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楚雄州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第卷 (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北宋时期,两浙路的淳安县云程草市“其水陆达杭、越,通偕、建,凡舟车日夜之所奔走”。南宋时期,两浙路的黄姚草市系“二广、福建、温、台、明、越等郡大商海船辐辏之地”。这反映出两宋时期A. 朝贡贸易十分发达B. 农村商贸活动的活跃C. 街市制代替坊市制D. 江南市镇经济的繁荣【答案】B【解析】【详解】“凡舟车日夜之所奔走”“大商海船辐辏之地”反映出两宋时期农村草市商业活动活跃,故选
2、B;材料没有涉及朝贡贸易,排除A;城市实行坊市制度,而材料反映的是农村草市,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农村草市情况,不是市镇经济,排除D。2. 据记载,1887年洋、土纱在通商口岸牛庄的售价,每包300斤的洋纱售银57两,而等量土纱却售银87两左右,其他地区情况亦多相似。这种价差A. 加速了传统经济结构的解体B. 反映出社会通货膨胀严重C. 表明传统纺纱技术水平高超D. 说明土纱拥有广阔的市场【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相同重量的洋纱和土纱,洋纱价格比土纱要低得过,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土纱价高主要是因为手工生产,且税赋较重;而洋纱因采用机器生产,且有低关税和子口税的特权,因而价低,更具有竞
3、争力,这会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故A项正确。材料与通货膨胀严重无关,排除B;材料不能反映传统技术高,排除C;材料说明土纱市场狭窄,排除D。3. 下面是1988-1994年外商对我国投资的折线图(单位:亿美元)。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A. 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资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确立C. 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D. 外贸经济已占据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由折线图看出,1988-1994年,外商对我国投资数额不断增长,说明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故选C;A项“依赖外资表述错误,排除;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确立,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外贸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4
4、. 据记载,早在列强兴办吴淞铁路之前,中国有识之士就已发出自筑铁路的倡议。但直至甲午 战争前,清廷主持修造的铁路,仅有由天津至关外中后所的“徽辅铁路”和台湾铁路及湖北大 冶一小段运矿铁路而已,合计约483公里。这种状况折射出当时A. 洋务运动已接近破产边缘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C. 列强资本输出规模日益扩大D. 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艰难【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仅有由天津至关外中后所的“徽辅铁路”和台湾铁路及湖北大 冶一小段运矿铁路而已”可以看出,即使早已经有修建铁路的提倡,但进程却相当缓慢,这反映出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艰难,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洋务运动,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
5、是铁路,并不是民族工业,排除B;C项是在甲午战后,且材料也没有数据体现,排除C。5. 下图所示为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产量及1899年美国钢产量占全世界钢产量的比重情况。 图中数据可以用来说明 A. 钢铁工业成为美国国民经济的基础B. 19世纪后期世界能源结构发生骤变C. 产业革命极大推动了传统工业进步D.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导致生产过剩【答案】C【解析】【详解】由图片数据可知,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产量明显提升,1899年美国钢产量占全世界钢产量的比重将近一半。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数据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国钢铁业的进步,故C正确;材料数据无法说明钢铁工业成为美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故A错误;
6、材料和世界能源结构无关,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出生产过剩,故D错误。6. 据统计,美国自1935年实施社会福利以来产生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1960年在最低收入的美国家庭中,近三分之二的户主都有工作,到1991年,这样的家庭仅占三分之一,其中只有 11%的户主是长期工作的。这一变化反映出A. 美国福利国家政策存在一些弊端B. 拥有福利成为少数美国公民的权利C. 福利制度造成美国政府财政赤字D. 福利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美国的国情【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反映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导致美国最低收入家庭中参加工作的比例减少,说明福利国家政策存在弊端,不利于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故选A;B不符合史实,
7、排除;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7. “新经济政策”实际上是列宁发动的一次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上第一次经济改革实 验。这次“改革实验”A. 优先发展重工业经济B. 强化了农业的管理计划C. 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D. 初步建立了公有制经济【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利用资本主义的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故选C;A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排除;B不符合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排除;新经济政策改变单一公有制经济,允许发展私营经济,排除D。8.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建立,使美国就像“世界中央银行”那样,享受着中央银行能够享受 的大
8、多数利益。这是因为该货币体系A. 给美国提供了发行世界货币权力B. 确立了美国在世界中的霸主地位C. 使美元成为各国货币联系的纽带D. 完成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最终统一【答案】C【解析】【详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使美元成为各国货币联系的纽带,故选C;A不是主要原因,排除;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助于确立美国在世界的霸主地位,并非该体系确立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排除B;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的货币体系,并没有完成世界货币体系的统一,排除D。9. 黄老之学主张实行“无为”政治,主张统治者“省苛事,节赋敛,毋夺民时”和“节用民力”等等,要求统治者适当减轻人民负担,不要过度地剥
9、削和压榨人民。这些主张A. 调动了人民生产积极性B. 符合人民休养生息的愿望C. 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D. 借用了儒学的“仁政”观点【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可知,黄老之学中“省苛事,节赋敛,毋夺民时”和“节用民力”等主张,符合人民休养生息的愿望,B项正确;材料的主张与积极性无关,排除A;材料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C;材料中的主张与仁政思想有想通之处,但不能说明是借用其思想,排除D。10. 下面为汉高祖幸鲁祭孔图。据此可知,汉初A. 儒学开始成为社会显学B. 儒学被用于维护政治统治C. 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 儒家思想被奉为治国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汉高祖幸鲁祭孔图”体现的
10、是统治者利用儒学来维护封建统治,B正确;当时的显学和治国思想是黄老的无为而治思想,AD排除;C是在汉武帝独尊儒术后,排除。故选B。11. 隋朝王通在中说中称,“诗书盛而秦世灭,非仲尼之罪也;虚玄长而晋室乱,非老、庄之罪也;斋戒修而梁国亡,非释迦之罪也”“三教于是乎可一矣”。由此可知A. 儒学融合吸收了佛道思想B. 秦朝因焚书坑儒而速亡C. 王通推崇“三教合一”思想D. 佛教是梁朝灭亡的根源【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王通认为秦朝灭亡并不是因为儒家思想的兴盛;晋朝出现皇室内部的叛乱,也不是因为道家思想的影响;南北朝时期梁国的灭亡更不是因为佛教的罪过。儒释道可以融合,即王通推崇“三教合一”思想
11、,C项正确,排除BD;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A。12. 有学者认为,朱子提出理高于势,要求皇帝正心诚意,于是建构了一个高于皇权的理的概念, 并以此建立了一整套思想体系,使强权丧失了合理、合法性。该学者意在强调,朱子学说A. 避免了君主暴政的出现B. 对君权有一定的约束力C. 客观上巩固了封建统治D. 削弱了君主的至上权威【答案】B【解析】【详解】朱熹提出理高于势,建构了一个高于皇权的理的概念,对君权有一定的制约,故选B;A表述太绝对,错误;C从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排除;朱熹的理论是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限制君主的权力,但没有削弱君主的至上权威,排除D。13. 明末学者李二曲所著体用全学列出“明
12、体类、适用类”等具体书目,其中“明体类”多为理学丛书;“适用类”则丰富而博杂,包括文献通考、经世挈要武备志经世八编律令农政全书水利全书泰西水法地理险要等。这反映出当时A. 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B. 理学研究范畴得到拓宽C. 崇尚科技的观念盛行D. 经世致用学风影响较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明体类、适用类”等系列书籍可以看出,这些书都是一些实用类的书籍,反映出当时经世致用学风影响较大,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西方,排除A;材料中的书籍不是理学相关的,排除B;材料主旨不能说明崇尚科技的观念盛行,排除C。14. 下表是齐民要术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由此可知,齐民要术的主要特点是 A. 成书最
13、早、实用性强B. 中西结合、影响广泛C. 内容杂糅、注重创新D. 综合性强、体系完整【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齐民要术中所涉及内容丰富,领域广泛,包括农耕种植、畜牧养殖、医疗、农产品加工等方面,这反映出其综合性强、体系完整,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时间,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到其影响,排除B;创新之处没有体现,排除C。15. 下图是“鼠”字由古至今的几种写法。这可以用来说明 A. 文字简化趋势B. 书法理论的成熟C. 字形构造的统一D. 书写载体的革新【答案】A【解析】【详解】由图看出,“鼠”字的写法由繁到简,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书法理论,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字形构造的统一,排除C
14、;从“鼠”字的写法方法看不出书写载体的革新,排除D。16. 唐诗中言及在长安生活的对象较为广泛,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皆有记述;涉及的内 容既有日常生活,亦有节日庆典。总之,大至百官的元日朝贺,小到平民的悠闲品茗,唐诗再 现了长安人民的生活百相。据此可知A. 唐朝政府重视诗歌教育B. 诗歌是记述历史的主要方式C. 唐代市民阶层的地位提高D. 诗歌成为反映社会生活的载体【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皆有记述”“唐诗再 现了长安人民的生活百相”可得出诗歌成为反映社会生活的载体,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的态度,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是主要方式,排除B;材料不能反
15、映市民地位,排除C。17. 魏源提出“调夷之仇国以攻夷,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夷”的称呼体现了魏源A. 坚持重农抑商政策B. 固守经世致用谋略C. 怀有天朝上国观念D. 认可中体西用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可知魏源主张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来抵御外国的侵略,“夷”是对外国的称呼,体现了魏源天朝上国的观念,故选C;“夷”是对外国的称呼,与重农抑商政策、经世致用谋略无关,排除A、B;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且材料信息与中体西用无关,排除D。18. 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时,有人写了对联或俚语(如下图)。该对联或理语意在批判 A. 林则徐的“师
16、夷长技”B. 革命派的“民主共和”C. 维新派的“君主立宪”D. 洋务派的“中体西用”【答案】D【解析】【详解】洋务运动时期设立京师同文馆,对联中的俚语是批判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故选D;京师同文馆的设立与林则徐无关,排除A;20世纪初出现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思想,甲午战争后出现维新派的“君主立宪”思想,B、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 下表为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思想主张(部分)。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严复思想冲破了“中学至上”思想的禁锢B. 康、梁等人的思想都没有脱离传统封建道德C. 梁启超思想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D. 维新派人士都主张利用儒学来宣传维新思想【答案】B【解析】
17、【详解】从康有为“托古改制”以及梁启超“西学中源”,反映出二人的思想都没有脱离传统封建道德,故B项正确;从严复“剖析中国文化的落后”可得出其没有突破“中学至上”,排除A;梁启超的思想与中体西用不一样,排除C;D项太绝对,排除D。20. 下表是新青年在19151922年的刊发情况。据此推知,新青年 A. 成为中共的机关刊物B. 是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刊物C. 以报道国外事件为主D.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数据可知,新青年在19151922年的刊发比重由4%增长到30%。据此推知,新青年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故D正确;新青年不是中共的机关刊物,故A错误
18、;材料不能说明新青年是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故B错误;材料数据不能充分说明以报道国外事件为主,故C错误。21. 十月革命后,孙中山说:“大同世界,所以异于小康者,俄国新政府之计划,庶几近之”“我们现在革命,要仿效俄国这种公平办法”。由此,孙中山主张A. 民族平等,实现共和B. 政治革命,建立民国C.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D. 驱除跶虏,恢复中华【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借鉴苏俄的经验,1924年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把民生主义发展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故选C;“实现共和”“建立民国”是学习美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排除A、B;D是民族主义,无法体现“俄国的这种公平办法”
19、,排除。22.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这个贫农大群众,合共占乡村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乃是农民协会的中坚,打倒封建势力的先锋,成就那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大业的元勋。” 这反映出毛泽东A. 指明了革命的正确道路B. 有决心将革命进行到底C. 认清了中国革命的任务D. 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答案】D【解析】【详解】毛泽东指出中国贫农群众占乡村人口大多数,是打倒封建势力先锋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这说明毛泽东对中国国情有了深入了解,故选D;1927年开创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中国革命的任务,排
20、除C。23. 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如果不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并“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失败”。毛泽东发表这番言论的历史背景是A. 刚成立的新中国千疮百孔B. 党的工作重心即将转移C.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D. 解放战争进人战略反攻【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春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会上作出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的决定,故选B;1949年春七届二中全会召开,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排除A;1949年4月推翻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七届二中全会是1
21、949年3月召开,排除C;1948年9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排除D。24. 中共十五大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的建设总目标,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 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 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据此可知,在中 共十五大上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形成B. 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行动指南C. 科学发展观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D. 党的先进性与群众性开始统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故B项正确;ACD项与之无关,排除。第卷 (非
22、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道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因此,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义”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 .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摘编自叶自成华夏主义:中国的本土人文精神 材料二 朱熹著 四书集注,加入了自己的比较通俗浅近的注释,使理学借四书而得以传播。 朱熹
23、极为重视少年的教育,著小学集注,收集礼记曲礼列女传等古籍中有关“三纲 五常”的说教,教育青少年遵照“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又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 等,供儿童学习。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字,直到杂细事宜,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摘编自蔡美彪中国通史(第七册) 材料三 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上有实力的商家要求政治上的地位,于是出现了精神上的反叛。这种生活本体的变化引发了作家创作意识的变化。李贽在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下,思想也有了初步的“民主意识”,从而为他的“民本意识”突破儒家“民本思想”提供了基础。他的思想具有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 摘编自肖国华李赞的“儒学情结”李贽的民本思
24、想初探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对于人际交往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文化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推广理学的社会条件。 (3)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儒家思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地在融合、创新和发展。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说明。【答案】(1)主张:主张和谐,倡导仁爱,提倡礼法,重视道义,倡导诚信等。(2)贡献:重新解释儒家经典,使理学世俗化、普及化;注重道德规范教育,推动理学生活化;注重对少年儿童的教育。社会条件:宋代社会经济发展;印刷技术进步;宋代私学发展。(3)明清之际在商品经济冲击下,儒学出现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新的主张,促进儒学
25、新的发展。【解析】【详解】(1)“主张”,根据材料一信息“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得出:主张和谐,倡导仁爱;由材料信息“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得出:提倡礼法,重视道义;由材料信息“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得出:倡导诚信。(2)“文化贡献”,根据材料二信息“朱熹著四书集注,加入了自己的比较通俗浅近的注释,使理学借四书而得以传播”得出:重新解释儒家经典,使理学世俗化、普及化;由材料信息“朱熹极为重视少年的教育,著小学集注,收集礼记曲礼列女传等古籍中有关“三纲五常
26、”的说教,教育青少年遵照“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又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 等,供儿童学习”概括得出:注重道德规范教育,推动理学生活化;注重对少年儿童的教育。“社会条件”,结合所学知识从宋代社会经济发展、印刷技术进步、宋代私学发展等角度分析。(3)“说明”,依据材料三信息“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上有实力的商家要求政治上的地位,于是出现了精神上的反叛”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明清之际在商品经济冲击下,儒学出现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新的主张,促进儒学新的发展。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引起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思想近代转变或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既非外因决定
27、的,也不是内因决定的,而是内因和外因共同决定的,来自传统社会和传统思想的内部因素和来自西方国家文明冲击的外部因素所形成的合力,共同推动了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思想的近代转变或发展。摘编自张宝明、郑大华学术对话:中国近代思想史学科盘点之四 关于近代思想史的发展动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传统思想的近代转变”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论题:内外因素推动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和发展。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提出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军事技术的主张,对人们的思想起到启迪的作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28、程度进步加深。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冲击清王朝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兴起洋务运动,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指导下,开创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兴办海军,创办新式学堂等,揭开中国近代化的序幕,推动中国近代化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康有为、梁启超掀起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政治制度和传统儒学思想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推动戊戌变法,推动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中国近代化发展;八国联军侵华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孙中山考察西方政治制度,宣传革命思想,
29、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推动辛亥革命的开展,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中国近代化发展。由此可知,在中国内外因素推动下,中国近代化发展。【解析】【详解】据材料关键信息,“来自传统生活和传统思想的内部因素和来自西方国家文明冲击的外部因素所形成的合力,共同推动了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思想的近代转变或发展”,从中概括论题:内外因素推动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和发展。联系所学,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开展的原因及作用等史实说明,其中原因凸显中国传统社会的内部变化和外部冲击,意义中分析其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即可。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不像政治革命那样
30、,会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并引起局势的大动荡。但是生产力 超乎人们意料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巨变,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机制,推动着整个 社会的演变。仅仅数十年间,以乡村和农业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就变成了以城市和工业为主 体的经济体制,使人们的生活以及国家的经济地理状况都大为改观了。新城市的兴起,旧城 市的改造,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量流动,工业产值大大超过农业产值的现象,对外贸易在国 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度提高,人们的价值观、择业标准明显改变.都使身处其境的人们大 为惊讶。有人发财了,更有人破产了,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但是,当时任何人都不能够阻挡这个趋势,只能去适应它,即便是执政者也无法例外。
31、摘编自刘芫、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一批中国传统手工业走向没落,其中主要是与进口洋货直接对立的手工 业,如农家棉纺织业、制针等行业。但是,同样是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内部曾经长期 受压制的另一批手工业却意外得到了发展的空间。因为市场需求大,诸如土法造纸业等制 造的产品是机制品无法完全取代的,所以土、洋长期并存。一些传统工艺的手工业因较少受 到外国商品的竞争或者具有民族特色而得到了继续发展,如抽纱、织袜等,但它们大多由包 买商组织生产,单个家庭劳动以及手工工场形式较少。那些逐渐依附于国际市场和能适应 外国资本主义需要的手工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除了传统的制茶业、丝织业以外,
32、在磨坊、 酱园等行业中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某些行业还开始运用机器进行生产。 摘编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简析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业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成因。【答案】(1) 影响: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出现并发展迅速;国家经济地理状况发生改变;社会价值观发生变化;贫富差距拉大;对外贸易地位凸显等。(2)变化: 一批传统手工业没落;另一批手工业得到发展;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某些行业开始运用机器生产。原因: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某些手工业自身的特色等。【解析】【详解】(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生产力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国家经济地理状况、社会价值观、贫富差距、对外贸易等角度分析。(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从不同手工业的命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机器生产等角度思考;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西方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某些手工业自身特色等角度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