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2016泰安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江南好周海亮江南好。江南有桑。桑有纤弱的身子,纤长的颈,纤秀的臂,纤美的足。桑住在小镇,小镇依河而建,小河匍匐逶迤。黄昏时桑提着白裙,踏过长长的石阶。黄昏的河水是粉色的,河面上似乎洒了少女的胭脂。桑慵倦的倒影在河水里轻轻飘摇,桑顾影怀思。桑躲进闺房写字。连毛笔都是纤细的。桑写,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两只鸟歇落树上,悠然地梳理羽毛。桑扔掉笔,趴到窗口,就不动了。桑常常独自发呆,然后,红了唇,红了脸,红了眼圈,红了窗外风景。桑在一个清晨离开小镇,离开温润的江南水乡。一列小船推开薄雾,飘向河的下游。那天桑披着盖头,穿着大红的衣裙。唢呐呜哇呜哇地扯
2、开嗓子,两岸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人群兴奋并且失落那么婉约多情的桑,竟然嫁到了北方。桑跳下船,掀掉盖头。桑上火车,泪眼婆娑。桑坐上汽车,表情渐渐平静。桑走下汽车,盖头重新披上。唢呐再一次呜哇呜哇地响起,这是北方的唢呐。花轿颤起来了,桑的心一点一点地下沉。从此桑没有再回江南。却不断有银钱、粮食、药材和绸缎从北方运来。那本是江南的绸缎。江南的绸缎绕一个圈子,终又重回江南。桑离开江南一个月,有男人来到小镇。他跳下船,提了衫角,拾级而上。他有俊朗的面孔和隼般的眼神,他有修长的身材和儒雅的微笑。他坐在小院,与桑的父母小声说话。片刻后他抱抱拳,微笑着告辞。他跳上船,船轻轻地晃。他盯着胭脂般的河水,目光被河水
3、击碎。他叹一口气,到船头默默坐下。他静止成一尊木雕,夕阳落上长衫,每一根纤维都闪烁出迷人的红。 桑住着北方的宅院,神情落寞。当然也笑,笑纹一闪而过,像夜的惊鸟。有时喝下一点点酒,红酒或者花雕,眼神就有了迷离缤纷的色彩。然后,桑将自己关进房间,开始写字。她写,江南好。纸揉成团,又取另一张纸。再写,江南好。再揉成团,再取另一张纸。突然她推开窗户,看午栖的鸟。她开始长久地发呆,红了唇,红了脸,红了眼圈,红了宅内风景。老爷说,想家的话,回去看看吧。桑说,不用了。老爷说,总写这三个字,料你是想家了。桑浅笑不语。笔蘸着浓墨,手腕轻转。三个字跌落纸上,桑只看一眼,便揉成团。旁边堆起纸山,老爷摇摇头,满脸无奈
4、。男人在某个深夜潜入大宅。仍然身材修长,仍然一袭长衫。他提一把匣子枪,从墙头轻轻跃下。他悄悄绕过一棵槐树,就发现自己中了埋伏。他甩手两枪,两个黑衣人应声倒下。他闪转腾挪,似一只凶猛矫健的豹子。后来他打光了子弹,再后来他中了一枪。子弹从下巴钻进去,从后颈穿出来。子弹拖着血丝,镶进宅院的土墙。男人轻呼一声,缓缓倒下。月似银盘,男人俊朗的面孔在月光中微笑。桑倚窗而立。从第一声枪响,桑就倚窗而立。她只看到了墙角的毛竹,她只听到了密集的枪声。枪声戛然而止,她就知道,一切都结束了。她趿了鞋,推开门,走进宅院的深处。她看一眼男人,闭了眼;再看一眼男人,再闭了眼。她的手轻轻滑过男人的后颈,男人的微笑在她的眸子
5、里凝固成永恒。她站起来,往回走。她走得很慢,脚步声充满悲伤。第二天桑死去了。她的身上没有任何伤痕,她的饮食和以往完全一样。一切都是那般蹊跷,诡秘万分。老爷请来大夫,两天后大夫得出结论。他说她想死,于是就死了。一个人悲伤到极致,一个人想死到极致,就会死去。这没什么奇怪,所有人都是这样。桑留了遗书。一张宣纸,三个字:江南好。人们就说,桑是太想家了。只有死去的男人,明晓桑的意思。因为他的名字,叫做江南。1.文中对桑的肖像和行为的描写,反映了桑怎样的形象特点?答:解析:此题考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题目给出了答题的角度,要从“肖像”和“行为”上概括。肖像上的特点在文章一开头就有;行为上的特点在文中
6、出现得较多,要注意概括分析。答案:外在:纤弱、秀美。内在:痴情、内敛(软弱)。2“他静止成一尊木雕,夕阳落上长衫,每一根纤维都闪烁出迷人的红。”试分析这句话的内涵及在文中的作用。答:解析:这句话是肖像描写。一要透过肖像描写表现的人物特征,概括人物的精神品质特点:“木雕”深沉;“每一根纤维”细腻;“迷人的红”炽烈。二要点明肖像描写在全文情节结构方面所起的作用。答案:内涵: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传递出了“他”情感的深沉、细腻和热烈。作用:为下文男人在北方大院的血战埋下伏笔,同时与故事结局的悲壮之美相照应。3请结合小说结尾处大夫关于桑的死因的结论,概括本文的主旨。 答:解析:从小说的内容看,这是一出
7、爱情悲剧:桑被迫嫁给了北方的一个“老爷”,而桑的恋人江南在得知情形后找到北方,却被家丁发现血战而死,桑第二天也伤心而死。大夫的结论是小说主旨的暗示,没有了爱,也就没有了生存的意义。据此作答即可。答案:爱,是信心,是希望,是活着的全部理由和支柱。没有爱的活,是比死更难受的折磨。一个为爱而生的女子因爱死去,这种死是对真挚爱情的捍卫。抨击封建家长制。(答出两点即可)4从表达方式上看,这篇小说并未注重对故事的叙述,而是注重对与人物相关的几个场景的描写,请探究这样写的好处。答:解析:这篇小说的情节需要通过读者的联想与想象加以补充,才能够完整。作者这样构思和表达,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作者表达方式的
8、特别之处在于,没有多少叙述的语言,更多的是对人物和场景的片段描写。据此分析鉴赏即可。答案:作者隐去人物背后的故事,选取几个与人物相关的场景进行描写渲染,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同时又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的空间,是小说留白艺术的高超运用。这样写使这篇小说实现了小说和散文的完美结合,让读者既可以看到小说的情节美,也可以看到散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别具一格,魅力独特。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药罐贾平凹我们村三十户人家共用着一个井,一个碾盘,一个土地庙,也共用着一个药罐。这药罐年代很久了,但一直是完好的,它最早属老社长私有。老社长已经死去十五年,大家还记得他的好处。药罐自那时流传,谁家有人病了用罢药,
9、罐子就放在门楼脑上,等着另一家有人病了来取用。风俗里送药罐等于送病,是要忌讳的。便又放于门楼脑上,等着别一家人病了再来“用用”。药罐就像老社长,人们对它畏惧,却不敢有半点亵渎心。那阵,一般人有个病病灾灾,大都是抗着。吃些烧糊的葱根,喝些姜汤,捂被子发汗,用火罐在额上拔一个紫红的印或者用针扎中指、挑眉心,放出些黑血就罢。抗不过去了,再往土地庙里求神拜鬼。病人还是不好的,就只有说:“这是阳寿到时了,治了病治不了命的。”却没有人想到去上百里的县城医院或抓几服中药吃。上医院是不敢想的,抓中药那也是要许多钱的,我们没有钱买更多的粮食吃稠饭还能买药吃?吃药和买香烟一样被认作奢侈。社长是吃中药的,因为他是社
10、长,是我们村的光荣,吃公家的净粮,药费可以报销。社长是一个瘦老头,留大背头,穿黑呢子中山服。社长的气管常发炎,肠胃不好,腰酸,肾也虚亏,有几次病得要丢了命了,但后来却又好起来。于是社长说:“得了病怎么不吃药?瞧瞧,不是几服药就保住一个命吗?”社长说过这话后,一般人家也开始吃起药来,但往往吃过一服二服,实在是没能力再吃下去,便去社长家门前的十字路口上揽社长吃过的药渣。心想,只要是药,即可治百病的,拿回来再熬一熬,让病人喝。一辈子没有吃过药的身子见药味就生奇效,这倒使社长也惊讶。也由此,村人对社长的药渣有了依赖,对社长家的药罐也有了依赖。村里人好多年里,基本上是吃着社长的药渣维持了健康。除了许家的
11、二婶外,竟没有出现过一次危险。许家二婶过日子太节俭。她一生什么都不敢糟蹋,凡是能咽下肚的东西,绝不让它在肚子外坏掉。铲完了锅,孩子已将勺子铲子要拿去洗了,她说:“拿来!”伸出舌头将勺子铲子上的饭渣舔了。那一次许家二叔犯了病,拿回社长的药渣熬汤,喝过二次病好了,还剩一碗汤药不喝了。许家二婶身体蛮好的,却想:倒了多可惜,让我喝了。结果喝得她吐了一个晌午,睡倒在床上三天没有起来。吃社长药渣的病人,病差不多全好起来,吃原药的社长却死了。死了一个大人物,我们村从此不能沾他的荣耀的光和药渣的利。一晃好多年过去了,自土地分了以后,多多少少每家都有些零花钱,谁家有个病,也去抓些中药来吃了。没有谁再去揽别人家的
12、药渣熬汤喝。而药罐还是老社长的那个药罐。每每把药罐放在门楼脑上,或从门楼脑上取下来交给来取用的别人时,人们就想起了老社长。药罐是老社长留给村里的纪念,人们小心翼翼地使用着,从你家传到我家,从我家传到他家。药罐熬着苦口的汁水,苦水使全村人团结起来,滋润着生命,就这么活下去。(节选自陕西人民出版社贾平凹文集,有删改)5小说以“药罐”为题,有什么好处?答:解析:“药罐”是小说的线索,小说的全部故事情节与“药罐”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可以从结构和主题两个角度分析。答案:“药罐”是全文线索,串联起一幅幅乡村风俗画;“药罐”是写实,更是苦难生活的象征。6.第七段对许家二婶的刻画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答:解析:
13、此题考查赏析小说人物描写的艺术特色。可以从许家二婶的语言、行为、心理来分析小说描写的手法和效果。答案:运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出人物的语言(“拿来”)、动作(舔饭勺)和心理(“倒了多可惜”),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一个节俭、纯朴,又有些愚昧的农村妇女形象。7.“老社长”是贯穿小说始终的一个人物,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答:解析:此题考查人物形象在文中的作用。可以从推动情节发展、对比映衬村民们的淳朴善良和表现小说的主题等角度综合分析。答案:“老社长”是情节发展的推动因素,他吃药才有村民借药罐吃药渣的故事;“老社长”和村民们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逼真地表现出村民贫穷的生存状态;老社长那点药渣的“好处”被村民久久记住,从侧面衬托出村民的善良。8结合全文,探究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丰富意蕴。答:解析:对这句话意蕴的探究,首先要抓住关键词语的含义,理解这句话表达的意思,然后结合所在的位置文章的结尾理解其与小说主旨和作者情感的关系。答案:苦汁一样的日子不应该被忘记,这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苦口的汁水”能挽救村民的生命,苦难生活能磨砺人的意志;艰难的日子能聚拢、维系人心,困苦中更需要团结一致;艰难的日子也能滋润生命,苦难中的人生命力最顽强;再艰难的日子也能熬过去,永远不要失去对未来的希望。(任选三个角度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