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42706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9.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64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模块三世界文明的演进 总结提升 .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历史 上篇 通史构建 模块突破 模块三 世界文明的演进模块总结提升01专 题 线 索 提 炼 02 中 外 关 联 总 结 03模 块 综 合 演 练 一、世界政治制度与国际格局线索 1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1)古希腊民主政治古希腊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城邦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国寡民和独立自治的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的摇篮。雅典的民主政治具有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直接民主及公民意识的特点,为近代西方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提供了思想渊源。但雅典民主政治是原始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直接民主形式,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2)罗马法的形成与演变罗马法经历了由早期习惯法到成文法

2、(十二铜表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体系的不断完善的过程。罗马法崇尚自然法,是保护私有财产和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法律制度,不仅是罗马帝国辉煌的保证,也是近现代欧美法律的源头。线索 2 近代英、美、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政体形式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名称国王总统总统皇帝产生方式 世袭选民间接选出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世袭 任期终身任期制任期制终身权力统而不治行政权行政权行政、立法、军事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政府首脑名称首相总统总统宰相产生方式首相组阁总统提名,国会批准总统任命皇帝任命权力中心议会总统总统皇帝与议会关系政府对议会负责不对议会负责对议会

3、负责,可解散众议院议会和宰相对皇帝负责立法机构议会国会议会议会线索 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理论: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2)实践:1871 年,巴黎公社诞生,这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一次伟大的尝试,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经验教训。(3)俄国十月革命:1917 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到 1920 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得以巩固发展。线索 4 近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1517 世纪初的欧洲,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欧洲的社会矛盾又聚焦于专制王权,在英国,专制王权与议会斗争激烈。(2)16401840

4、 年,欧美近代民主政治建立并逐步完善,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无产阶级的斗争由自发的经济斗争发展到有组织的经济、政治斗争新阶段。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3)一战后,通过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两种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并存和斗争。(4)二战后形成了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的美苏两极格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进行冷战,美苏争霸。20 世纪 50 年代末以来,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推行改革,但屡遭挫折。20 世纪 60 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5)1991 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呈现“一超

5、多强”局面。深化训练1在 20 世纪上半期,有两个国家扮演了主要的世界革命者的角色。()是凭借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公然向现存世界秩序挑战;()则是首先抢占道义制高点,充当意识形态挑战者,与此同时积蓄在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挑战的实力。这两个国家分别是()A美国和中国 B日本和美国C德国和苏俄(联)D苏俄(联)和日本解析:选 C。20 世纪上半期,德国两次发动世界大战,公然向现存世界秩序挑战,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抢占道义制高点,充当意识形态挑战者,同时通过斯大林模式的建设成为工业化国家,故 C 项正确;20 世纪上半期美国并没有公然向现存世界秩序挑战,中国在当时是一个半

6、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故 A 项错误;日本是一战的战胜国,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故 B 项错误;20 世纪上半期,苏俄(联)并没有公然向现存世界秩序挑战,日本是资本主义国家,故 D 项错误。2(2019泰安模拟)1841 年,维多利亚女王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必须接受反对党政府组阁,必须在政党政治中保持中立,不以个人好恶决定首相和内阁成员的人选,而必须尊重议会选举的结果。这主要表明英国()A议会的权力开始超越国王B责任内阁制度日趋完善C国王真正成了“统而不治”D资产阶级开始控制议会解析:选 B。1721 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

7、其实是对议会负责,材料中“不以个人好恶决定首相和内阁成员的人选,而必须尊重议会选举的结果”反映了责任内阁制度日趋完善,故 B 项正确;1689 年颁布权利法案,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与材料中“1841年”不符,故 A 项错误;1689 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与材料中“1841 年”不符,故 C 项错误;1640 年,英国爆发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最终获得胜利,与材料中“1841 年”不符,故 D 项错误。二、世界经济发展历程线索 1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1)开始起步阶段(1518 世纪中期):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8、开始形成。(2)初步形成阶段(18 世纪中期 19 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3)最终形成阶段(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陷入困境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两次世界大战、20 世纪 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使世界市场经济的发展陷入困境。(5)制度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 20 世纪 90 年代):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金融体系、自由贸易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它把全球化推进到制度化阶段。(6

9、)全面发展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结束后,西方国家放松对经济的管制,网络信息技术兴起,交通、贸易生产、金融、信息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全球化,使经济全球化进入全方位发展阶段。线索 2 苏联(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历程(1)19181921 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纯计划经济模式,有利于战争胜利;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但由于超越当时生产力水平而失败。(2)19211924 年新经济政策: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3)斯大林模式(19251991 年):

10、1925 年开始工业化1928 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1928 年掀起农业集体化运动并取消新经济政策1936 年苏联宪法颁布,最终确立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特点(所有制方面、经营管理方面、经济结构方面等)、弊端、评价。(4)19531964 年,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改革为主;将部分央企管理权下放。但未突破斯大林模式。(5)19641982 年,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主,前期取得一定成效,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6)19851991 年 12 月,戈尔巴乔夫改革。经济上,推行“加速发展战略”,力图对斯大林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政治上,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斯大

11、林模式瓦解,苏联解体。深化训练1(2019南通二模)下图是英国各部门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示意图,据图中的数据变化可知()A英国工业化转型尚未完成B圈地运动导致农业发展缓慢C服务业所占比重略有下降D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解析:选 A。图中数据显示 1801 年农业的比重仍然超过工业,故选 A 项;圈地运动使农业迅速资本主义化,排除 B 项;服务业所占比重上升,排除 C 项;题干没有体现机器全面使用,排除 D 项。2美国绝大多数学者对罗斯福新政的看法是:“完全可以想象,如果政府有魄力有决心贯彻新政的策略,那么即使没有战时经济活动的帮助,国家也能重新繁荣起来。”据此推测,罗斯福新政()A实现了

12、美国的重新繁荣B是在权力制衡的框架下进行的C没有在实践中贯彻执行D破坏了美国政体结构的稳定解析:选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使被经济危机破坏的美国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实现了美国的重新繁荣”不合题意,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完全可以想象,如果政府有魄力有决心贯彻新政的策略,那么即使没有战时经济活动的帮助,国家也能重新繁荣起来”得出罗斯福新政是在权力制衡的框架下进行的,故 B 项正确;罗斯福新政使被经济危机破坏的美国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在实践中得到了贯彻执行,故 C 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是在权力制衡的框架下进行的,并没有破坏美国政体结构的稳定,故 D 项错误。31925 年至

13、1928 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增加了 32.8%,而同时期的农业仅仅增长了 5.1%。这一状况()A使得苏联国民经济比例开始失调B加快了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C反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D表明新经济政策成效十分有限解析:选 B。根据材料中“农业仅仅增长了 5.1%”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状况导致斯大林时期提出了农业集体化的发展政策,故 B 项正确。4(2019济宁一模)下图体现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以 20 世纪下半期世界经济的发展为视角,对材料所蕴含历史信息的解读最全面的是()A为美国资本输出和对外经济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B确立以自由贸易为特征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C战后经济全球

14、化的发展呈现出从无序到有序的趋势D世界各国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成立了一系列国际组织解析:选 C。材料给出了世界经济组织的出现和发展过程,1995 年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即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呈现出从无序到有序的趋势,故选 C 项;为美国资本输出和对外经济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的是二战后初期建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没有全面解读材料信息,排除 A 项;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经济集团的出现,对建立全球范围的自由贸易准则是不利的,排除 B 项;“世界各国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成立了一系列国际组织”是对材料信息的简单概括,没有深入分析其本质,排除 D 项。三、世界思想科

15、技文化线索 1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1)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充分地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对当时的政治、科学、经济、哲学、神学世界观都产生了极大影响。(2)宗教改革是指在 16 世纪至 17 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马丁路德的思想核心是“因信称义”,每个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4)加尔文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并把它解释为先定论,即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5)启蒙思想家们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用“天赋人权”的

16、口号来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进而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权。线索 2 近现代世界科技发展历程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主要包括物理学、生物学、三次科技革命三方面的成就(1)物理学成就:16 世纪末到 17 世纪初,伽利略的研究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17 世纪,牛顿的经典力学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20 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它们的提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2)生物学成就:文艺复兴后,生物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研究奠定了基

17、础。19 世纪中期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观点。(3)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基础上,电力的广泛应用推进了工业革命的进程;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深化训练1(2019盐城三模)“它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这个时代的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材料中的“这个时代”()A推翻了基督教会神权统治B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

18、C描绘了资产阶级理性王国D直接引发了近代科技革命解析:选 B。“它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指的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主要是歌颂人的伟大,故 B 项正确;推翻基督教会神权统治不符合史实,故 A 项错误;描绘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是启蒙运动,故 C 项错误;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间接引发了近代科技革命,故 D 项错误。2(2019青岛一模)自 17 世纪以来,由于弗兰西斯培根和牛顿等人的著作,科学突飞猛进,每日都揭示新的宇宙法则。有人认为自然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发展,会产生一个完美的世界,因此人类的政治干预和宗教干预应该越少越好。这表明科学发展()A形成近代自然科学体系B推动了思

19、想变革C摧毁了传统的宗教信仰D促使代议制建立解析:选 B。材料第一句话说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材料“因此人类的政治干预和宗教干预应该越少越好”说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和宗教束缚,体现思想解放,这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故选 B 项;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形成的标志是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材料说的是科学发展的影响,排除 A 项;“摧毁了”表述错误,没有摧毁,只是动摇了传统的宗教信仰,排除 C 项;促使欧美代议制建立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排除 D 项。1明清民主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的比较项目明清民主思想西方启蒙思想条件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专制制度的腐朽;理学占统治

20、地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文艺复兴推动内容抨击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和“经世致用”批判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设计了比较完整的方案,提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未来“理性王国”的构想项目明清民主思想西方启蒙思想本质对封建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影响对专制制度形成一定冲击,未动摇传统文化的根基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发展;产生广泛的世界影响对点训练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中叶以来出现的新思潮和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根本精神上,有十分相似之点。这就是“人”的觉醒,“人”的解放,“人”的主体意识的高扬。李贽以“心本体

21、”的学说为基础,将本质上非圣疑道的内容和体现历史新趋向的要求,理直气壮地运载进“心本体”所谓的“心”中,运载到“良知”之中,开始了从“圣心”到“俗心”的转化,打开了由“圣”转“俗”的通道,即由“禁欲”转为“顺情”、由“圣贤”境界转为“俗世”境界、由旧时代迈向新时代,并且走出了相当远的路段。摘编自从“神”到“人”与从“圣”到“凡”中、西近代启蒙思想文化运动差异一论材料二 法国启蒙思想家马布利认为:“自然界并没有创造国王、统治者、庶民和奴隶,人生下来是完全平等的。”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陈独秀认为,专制制度是中国万恶之源,中国欲求生存,“必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

22、治”。法国启蒙运动的开路先锋梅叶大声疾呼:“世上穷人们受各种迷信及偶像崇拜欺骗的时间已经够久了该是打开穷人的眼界,向他们说明全部真相的时候了。”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指出,对于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卢梭的“人民主权”体现了民主的思想,百科全书更是一台以科学和民主为主题的“战斗机器”。法国的启蒙运动开启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而中国的初期新文化运动不能开启资产阶级革命,也不可能直接开启社会主义革命,但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摘编自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与中国“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比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早期启蒙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的共

23、同特点,并说明当时中、西方启蒙思想的各自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并分析“中国的初期新文化运动不能开启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该如何认识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发展。解析:(1)第一小问共同特点,根据材料一从重视“人”和现世生活角度分析概括。第二小问中国启蒙思想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直接作答即可,西方启蒙思想的意义,结合所学文艺复兴的作用直接作答即可。(2)第一小问相似之处,根据材料二从反对专制,提倡民主,反对传统思想权威方面分析概括。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的弊端、群众基础等角度进行作答

24、。(3)根据前两问的分析可以从不同文明的独特性、继承性和借鉴性的角度进行作答。答案:(1)特点:反对禁欲主义,主张个性的解放;追求现世的生活。意义:在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强调个性发展,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有利于独立自由和思想解放。文艺复兴打破了宗教神学的桎梏,促进了思想解放,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2)相似:反对封建专制,主张自由平等;反对传统思想权威;提倡民主与科学。原因:辛亥革命的失败已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初期的新文化运动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答出两点即可)(3)认识:不同社

25、会环境造就不同的思想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文化不断向前发展;中西方思想文化在相互学习中交流发展,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言之有理即可)2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近现代中国的衰落、沉沦、探索与复兴的历程(1)新航路开辟和西欧殖民扩张时期,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君主专制得到强化并达到顶峰;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2)19 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西方列强在全球扩张,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伴随着列强的侵略,中国被迫开放,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华民族危机加深。面对这一局面,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主动学习西方,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反

26、侵略求民主的潮流。(3)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在美苏两极对峙的局面下,新中国建立,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探索,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4)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快,中国对内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进行开放,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并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世贸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华民族走向复兴。3俄国十月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1)相同点背景: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无产阶级不断壮大,政党建立;指导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过程:都以暴力革命为主要形式。都有正确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措施。都是

27、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的人民大革命。影响:在革命中,列宁和毛泽东都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成功都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对世界无产阶级和民族解放运动是极大的鼓舞。(2)不同点比较点俄 国中 国历史背景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俄国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工业虽落后于西方,但比中国发达,工人阶级力量较强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帝反封建是中国人民的主要革命任务,工业发展远落后于俄国,工人阶级力量较弱,农民阶级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革命道路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暴动,由城市到农村,从而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农村包围城

28、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比较点俄 国中 国革命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理论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历程革命条件成熟,短时间内完成28 年的斗争,创建新中国任务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反帝反封建领导布尔什维克党中国共产党革命力量工人和士兵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意义不同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吸取了十月革命的经验,它的胜利,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4.比较苏俄(联)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苏俄(联)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不同点背景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被粉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过时,一些地方发生叛乱“

29、文化大革命”刚结束,国家经济濒临崩溃,工作重心亟待转移内容以农业为核心,涉及工业、流通、分配等领域先农业后工业,全面改革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苏俄(联)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相同点(1)都是在面临国内经济困难的背景下展开的(2)都采用了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方式(3)都符合本国国情与经济发展规律,都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对点训练2列宁曾说:“我们并不是孤零零地生存在世界上,我们是作为世界经济的一员生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体系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对部分

30、企业实行租让制或租借制B通过指令计划管理经济C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D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解析:选 A。根据材料“是作为世界经济的一员生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体系中”可知,列宁承认市场的作用,部分承认私有制,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对部分企业实行租让制或租借制,故选 A 项;“通过指令计划管理经济”是计划经济的内容,排斥市场,排除 B 项;“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是坚持计划经济,排除 C 项;“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是计划经济的表现,排除 D 项。5中外三大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西方模式斯大林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

31、并存工业化道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发展农业政策资本主义大农场集体化农庄、农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西方模式斯大林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两党制等苏维埃代表大会制、一党制、终身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特点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对点训练3在 20 世纪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

32、,有三次重大的改革成功地处理了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善的政策体系,而是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逐步完善起来的。这里最重要的是对市场机制的认识,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是否允许引进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强调的正是这一点。他说:“据我看来,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存在市场关系在这种那种程度上,这是最重要的标准,它规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郑异凡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十字路口材料二 如何把钱从囤积户攥紧的手里拿出来,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政府想到了舆论这一利器。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如果市民在(1933 年)2 月 1 日后提

33、取过黄金,而下星期一没有按约定将其退回,银行将把他们的名字公布于众。这一措施立竿见影,人们掀开床垫,撬开铁罐和私藏的盒子,取出里面的黄金,在银行前排起长队。星期六晚,联邦储备银行收回了 3 亿黄金和黄金券,储备足以再印 7.5 亿美元新钞。13 500 家银行(占全国 34%)恢复营业,证券交易所的铜锣也再度敲响,纽约股价陡增 15%。政府下的这服药确实够猛,遏制了通货膨胀的势头,避免了后患无穷。(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材料三 计划经济条件下,虽然有合理配置资源的理论可能性,但实际操作不可行。原因在于:获得各种信息需要代价;制定、下达、执行和反馈计划需要成本;不同主体之间利益难以达到高度一

34、致;计划人员的理性非常有限。即使这些都不考虑(实际必须考虑),中央计划手段的有限性与实际经济运行的复杂性也不相适应,因而中央计划不可能代替市场的功能,不可能模仿出逼真的市场分配资源的机制。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在 1956 年全面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后,已经发现问题,也曾做过放权让利的努力,但效果不好。邓小平 1978 年领导的经济改革开始打破传统的计划体制,逐渐建立一种新的机制,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王浩倩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必然性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2)运用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结合时代背景,以“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对现代化发展的促进作

35、用”为主题,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存在市场关系”可知其实质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2)首先从如何处理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的关系方面阐明观点,然后结合自由放任的经济发展模式史实、高度计划的经济发展模式史实以及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史实来论证观点即可。答案:(1)实质: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2)观点论证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的关系能够促进现代化的发展“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引发俄国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新经济政策引进市场机制,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使得俄国经济恢复和

36、发展,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在西方陷于经济大危机的同时,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到 1937 年工业产量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经济大危机之前美国奉行自由主义,胡佛固守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没能挽救美国经济。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使得美国经济走出低谷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带来很多弊端。中国改革开放打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20世纪 90 年代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世纪初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中国已经成为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一极(或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化,加入 WTO,在国际舞台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等)6

37、国际形势对新中国内政外交的影响时期国际形势中国反应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 年)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尖锐对立。在欧洲,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掀起“冷战”,企图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在亚洲,美国扩大朝鲜战争,对新中国进行战争威胁;同时,扶植日本,力图构建对中国与苏联的包围圈形成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为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这成为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毅然参加朝鲜战争,有力地捍卫了国家独立和世界和平,内政上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建立起来时期国际形势中国反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76年)美国经济发展缓慢;西欧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不结盟

38、运动不断发展;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苏联霸权主义不断发展,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中国的安全积极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 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打开外交新局面。内政上,20世纪 60 年代恶劣的外交形势加剧了新中国的“左”倾错误时期国际形势中国反应改革开放时期(1978 年以来)两极格局逐步瓦解,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发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具体表现为不结盟的政策。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内政上,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

39、策对点训练4(2019乌鲁木齐一模)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对尼赫鲁的不结盟政策持批评态度,认为“中立是一种幌子”;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关注不结盟运动的成功经验并采用不结盟这种务实的外交政策。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和苏联国力的下降B两极格局的正式结束C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D金砖国家联合的需要解析:选 C。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是从中国利益出发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作出的调整,故选 C 项;美国和苏联国力的下降,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有影响,但是不能成为主要原因,排除 A 项;两极格局正式结束于 1991 年年底,排除 B 项;金砖国家的概念出现于 21 世纪初,排除 D 项。请做:模块综合演练 word部分:点击进入链接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