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赤壁赋教案教学目标:一、学习作者身处逆境仍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精神。 二、学习本文将写景、抒情、说理融合为一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心志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达意的目的。 教学难点:一、学习本文融情于景、融情于事的特点; 二、领悟生命的意义。 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程:第1课时教学要点: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掌握诵读要领;梳通字词。一、导入人生是一支春曲,也是一首秋歌。漫漫人生路上,既有和风丽日,也有寒风苦雨。挫折面前,有的人灰心丧气,从此一蹶不振;有的人却不以得失为怀,在哪里跌倒在哪
2、里爬起来,有着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情怀。比如李白在42岁被玄宗皇帝下诏入京时,他大呼“仰天大笑出东门,我辈岂是蓬蒿人。”显得那样的豪迈自信;被变相地赶出长安时,仍吟诵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大家很熟知的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也是这样一个不重得失的人。下面,让我们一起从前赤壁赋中去体会苏轼不以得失以怀的旷达胸襟。 二、题解1、 关于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父苏询,弟苏辙合称为“三苏”,同列为“唐宋八大家”。早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后王安石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密州等地任地方官。元丰二年(1079年)又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出狱后
3、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名义上是管理地方军事的助理官),政治处境仍然十分险恶。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后来,旧党执政,一度被召回,又因与旧党发生分歧再次外调杭州。到新党得势,又被贬到海南岛。1100年,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时年64岁。2、苏轼文章的特点变幻无穷,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像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3、写作背景本文是苏轼在湖北黄州度过了三年苦闷贫困的谪居生活以后写的。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 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像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
4、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即念奴娇赤壁怀古)。后来,苏轼曾两次游黄州城外的赤鼻矶(亦称“赤壁”)并先后写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后人便把赤壁赋叫做前赤壁赋。但苏轼所游,实非三国赤壁之战的旧址(旧址在湖北北嘉鱼东北之长江南岸)。4、本文主要内容阅读课文提示第二、三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写作手法。 5、 关于“赋”阅读课文提示第一段。 三、熟读课文,积累字词句1、 师范读 2、 诵读指导(1)“以文为赋”是这篇赋的一大特点,它不是以整句形式来写的骈文,而是骈散结合,注重声韵美。诵读时应注意句间的停顿、延长和节奏,同时注意
5、叙述句的平缓语调;描写句的意境把握;抒情句的感情韵味。(2)找出每段中押韵的韵脚。如第一段中的“间、天、仙、然”。 (3)齐读。学生齐读课文,读时体会音韵,注意押韵句。3、 默读。要求学生对照注解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正音,疏通大意。 4、 师生共同小结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嘱) 2、山川相繆(缭) 3、冯虚御风(凭) (二)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下江陵(攻占) 歌窈窕之章(唱歌) 顺流而东也(向东进军)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2、形容词作名词击空明兮溯流光(月亮映照下清澈见底的流水) 3、名词作状语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4、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
6、虾而友麋鹿(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5、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舞动、使?哭泣) (三)文言句式(从文中找出并翻译) 1、判断句故一世之雄也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倒装句(1)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 何为其然也? 而又何羡乎 (2)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寄蜉蝣于天地 相与枕藉乎舟中 托遗响于悲风。(3)定语后置:凌万顷之茫然 (4)主谓倒装句:渺渺兮予怀3、省略句:举酒属客 (省略主语) 4、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四)虚词“乎”1、用作语气助词:
7、根据所在句子的语气可分为:表疑问语气、反问语气,可译为“吗”“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乎:吗 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根据句意可翻译为“在、对、比、对于”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乎:于)3、用在句中的表停顿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四、作业1、熟读全文直至背诵。解说:诵读是本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只有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反复地读,才能理解文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跌宕起伏,也只有多读,才能加深记忆,帮助背诵课文。2、思考作者因何而乐,又因何而悲,感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第2课时教学要点:具体研习课文。一、导入苏轼在词作赤壁怀古中写道:“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
8、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多么壮丽雄奇的图景。面对赤壁,让人心潮如波涛般起伏。那么前赤壁赋中苏轼的心情和感受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前赤壁赋。二、初步感受苏轼泛舟赤壁的情感上节课我们疏通文意后,你觉得作者在赤壁泛舟时的感受如何? 情感变化:乐悲乐。 三、品读鉴赏,感悟苏轼的精神世界(一)品味美景之“乐”1、作者刚开始时是快乐的,那么快乐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泛舟时赤壁的景美,让作者暂时忘却不快。2、鉴赏第一段中的景物描写。(1)这些景物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写景名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宁静、优美、开阔)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皎洁、幽静、动态美)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9、。(朦胧、开阔)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梦幻神奇、浪漫) (2)作者的感受如何?(文中原名)明确: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羽化而登仙。(3)这些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心理世界和精神追求?明确:快乐的心情,“遗世独立”的追求。(道家追求超脱的思想) (4)第一段可分为几层?明确:分三层。第一层(第一句):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第二层(第二至倒数第二句):描写景物;第三层(最后一句):抒发感受,突出游人之乐。作者由景自然过渡到人的感受上,痛快淋漓地描绘出要飞升成仙的情景,情中有景,景情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笔势流畅、清新。(二)感悟人生之“悲” 1、作者“悲”又从何而来?明确:从歌词中来,政治失意,理想
10、悠远;从箫声中来,箫声哀怨,倾诉悲苦; 从历史中来,人生苦短,功业未成; 从自然中来,长江无穷,人生短暂。2、所唱的歌表达的是么样的情感呢?(反复诵读品味歌词) (联系作者人生经历,参考导学案) 明确:悲中有乐,乐中有悲。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及时行乐的愉悦;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好理想悠远渺茫的惆怅。 “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句中的“美人”一般认为是君主,自己与君主天各一方,写出了苏轼忠君的殷切,希望君主能重用自己,为国分忧,然而自己却遭受贬
11、谪,理想无法实现。)(拓展: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可望不可即的惆怅)。 3、诵读第二段描写箫声的语句。箫声有什么特点?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明确:凄婉。写法:拟声词“呜呜”和叠词“袅袅”,比喻“不绝如缕”,想象“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夸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极力渲染哀怨的箫声感染力之强。4、“如怨如慕”中的“慕”怎么理解?呼应歌词中的那一句?明确: “慕”的理解应为“思慕”,呼应“望美人兮天一方”。(由此可知,“客”是受苏子歌词的影响“倚声而和”, “客”之悲就是苏子之悲)5、引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诗句,并想起了曹操,表达了“客”怎样的心理感受?(补充曹操短歌行诗句“对
12、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对短暂的生命、无常的人生流露出消极悲观的人生观,认为历史英雄人物终归化为陈迹,世间万物不过是过眼云烟。6、第四段除了由历史人物间接表达出心中的“悲”之外,还直接抒发了自己心中的悲情,请找出并诵读。明确: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三)领悟胸怀之“乐”1、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明确:对人生哲理的领悟。1)变与不变: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2)取与不取:莫取功名利禄,共适清风明月。 2、怎么理解“物与我皆无尽也”? 明确:1)代代相传,永不停息;2)佛家思想:“生死轮回”;3)道家思想:
13、“比形于天地,受气于阴阳”(秋水),人由“气”变成,死后回归自然;4)精神、贡献(成就)无穷无尽,如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 3、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胸怀? 明确: “喜而笑”,转悲为喜。要像享受清风、明月那样,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达观处世,进退坦然,随遇而安,顺从自然。 (四)赋的传统手法文中的主客问答是否真有两个人问答对话?他们表现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同?明确:据说当时真有一乐师相随,但主客问答是虚拟的,这是赋体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主客问答,抑客伸主”。 作者常借此手法(主客间一难一解,互相辩驳)来表达内心矛盾的两个方面;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
14、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五)小结苏轼的心中是悲苦的,但却表现出豁达乐观,这在中国文人身上比比皆是,如李白、杜甫、陆游、辛弃疾等。这种痛苦来自于传统思想中儒道两家的斗争:一方面是兼济天下、建功立业的儒家入世抱负;另一方面是在人生失意时追求精神超脱、遗世独立的道家人格理想。但儒、道又有互补的一面,二者相互调和、补充,共同构成了苏轼既心怀苍生兼济天下又善于自我调节、胸怀豁达的伟大人格。四、鉴赏本文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手法赋的写作,除歌功颂德外,大多带有讽喻的目的。讽喻:用委婉的方式来说明事物的道理,使人省悟后自动弃旧图新,改恶从善,所以通常是借他
15、物来说理,先极力铺陈所借用的事物,而后说出本意。阿房宫赋是这个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先写阿房宫的华丽、秦人的奢侈,其实都是为了讽喻唐统治者要汲取秦亡的教训,其本意就在“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句话上。赤壁赋的写法比较特殊,但也是先言他物(水、月)后说本意,只是它的劝谕对象不但有“客”,连作者本人也包括在内。(一)问:文章“乐悲乐”的感情变化是怎样通过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表现出来的?明确:围绕江月之景与三国时赤壁之战的故事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结合。 第一段重在写景,作者把冰清玉洁的明月和浩瀚无边的江水与天地浑然一体的景致描写到极限,给人苍茫辽阔、飘飘然如升入仙界之感,人置身于这
16、样的美景中自然心旷神怡,“乐”情满怀,同时为下文的抒情、议论打下基础。第二段重在抒情,承上文之景描写泛舟时的欢乐心情。面对如此美景,主客之间不免饮酒作歌,酒、歌又可增添“乐”趣。然作者当时遭贬,心情不是十分愉快,即“乐”中自有“悲”情,况客人吹箫,“其声呜呜然”,凄切哀婉,更增加了“悲”情,为下文主客问答作铺垫。第四、五段重在议论,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来阐示天地人生“变”与“不变”的哲理。我们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也不必哀伤曹操虽一世之雄,而今却了无踪迹。清风与山间明月,是我们实实在在可享用的。至此,主客之间的理性思辨与感情体验都得到了升华,自然又“洗盏更酌”欢乐无限了。尤其可贵的是,作者表
17、达对宇宙人生的见解没有脱离赤壁之游的环境、条件,而是把理论的反复辩白和感情的起伏变化及文赋的层次结构有机结合,使抽象的观点具有形象性和感染力,把哲理和诗情高度融合,给读者以艺术享受,令读者对文中的乐观豁达有了更深的体会。(二)问: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是如何体现的?明确:1、保留传统赋体诗的特质和情韵特点:运用赋体传统的对话形式、韵文和对偶句式,使文章富有节奏感。韵文:如第一段中的“间、天、然、仙”等。对偶句: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读来琅琅上口,具有音韵美。2、突破了传统赋的表现手法:章法结构和语言格式注入了更多散文因素,造语多有变化,用典不拘故事,写景富于变
18、化,使文章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不拘一格。一篇几百字的短文能如此波澜起伏,环环紧扣,体现了作者巧妙的构思和高超的艺术手腕,又可看出苏轼文学创作的革新、解放的精神和浪漫主义色调。五、课文总结文章描述了作者与客人秋夜泛舟游赤壁的情景,通过对优美景色的描写和富有理趣的主客问答,展示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心情,表现了他不以得失为怀的旷达胸襟。文章韵散交错,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诗情、画意、理趣融合无间,结构跌宕起伏,语言准确优美,富有铺排奔放之势。 六、作业课后练习题二、三、四。附板书:一 夜游美景 叙事交代时、地、人、事 乐 泛舟乐趣 写景描写风、水、月、露、舟 写乐举酒、诵诗、纵舟、登仙二 饮酒行乐 饮酒放歌歌声激昂 悲 有喜有悲 客人吹箫箫声悲凉三 主客问答 主问惊异急切严肃认真的神态 悲 客人伤怀 客答怀古伤今箫声悲凉的原因四 回答客人 举长江明月为例“变”与“不变” 乐 抒发已怀 抒怡然自足情怀“取”与“不取”五 客喜而笑 洗盏更酌杯盘狼藉 乐 相枕而卧 相与枕藉东方既白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