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离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赏文:反复吟诵古诗词,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把握节奏。2.品人:疏通文意,理解并掌握关键语句,体悟诗人情感,背诵诗歌。教学重难点:1.重在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粗通文意 。2.在粗知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情读”诗歌。教学方法:1.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导朗读,指点难字读音、难字词义。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感情及他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步骤:一、 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由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导入,屈原是世界文化名人。为什么屈原能够赢得全世界人的尊重呢?今天让我们带着
2、这一问题一起走进历史上的宏伟诗篇离骚赏其文,品其人,寻找答案。板书课题:离骚二、 三读三求,理解文本。(一) 听读,读准字音,感受一段音乐美。1.听配乐朗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并关注重点字词的读音,并且给句子划分节拍。(投影展示读要求及骚体诗的诵读指导)2.听生试读第一段,注意字音和句读,让学生评价;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句读;再找一位学生范读进行前后比较。3、全班同学齐读课文。(二) 意读,读通文意,触发一份离骚情。1.解题:“离骚”,“遭忧也。”多媒体展示关于屈原和离骚的文学常识。(1)简介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
3、化名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还曾“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2)离骚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
4、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2. 由简介作者知人论世: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再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自己或
5、者同桌交流学习疏通文意。合作探究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找一找哪些是屈原表白心志的诗句? 点拨重点字词,明确诗人心志:“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至死不改“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宁死不从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修身洁行“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坚定信念“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绝不改变(三) 美读,读准感情,与尔同销万古愁。 屈原把他的遭遇、理想、热情、痛苦全部寄托于离骚之中,可以说离骚是作者用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希望同学们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点拨: 诗人在感叹时要读得深沉有力; 在充满
6、理想时要读得激越而高昂; 在遭遇屈辱之时要读出屈辱与愤懑。1、 一男生一女生有感情地范读,让学生点评,提到感情要读出跌宕起伏,不能一个基调。2、 全班同学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三、总结全文,背诵课文:在我们课前我曾问同学们为什么屈原能够得到全世界人的尊重?想必答案已然知晓。沈从文先生的姨妹曾经给沈从文先生写得挽联评价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老师觉得用来评价屈原也是很合适的;而对于离骚这样的千古奇文我们应该牢牢地记住它。(一) 、先尝试名句背诵;(二) 、段落上下句填空背诵(三) 、让学生大胆尝试背诵第一段。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在课下再多搜集有关屈原和离骚的资料,以屈原之我见或者离骚之我见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谈谈你的个人看法。五、 板书设计: 离骚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 伟大 伟大 屈原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