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同步新导练)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精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4205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新导练)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精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同步新导练)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精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同步新导练)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精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同步新导练)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精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同步新导练)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精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同步新导练)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精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四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后提能|再巩固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广东翠园中学期中)某次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该“会议”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解析:为了筹建新中国,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故选A项。答案:A2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国

2、家政权的本质区别在于()A国家的性质和政权性质不同 B政权建立的方式方法不同C政权的组成形式和构成成分不同 D当权者和人民的权利不同解析: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国家政权主要有原始制、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社会主义,所以本题选择A项。B项错误,政权的建立方式是通过革命建立的,资本主义也是如此;C.D两项不是本质区别。答案:A3“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在立国之初就不能不研究和制定一个根本大法,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政治准则但建国之初,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但国家又不可一日无法。因此,当时就采取了一种变通办法。”这种“变通办法”就是()A制定了1954年宪法B确立依

3、法治国的方针C颁布共同纲领D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解析:依据“建国之初,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但国家又不可一日无法。因此,当时就采取了一种变通办法。”的信息并根据所学可知建国初期实行共同纲领代替宪法。故C项正确。答案:C4(2019河北武邑中学月考)毛泽东说:“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体现的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析:根据材料中所说,我们很明显地发现谈及的是党派的问题。对于党派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提

4、出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因此本题选C项。其余选项与党派关系无关。答案:C5(2018江苏渔沟中学阶段检测)1933年,出生于昆明的普通工人王德厚,因其有丰富的锻造技术经验,改造锻造设备,改进工艺工装,年年保质保量超额完成工作任务,1954年其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A全国人大代表通过普选产生B人民群众政治地位提高C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D我国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材料没有涉及人大代表选举的程序,不能得出“普选”的方式,A错误;材料中的王德厚是普通工人,因工作表现突出,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说明了人民群众政治地位提高,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党派,C错误;材料未涉及

5、民族问题,D错误。答案:B6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A标志着新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B标志着新中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C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D是新中国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解析: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颁布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答案:C7(2018全国卷)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

6、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解析:A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新政权建立是在1949年,与材料时间“1956年”不符,故B错误;依据材料时间“1956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国家法制,故C符合题意;材料中未体现政治体制改革,故排除D。答案:C8(2018湖南雅礼中学高三月考)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中国)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虽然政权

7、显然由中共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式。更广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期,对有威望的非党人士的意见是真心去征求的”。这说明()A中国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B新中国诞生为民主党派的创立创造条件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已经形成D新中国使民主党派获得了执政权力解析:根据材料“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C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于1954年,且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排除A项;B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中的民主党派创立于新中国成立之前,排除;D项说法错误,民主党派

8、的作用是参政议政,不是执政党,排除。答案:C9小明在探究人民政协的历史,他知道人民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存始于()A1946年B1949年C1954年 D1956年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民政协制度建立于1949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开始于1954年,所以两个制度并存只能开始于1954年,故本题答案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C10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解析:据材

9、料“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新中国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故D项正确。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B项排除。材料也不能反映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故C项排除。答案:D11(2018河北高阳中学月考)1953年,一位美国记者记述:在(中国)东北的工业区,少数民族的人民在各种工业部门里工作,他们担任着经理、管理员以及技术人员或者一般的职务。在大规模的训练班里,少数民族工人被培养成熟练的技工,劳动模范之中有许多人是来自各个少数民族

10、。这表明()A民族平等政策得到较好贯彻B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取得成效C东北老工业基地得到复兴D少数民族地区向工业化迈进解析:材料反映少数民族成员可以在各种工业部门里工作,可以担任不同职务,还可以成为劳模,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平等,故A项正确。答案:A12以下为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相关的三幅图片,如果给这三幅图片确定一个最佳的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C民主政治的光辉历程D人民代表,百姓的代言人解析:“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体现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庆祝内蒙

11、古自治区成立68周年”体现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全面。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完善党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机制,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和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的报告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1954年中华人民

12、共和国宪法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各民主党派在现代化建设中担负的主要历史使命。(10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8分)(3)根据材料三,1954年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8分)答案:(1)历史使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共同执政。(2)基本特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实行

13、民主集中制。(3)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

14、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材料三:既然我们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都能和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共同合作,团结在一起,那么,怎么能够设想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不能同民主党派、党外人士继续合作下去呢?这是说不出道理的。所以,从社会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只要还有党派的时候,各民主党派同共产党长期共存,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求大同存小异,这并没有坏处从种种方面看起来,我们这样的大国,多一点党派去联系各个方面的群众,对国家,对人民的事业,有好处。以共产党为核心,为领导,各党派团结合作,有什么不好?我们只要是一个敢于面对现实的人,敢于揭露错误、批判错误

15、、改正错误的人,那就不怕监督。越是监督我们,我们越是能进步。周恩来在1957年4月20日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8分)(2)根据材料二,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12分)(3)材料三蕴含了中国共产党的哪一重要方针?结合材料三回答执行这一方针的理由。(6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1)、(2)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3)考查新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各民主党派同共产党长期共存,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求大同存小异,这并没有坏处”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回答即可。答案:(1)确立: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2)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共同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下深厚友谊。目的:经过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3)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理由:民主革命时期民主党派所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爱国的,是同共产党合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