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171.50KB ,
资源ID:84045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4045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宁夏育才中学勤行学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夏育才中学勤行学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一、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 401.5=60分)1 “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这说明分封制A 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 B 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C 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 D 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2 据秦律置吏率记载, 秦朝时国家任免官吏虽有统一的固定时间,但也可随时调换或补缺。 这反映了A 官僚政治具有一定灵活性 B 当时政治体制还不够完善C 皇权专制统治具有随意性 D 国家官史的腐败现象严重3 唐代尚书省下属的吏部负责官员的考核和选用, 而宋代则另设审官院专门负责官吏的考核和选用。这反映了宋代A 官员选拔日益严格 B 官僚机构日

2、益臃肿C 宰相权力更加削弱 D 政府机构趋向精细4 清顺治皇帝说:“尔等(内阁大学士)职司票拟,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联亲裁。” 这说明A 军机处分割了内阁权力 B 内阁的票拟权被剥夺C 内阁制约着皇权的滥用 D 内阁权力受到了限制5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 承天而“子民”, 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6 蒋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

3、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 这段话反映了作者A 讨论探索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 B 寻求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理由C 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 D 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7 它“彻底暴露了清政府所推行的同光新政的实质,打破了国民妄自尊大的心理,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强烈危机感。”材料中的“它”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 D 第二次鸦片战争8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

4、;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 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A 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 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 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9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 长江及苏、 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A 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 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 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 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10 莫理循出任泰晤

5、士报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年)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一场内部的、 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各种迹象表明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他的观察A 反映出“运动”对西方利益的维护 B 肯定了“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意义C 没有准确认识当前“运动”的影响 D 体现出列强对“运动”的支持立场11 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了当时的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数百万农民、 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 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这说

6、明当时A 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 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C 近代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 D 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12 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A 辛亥革命时期 B 五四运动时期 C 国民革命时期 D 全面抗战时期13 右面是 1926 年1929 年中共工人(粗线)、 农民(细线)党员占党员总数比重的变化情况。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B 城市工人暴动的惨败C 土地革命的广泛开展 D 反“ 围剿” 斗争失利14 宜昌

7、大撤退铭文记载,1938年民生实业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临危受命,抢运近10万吨物资设备和3万人员如期转移四川,有人后来将“宜昌大撤退”比喻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中国本次大撤退的主要作用是A 阻碍日军对沿海地区的资源掠夺 B 保存争取抗战胜利的物质力量C 改变中国工业结构的地理布局 D 奠定民族资本主义黄金发展的基础15 1940年9月12日,力报刊登文章指出:担应华北出击的主力部队在装备方面及军事技术训练方面都不及一般部队,但是他们终能以劣势装备在敌人统治比较巩固的华北予敌重创。此评论A 批评了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 B 肯定了中共持久战的正确性C 说明了国共合作抗战的重要 D 赞扬了百

8、团大战的重大功绩16 古城新情调一文写道: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解放亦是生活的向上,王府百货店挂起了庆祝和平解放的大标语。文中情景发生于A 淮海战役胜利后 B 辽沈战役胜利后 C 渡江战役胜利后 D 平津战役胜利后17 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A中共“一大”纲领 B中共八大决议 C共同纲领 D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18 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

9、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A 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 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 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19 从1966年铺天盖地的“毛主席万岁!”到1984年悄然出现的“小平你好!。”这一变化反映了A 个人崇拜现象存在 B 民众对领袖顶礼膜拜C 人们思想逐步解放 D 极“ 左” 思潮依然残存20 2010 年 8月,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认为:“(解决两岸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应该是A拒绝两岸统一,坚持“台独”立场 B在维持两岸现状前提下,谋求

10、两岸和平发展C反对台湾独立,促进国家统一 D积极开展两岸对话,谋求国家统一21 1965 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 1957年的 17.9%上升到52.8%,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 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22 据学者统计,1953年到 1956年人民日报 使用“和平共处”一词每年都成倍地增长,尤其是1954 年后使用频率增长更快。此现象说明A 直接推动了日内瓦会议召开 B 说明了外交方向根本性转变C 有利于调整并缓和中美关系 D 意识形态对外交影响开始减弱23 1971年基辛格

11、秘密访华期间,为保守会谈内容机密,双方在场人员不得使用录音机,全凭耳听手记, 再各自整理成文本。 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 苏联阻止中美关系正常化 B 中美关系进程笼罩冷战阴影C 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 D 中国已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24 2016年 6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时指出:“弘扬上海精神,全面推进上海合作组织各领域合作发展。”材料中的“上海精神”A 致力于营建睦邻友好 B 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C 体现了新型国家关系 D 促进了亚洲各国友好25 古代雅典,“公民有权对不良新法的提案人进行控告;陪审法庭有权撤消违宪新法。”这说明古代雅典A 公民权力受到

12、了严格限制 B 注重维护法律的稳定性C 陪审法庭拥有最高立法权 D 司法监督体系非常混乱26 罗马万民法“通过公民权的逐步扩展,实现罗马公民与非公民之间在民事法律地位上的平等”。这说明万民法A 有利于调和社会矛盾 B 废除了罗马公民特权C 促进了共和体制建立 D 吸纳了自然法的内容27 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英国A 议会无权制裁国王 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 权利法案 遭到破坏28 “他们认为,1776年的口号已过去了,美国需要的是一体化,

13、而不是州权。”材料中的“他们”A 要求实现中央集权政治 B 主张实行联邦体制C 确立了国会的最高权力 D 极力推行共和主义29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对法国大革命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当我考虑到这场革命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习惯,另一方面它也废除了那样多自由赖以存在的其它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 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由此推断, 托克维尔认为A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优良的社会制度B 不同时期自由所依赖的社会条件不同C 主张法国革命应该在专制君主倡导下进行D

14、法国大革命的激进性有其弊端30 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参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院制议会行使。”这说明此宪法A 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 B 实行了完全的民主制C 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D 维护了国家政治统一31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不成熟的根本原因是A 空想社会主义者不懂阶级斗争 B 无产阶级政治上不成熟C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D 空想社会主义者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32 当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的政策,一些人就讥笑他抄袭了一本书,另一些人称他以社会主义拯救了资本主义。 这“一本书”可能是A共产党宣言 B社会契约论 C 国富论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33 巴黎公社将会议讨

15、论的重要问题、形成的重要决议等及时刊登在它出版的公报上。公社的许多法令和施政措施都是经过各俱乐部提出, 在得到民众同意的情况下陆续颁布和实施的。巴黎公社上述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公社工作效率 B 保持政府良好形象C 获取广大民众支持 D 健全民主监督机制34 列托洛茨基自传 中写道“ 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消除人类躁狂精神病周期性发作的悲剧,并为人类最高的文明奠定基础”。材料中的“基础”奠定于A 推翻了沙皇专制 B二月革命的胜利C 十月革命的成功 D四月提纲 的提出35 右图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 这一状况反映了A 受援国已经成为援助国的经济附庸 B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16、国际化空前加强C 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 D 援助顿多寡取决于是否为战时盟国36 某学者写道: 战后发生的许多事情是“ 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冷战分割了世界, 不过冷战只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与之并存的还有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冷战无疑对这些问题产生影响, 而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冷战。对这段话的最佳理解是A 冷战是时代的中心, 而非时代本身B 经济、 民族、 宗教等问题影响了冷战的态势C 冷战既是时代的中心, 又是时代本身D 冷战分割了世界, 影响了经济、 民族宗教等问题37 1992 年 6 月,日本国会通过了决定向海外派兵的PKO 决议后,先后派遣自卫队参加了在柬埔寨、

17、卢旺达和莫桑比克以联合国名义进行的维和行动。 这说明日本A 极力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B 追随美国进行外交活动C 为谋求政治大国创造条件 D 军备力量已经空前强化38“它的成立是发展中国家走向联合自强的新开端, 在支持和巩固成员国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 维护成员国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力量。”材料中的“它”A 瓦解了美苏两极格局 B 推动新军事同盟成立C 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D 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39 1992年 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 对此,

18、合理的解释是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C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402011 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 据此判断, 编撰此书体现了A 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 B 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C 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维 D 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二、非选择题: (41 题 13 分,42 题 15 分,43 题 12 分,共 40

19、分)41(13 分)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 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 以礼入法, 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 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废止了部分肉刑,反映了司法的进步。据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 英国是一个法治传统悠久的国家中世纪的英国,国王和贵族之间维系着一种双向契约关系。中世纪后期,英王不断加强王权,危害到贵族们的封建权益。13 世纪初,贵族集团发起了反对英王约翰的武装起义,并迫使英王签署大宪章。大宪章共 63

20、 条条款,部分如下:第12、14 条:除传统封建捐税外,任何赋税必须经“全国公意许可” ,为取得全国公意许可, 需召开大会议;第30 条:未经自由民同意,任何郡长或执行吏都不得擅取其车马作为运输之用; 第61条:贵族须推选出 25 位代表,监督大宪章的落实;第63条:教会应享有自由,英国臣民及其子孙后代充分而全然享受大宪章所述各项自由、权利与特权。据程汉大与英国宪法的起源等(1)根据材料, 概括汉代法律和英国 大宪章 的特点。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汉代法律和英国 大宪章 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7 分)42(15分)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

21、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9 年 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又提出:我们在国际上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阵线的一方面,并明确宣布“ 一边倒”。材料二 在1954年关于越南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上发生的一件事,表明周恩来对藐视中国民族尊严的敏感程度。周代表着中国,约翰杜勒斯(美国国务卿)代表着美国。杜勒斯对一个记者说, “只有在我们的汽车相撞的情况下, 两人才会会晤。 ” 一天上午, 当双方都提前到了会场时, 他们彼此

22、遭遇了。杜勒斯摇摇头,走出会议室,完全藐视这位中国外交部长。(到了1971年)因此我走下首次抵达北京的飞机向他( 指周恩来)走去时,就主动伸出了我的手。当我们的手握在一起了,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摘自尼克松 1982 年 6 月写的回忆录领导者材料三 在周恩来同尼克松第一次会晤时对尼克松说:“你刚才不是在毛主席那里已经说了么,我们握手了。杜勒斯就不敢这样做。”尼克松则说,“总理也不一定愿意同他握手。” 周恩来肯定地说:“不见得,如果他愿意的话,我也会跟他握手的。” 尼克松说: “那好,我们握次手吧。” 他们隔着茶几又伸出手相握, 周围的人都笑了。一摘自谈判大师周恩来(1) 根据材料

23、一, 简要说明建国之初的外交特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5分)(2) 根据材料二、 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原因有哪些?(8分)并说明它对当时中国的外交产生了怎样影响(2分)4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受两极格局及美苏争霸影响最为深刻的是欧洲。 欧洲是冷战的最前线, 也是美苏争霸的主要战场。 战后欧洲由于实力的严重衰弱, 不仅丧失了传统国际体系中心地位, 更失去了在世界秩序中的主导力量地位。 传统的英法德等欧洲强国衰落, 社会主义国家在东欧兴起, 欧洲逐渐在意识形态上分立。 两极格局形成后,欧洲在地理空间上以德国中部为界限被一

24、分为二,“两个欧洲” 在美苏主导下截然对立,双方都将对方视为自身安全的极大威胁。安全上的需要、经济上的依赖使得东西欧不得不选择依附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沦为美苏争霸的工具。摘自武进独立外交与大国地位戴高乐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材料二 戴高乐充分意识到了托管或肢解德国的设想已成过去, 在冷战格局中, 法国只有面对现实。 战后欧洲大陆各国积极谋求欧洲统一, 这就为戴高乐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战略选择, 那就是利用欧洲统一的框架来制约西德。 法国凭借着优越的政治地位和军事实力, 获得了西德的支持, 从而实现了法国当骑士, 西德当战马的两厢情愿的结局。 1963 年, 法德两国在巴黎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 从此开

25、始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巴黎-波恩轴心” 时代。摘自二战后戴高乐主义的外交战略(1) 根据材料一, 分析二战后欧洲所面临的形势。 ( 6 分)(2) 根据材料二, 说明戴高乐主张法德和解的主要目的。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法德和解的意义。 (6 分)第一部分 选择题1-10:DACDB ABABC 11-20:DCCBD DCACB 21-30:BDBCB ABBDC 31-40:DACCC ACDCC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41.(1) 汉律:崇尚宽简;强调皇权至上(或皇权高于法律);礼法并用(或刑礼一体);儒家思想成为法律的基础。(6分,答对 3 点即可)大宪章: 法律至上,王权有限(或以法律约束

26、王权); 保护私有财产;重视监督和落实;保障臣民自由与权利(6分,答对3点即可)(2)原因: 汉律:秦律严酷繁杂,吸取教训;汉初经济残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学融合法家等思想形成新儒学,强调礼法并用。(5分,答对1点1分,2点3分, 3点5分)大宪章:英国具有法治传统;中世纪的契约关系、政治协商传统;王权与贵族矛盾激化, 臣民反专制,争取民主、自由意识的产生;人文精神的发展。(5分,答对1点1分,2点3分,3点5分)历史价值:对后世都产生深远影响;都有利于缓和矛盾,稳定政局;都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 分,答对 1 点1分,答对2点3分)42.(1)特点:

27、一边倒;原因: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了保卫和捍卫革命成果。(2)原因:美国调整全球战略,认识到中国的力量;越南战争美国深陷泥潭,国内陷入政治经济危机; 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有意调整与中国的关系;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中国方面: 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影响: 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失败,掀起了于中国建交的新浪潮,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43.(1)形势:二战后欧洲成为美苏冷战的前线和主要战场 欧洲失去了国际力量的主导地位;美苏冷战导致了欧洲的分裂。(6分)(2)目的:制约西德并主导欧洲。(1分)影响:法德和解消除战争隐患;推动了欧洲统一进程;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5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