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政治史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它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之服务。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也是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含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二)形成根源(原因或条件):是中国封建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理论来源:法家思想。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小农经济、封建地主经济)的需要。政治根源:适应地主阶级完成与巩固统一
2、、加强对人民控制的政治需要。(三)形成和发展过程: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韩非子提出理论,商鞅变法初步确立君主集权。2、秦朝正式建立。措施:确立皇权至高无上(核心措施);中央设三公;地方设郡县乡里;颁布秦律;实行土地私有,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统一文字;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影响: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秦朝的统治。3、西汉巩固。实行刺史制度,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汉初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武帝颁布“推恩令”,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同时颁布“附益之法”,严格限制诸侯王的活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从思想上使秦始皇所创建的政治体制
3、得以充实和巩固,而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和发挥,成为封建君主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从此封建政体基本定型。4、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为历朝沿用。科举制: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办法;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用高官主持考试,以后成为定制。科举制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府兵制、募兵制(略)5、宋元加强。北宋初:集中军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
4、二;设枢密院;实行更戍法。集中行政权:中央增设参知政事管行政,设枢密院管军事,设三司使管财政,削弱了宰相的权力;派文官任知州,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集中财权: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集中司法权:派文官掌地方司法。发展了科举制:严格考试程序,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大增。以上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冗兵”、“冗官”、“冗费”与日俱增,使宋王朝陷入积贫积弱的局势中。元朝:健全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掌行政,枢密院掌军事,御史台掌监察权,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地方设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设置澎湖巡检司、在西藏委派官吏,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6、明清达到顶峰。明朝:废丞相,权归六部;废
5、行省,设三司(布政司、按察司、都司),互不统属;实行特务统治,监视官吏,镇压人民;制定大明律;八股取士,培养专制统治的奴才。这些措施的核心是加强君权,明朝形成了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清朝:雍正时增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封建专制主义达到顶峰;沿用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雍正帝时大规模“改土归流”,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这一时期强大的中央集权对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开展重大外交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它不能解决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相反,随着皇权的强化,封建统治的种种痼疾更加暴露出来。7、消亡:近代以来,清政府对专制主义中央集制度的维护、最终废除和复辟帝制活动:晚清王
6、朝的维护:四次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清 末预备立宪。最终推翻: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两次帝制复辟:袁世凯1915年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宣布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袁世凯于1916年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夏,张勋拥戴清废帝溥仪复辟帝制,恢复宣统年号,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全国人民一致反对,段祺瑞组织“讨逆军”乘机打败张勋。(三)、中外思想界对专制主义的批判:明末清初:黄宗羲等;近代维新派;近代革命派;近代新文化运动;法国启蒙思想家等。(四)、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在封建社会早期(明清以
7、前)以进步作用为主;明清以后严重阻碍社会发展,日趋反动,以消极作用为主。根源: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世界历史向资本主义过渡。阻碍的表现:政治上,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违背历史潮流;经济上,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文化上,实行文化专制,不利近代科学的发展;对外关系,闭关锁国政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作用(表现):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的传播;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大规模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水利、交通、防御等),奠定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
8、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作用(表现):政治方面:皇权专制,易成暴政(秦、隋);压抑民主政治,束缚才智创新;“人治”、官僚、特权、腐败等。经济方面:越来越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压制新生产关系成长等。思想文化方面:文化专制主义。死读经书,学不致用;科技发展日益停滞;不问政事,禁绝民主;中华文化难以提升等。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以后,它还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五)认识: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源于封建经济,由 封建经济所决定。地主阶级运用这一制度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2既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又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消极作用。3
9、封建社会的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的衰落阶段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与地(割据)方的矛盾。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权加强就意味着地方割据势力的削弱,反之地方割据势力就膨胀。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它经历了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发展过程。这一整个过程又可以分为 两个阶段,即:秦汉至宋元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明清为第二阶段,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历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7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二千多年,是中国古代政
10、治制度的核心,其影响十分深远。二、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一)历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1、西周的分封制:经济基础目的诸侯的义务主要诸侯国作用 2、秦朝的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3、西汉的郡县制与封国制:郡县制 封国制:王国:与地方割据无异,汉武帝通过“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侯国:相当于县,享用租税,无治民权。汉武帝通过“附益之法”解决侯国问题。4、北宋:派文官到各地做知州,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各州公文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5、辽的“蕃汉分治”制度:实行原因:统治区域广,南北差异大。特点:“因俗而治”。实质:阶级统治。6、金的猛安谋克制度:猛安谋克是基
11、本的社会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各户壮丁平时生产,战时出兵。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7、元朝的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直接由中书省管理外,元统治者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8、明朝: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布政司管民政财政,按察司管监察和司法,都司管军政。三司分立,互相牵制。在西藏建立“僧官制度”,对各教派首领酌情封赐,各级僧官由朝庭任免。法王是最高僧官。明代西藏各教派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9、后金的八旗制度: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10、明清的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
12、地区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允许其世袭,但必须忠于朝庭,按时交纳贡赋的制度。明永乐年间,改贵州为布政使司,开始取消土司,派遣流官直接统治,即为“改土归流”。清康熙时,平定“三藩之乱”。雍正帝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大量委派流官。改土归流加强了清朝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1、清朝:清朝沿用和发展了元代的行省制度,将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分为18个省。在边疆地区设立理藩院管理蒙、藏、新疆、青海等地区的少数民族事务,另派将军、大臣驻该地监管。外蒙古设乌里雅苏台将军,新疆设伊犁将军,青海设西宁办事大臣,西藏
13、派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辖。东北地区则由满族将军治理,盛京、吉林、黑龙江各设将军一人,分驻各地,统管军民之政。(二)认识:地方行政制度在征发兵役、徭役,征收赋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和巩固边疆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少数民族政权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三、中央官制 1、历史沿革 秦朝统一全国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
14、负责管理军事。三公以下设九卿,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首创,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了三省的职权。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机构。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三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负责各项行政事务。宋太祖将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总揽中央行政权力。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等,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元世祖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健全了中央统治机构。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
15、关;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另外,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了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下令以后不许再设丞相这一职务。从制度上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保证了皇帝的专制独断。三省制度结束后,设立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凡军国大事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皇权受到限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后加以传达执行,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1861年,清朝设立总理衙门,它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
16、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地位高于六部,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1901年按辛丑条约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2、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比较 (1)相同点 都对古代社会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中央行政制度;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加强的表现。(2)不同点 时代不同:前者确立于秦,盛行于汉;后者确立与隋,盛行于唐。内部结构不同:前者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制度,其中行政、军事、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皇帝的家政、国政混为一谈;后者则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丞相的组成和地位不同:前者中的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后者由于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使
17、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了皇权。(3)规律 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明清废丞相设内阁和军机处,反映出古代相权削弱,皇权加强的发展趋势。四、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一)主要官制:1、军功授爵制:战国、秦国。依据战功的多少授予相应爵位,打击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培养大批军功地主,壮大了统治基础。2、察举制:汉代。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等内容。初期重德才,后期重门第出生;导致世家地主形成并发展起来,削弱了中央集权。3、九品中正制:魏晋。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一定程度的产物,盛行于魏晋时期,以后随着庶族地主的兴起而衰落。注重门第出身是其选官的主要标准。
18、4、士族制度:魏晋以来,地主阶级中形成了以门第高低为标准的选拔官吏的“做官看门第,通婚分士庶”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形成于魏晋,东晋时充分发展,南朝末年走向衰落,隋唐时消亡。5、科举制:隋到清。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始没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唐太宗增设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创设武科和殿试;唐玄宗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地位。北宋:科举制度的发展。北宋科举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主要科目,考试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增加。王安石改革科举,废明经,进士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培养变法
19、人才。元朝:科举制度的中落。元代的政权是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御试三级,每三年一次。汉族儒生想通过科举进入仕途非常困难,使得广大知识分子前途渺茫被迫放弃学业,以至一时“天下习儒者少”。明朝:科举制度的鼎盛。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进行。开始实行八股取土,命题范围为四书五经,答题模式固定,禁止发挥个人见解。八股取土鼓励只知埋头读书,不讲究实际学问的人,旨在为皇帝培养忠顺的奴仆,束缚丁思想,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清朝:科举制度的衰落。清朝前期承袭明代制度;1898年,变法;1905年清政府制定了新学制,废除科举制。6、在中国古代史上,还存在着其他一些官员产生的方式,如
20、皇帝任命、武则天创立的“自荐”求官制度。(二)认识:1、不同历史时期,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及方法、途径各不相同,但都对维护地主阶级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发展起过巨大的作用。2科举制度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产生的社会原因:科举制度的开创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的产物。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制度只按门第高低分配权力,不能满足数量众多、出身低微的地主的要求。同时封建经济有所发展,中小地主势力增长,非常渴望进人统治阶层。隋唐时期实现了国家统一,为了革新政治、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科举制。因此,科举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选官制度。积极意义: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实施,削弱了地方豪强士族势力,使封建
21、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改变了白汉代以来以推荐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为庶族地主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扩大封建政权统治基础。科举制度把读书一考试一做官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消极影响: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制了科技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其弊端的出现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极端强化的产物,并非考试制度本身。五、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一)、基础知识梳理 1、秦朝: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2、汉代:西汉汉武帝创设刺史制度,主要目的是加强
22、中央对地方官僚的控制,位卑权重,以小驭大。东汉初期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变为州一级的地方长官,地位高于郡守。东汉末年刺史改为州牧,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逐步形成割据势力,导致军阀割据。3、宋朝:在地方没立通判,和知州相互牵制。4、元朝:设御史台元朝最高的监察机构。5、明朝:设立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6、明朝: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二)认识 在秦、汉、宋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监察制度发挥了应有的功能,主要起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明朝,特务统治表明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上述史实说明封建制度的灭亡是不可逆转的。六、军事制度 1、府兵制和募兵制(略)2、猛安谋克制:北宋时期,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在金政权建立过程中创建的,是一种兵民合一制度,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该制度的推行加速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3、八旗制度: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过程中建立的。其编制按军事组织形式,也是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