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课时训练一、选择题1面对网络民主的发展,有人担心地提出“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网民的热议中走失”。这句话的错误在于它没有认识到()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真理都是有条件的C真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D真理都是具体的2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惬意地飞来飞去,可是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是庄周,究竟是庄周做梦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为庄周?庄周认为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庄周之所以认为这个问题无法解决,是因为他不承认()事物总是处在变幻莫测的状态中 客观存在的事物具有确定性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具有客观性人的认识结论具有不确定性ABCD
2、3英国哲人培根说过:“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这表明()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科学理论来检验C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D真理面前人人平等4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句话表明()A对同一事物,人们的认识都是相同的 B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C真理就是科学理论 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真理5在平面内,若直线ac,直线bc,则ab;在空间中,若直线ac,直线b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这说明了()A人们难以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C
3、真理具有客观性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6亚里士多德说过:“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这说明()真理不能超出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真理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超越自身 真理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A B C D7习近平主席在韩国首尔大学演讲时指出,“有些人认为发展起来的中国必然成为一种威胁,甚至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可怕的牛魔王”,“好在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会随着这样那样的说法而改变”。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意在表明()谬误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A B C D8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
4、它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C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9“错误”说:“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中得出的结论有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对每一个认识的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只要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就发现了真理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A B C D10为官从政,学点经济学,有好处;滥用经济学,很危险。我们要坚决防止等价交换原则渗透到
5、党内政治生活中来,绝不搞权力寻租、权钱交易。将经济学领域的等价交换原则用于党内政治生活()A说明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B超出了真理的适用范围C是对真理适用范围的调整 D从根本上推翻了原有真理112016年1月2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对外发布:由中国国家天文台和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北京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在距离地球最近的类星体Markarian231中隐藏着超大质量双黑洞。这是科学家首次用连续光谱的特征方法发现证据确凿的双黑洞。这表明()人类可以利用科技的发展逐步解开世界之谜通过科学实验我们可以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决定了人们能够获得全
6、部真理A B C D12最近,现代黑洞理论创始人之一的斯蒂芬霍金再次以其与黑洞有关的理论震惊物理学界,他重新定义了黑洞的边界,认为黑洞其实是不存在的,黑洞是一个拥有极端物理环境的灰色地带,是灰洞。这告诉我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永无定论的过程认识经历多次正误反复过程后更接近真理应在实践中获得认识并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A B C D13从iPhone到iPhone4,继而衍生出iPhone4s、iPhone4c到iPhone5,进而iPhone6。据传iPhone7还会将屏幕升级至1080P水平,并且支持240FPS超慢速摄影等。从认识论看,科技一次次跨越和更
7、新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物质与意识具有同一性主体认识受客体因素的制约 科技促成实践的新飞跃A B C D14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不需要额外的钙,摄取过多的钙会增加患癌症等疾病的风险。此前有些科学研究由于研究方法错误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误导了消费者。这一研究佐证了()自然规律随着科技进步不断变化发展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发展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真理在实践中不断被推翻A B C D15这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有人认为,大数据已成为“微时代”的伟大生产力,将释放出巨大的价值;也有人认为大数据会威胁到知识产权、隐私保护,甚至有人已经发出了要警惕“数据暴政”。人们对“大数据”有不同认识,是
8、因为()A人们对于大数据的认识受到立场、方法、知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B大数据是复杂的、变化的,人们无法把握其本质C大数据对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有积极的推动作用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且往往是与谬误相伴而行的16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A B C D17有位哲学家曾说:“站在岸上看船在海上颠簸是一件乐事,站在一座堡垒的窗前看下面的战争和它的种种经过是一件乐事,但是没有一件乐事能与站在真理的高峰目睹下面谷中的错误、漂泊、迷
9、雾和风雨相比拟的了。”这给人们的启示是()A要不断地追求和探索真理 B追求终极真理是人生的乐事C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实际的反映 D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18哲学家莱辛说:“追求真理的过程胜于追求真理本身。”这是因为()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真理与谬误是完全对立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是客观的A B C D二、非选择题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 “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需要
10、政府、公众各尽其责,各尽其能、各尽其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就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结合材料,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哲学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转变的正确性。学20屠呦呦发明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为中国的中医学奠定国际地位开创了先河。中国中医学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然而,在屠呦呦研究出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之前,受西医传入的影响,中医在中国曾遭受沉重打击。一些人因中医药在理论研究、临床研究、药材炮制等方面与西医药存在的差异和差距而开始怀疑甚至否定中医药。屠呦呦从汉医方剂著作肘后备急方中获得科研灵感成功提
11、取中药有效成分青蒿素的案例,重新证明中国医药学确是人类伟大宝库。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分析一些人怀疑甚至否定中医药的原因。21“抢红包”是近几年春节期间最热门的话题,但事实上,社会各界对此存在一些争议。反方:冲淡年味“抢红包”让商业活动冲淡了年味。“抢红包”让很多人耗费了大量时间在网上,而忽略了过年的团圆氛围。对于老年人而言,当晚辈们无论吃饭还是聊天时,都低着头看手机,难免会让他们失落。正方:回归本质“抢红包”恰恰让过年的红包回归了本质。现在过年发传统的红包,往往几十块拿不出手,至少百元以上 ,这已成为一个不小的负担。网络红包这种形式很好,几块钱、几毛钱都可以,互不攀比,大家就是图
12、个吉利,既增添了过年的氛围,也增进了亲友间的友谊,是好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抢红包”现象引发争议的原因。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对于同一个确定对象,真理有且只有一个,所以真理不会在不明真相的网民的热议中走失。该题突出反映了真理的客观性。2答案:B解析:庄周的认识是一种不可知论,否认了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具有客观性和客观存在的事物具有确定性,故符合题意,是庄子所承认的观点。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客观性。A、C两项歪曲了真理与权威的关系,排除;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B项错误;真理是客观的,尽管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不管人们的地位如何,真理面前人人
13、平等,所以D项正确。4答案B解析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一定相同,真理不一定是科学理论,参加实践不一定能获得真理,故A、C、D三项错误。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体现出真理的客观性,故选B项。5答案D解析本题通过几何上的一个定律,考查学生对真理的特点的掌握。本题的定律说明了真理是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的,脱离了一定的条件与范围,真理就成了谬误。故选D。6答案C解析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故正确。说的是真理自身的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错误,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就不能称之为真理。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内容。材料
14、强调“好在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会随着这样那样的说法而改变”,体现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符合题意。谬误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的反映,错误,排除。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8答案B解析泰戈尔的这句话强调的是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真理与谬误不能相互融合,更不是互为基础而存在的,所以排除A、C、D三项。选B项。9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了真理与谬误作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符合题意,说法错误。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特点等知识,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不能将经济领域中的等价交换原则用于政治领域,否则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15、故本题选B。A显然与题意不符;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故C说法错误;真理不能被推翻,D说法也是错误的。11答案:A解析:发现双黑洞是认识过程,而不是实践过程,不符合题意,排除;“人们能够获得全部真理”表述错误,排除,正确且符合题意。12答案:B解析:材料告诉我们应在实践中获得认识并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当选;不选,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并不是一个永无定论的过程;不选,认识经历多次正误反复过程后并不一定更接近真理;当选,材料表明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13答案:C解析:从认识论看,科技一次次跨越和更新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正确;不符合“认识论”要求,且说法错误,应是意识与
16、物质具有同一性;不选,材料没有体现主体认识受客体因素的制约;当选,材料表明科技促成实践的新飞跃。14答案A解析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通过科学研究得出新的结论,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符合题意。原有的错误认识表明,认识的发展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符合题意。错误,真理性认识不会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15答案:A解析:人们对“大数据”有不同认识,是因为人们对于大数据的认识受到立场、方法、知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A当选;B不选,大数据是复杂的、变化的,但人们并不是无法把握其本质;C不选,大数据对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并不是只有积极的推动作用;D不选,属于无关选项。16答案C解析正
17、确表述了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符合题意;黑格尔这句话强调的是真理是不断发展的,表述不准确,错在“超越历史条件”上。17答案A解析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不存在终极真理,B项表述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掌握真理是快乐的,因此人们应不断追求真理,A项正确。C、D两项与题意不符。18答案C解析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符合题意。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而也是相对的。因此,要不断地追求和发展真理,符合题意。说法错误,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材料中未体现。二、非选择题19解析:本题考查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注意知识范围的限定。然后
18、依据设问检索知识库,呈现知识体系。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答案: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中国共产党经过多次的反复才获得了上述正确的理念。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伴随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执政中不断地追寻着更顺应自然、更尊重民意的执政理念。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所以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党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20答案由于人们的立场、
19、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因而有些人对中医药会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有些人因中西医药差异和差距,怀疑甚至否定中医药,是因为没有看到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没有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是具体的。用西医药研究的理论、方式方法来评判中医药,没有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对中医药的看法要经历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解析通过审读设问可以看出,本问考查的知识范围是生活与哲学,考查的知识指向是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
20、真理,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特点以及认识的特点。本问属于原因类主观题,解答本问时可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没有看到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没有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对中医药的看法要经历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21答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立场、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评价“抢红包”现象时,人们往往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看问题,从而形成不同的观点。认识具有反复性,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抢红包”这一现象出现的时间比较短,影响了人们对其性质和作用的认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我们不能把握“抢红包”的尺度,不分时间、场合“抢红包”,冲淡年味并引发争议是不可避免的。解析此题知识限定明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类,题目类型为原因类。问题指向“抢红包”现象引发争议的原因。此题知识范围涉及基本理论不少,常用到的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分析此题的原因,可从主体、客体等角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