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学年度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1某机构不设专官,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入选该机构的大臣,虽然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他们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该机构是( )A中书省 B枢密院 C六部 D军机处2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合特殊的“兄弟联盟”。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美国实施这一“建议”的经济行动是( )A杜鲁门主义厂 B马歇尔计划 C经济互助委员会 D华沙条约组织3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 )A1787年美国宪法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C1875年法兰
2、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有专家发现,在签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对此并不重视,他们的兴趣点往往集中于文件的措辞与格式,见面时的礼仪如握手还是跪拜等方面。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A缺乏近代外交知识 B对世界情势不够了解 C国家治理体系极为落后 D主权意识非常淡漠5前396年,罗马平民阿扎伊与贵族维拉里发生财产纠纷,双方闹到当地法庭后,法官判决会依据的法律是( ) A未成文习惯法 B查士丁尼法典 C阿奎里亚法 D十二铜表法61976年2月6日,新华社播发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先生和夫人于21日访华。8日,美国政府
3、在新罕布什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尼克松的访华不会有什么政治上的后果”,“普通公民能做这样一趟旅行是健康有益的”。中国政府发出这一邀请的最主要目的是( )A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发展进程 B促成中日关系正常化及两国建交C试探美国时任政府奉行的对华政策 D打破美国遏制中国形成的外交僵局7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简评秦朝御史大夫的监察职能 B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8下列对“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的表述,正确的是( )在1956年提出的目的是更好地扩大民
4、主,团结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根据这一方针,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一方针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A B C D9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重要意义是:( )A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B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C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D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0关于北宋设置参知政事的初衷,宋会要辑稿载:“太祖特置参知政事以佐之”,可知参知政事只是宰相的副手,地位并不高;而依据太宗实录载:“太祖因令居正等知印押班,以
5、分普权”,可知参知政事能分割宰相之权,应当有一定的实权。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再现历史事实C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D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解释11“明初,东有马市,西有茶市,皆以驭边省戍守费。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因设市舶司,置提举官以领之,所以通夷情,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衅隙也。”据此推断明朝设立市舶司的目的是( )A增加政府的外贸收入 B打击边疆走私活动 C有效贯彻海禁政策D实行对外开放政策12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国领袖们的主观愿望 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C
6、中国的社会性质 D当时紧张的斗争形势13唐会要载:“(唐朝大历年间)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这从侧面反映出唐代( )A官员生活来源依赖市场 B政府对市场控制逐渐放松C扬州位置优越商业繁荣 D商业的辅助机构比较健全14钱乘旦、许洁明的英国通史载“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材料中“合适的”政治环境主要指当时英国(
7、 )A王权受到彻底限制 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D工业资产阶级参政15菲力普肖特在毛泽东传中说:“在当年(1970年)国庆节那天,周恩来带着埃德加斯诺(美国记者)夫妇,去和毛在天安门上拍照。这是一种空前的姿态:从未有一个外国人获得过如此殊荣。很不幸,基辛格以后承认,他们的表达方式太曲折了,我们西方人粗疏的心灵完全错失了这一关键点,在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他才意识到因此,第二年春天,毛做出一个甚至连鲁笨的美国人都能够理解的姿态”。(按1971年4月,毛泽东亲自决策,批准中国乒乓球队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材料表明( )A中美文化认知的差异性导致两国关系改善具有曲折性B中美两国
8、关系从此开始结束敌对状态逐步走向正常化C美国鉴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对于改善两国关系心存疑虑D中国鉴于国际形势的复杂性急于寻求两国关系正常化1620世纪中叶某国际组织的成立宣言:“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该国际组织的成立( )A意味着冷战开始 B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C冲击了两极格局 D推动了世界经济体系化17“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处,领以亲信、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 )因军事需要而设置 降低
9、了行政效率 参与国家决策 由皇帝的亲信组成A B C D18“在雅典,平民对城邦政治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以中下平民为主的群众才是城邦真正的主宰。”这主要是由于( )A平民取得了国家决策权 B直接民主政治的实行C平民拥有了行政监督权D执政者大多来自平民19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公民的权利与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此段描述( )A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开放性 B反映了雅典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C折射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D揭示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公正与客观20马
10、克思恩格斯以“叙述历史”的方式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宣言迄今是全球公认的“传播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指南。这一“政治文献”出现的前提条件是(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 B欧洲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出现C近代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D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21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制度演变的趋势是:( )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权力 削弱相权加强君权联邦制取代集权制 地方自治权越来越大A B C D22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唐律疏议规定:诸八议者(八议指亲、故、贤、能、功等八类人),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流罪以下,减一等。相比之下
11、,两者最大的区别是( )A是否重视纲常伦理B是否注重法律的公平公正C是否保护个人利益D皇帝是否拥有最高裁决权23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辅佐成王)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了当时政治中( )A周天子对地方实行垂直有效统治 B西周按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C异姓贵族在分封中占有重要地位 D诸侯国君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24“晋之宗家祁傒孙,叔向子,相恶于君。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各令其子为大夫。晋益弱,六卿皆大。”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晋国已经被六卿所灭 B郡县制已经取代分封制C政治和血缘纽带加强D宗法制在晋国受到挑战25在全国考古新发现中,四川成都江
12、南会馆、唐宋街坊遗址名列其中。成都某校历史科研小组参观了该遗址,下列是他们列出的有关宋代地层遗迹的记录,其中有误的是( )A遗址中有残缺的纸币“交子” B一个冶铁作坊遗址内有用煤的痕迹C一个陶瓷作坊遗址中有粉彩瓷器 D街道遗址中住宅区与商业区交错261943年,美、英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放弃领事裁判权、通商口岸特别法庭权等特权,归还租界,废除辛丑条约。此后又有多国与中国签订类似条约。这说明( )A西方大国欲拉拢中国以对抗苏联 B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中国国力迅速增强获得列强尊重 D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71912年l月2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法 规定临时大总统是国家元首,拥有政
13、治经济外交一切国家权力。3月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政府实行责任内阁制,总统法令须经国务总理副署才能有效。这一变化的根本目的是( )A限制袁世凯权力 B. 维护共和政体C. 牵制孙中山权力 D反抗帝国主义28“一时间,从通都大邑到穷乡僻壤,从垂暮老人到黄髫稚子,无不喊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张作霖工农兵联合起来的口号”。根据上述表述推断,该时期指的是( )A五四运动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C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29“会议期间周恩来与之打交道的几乎包括了当时世界上各类国家的代表人物。他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不切实际的要求。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绝不
14、再被同一阵营国家拖入与美国的战争。”新中国在该会议上( )A倡导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以“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亚非友好C应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 D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30杜牧曾说,“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由此可见唐代( )A“市”突破了时空上的限制 B经济中心转移到了江淮地区C都市中形成了繁荣的商业区 D草市繁荣且多设于交通便利之处31“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材料中的“政治革命”主要是指( )A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C组建公民陪审法庭 D实行了财产等级制32习近平指出:“总结国际关系实践,和
15、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这主要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符合世界各国和平与发展的愿望B由爱好和平的社会主义中国提出来C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和支持D与联合国宪章的重要精神一致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英国宪法是一种不成文的宪法,它由历史上形成的许多习俗、惯例组成用议会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限制了君主制的权力,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英国还出现了世界最早的政党。总而言之,英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在一定意义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现代文明。摘编自李少玉17世纪
16、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的变化材料二 民国时期北京政府效仿欧美、日本等国法律,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律法制度,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后来的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它们)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西方习以为常的禁止刑讯、独立审判的原则及审判公开制度、陪审及辩护制度等也逐渐进入中国法律体系。民国时期法律体制改革是中国法制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为此后中国法律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路线图。摘编自许克江、马烈试析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法制建设材料三 一个国家制度的成熟完善和执行、监督的坚决有力,这是现代化对国家治理体系提出的基本要求站在现代化的角度看问题,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毋庸置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重在
17、加强国家制度建设。摘自许耀桐北京日报2017年3月13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政治方面为世界提供范例的具体表现。(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成立初期法制改革的主要特点。(6分)(3)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史实证明材料三的观点。(6分)34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分)材料一 唐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材料二 宋诗云:“远闻叫声声,衣服两大堆,件件来回经。”“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材料三 马戛尔尼访华并没有带来满意的结果。
18、英国对代表理性主义工业文明成果的高度自信,在乾隆朝中高级官员以及皇帝眼中的只有不屑。清政府对马戛尔尼的所有请求概不答应,最后马戛尔尼使团除了带着一堆乾隆帝赐予的无用赏赐经广州入海外,一无所获。西方人心中关于中国形象最后崇高崩塌了。马戛尔尼在其纪事中写道:“中国自满洲鞑靼占领以来,至少在过去一百五十年里没有进步,或者更确切的说反而倒退了。”(1)从材料一、二中,你能得到唐宋时期哪些商业发展方面的信息?(8分)(2)分析马戛尔尼出使中国的深层次原因?清政府为什么拒绝马戛尔尼的要求?(6分)(3)材料三中马戛尔尼得出“至少在过去一百五十年里没有进步,或者更确切的说反而倒退了”的结论,客观上是符合当时
19、中国社会现实的。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经济、外交政策等角度加以说明。(6分)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从1937年底至1941年2月,仅在武汉、重庆接待的西方记者就有168人,这些记者来自诸多著名新闻机构。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抗日战场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关注,更多的国际新闻机构及工作人员进驻重庆。世界各大通讯社、广播公司、报纸杂志都在重庆设有驻站机构。当时的重庆已成为西方媒体采访东方反法西斯战场的最重要新闻来源。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他们逐渐改变了抗战初期的“中立”。他们的关注也引起了美国政府和公众的高度重视,一定程度影响着国际舆论。抗战中后期,随着敌后
20、战场地位的凸显,西方媒体开始逐渐关注中国抗日敌后战场,大量记者深入抗日敌后根据地进行采访和报道。一方面,西方媒体客观报道在敌后根据地的见闻,向世界展示八路军、新四军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西方媒体详细报道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肯定敌后抗日力量的重要性。摘编自阚延华二战时期西方媒体如何报道中国抗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西方媒体在中国抗战时期报道中国的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加以评述。(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报道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评述准确全面)参考答案1D【解析】根据题干“满、汉大学士”可知是清朝的政治制度。清朝军机大臣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员内特选,
21、跪受笔录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后,经皇帝审批,即传达执行。故答案为D项。中书省、枢密院在清朝已废置,排除AB项;内阁在清朝主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不参与军国大政,排除C项。2B根据材料“联合起来对付俄国”和“经济行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马歇尔计划,故B项正确;杜鲁门主义属于政治措施,故A项错误;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沙条约组织是俄国对付西方的经济和军事措施与材料对付俄国不符,故C和D项错误;3B紧扣题干关键词“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1787年美国宪法中政府与国会互相制衡;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内阁对议会负责;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责任内阁制,议会拥有实权;故排除A、C、D三
22、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故选B项。4C根据材料“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集中于文件的措辞与格式,见面时的礼仪如握手还是跪拜等方面。”结合所学可知,西方国家是以经济利益为主导,因此他们更加注重条约的内容,尽可能地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中国一直是专制主义以及天朝上国的思想,所以非常注重形式。与西方国家相比反映了当时中国国家治理体系极为落后,故C项正确。缺乏近代外交经验和不了解世界形势并不是本质反映,故A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清政府注重外交的形式,而不是国家主权问题,故D项错误。5D【解析】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23、颁布于公元前450年,在此之前罗马主要依据习惯法处理公民纠纷,所以公元前396年在十二铜表法颁布之后,法官判决依据的是十二铜表法而非其他的法律,故本题只有选D。6A【解析】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先生和夫人于21日访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中国意在推动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发展,A项正确;B项错误,中日早在1971年就建交了;C项错误,早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上海联合公报就已经知道尼克松的对华政策了;D项错误,此时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早已破产。7B【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御史大夫有监察职能,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清代已经没有丞相一职,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24、;隋唐实行三省制度,影响深远,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周武王时期实行了分封制,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8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作为阶级的资产阶级已经被消灭了,所以当时为了团结更多的人人,中共对民主党派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八字方针的提出,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团结,各民主党派所代表的群众共同的来建设社会主义,正确;八字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性质已经有以前代行人大的性质,转变为政治协商统一战线的组织,标志着政协制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结合政协制度的建
25、立背景实施的过程以及发展的历程来分析解答。9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香港回归,是中国统一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故C正确;回归时澳门依然被葡萄牙占领,故排除A;BD是有关改革开放的论述,与中国统一无直接关系,故排除。10D【解析】A项说法本身错误,排除;历史叙述通过论证是可以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B项错误;题干描述的是对北宋设置参知政事的初衷不同史料有不同的解释,D项正确;不管多少种历史叙述都需要考证其真实性,C项错误。11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明朝设立市舶司的目的是“通夷情,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所谓“俾法禁有所施”是指海禁政策得以有效贯彻,故选C。12B试题分析:天朝田亩制度继承
26、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农民阶级要求“均田”等平均主义思想。但因为农民是小生产者,其理想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生活,这也决定了他们的觉悟是自私的,平均主义可以满足他们的土地要求,但“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方法又超过了其觉悟水平,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答案选B。A项不是原因;CD两项都是单方面的原因,不能决定其双重性。13C根据材料“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可知,官员暗中与民争利。结合所学知识,其根源是扬州位置优越商业繁荣,商品经济发达。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体现官员生活来源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信息是政
27、府对市场控制依然严格,排除B项;D项说法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14B材料中“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强调的是政治因素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联系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并利用控制的议会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文件限制王权,确立议会至上的地位,使英国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故B项符合题意;根据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仍掌握行政权,故A排除;责任内阁制形成是在18世纪中叶,而光荣革命是在17世纪后半期,时间不符,故C排除;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参政要到19世纪30年代议会改革后,时间上不符合题干,故D排除。【点睛】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确立了
28、议会高于王权,法制代替专制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广泛的选举权,参与政治,君主立宪制不断发展完善。15A【解析】根据时间“1970年”可知这是在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前夕,从材料“周恩来”、“和毛在天安门上拍照”,“毛做出一个甚至连鲁笨的美国人都能够理解的姿态”“表达方式太曲折了错失了这一关键点”“第二年春天”等信息可知中美文化认知的差异性导致两国关系改善具有曲折性,故A项正确。中美两国关系从此开始结束敌对状态逐步走向正常化是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故B项排除。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由于中美文化认知的差异性导致两国关系的改善具有曲折性,没有
29、涉及美国对于改善两国关系心存疑虑,也没有涉及中国急于寻求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原因,故CD两项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首先根据时间信息“1970年”排除B项,然后依据材料“毛做出一个甚至连鲁笨的美国人都能够理解的姿态”“表达方式太曲折了错失了这一关键点”得出中美文化认知的差异性即可得出答案。16C【解析】从时间“20世纪中叶”和主张“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可以看出这是不结盟运动。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在南斯拉夫举行,主张反对不结盟、非集团;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从而冲击美苏两极格局,故C项正确;A项是指杜鲁门主义,排除;B项是指西欧的联合,是经济区域集团化
30、,排除;材料中强调的是政治问题,没有体现出经济问题,故D项排除。点睛:材料中的“集团政策”就是结盟政策,反对“集团政策”,意味着反对国家间结盟。17D【解析】“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可体现军机处是因为军事需要而设,故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效率问题,故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军机处事都参与国事的决策,故错误。 “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可见军机处由皇帝亲信组成,故正确。综上所述,错误,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18B【解析】“中下平民为主的群众才是城邦真正的主宰”体现出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广泛性,直接民主使得公民具有政治权利,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国家的决策权掌握在公民大会手里;C选项错误,材料
31、体现的不仅仅是一方面的权力,而是广泛的;D选项错误,执政者并非大多平民。19A【解析】从材料“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和“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可以判断材料主要表达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开放性。20D【解析】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为了探究矛盾的症结所在,找到社会发展的良策,许多有识之士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此背景下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故答案为D项。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也是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排除A项;B、C项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前提条件”,排除。21D【解析】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制度演变,
32、从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看是削弱相权加强君权,从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看是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权力,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是中央集权取代分封制、地方自治权越来越小,不符合史实,排除含有或的ABC项。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常见解题方法有肯定法、排除法、求同存异法、选基顺藤摸瓜法等。肯定法即凭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直接作答。排除法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求同存异法即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放在一边不管,而将所剩余相异的题肢加以比较辨析,从而根据题干的要求得出正确答案。选基顺藤摸瓜法,即根据自己能够熟练掌握
33、的知识先确定一个或两个正确的选项,以此作为基点,然后以此对其他各选项进行比较辨析,顺藤摸瓜,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22B【解析】十二铜表法的规定体现了公平公正,而唐律疏议减一等等字眼说明唐律疏议并不共公平公正,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纲常伦理和唐律疏议有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保护个人利益和十二铜表法有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皇帝是否拥有最高裁决权也不是两者最大的区别,材料也未涉及这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23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是一种间接的管理体制,排除A。由材料“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知周朝政治特点是西周族权政治色彩明显,
34、王族占有主体,可见西周按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故排除C,选B。材料没有显示诸侯国君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的信息,排除D。故选B。24D【解析】试题分析:主要是对题中材料的理解,总的来说是战国七雄格局形成的标志性事件之“三家分晋”。“以法尽灭其族”是当是晋国卿大夫的长远目标,当时的状况是“晋益弱,六卿皆大”,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虽已经出现郡县制,但它取代分封制是在秦朝时期,B项错误;题中所述现象是对分封制、宗法制被破坏的情况,血缘纽带被削弱,C项错误;只有D项能准确真实地反映题中的现象。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走向崩溃。25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
35、、再现所学相关基础知识,并作出正确判断和认知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陶瓷业相关内容。回忆、再现所学,可知,粉彩瓷器产生于清朝康熙年间,晚于题目中的时间“宋代”,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其他三项的表述均发生于宋代,表述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的发展26B1943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浴血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牺牲和贡献,国际地位提高,使得战时废约得以实现,故B项正确;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建立,主要任务是联合反对法西斯的侵略,故A项错误;C项“迅速增强”与史实不符,故排除;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36、结束,故D项错误。27B【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变化直接目的是限制袁世凯权力,A项不选;实行责任内阁制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共和政体,故本题答案选B项;C项错误,颁布临时约法时孙中山即将让位给袁世凯;D项错误,反对帝国主义与题干无关。28B【解析】试题分析:“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张作霖”“工农兵联合起来”可见是与“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有关,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就是北伐战争,五四运动主要是工人、学生、商人的斗争,而且斗争矛头也不是指向张作霖,排除A;土地革命战争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革命对象主要是国民党,排除C;新文化运动主要是批判传统儒家文化,排除D;因此选B.考点:近代中
37、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29C【解析】根据材料“周恩来”“说服越南放弃不切实际的要求”“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该会议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故C项正确。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故AD项错误。“求同存异”提出于1955年万隆会议中提出,故B项错误。30D【解析】题干提及的是草市,草市指乡村定期集市,草市的出现,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排除AC;题干反映了江淮出现了草市,不能说明经济中心转移到了江淮地区,排除B;根据题干可知草市设于水利交通便利之处,出现了很多富商大户,故选D。31D【解析】由“为当
38、时的旧体制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结合所学可知梭伦改革的财产等级制以财产多少为标准,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D项正确;ABC项与“为当时的旧体制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不符。点评:解题关键是正确把握“为当时的旧体制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结合梭伦改革的财产等级制度内容即可选出答案。32A【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是由于她符合了世界“各国”和平与发展的愿望,符合世界各国的利益,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由哪国提出不是主要原因,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不是大多数国家认可和支持而是世界各国的认可和支持,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是原因但也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39、排除;故本题选A。33(1)表现: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制;责任内阁制;确立政党政治。(2)特点:效仿西方;建立了近代化法律体系,奠定了法律近代化的基础;指明法律发展方向、影响深远。 (3)史实: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解析】【详解】(1)英国在政治方面为世界提供的范例主要在于它的君主立宪制政体上,具体来说就是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实行议会制(代议制),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是权力的中心。此外,责任内阁制与政党政治的确立也是其重要贡献。(2)从“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律法制度”得出建立了近代化法律体系;从“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后来的法律近代化
40、奠定了基础”得出了奠定了法律近代化的基础;从“为此后中国法律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路线图”得出指明法律发展方向。(3)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史实主要指的就是新中国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们围绕着这三个制度来谈即可。34(1)扬州是唐朝重要的商业城市,夜市繁荣;宋代的商贩以歌唱的形式叫卖商品;政府不再限制商业活动的地点;草食有比较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2)原因:工业革命后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拒绝原因:经济上,中国是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政治上,大国心理,防范外来势力的干扰。(3)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封建统治腐朽;经
41、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解析】【详解】(1)信息,据材料一“二分无赖是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材料二“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扬州的地位、夜市繁荣、叫卖商品、商业活动地点、饮食服务设施等方面回答唐宋时期商业发展方面的信息。(2)原因,据材料三“英国对代表理性主义工业文明成果的高度自信,在乾隆朝中高级官员以及皇帝眼中的只有不屑”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革命的要求分析马戛尔尼出使中国的深层次原因。拒绝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然经济、大国心理等方面回答清政府为什么拒绝马戛尔尼的要求。(3)说明,据材料三
42、“至少在过去一百五十年里没有进步,或者更确切的说反而倒退了”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外交政策等角度,从君主专制、自然经济、闭关锁国等方面加以说明。35示例:情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西方记者加大对中国和中共抗战的正面宣传。现象:美国被卷入二战后,西方国家对中国抗战寄予厚望。评述:日本袭击珍珠港前,西方国家主要是对中国进行道义支持,持中立的态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西方媒体由舆论同情中国转变为直接支持,加大宣传中国抗战力度,介绍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等。这是因为当时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西方国家这一做法虽然主要目的是希望中国牵制日军,减轻美、
43、英的压力,但是也向世界宣扬中国的抗战,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为二战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首先根据题目要求选定情节,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西方记者加大对中国和中共抗战的正面宣传。”,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后的历史现象,对此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西方对于中国战场态度的变化和目的进行具体阐述,要求史论结合,做到论从史出。【点睛】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观点。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