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2016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一、单选题:共40题 1现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充入不同浓度的氧气,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如图所示。则在氧气浓度为a时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B.用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的比例是2/5C.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9mol氧气D.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能量的比例是1:2【答案】C【解析】氧浓度为a时,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为15mol大于酒精的产生量,因此多余的二氧化碳为有氧呼吸产生的,A错误;由坐标图可知氧气浓度为a时,产生酒精的量为6mol,也意味着无氧呼吸产生CO2的量为6mol,因呼吸产生CO2的总量为15mol,则有
2、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为15-6=9mol,假设厌氧呼吸消耗葡萄糖xmol,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ymol,则2CO2+21 2x mol 6 mol x=3 mol+66CO2+61 6y mol 9 mol y=1.5 mol3/(3+1.5)=2/3,B错误;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为15-6=9mol,消耗的氧气也为9mol,C正确;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要远远多于无氧呼吸,D错误。2光能转化成骨骼肌细胞内ATP中的能量,需经过的主要生理过程依次是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 消化吸收 主动运输A.B.C.D.【答案】A【解析】太阳光能首先被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有机物被动物食用后进入消化
3、道内消化分解成小分子的有机物,才能被肠上皮细胞经主动运输吸收进入内环境,再进入细胞内进行氧化分解,把能量释放出来储存到ATP中,故A正确。BCD项错误。【备注】本题主要考查能量转化,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检测产物时选用试剂错误的是A.CO2澄清的石灰水 B.酒精酸性重铬酸钾溶液C.CO210%的NaOH溶液 D.CO2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答案】C【解析】CO2检测用澄清的石灰水,A正确;酒精在酸性条件下与重铬酸钾溶液反应产生灰绿色沉淀,B正确;10%的NaOH溶液是用来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而不是检测产
4、物的,C错误;CO2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来检测,D正确。 4下图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A.结构A中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B.供给14CO2,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CO2C3甲C.结构A释放的氧气可进入线粒体中D.如果突然停止CO2的供应,则短时间内的含量将会增加【答案】D【解析】结构A为类囊体薄膜,发生的能量变化为光能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A正确;供给14CO2,CO2首先被固定为C3,C3再被还原为有机物甲,因此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CO2C3甲,B正确;在结构A上发生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释放的氧气可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C正确;如果突然停止CO2的供
5、应,则短时间内CO2的固定受影响,而的还原仍在进行,因此含量将会下降,D错误。 5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的范畴的是A.肝细胞正常死亡B.胎儿手指间细胞的自动死亡C.某人因脑溢血使脑细胞死亡D.人胚胎发育进尾部细胞的自动死亡【答案】C【解析】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细胞凋亡,肝细胞正常死亡属于细胞凋亡,A正确;胎儿手指间细胞的自动死亡也属于细胞凋亡,B正确;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因此某人因脑溢血使脑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C不属于细胞凋亡的范畴,C错误;人胚胎发育进尾部细胞的自动死亡也属于细胞凋亡。 6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和细胞分
6、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B.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C.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D.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逐渐减少【答案】D【解析】.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A正确;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都有细胞的分化,B正确;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分化增加细胞的种类,分裂是分化的基础,C正确;分化的实质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不改变,D错误。 7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B.衰老的细胞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变小C.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D.细胞凋亡有
7、助于多细胞生物体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答案】B【解析】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A正确;衰老的细胞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变大,B错误;细胞分化增加细胞的种类,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C正确,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环境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D正确。 8若图1、图2、图3是某同学做有丝分裂实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1是在低倍下所观察到的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图象B.图1转化为图2的操作步骤是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视野亮度转动粗准焦螺旋C.图3是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后,在高倍镜下所观
8、察到的图象D.制作装片的过程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答案】C【解析】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旺盛的有丝分裂,图1不是在低倍下所观察到的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图象,A错误;高倍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因此,图1转化为图2的操作步骤应是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视野亮度转动细准焦螺旋,B错误;观察根尖有丝分裂的细胞图象操作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C正确;染色之前先用清水漂洗,D错误。 9HIV(艾滋病病毒)感染T细胞可使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蛋白质CDK1失活,并使cyclinB积聚。CDK1是细胞由DNA复制后进入分裂期的主要酶,cyclinB的降解则是进入分裂期的必要条件,因而HIV的感染造成T淋巴细胞核DNA
9、处于下图所示的A.I阶段B.II阶段C.III阶段D.IV阶段【答案】C【解析】根据图解可推知,图中、分别为细胞分裂间期的G1期、S期和G2期,包括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由于HIV的感染,造成T淋巴细胞的蛋白质CDK1失活,并使cyclinB积聚,致使T淋巴细胞DNA复制后无法进入分裂期,因此T淋巴细胞的核DNA处于图示的阶段。【备注】本题考查细胞增殖过程。10下图1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情况,图2表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B.图2中细胞含有八条染色体,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1C.
10、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D.图2中甲细胞不存在染色单体【答案】C【解析】图1中AB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加倍,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A正确;图2中细胞为有丝分裂的后期,含有八条染色体,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1,B正确;图2中细胞,发生了着丝点一分为二,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条变为1条,因此为图1中的CD段,C错误;图2细胞随着着丝点的一分为二,染色单体成为两条染色体,D正确。 11如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a)、核DNA分子数目(b)的直方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B.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C.表示着丝
11、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D.表示染色单体相互分离,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减半【答案】C【解析】图随着核DNA完成复制,染色体也完成复制,A错误;细胞板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的结构,此细胞为动物细胞,B错误;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因此染色体含量和核DNA含量一样,C正确;染色单体相互分离发生在分裂期的后期,图表示的时期为末期,D错误。 12取高度分化的月季韧皮部细胞,经离体组织培养出月季幼苗,说明A.细胞的全能性 B.细胞分化后恢复原状C.细胞的应激性 D.细胞的适应性【答案】A【解析】取高度分化的月季韧皮部细胞,经离体组织培养
12、出月季幼苗,此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原理为全能性,是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A正确;B错误,应激性为生物体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此题目不属于应激性,C错误;D错误。 13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不能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B.胚胎干细胞既有分裂能力又有分化潜能C.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都下降,酶活性减弱D.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答案】B【解析】有丝分裂有细胞周期,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A错误;胚胎干细胞既有分裂能力又有分化潜能,B正确;凋亡细胞内的有关细胞凋亡的基因表达不下降,酶活
13、性也不减弱,C错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都会促使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D错误。 14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A.后期 B.前期 C.中期 D.间期【答案】A【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后期,A正确;前期发生的是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核膜解体,核仁消失,B错误;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C错误;间期进行的是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D错误。 15下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组成的B.中含有激素、血红蛋白、尿素、CO2等物质C.中的大部分物质都可以进入D.细胞无氧呼
14、吸产生的乳酸进入中,中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体的内环境以及物质之间的交换。人体的内环境是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A错误。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血浆的成分,B错误。中的大部分物质可以进入,但淋巴不能回流变成组织液,即中的物质不可以进入,C错误。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中,中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D正确。 16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
15、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之间的关系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难度适中。静脉滴注后,生理盐水进入血浆中,并可由血浆进入组织液,A正确。注入的生理盐水进入静脉后不会刚好在细胞内、外液中平均分配,B错误。输入的Na+主要进入细胞外液,C与D均错误。【备注】钠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有关,钾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与细胞内液渗透压有关。17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
16、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答案】A【解析】生成的组织液氧气含量大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两者不相等,A错误;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来维持组织液的稳定,B正确;组织液和血浆可以相互转换,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C正确;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D正确。 18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A.Na+浓度B.渗透压C.K+浓度D.O2浓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的化学组成与理化性质,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Na+浓度是组织液高于细胞内液;细胞内液和组织液的渗透
17、压基本相等,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组织液K+浓度小于细胞内液;组织液的O2浓度高于细胞内液。 19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葡萄糖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内容。A正确,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正确,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正确,神经细胞膜的电位变化与Na+
18、、K+的流动有关,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错误,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是细胞内的生化反应。 20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A.轴突细胞体或树突 B.细胞体轴突C.树突细胞体或轴突 D.树突树突【答案】A【解析】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只能从上个神经元轴突突触前膜传递给下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细胞体或树突),A正确;B错误;C错误;D错误。 21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C.神经细胞外Na+内流
19、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答案】A【解析】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很多分支,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A正确;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单向传递,只能从上个神经元突触前膜传递给下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B错误;神经细胞内外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C错误;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D错误。 22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答案】B【解析】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A正确;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B
20、错误;反射活动发生的结构基础是需要完整的反射弧,C正确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需要神经递质参,D正确。 23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答案】C【解析】刺激神经纤维中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A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B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化学信号来完成的,C错误;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由未兴奋部位传导兴奋部位,而兴
21、奋传导的方向为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二者相反,D正确。 2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选项A,人看到酸梅时会分泌大量唾液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选项B,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本题中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唾液腺。选项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感受器,使其产生兴奋,兴奋沿着反射弧传导,最终引起唾液分泌。选项D,兴奋在两
22、个神经元间传递时,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25关于人体内激素和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B.高效性是酶的重要特性之一C.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可影响细胞的代谢【答案】A【解析】激素的化学本质并不都是蛋白质,性激素的本质为固醇,A错误;高效性是酶的重要特性之一,其次还有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B正确;酶的作用本质为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可影响细胞的代谢,D正确。26关于人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的直接支配B.胰岛素的合成需要mRNA和核糖体的参与C.肾小管上皮细胞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之一D.血
23、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答案】A【解析】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受神经的直接支配,A错误;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分泌蛋白,其合成需要mRNA和核糖体的参与,B正确;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其对水分的重吸收,C正确;胰岛素降低血糖含量,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含量,二者的作用相互拮抗,D正确。 27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和渗透压调节中枢B.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体液调节C.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D.寒冷能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答案】C【解析】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
24、调节中枢以及血糖平衡调节中枢,A正确;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体液调节,B正确;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抗利尿激素的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C错误。寒冷能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D正确。 28下列激素中属于促进血糖升高的一组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性激素A. B. C. D.【答案】D【解析】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A错误;B错误;性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C错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可以升高血糖,D正确。2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B.人体遇
25、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以及激素调节的特点等,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体液对激素的运输没有定向性;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血糖含量的变化可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来调节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分泌,也可通过下丘脑的神经调节来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饮水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26、。 30下列五种反应依次属于(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的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正常免疫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过敏反应A.B.C.D.【答案】B【解析】(1)属过敏反应;(2)属免疫缺陷;(3)和(4)属自身免疫病;(5)属体液免疫。【备注】
27、三类免疫失调疾病的比较31下列关于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答案】B【解析】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A正确;大脑皮层W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B错误;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C正确;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正确。 32下面关于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三种内分泌腺及其所分泌的激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等中枢、下丘脑还有内分泌调节中枢B.三种内分泌腺分泌
28、的激素直接参与靶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C.三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都是信息分子D.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的活动【答案】B【解析】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内分泌调节中枢,A正确;激素不参与靶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而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B错误;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C正确;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是负反馈调节,可以抑制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的活动,D正确。 33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C.在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D.动物
29、体的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跳水运动员在很短时间内作出复杂的动作只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完成的【答案】D【解析】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A正确;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B正确;在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C正确;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跳水运动员在很短时间内作出复杂的动作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D错误。34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鼻腔粘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B.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
30、杆菌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的类型,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A项所述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项所述为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项所述是正常菌群对病原菌的生物拮抗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项所述为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免疫球蛋白即为抗体。 35麻疹病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
31、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答案】B【解析】麻疹病毒减毒形成疫苗,是大分子物质,属于抗原,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A错误;初次接种该疫苗后,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发挥作用,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B正确;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迅速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C错误;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错误。 36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A.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D.单
32、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答案】A【解析】病毒感染后,可通过浆细胞产生抗体进行体液免疫,阻止病毒随血液循环扩散,A项错误;外界温度降低时,冷觉感受器接受刺激,通过传入神经传导至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经神经体液调节使体温维持稳定,B项正确;摄入高糖食品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其会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C项正确;单侧光照引起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背光侧比向光侧分布得多,植物向光弯曲生长,D项正确。 37牵牛花的茎可以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如果测量比较幼茎靠近物体一侧和远离物体一侧的生长素浓度和细胞大小,下表中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长
33、素的作用特点。特别要主要不同部位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茎在生长素浓度相对较高的时候长得快,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根据生长素在植物不同部位的敏感程度不同可知,植物茎会缠绕物体生长,远离物体侧生长快,靠近物体侧生长慢,说明远离物体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细胞体积大,靠近物体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细胞体积小。根据生长素在不同部位的作用特点D正确。 38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图1,图2所示实验,探究单侧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分解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B.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
34、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C.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D.胚芽鞘尖端对胚芽鞘的弯曲起关键作用【答案】D【解析】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则图1中乙图盖玻片左侧的生长素浓度下降,胚芽鞘尖端应该向右弯曲生长,而乙图直立生长,说明单侧光并没有将生长素分解,而是盖玻片阻挡了生长素的转移,使胚芽鞘直立生长,所以由图1可知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发生转移,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A错误;若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发生转移,则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A=B,CD,即CA=BD,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B错误;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则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A=B,CD,且A=B=
35、D,即CA=B=D,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C错误;D、由图1、图2分析可知胚芽尖端对胚芽鞘弯曲起关键作用,D正确。 39经实验比较,带芽的枝条扦插时易成活,其原因是A.芽能产生生长素B.带芽的枝条生长快C.带芽的枝条是活的D.芽能迅速形成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答案】A【解析】芽能产生生长素,生长素可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因此带芽的枝条扦插时易成活,A正确;带芽的枝条生长快的原因还是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B错误;带芽的枝条是活的,不是带芽的枝条扦插时易成活的原因,C错误;带芽的枝条扦插时易成活的原因也不是芽能迅速形成叶片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40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
36、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答案】C【解析】生长素是由色氨酸合成的,A正确;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B正确;幼嫩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大于成熟细胞,C错误;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D正确。 二、综合题:共6题41根据下面图一和图二,回答问题:图一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1)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_,提取该物质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_提取该物质时利用了
37、_原理,分离该物质的方法叫_法。(2)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上述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必须有氧气参与进行的是_,较强光照下,过程中d的移动方向是_;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在短时间内f量的变化是_(增加/减少)。(二)图二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a、b两个时间点的含义是:_。(2)分析乙图在B点时改变的某种条件可能是:_;:_
38、。(3)乙图中A点与B点相比较,A点时叶绿体中C3的含量_(填“多”或“少”)。【答案】(一)(1)类囊体薄膜上 防止色素在研磨过程中被破坏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 纸层析法(2) 线粒体 从叶绿体基质转移到类囊体薄膜 增加(1)a时刻CO2浓度最高,此时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 b时刻CO2浓度最低,此时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2)提高CO2浓度 适当提高温度 (3) 少【解析】(一)(1)物质a为叶绿体中的色素,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在提取色素时加入CaCO3可防止色素在研磨过程中被破坏;利用了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的原理,用无水乙醇来提取;用纸层析法来分离该物质。(2)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
39、段,发生场所在线粒体;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ATP,同时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TP,所以为;氧气只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因此只有;过程中的d是ADP,较强光时,ADP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移到类囊体薄膜参与ATP的合成;f是C5,若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CO2的固定速率会下降,在短时间内f量的变化是增加。(二)(1)甲图中,a时刻CO2浓度最高,此时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其后,随光照增强,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b时刻CO2浓度最低,此时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随着时间推移光照减弱,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最后到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2)乙图中B点时光合作用合成量有所增加,说明B
40、点改变的是可以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且为更加有益的因素,最可能是CO2浓度或温度的适当提高。(3)乙图中,A点光照强度低于B点,所以A点H含量少于B点;由于A、B处CO2浓度相等,生成的C3量也相等,但B处消耗更多,因而A点C3含量小于B点。 42图A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B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C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的),请据图作答:(1)图A所示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_期,处于图B(填字母)_期。(2)此细胞在分裂末期能否出现细胞板?_,理由是_。(3)图C
41、中DNA含量为2C4C的细胞,处在图B的_期。(4)用DNA的合成抑制剂处理,C图中DNA含量为_(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5)若图A是根尖分生区细胞,正处在培养液中,则在正常情况下,与其吸收矿质元素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_和_。因为进行此生理活动需要前者提供_,后者提供_。【答案】(1)中 M (2)不会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3)S(4)2(5)线粒体 核糖体 能量 载体【解析】(1)图A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的中期,M期分分裂期,因此处于图B的M期(2)此细胞为动物细胞,动物细胞在分裂末期不出现细胞板,细胞板的作用是形成细胞壁(3)S期为DNA复制的时期,DNA含量由2C
42、4C(4)用DNA的合成抑制剂处理时,DNA的含量就不会加倍,则C图中DNA含量为2(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5)根尖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参与的主要细胞器为线粒体和核糖体,线粒体被称为“动力车间”因此线粒体供能,核糖体为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合成蛋白质载体。 43甲图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乙图表示的是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和骨骼肌细胞之间的联系,请据图回答:(1)当吃的食物过咸时,血液中含量上升的激素主要是_,它是由_分泌的。(2)B是_激素,C是_激素,A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是_(填促进或抑制)。(3)在寒冷环境中,血液中含量会增加的激素有_(填字母),体温调节过
43、程属于_调节。(4)当血糖浓度增大,D激素含量上升,则D是_。(5)乙图所示的结构在反射弧中代表_。中的物质是_,该物质传递的方向是由_(填标号)释放,作用于_(填标号),其作用的效果是_。【答案】(1)抗利尿激素 下丘脑(2)甲状腺 促甲状腺 促进(3)ABC 神经-体液(4)胰岛素(5)效应器 神经递质 兴奋或抑制【解析】(1)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当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2)据图分析可知,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甲状腺激素,C是促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
44、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3)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故此时血液中含量会增加的激素有ABC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4)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故当血糖浓度增大,D激素含量上升,则D是胰岛素(5)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故乙图所示的结构在反射弧中代表效应器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面发生兴奋或抑制。44如图是某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的是人体特异性免疫中的_免疫过程。(2
45、)病毒侵入人体后作为_刺激T细胞,T细胞通过分化形成_细胞。该细胞产生的A物质是_。(3)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细胞膜上的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4)病毒侵入人体后,除发生图中的免疫过程外,还会发生特异性免疫中的_免疫。该过程通过_细胞产生的抗体发挥作用。【答案】(1)细胞(2)抗原效应T淋巴因子(3)蛋白质(或糖蛋白)(4)体液浆(或效应B细胞)【解析】(1)图示是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人体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过程。(2)病毒侵入人体后作为抗原刺激T细胞,T细胞通过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产生的A物质为淋巴因子。(3)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
46、密切接触属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依赖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而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糖蛋白)。(4)侵入到人体内的病毒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过程阻止病毒的散播,再通过细胞免疫过程予以消灭因此,病毒侵入人体后,除发生图中的细胞免疫过程外,还会发生体液免疫过程该过程通过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发挥作用。 45脑水肿常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如地塞米松)进行脱水治疗,其副作用是停药后会出现反弹。据报道,促皮质激素(ACTH)的治疗效果远远高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下图为糖皮质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和乙表示相应的器官,请据图回答:图中乙表示的器官是_,激素CRH的名称为_。(2)糖皮质激素可促进非糖物
47、质转化为糖,抑制糖的分解,则其作用效果与_(激素)相同。(3)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受ACTH的调控,同时其分泌量增加会_(促进/抑制)ACTH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为_。(4)脑水肿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一些蛋白质进入脑组织液中,导致其渗透压_,进而引起脑组织液总量增加。(5)适宜的刺激作用于甲器官可引起兴奋,在该过程中甲器官神经细胞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答案】(1)垂体 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2)胰高血糖素(3)抑制(负)反馈调节(4)升高(5)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解析】(1)图为糖皮质激素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相似,因此图中甲为下丘脑,它分泌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48、,该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皮质激素。(2)根据题中“糖皮质激素可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抑制糖的分解”,可以看出,糖皮质激素可以升高血糖,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也能升高血糖。(3)在激素的分级调节中,普遍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即相应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4)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一些蛋白质进入脑组织液中,会导致其渗透压升高,进而引起脑组织液总量增加。(5)产生兴奋是膜电位分布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膜外电位变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46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1)由甲
49、图可知,根和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为_mol/L,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_;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是_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对芽的效应是_。(2)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侧,这是由于_引起的,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_mol/L,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答案】(1) 不同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是促进,超过此浓度为抑制 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促进(2)小于 重力作用 促进【解析】(1)由以上分析可知:根和芽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分别为mol/L、mol/L;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不同;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是促进,超过此浓度为抑制 ;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对芽的效应是促进。(2)由于受到重力作用,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小于a侧;a侧生长素浓度对根起抑制作用,因此大于 ,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促进,因此根表现为向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