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581KB ,
资源ID:840284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4028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新疆伊犁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新疆伊犁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历史考试试卷出卷人:钱丽 审卷人:钱丽 考试时间:90分钟 卷面分值:100分一、单选题(共80分)1. 元代东鲁王氏农书农器图谱收录了一百多种农具,配有歌咏各种农器的诗作与插图,在刻画器物形状、颂美器物功能的同时,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的进步。下列诗作中属于描述下图所示排灌农器的是A. “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诉声呀,初疑蹙踏动地轴,风轮共转相钩加。”B. “从来激浪转筒轮,却恨翻车智来仁。谁识人机盗天巧,因凭水力贷疲民。”C. “日日车头踏万回,重劳人力亦堪哀。从今垄首浇田浪,都自乌键领上来。”D. “二百筒车

2、架锦屏,初冬田空暂歇停。何人开堰高轮转?筒灌鱼塘活水清。”【答案】B【解析】【详解】图示排灌农器是水力翻车,B反映了水力翻车使人摆脱了人力劳作的辛苦,故选B;A反映了宋代利用风力风车进行灌溉,不符合题意,排除A;C是牛转翻车,D是筒车,不符合题意,排除CD。2. 汉书选列了310个县的户口数字,少者户数40196,口数109000;多者户数80000,口数246000。由此可推知,当时A. 小农经济特征明显B. 县级行政区较为稳定C. 经济发展人口增长D. 国家收人以户税为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310个县的户口数字,少者户数40196,口数109000;多者户数80000,口数

3、246000”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汉代小农户的数据庞大,体现出典型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户及人口的数量,而不是强调地方行政,排除B项;材料没有比较,无法反映人口的增长,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税收的来源,排除D项。3. 唐玄宗时,敕令男满15岁、女满13岁,听婚嫁,“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汲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这一敕令A. 保证唐朝社会持久繁荣B. 延续唐初休养生息政策C. 巩固小农经济生产方式D. 埋下藩镇割据战乱祸根【答案】C【解析】【详解】降低婚嫁年龄,而且按照户口增减进行考核,这种举措目标是增加人口,而增加人口有利于巩固小农经济生产方式,C正

4、确;人口增加和社会持久稳定繁荣并无必然联系,排除A;玄宗时期已经不再是休养生息政策,排除B;设置节度使导致了藩镇割据,排除D。4.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古代中国耕作与灌溉工具的发展”示意图。标序号的内容中有一处时代对应错误,它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曲辕犁出现的时间是在唐朝,唐朝的存在时间是618年至907年,因此B错误,符合题意;ACD出现的时间及朝代均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5. 中国古代某一水利工程不仅解决了岷江水患,还促使四川地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该水利工程是A. 白渠B. 漕渠C.

5、坎儿井D. 都江堰【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岷江、天府”可以判断出这一水利工程是都江堰,D正确;白渠、漕渠和坎儿井均位于关中地区,ABC排除。故选D。6. 明代鱼鳞图册确定了每块田地所有权的归属与四至。据此可知,明代鱼鱗图册的作用是A. 增加了土地数量B. 抑制了土地兼并C. 保证了户籍管理D. 有利于解决土地产权纠纷【答案】D【解析】【详解】明代鱼鳞图册确定了每块田地所有权的归属与四至,有利于解决土地产权纠纷,故D符合题意。明代鱼鳞图册确定了每块田地所有权的归属与四至,防止了土地占有者隐瞒地产,本身并不增加土地数量,故A不符合题意;明代鱼鳞图册并不限制土地占有数,不是为了限

6、制土地兼并,故B不符合题意。明代鱼鳞图册与户籍管理没有直接联系,故C不符合题意。7. 明代以前,江南的苏松杭嘉湖五府是全国最大的谷仓。明中叶以后,江南则渐需从外地购入粮食,康熙皇帝有言,“谚云:湖广熟天下足,江浙百姓全赖湖广米粟”。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应是江南A. 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B. 受到倭寇侵扰的破坏C. 遭受长期的自然灾害D. 可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江浙百姓全赖湖广米粟”,是因为明代蚕桑、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普遍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相应减少,A项正确;江浙一带受到“倭寇侵扰”是元末到明代中期,经过戚继光抗倭的打击,到明朝中期已经基本解

7、决,B项错误;“长期遭受自然灾害破坏”、“可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与江浙地区经济发达的史实不符,CD两项错误。8. 南宋时,谚语云:“苏湖熟,天下足”。明朝时,松江、苏州二府,棉作压倒稻作,“邑之民业,首藉棉布”,嘉兴、湖州二府,蚕桑压倒稻作,“蚕或不登时,举家辄哭”。清朝时出现了“江浙百姓全赖湖广(湖北湖南)米粟”现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工商业发展推动了江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清朝湖广地区已经成为了全国经济的重心农业格局的变迁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进程外来作物的引进促进了湖广地区农业发展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南宋时,谚语云:苏湖熟,天下足”“明朝时,松江、苏州二府,棉

8、作压倒稻作”“嘉兴、湖州二府,蚕桑压倒稻作”“清朝时出现了江浙百姓全赖湖广(湖北湖南)米粟”可知南宋时江浙地区主要种植粮食作物,随着明清工商业的发展大部分改种经济作物而湖广成为粮食重要供应区,推动了江南地区农业结构的调整,故正确;材料中没有展现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状况,不能得出湖广地区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故错误;因为农业格局的变迁使农业生产出现区域化,促进了农产品的区域交易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故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不同地区农作物种植比例的变化没有体现外来作物的影响,故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正确,排除A、C、D。9. 南宋时江西景德镇的瓷器有的窑“器尚黄黑”,最受浙江人欢迎;有的窑专产高足碗、

9、雪花碟等,最受川广荆湖人欢迎;有的窑专产绣花、银绣、弄弦之类的碗碟,最受江浙福建人欢迎。由此可知A. 制瓷业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B. 市场需求差异推动制瓷业发展C. 最德镇成全国制瓷业中心D. 制瓷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不同的地区喜欢不同的瓷器,由此景德镇的某些窑厂便专门生产某种瓷器,这说明市场需求的差异推动了制瓷业的发展,故选B;材料说的是人们的喜好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而不是制瓷业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排除A;材料只说了景德镇一个地方瓷器的发展状况,没有比对,故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清时期才产生,南宋时期的手工业在经营方式上并没有发生

10、根本性的变化,D项说法错误,排除。10. 从目前发现的遗址看,战国铸钱作坊既有专门性的铸钱作坊,也有和礼乐器、车马器、工具、兵器等一起铸造的综合性作坊,当时诸侯国国都有作坊,一些地方郡县也有。该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 周王室权力已衰微B. 社会政治环境动荡C. 社会经济发展迅速D. 各国货币需求增加【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专门性的铸钱作坊一起铸造的综合性作坊”“诸侯国国都有作坊,一些地方郡县也有”等信息可知,战国时期既有专门性的作坊,也有综合性作坊,不仅诸侯国都有作坊,并且地方郡县也要作坊,体现了这时期手工业作坊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社会经

11、济发展的状况,与周王室权力衰微没有直接关系,A项错误;社会政治环境的动荡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项错误;各国货币的需要增加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不符合材料中“根本原因”的设问,D项错误。11. 北宋时期,江浙和四川成为全国丝织业的中心。河南、河北、江西生产的瓷器大量运销国外。苏皖地区金、银、铜、铁、铅、煤的开采冶炼规模相当大。据此可知,宋代A. 手工业的区域分工比较明显B. 丝织、瓷器等产品大量出口C. “朝贡贸易”得到一定发展D. 手工业生产始终由政府主导【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江浙和四川成为全国丝织业的中心”“河南、河北、江西生产的瓷器”“苏皖地区金、银、铜、铁、

12、铅、煤的开采冶炼”可以得出,宋代时手工业的区域分工比较明显,故A正确;题干不仅仅涉及出口,还涉及到生产规模,B项对材料信息概括不全面,排除;通过题干无法判断题干中的贸易属于“朝贡贸易”,排除C;题干涉及的手工业并不一定全部由政府主导,排除D。12. 王祯农书曾载:“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轴,作二卧轮。用水激下轮,则上轮所用弦通缴轮前旋鼓,棹枝一侧随转。则排随来去,揙冶甚速,过于人力。”这种设备最早出现在A. 战国B. 汉代C. 宋代D. 元代【答案】B【解析】【详解】王祯农书中记载的借用水力鼓风冶铁的水排,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B项正确;战国时期还没有发明水排,A项错误;宋代、元代不是水排出

13、现的最早时间,CD两项错误。13. 元朝政府起初在南方先后设七个市舶司,后来合并为广州、泉州、庆元三处,还制定了市舶法则,规定由市舶司审批货物等,发给公验、公凭。元朝政府设立市舶司主要目的是A. 加强商业直接监管B. 政府垄断对外贸易C. 加强对外贸易管理D. 为了增加商业税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元代设立专门的对外贸易管理机构市舶司,并制定了货物审批的相关规范,有利于政府加强对外贸易管理,C项正确;材料反映政府设置机构与规范对商业进行监管,并非直接监管,排除A项;题干不能反映元代对外贸易的垄断性,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政府增加税收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C。14. 唐代长

14、安的东、西两市,日午时击鼓三百声,开启市门;日落前七刻击钲三百声,关闭市门。宋代汴京(开封),既有日市,也有早市和夜市。由此可见,宋代的商业活动()A. 严格坊市界限B. 广泛使用白银C. 突破时间限制D. 出现商帮会馆【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唐代长安的市开放关闭有时间限制,而宋代汴京的市则没有时间限制,说明宋代的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故选C;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的市突破时间限制,没有体现严格的坊市界限,排除A;广泛使用白银是在明代,商帮的出现是在明清,排除BD。故选C。15. 如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

15、。这反映了当时A. 实行不抑兼并政策B. 民众税收负担沉重C. 城市经济职能增强D. 对外贸易高度繁荣【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城市没有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政府对商业不再直接监管,只是设税务所负责征税管理,这说明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C正确;实行不抑兼并政策是宋代的土地政策,A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体现税收量的变化,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北宋汴河沿岸商业发展情况,不是对外贸易,D错误。16. 元朝时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的是A. 广州B. 明州C. 宁波D. 泉州【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6、,元朝时期,海外贸易中泉州是最大的港口,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故选D;ABC均与题干不符,故排除。故选D。17. 明清江宁府志载:“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 明清工商皆本思想受到压制B. 政府加强对经济宏观指导C. 为限制西方殖民而闭关锁国D. 资本主义萌芽侵蚀传统经济【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反映了封建政府限制工商业发展,维护自然经济基础抑商传统,说明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威胁传统小农经济的稳定,故D项正确;题干未涉及对工商皆本思想的压制,排除A项;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并非宏观指导经济发展,排除B项;题干信息与闭关锁国政策

17、无关,排除C项。故选D。18. “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所体现的经济政策是A. 重农抑商B. 重商主义C. 闭关锁国D. 工商皆本【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可知材料重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主张抑制商业,是重农抑商的政策体现,A项正确;重商主义是西方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经济思想,排除B项;题干信息未体现闭关锁国思想,排除C项;材料主张抑制商业,而非工商皆本,排除D项。故选A。19.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阻碍了中外之间的贸易往来 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A. B. C. D. 【答案

18、】B【解析】【详解】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使中国落后于历史的发展潮流,因此正确,B符合题意;避免西方殖民侵略的说法不符合史实,错误,AC排除;当时民族工业尚未产生,错误,D排除。故选B。20. “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入海,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材料突出反映清初实行A. “工商食官”制度B. “海禁”政策C. 专卖制度D. “重农抑商”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海禁”政策是明清时期严格限制私商出海经商的政策,故B符合题意;“工商食官”制度是西周官营手工业制度,指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

19、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故A不符合题意;专卖制度是垄断特定商品买卖的政策,故C不符合题意;“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指鼓励农耕和限制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故D不符合题意。21. 如图中是某位航海家开创的新航路,该航海家是A. 哥伦布B. 迪亚士C. 达伽马D. 麦哲伦【答案】A【解析】【详解】开辟的通往美洲的航线,这主要和哥伦布航海有关,A正确;迪亚士开辟的是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的航线,B排除;达伽马是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C排除;麦哲伦及其船队完成的是环球航行,D排除。故选A。22. 1492年,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开辟从欧洲通往美洲新航路的航海家是

20、A. 迪亚士B. 达伽马C. 哥伦布D. 麦哲伦【答案】C【解析】1492年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开辟从欧洲通往美洲新航路的航海家是哥伦布,所以C选项正确。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故ABD三项排除。23. 16世纪末,欧洲“封建地主因收取定额货币地租,购买能力大不如前,财力和社会地位进一步下降。而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获益匪浅”。其主要原因是A. 商业革命B. 封建制度解体C. 价格革命D. 教会势力衰落【答案】C【解析】【详解】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西欧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价格革命”使得土地贵族受到打击,故C符合题

21、意;商业革命是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引起的欧洲商业和世界市场的一系列新变化,如: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的增多;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世界市场的形成,故A不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后,原来靠收固定地税的地主的利益受到打击,而新兴资产阶级和部分新贵族则靠商业进行大量资本积累,这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B项是影响而非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16世纪教会势力受到人文主义的挑战,但没有遭到启蒙思想的猛烈冲击,因为启蒙运动兴起于17世纪,故D不符合题意。24. 17世纪欧洲一本书中记载了风梨、马铃薯、木薯等农作物品种,它反映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A. 商路和

22、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B. 洲际之间农业物种的交流C. 美洲传统社会遭到巨大破坏D. 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加速【答案】B【解析】【详解】马铃薯、凤梨、木薯等农作物原本产于美洲,而在17世纪欧洲的书中出现,说明洲际间的物种进行了交流,这一现象是源于新航路开辟后引发的商业革命,B项正确;材料表达的是商品种类的增多,不是贸易中心的转移,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新航路开辟对美洲社会的破坏,C项错误;材料仅仅说到由于新航路开辟引发的洲际间物种的交流,没有涉及欧洲资本原始积累,D项错误。25. 从1585年到1604年,英国每年至少有一百到两百艘国家授权的武装商船出海,他们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西班牙运输船队

23、。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A. 工业革命需要寻求大量原料B. 英国已夺得世界的殖民霸权C. 新航路开辟后多国殖民竞争D. 新航路转移促进了贸易的繁荣【答案】C【解析】1585年到1604年,英国尚未进行工业革命,故A错误;英国夺得世界的殖民霸权是在18世纪打败法国后,故B错误;新航路开辟后列强的殖民竞争激烈,英国与西班牙的矛盾尖锐,故出现材料所述现象,故C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航路转移促进了贸易的繁荣,而是强调殖民扩张的矛盾,故D错误。故选C。26. 由于咖啡、茶、糖和烟草等大宗商品的出现,世界贸易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到1750年,除了澳大利亚以外,世界上所有地区都被纳入到全球的商业网络中。这一现象

24、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早期殖民扩张B. 新航路的开辟C. 工业革命开展D. 世界市场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欧、亚、美和非洲等地区都被纳入到全球的商业网络中,故A正确;新航路的开辟是这一现象的间接原因,故B错误;1750年时工业革命还未开展,故C错误;世界市场形成是这一现象是结果,不是原因,故D错误。27. 重商主义者认为:对外贸易是国家富裕的根本途径,但进口商品是有害的,国家应当保护贸易,来促进本国工业品的发展。下列不具重商主义特征的是A. 组建特权性贸易公司B. 英国取消黑人奴隶贸易C.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D. 维系高额关税奖励出口【答

25、案】B【解析】【详解】英国取消黑人奴隶贸易,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后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属于自由主义经济政策,B符合题意,故选B;ACD都符合重商主义特征,不符合题意,排除。28. “欧洲海外扩张和陆上扩张的最明显的结果是,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了。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块大陆或半球。整个地球的外形首次被确定和绘入地图。”材料强调了欧洲的殖民扩张A. 阻碍了新航路的开辟B.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C. 阻碍了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D. 推动了世界的和平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整个地球的外形首次被确定和绘入地图”可知,材料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肯定了欧洲的殖民扩

26、张使世界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拓展,故选B;新航路的开辟后,西方国家开始了殖民扩张,A项表述错误,排除;C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29. 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西欧殖民扩张的序幕。18世纪下半叶,确立了海上殖民霸主地位的国家是A. 西班牙B. 葡萄牙C. 荷兰D. 英国【答案】D【解析】【详解】英国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1763年通过“七年战争”打败法国,掌握了海上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答案为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30. 17世纪初期,人口不足200万、国土面积仅为北京市两倍半的小国,却拥有全欧商船吨位的4/5,凭借着“海上马车夫”的优势称霸海上。该国是()A. 葡萄

27、牙B. 西班牙C. 荷兰D. 意大利【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时间“17世纪”、“国土面积仅为北京市两倍半的小国,却拥有全欧商船吨位的4/5”、“海上马车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荷兰商船数量超过了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故称为“海上马车夫”,C项正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A、B、D项错误。31. 如图所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迅速增长,其原因是A.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B. 珍妮纺纱机的推广C. 发电厂的广泛建立D. 内燃机的广泛应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时间可以判断出这一时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煤炭产量增加主要和当时的动力改进有关,A正确;珍妮纺纱机是人力,B排除;发电厂和

28、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CD排除。故选A。32. 18世纪早期,英国经过激烈斗争获得了贩卖奴隶的特权;19世纪早期,英国议会却通过立法,废除了奴隶贸易,导致这变化的主要因是A. 综合国力的衰落B. 工业革命的开展C. 道德良心的发现D. 非洲人民的反抗【答案】B【解析】【详解】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工业资本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庞大的自由雇佣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外市场,然而,奴隶劳动力缺乏人身自由,直接妨碍自由雇佣劳动力的形成和市场的扩大,使黑人奴隶贸易日益失去了继续存在的价值,故选B;19世纪早期,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通过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A不符合史实,排除

29、;CD不是主要原因,排除。33.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结束人类对水力、畜力和风力依赖的发明是()A. 珍妮机B. 蒸汽机C. 电动机D. 内燃机【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时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内容是结束了水力、畜力和风力的依赖,可知此发明是蒸汽机,因为蒸汽机通过燃烧煤炭产生蒸汽,进而驱动机器,蒸汽机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小,工作效率高,提供了新的动力,使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B项正确;珍妮纺纱机依然依靠的是人力,A项错误;电动机和内燃机全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C、D项错误。34. 当拿破仑的军队与英军作战时,身上穿的军服,都是来自英国这个被拿破仑嘲笑为“小店主”国家的棉纺织品。由此推知

30、,这一时期A. 英国传统纺织品质优价廉B. 法国奉行自由贸易原则C. 英国的市场经济迅猛发展D. 法国文明相较英国优越【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英国的棉纺织品销售到法国,说明了英国海外市场的拓展,故C项正确;A项,题干未体现对英国棉纺织品的评价,排除;B项,题干不能反映法国的贸易政策,排除;D项,题干信息并未涉及英法文明对比,排除。35. 19世纪中期,英国议会通过法令,规定8至13岁的童工每天工作6.5小时,外加3小时教育时间,这一规定A. 反映了“福利国家”的建立B. 解决了当时的阶级矛盾C. 是工业革命发展的结果D. 丰富了工人的业余生活【答案】C【解析】【详解】19世纪中

31、期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这一规定在适应工业革命需要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童工的利益,是工业革命推动社会发展的结果,故答案为C项;“福利国家”的建立是在二战后,排除A项;B项中的“解决了”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这一规定与丰富工人的业余生活无关,排除D项。36. 世界工业生产在1860至1913年间增加了七倍,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新航路的开辟B. 奴隶贸易的兴盛C. 工业革命的发展D. 信息革命的开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860年可知,此时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因此世界工业生产增加,选项C正确;新航路开辟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此时奴隶贸

32、易已经被禁止,排除B;信息革命尚未开始,排除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时间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的掌握。37.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生产组织形式上的创新主要是指:A. 工厂制度的兴起B.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C. 垄断组织的出现D. 市场引领生产技术革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工厂制度的兴起、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和市场引领生产技术革新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排除A、B、D项。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在生产组织形式上出现了垄断组织,故选C。38.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其主要促成因素是A. 早起殖民扩张B. 第

33、一次工业革命C. 第二次工业革命D. 第三次工业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因此最终建立,故选C。早期殖民扩张的时间段是在16世纪至欧洲工业革命以前,使世界市场粗具规模,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工厂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因此初步形成,显然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第三次工业革命即第三次科技革命,其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排除D。39. 普法战争结束后不久,法国社会认为,是德国的教师打败或帮助打败了法国军队,因此,教育改革被视为是一

34、种“爱国主义责任”1875年,为应对法德两国科技的快速发展,英国皇家科技发展与教学委员会主张在大学中设立科学博士学位。英法两国的教育改革本质上说明了A. 教育改革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条件B. 国家间竞争压力要求科技进步C. 英法在两次工业革命中都居于领先D. 教育改革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完善【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材料“德国的教师打败或帮助打败了法国军队,因此,教育改革被视为是一种爱国主义责任”和“应对法德两国科技的快速发展,英国皇家科技发展与教学委员会主张在大学中设立科学博士学位”可以看出,英法两国的教育改革是在国家竞争压力的前提下出现的新的变化,故B正确;教育改革是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

35、条件,但这并不能说明英法两国教育改革的本质,排除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头羊是美德,排除C;在材料中无法看出教育改革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完善,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考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对教育的发展。40. 李鸿章曾赞叹一种中国人称之为“德律风”的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此发明是()A. 火车B. 电话C. 轮船D. 电报【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人手而能用,着耳能得声”可知,该发明能使位于不同地点的人们相互之间可

36、以“听”到对方的声音,符合电话的特征,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发明操作简单、能够远距离传输声音,体现了电话的特征,而不是火车,A项错误;轮船是交通工具,而不是“人手而能用,着耳能得声”,故C错误;材料强调了使位于不同地点的人们相互之间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这是电话的特征,而电报则不具备,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0分)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宋朝商品经济非常繁荣。农业发展使剩余农产品大量增加,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一些“专业化农业区”主要依赖外地提供商品粮,均使商品流通规模继续扩大。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字塔型结构,北宋后期全国镇市有1900有余,大者

37、年税收万贯以上,经济地位超出其所属之县,草市作为乡村定期集市更加普遍。在地方贸易网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江南、川峡、北方、西北几个较大的区域市场。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朝廷在南方沿海港口设立了多处市舶司,英宗时市舶收入年63万贯,至南宋前期已增至200万贯。北宋铸币量很大,很多时高出盛唐十余倍,但仍不能满足商业发展需要,因此民间开始出现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南宋纸币使用更加普遍,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超出了铜钱。宋朝城市繁荣,汴京和临安盛时人口均超出百万。大城市数量激增,加上广大州县城居人口及集镇人口,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可能达到20%以上。大城市中消费水平的涨高,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

38、,夜生活的发展,都达到空前水平。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归纳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商业繁荣的原因。【答案】(1)表现:农产品(经济作物)商品化程度高;三级市场体系和区域市场的形成;海外贸易发达(繁荣);货币使用量大及纸币的出现;城市商业繁荣(城市化水平较高:商业活动扩展到精神生活领域)。(2)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政府鼓励经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文化科技的进步;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1)根据“农业发展使剩余农产品大量增加,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

39、字塔型结构”“初步形成了江南、川峡、北方、西北几个较大的区域市场”“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北宋铸币量很大”“因此民间开始出现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宋朝城市繁荣”概括归纳。(2)根据“农业发展使剩余农产品大量增加,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并联系宋朝宽松的经济政策、文化科技进步、经济重心南移分析总结。42. 近代以来,大国的兴衰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

40、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英国人在1846年着手制订一项系统的自由贸易政策,紧跟着其他国家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经济活动处于普遍的自由主义环境里,在这种环境下,商业被认为应该不受政治国家限制,因而经济活动依然主要是国家性和全球性的。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币、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材料三 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的应用,使美国率先开启了电气时代,并由此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中,美国很快取代了英法的领先地位,以领头羊的姿态走在了世界前列,正是在电气时代,美国经济后来

41、居上。在20世纪后半叶,又是美国率先开创了信息革命,使美国得以再次走在前列,并保持其领先的优势。摘编自大国崛起:美利坚后发制人称霸世界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这一“重要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及最早从事的国家?并从全球化的角度指出其历史意义。(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46年英国着手制定“自由贸易”政策的经济原因。这种政策的推行有利于英国形成怎样的国际地位?(3)据材料三说明“美国经济后来居上”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和大国兴衰的主要因素。【答案】(1)事件:新航路开辟;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意义:

42、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交汇融合,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原因: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地位: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3)原因: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促进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 【解析】(1)本题据材料一“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与这一“重要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新航路开辟。再结合史实回答最早从事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交汇、世界市场、全球化等方面指出其历史意义。(2)本题据材料二“英国人在184

43、6年着手制订一项系统的自由贸易政策经济活动处于普遍的自由主义环境里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工业革命的角度说明1846年英国着手制定“自由贸易”政策的经济原因。再从世界工厂、贸易中心等方面回答英国形成怎样的国际地位。(3)本题据材料三“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的应用,使美国率先开启了电气时代,并由此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领头羊的姿态走在了世界前列20世纪后半叶,又是美国率先开创了信息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角度说明“美国经济后来居上”的原因。再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市场的角度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再综合上述材料即可从政策、科技等方面概括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和大国兴衰的主要因素。- 19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