经的创作手法一致C.旨在消除汉赋虚辞滥说之风气D.为自己竭诚尽忠的不幸遭遇而心怀感伤【解析】选A。材料大意是,国风虽然有许多描写男女恋情之作,但绝无淫秽色情之意;小雅虽然表露了百姓对朝政的诽谤愤怨之情,但也不主张公开反叛,离骚两

8、者兼而有之,由此可见,司马迁赞扬屈原中和含蓄的文风,故选A。离骚是浪漫主义作品,而诗经是现实主义作品,两者创作手法不一致,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汉赋,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作者对自己政治遭遇的感伤,D错误。6.“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这说明唐代文学艺术()A.风格多样,兼收并蓄B.面向现实,关注社会C.名家辈出,相互影响D.发展兴盛,全面繁荣【解析】选D。材料没有反映同一艺术门类的风格问题,排除A;唐代文学艺术并非只有现实主义风格,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名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排除C;材料中体现了唐代的诗、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的成就都比

9、较突出,由此可以得出作者要强调的是唐代文学艺术比较兴盛,全面发展,故选D。7.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文化需求不断扩大。下列文学作品中适应这一时期文化需求而出现的是()【解析】选C。抓住题干要求:宋元时期的市民文化,A、B是先秦时期,D是清朝时期,排除;C是元曲,故选C。8.明朝冯梦龙所著“三言”中仁、义、礼、智、信、忠、孝、悌等美好品质不再是君子的专利,在书中刻画的市井小民身上也有体现。材料表明()A.市民文学融入儒家伦理B.商品经济冲击儒家地位C.小说动摇了传统价值观D.晚明出现启蒙进步思潮【解析】选A。据材料中“仁、义、礼、智、信、忠、孝、悌等美好品质不再是君子的专利

10、,在书中刻画的市井小民身上也有体现”可知,明朝小说中融入了儒家伦理,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商品经济对儒家地位的冲击,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巩固传统价值观,而不是动摇了传统价值观,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启蒙思潮,排除D。9.(2020全国卷T26)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 ()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解析】选B。结合题中关键信息“笔法之意”“而得其神”等可知张旭的草书既有框架结构又有挥洒自如的个性,即灵动性,B正确。张旭擅长和材料描绘的都是草书的艺术风格,其

11、字型追求的是挥洒自如而不是规矩严整,A错误,排除;张旭强调的是形神的自如而不是繁杂,C错误,排除;舞剑属于张扬而不是内敛,D与题意相反,排除。【补偿训练】1.(2020银川高二检测)清代某书法家评论古代书法“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唐尚法”中的“法”就是法度、规则,但唐代书法并不排斥“表意宣情”。下列最能体现“表意宣情”的是()【解析】选B。B是草书,特点是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最能表现出一个草书家微妙的内心感受,故选B;A是隶书,C是楷书,D是行书,三者均不符合题意,排除。2.汉字是汉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是中国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其发展演变过程顺序

12、是()A.B.C.D.【解析】选A。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来看,图片是甲骨文,商朝时期的产物,图片是隶书始创于秦朝,图片是小篆,流行于秦朝,图片是楷书,出现于秦朝之后,按时间顺序为,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10.下列分别是郑板桥的兰花图和明人的江城送别图,这两幅代表性画作的共同特征是()A.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于一体B.具有气势雄壮、意境深远的特色C.强调以人物、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D.不注重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解析】选D。兰花图和江城送别图属于写意画,不注重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故选D。江城送别图融书法、绘画、篆刻于一体,但缺乏文学性,A错误;江城送别图属于山水画,具有气势

13、雄壮、意境深远的特色,但兰花图与此特点不符,B错误;兰花图属于花鸟画,江城送别图属于山水画,均非人物画,C错误。【拓展延伸】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特点 (1)中国画分写实与写意两大风格,早期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后来逐渐出现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2)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3)画面留白,突出主题或意境。(4)以写神为主,不以写实为主。(5)追求意境和超自然的物外之美。11.(2020全国卷T25)敦煌莫高窟61号洞中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有一座“大佛光之寺”,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了其实物佛光寺。这一事

14、例说明此类壁画()A.创作源于艺术想象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C.可与文化遗存互证D.价值来自学者的发掘【解析】选C。从题干材料信息可知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为学者发现实物“佛光寺”提供了重要的史料,说明此类壁画可与文化遗存互证,故C正确;材料所述的壁画创作应源于现实中的实物,而不是源于艺术想象,故A错误;材料所述壁画能够为发现其实物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一定程度上能够还原历史真实,但不能表述为“完整还原”,故B错误;材料所述壁画对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不是来自学者的发掘,故D错误。【补偿训练】明代文人唐寅、文徵明、祝允明等皆以替别人书写寿序、墓志铭以及卖画等为业,其中不乏为有钱的商贾之家所定制。

15、这反映出当时()A.世俗生活改变绘画的技法B.市民阶层对绘画要求提高C.文人画淡化神韵意趣追求D.绘画艺术市场化倾向凸显【解析】选D。据材料“明代文人唐寅、文徵明、祝允明等皆以替别人书写寿序、墓志铭以及卖画等为业”,体现出绘画发展的商业化趋势,说明绘画艺术市场化倾向凸显,故选D。材料不涉及绘画的技法、市民阶层对绘画要求,排除A、B;文人画注重神韵意趣,C错误。【深化点拨】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追逐物质利益和个性解放自由的观念增强,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文化作品的需求进一步通俗化。12.(2020全国卷T24)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

16、百戏节目)之属也”。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据此可知,当时角抵()A.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 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C.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百姓三百里内皆观”“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等信息可知,这一时期的角抵表演雅俗共赏,受到不同阶层的欣赏,说明角抵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故B正确;材料没有强调角抵对川剧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故A错误;据材料“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可知,角抵表演一定程度上推

17、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但不能完整体现材料内容,故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角抵的渊源,无法得出源于民间劳作技能的结论,故D错误。【补偿训练】1.汤显祖是明代剧作家,有学者指出其作品牡丹亭以情为指归、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是一种新文化的代表。这种新文化反映了()A.社会主流价值观变化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传播C.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D.中国文化发生根本变化【解析】选C。明朝时,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牡丹亭以情为指归、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即为适应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故选C。A、D与材料不符,排除;材料与民间思想无关,而且民间思想的传播不仅仅依靠戏剧,排除B。2.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

18、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解析】选D。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宋代杭州一带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队伍扩大,自由、正义是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代的译经、抄经已达到超越前代的新境地。宗教的发达,必然引起人们对宗教经典的大量需求,只靠抄写显然已不能解决问题。无论是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宗教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都突出

19、地要求供应大量的复本图书。传统的传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了。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图书复制技术。唐代不仅有了对印刷的迫切需要,而且也具备了印刷术应用与发展的纸、墨、石刻、捶拓等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在社会迫切需要和已具备的物质条件的历史背景之下,雕版印刷在唐代得到应用,并且有了初步的发展。中华印刷通史材料二古代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文化传播模式。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曾深刻指出:“雕版印刷之术之勃兴,尤于文化有大关系。故自唐室中晚以降,为吾国中世纪变化最大之时期。前此犹多古风,后则别成一种社会。”书籍出版数量的增加,改变了文人的阅读习惯和藏书方式,张舜徽曾分析道“自

20、印刷之术日新,致用之途益广,便民垂远,为效甚宏。然其影响后世,有利有弊。由于得书甚便,学者多置之不观,苏东坡为李氏山房藏书记,即尝慨乎言之。故印刷愈便,而记诵日衰,似故创物造器者之所不任咎也。”于翠玲媒介演变与文化传播的独特景观(1)据材料一,概括雕版印刷技术在唐代兴起的原因。(14分)(2)据材料二,指出雕版印刷技术的使用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12分)【解析】第(1)题原因:由材料一“宗教的发达,必然引起人们对宗教经典的大量需求,只靠抄写显然已不能解决问题”可归纳为宗教文化发展的推动;由材料一“无论是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宗教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都突出地要求供应大量的复本图书”可归纳为文化传

21、播与交流的需要和图书复本需求量增加的促进;由材料一“传统的传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了”可归纳为旧的手抄图书复制技术的落后;由材料一“唐代不仅有了对印刷的迫切需要,而且也具备了印刷术应用与发展的纸、墨、石刻、捶拓等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可归纳为纸、墨等物质和技术条件的进步。第(2)题影响:由材料二“古代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文化传播模式”可归纳为改变了文化的传播模式;由材料二“书籍出版数量的增加,改变了文人的阅读习惯和藏书方式”可归纳为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藏书方式;由材料二“自印刷之术日新,致用之途益广,便民垂远,为效甚宏”可归纳为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普及;由材料二“故印刷

22、愈便,而记诵日衰,似故创物造器者之所不任咎也”可归纳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对知识的记诵能力。答案:(1)原因:宗教文化发展的推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需要;图书复本需求量增加的促进;旧的手抄图书复制技术的落后;纸、墨等物质和技术条件的进步。(2)影响:改变了文化的传播模式;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藏书方式;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对知识的记诵能力。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白蛇传说是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其故事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不断加工和创造,已从一个简单的故事不断丰富、完善并发展成为一部部文学著作。下表是白蛇故事演变历程中不同文本对主要人物白娘子、许仙、法海艺术形象的描写。时期和

23、文本(传奇、话本、小说、戏曲、影视作品)唐代传奇博异志李黄篇和宋代话本西湖三塔记明代冯梦龙短篇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和清代方培成戏曲雷峰塔1924年鲁迅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和1943年田汉京剧白蛇传改革开放以来人物形象的特点白娘子令人恐惧的蛇精向往世俗婚姻生活、贤妻良母、精通商道悬壶济世、自由婚恋、救济贫弱的“新女性”不同的文本对三个人物的描写各有不同,重视对人性不同角度的刻画,影视形象年轻化许仙出生将门或仕宦家庭经营药材生意、趋利避害、自私薄幸,法海收服白娘子后表示忏悔勇于抗争、追求爱情的“战斗者”法海正义除妖人、慈悲渡众者封建势力的代表摘编自高艳芳中国白蛇传经典的建构与阐释等从表格中任选一个或

24、多个人物,提取其艺术形象演变的相关信息,结合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艺术形象的时代性角度进行论述。(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26分)【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白娘子的人物形象经历了从唐宋时期的“令人恐惧的蛇精”到明清时期“向往世俗婚姻生活、贤妻良母、精通商道”,再到近现代“悬壶济世、自由婚恋、救济贫弱的新女性”的转变;许仙的人物形象经历了从唐宋时期的“出生将门或仕宦家庭”到明清时期“经营药材生意、趋利避害、自私薄幸,法海收服白娘子后表示忏悔”再到近现代“勇于抗争、追求爱情的战斗者”的转变;法海的人物形象经历了从唐宋至明清时期的“正义除妖人、慈悲渡众者”,到近现代“封建势力

25、的代表”的转变。改革开放时期,“不同的文本对三个人物的描写各有不同,重视对人性不同角度的刻画,影视形象年轻化”。据此理清三个人物形象的转变过程,然后联系所学,分析这种变化背后的社会因素。如许仙的人物形象到了明清时期是经营药材的生意人,商人成为明清小说的主人公,而且许仙趋利避害、自私薄幸,是典型的“小市民”形象。说明在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个性解放;社会上重农抑商的观念有松弛的趋势,商人地位相应提高。本题的解答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要联系史实来说明人物形象变化的社会原因。答案:示例1:从许仙形象看时代演变论述:许仙在唐朝传奇和宋代话本中是出身将门或仕宦家庭,而

26、到了明清则是经营药材的生意人,商人成为明清小说的主人公,而且许仙趋利避害、自私薄幸,是典型的“小市民”形象,体现白蛇故事的世俗化发展。这表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个性解放;社会上重农抑商的观念有松弛的趋势,商人地位相应提高,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士农工商等级地位的认识。社会价值观出现了逐利、崇尚经商致富的风气;心学思想一定程度上启导了明末个性解放的潮流;但从许仙“忏悔”和法海始终是“正义除妖人”的形象特点来看,明清文学中的白蛇故事体现的是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主题,对民众的教化意味更浓。近代时期,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鲁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

27、礼教束缚、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自由平等,反帝反封建逐渐成为一些文学创作的主题。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宣传,这一主题进一步得到深化,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革命史观指导下,白蛇故事更多地被赋予革命者反抗封建势力的内涵,与古代流传的白蛇故事“因果善报”主题已有明显不同,许仙的“战斗者”形象是无数旧社会革命者的化身,衬托出新社会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特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各种新思潮的涌入,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更多是为满足个人情感的需要,因此,不同的作家对白蛇故事进行了个性化的改造以适应不同人群的精神需要,许仙的形象也呈现出多面的特色。总之,人物的艺术形象受时代特征影响而不断变化。示例2:从白娘子形象的变化看时代演变示例3:从法海形象的变化看时代演变(强调古代程朱理学社会思潮的影响)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17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