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至正集记载:“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元史记载:“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由这些资料可见元朝对边疆地区管辖、控制取得实质性进步 行省制度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行省制度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元代仿西周,以皇帝为天下共主实施贵族分权A B C D【答案】B【KS5U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行省制度。根据材料信息“唐所谓羁縻之州,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可知元朝对边疆控制的强化,正确。根据材
2、料信息“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可判断正确。行省制度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正确。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并不是实施贵族分权,错误。故应选B。2下列对西周政治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有在宗法系统里,天子和诸侯同时具有大宗与小宗的双重身份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将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宗法制主要是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A B C D【答案】B【KS5U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很明显,在宗法分封制下,周天子是始终的大宗,故第项错误,含有此项的均可排除。故应选B。3以下关于李悝变法和商鞅变法的相同之处的说法,
3、正确的是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重视加强法制 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建立什伍连坐制度 A B C D【答案】A【KS5U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改革。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建立什伍连坐制度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故可排除含有此项的选项,即排除B、C、D三项。故应选A。4宋朝中枢机构中“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的两个机构是A中书门下和三司使 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C参知政事和枢密院 D枢密院和三司使【答案】B【KS5U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北宋初年,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宰相职权。后为制约宰相,又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
4、意,故应选B。5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答案】B【KS5U解析】考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材料强调的是中国避免了政党斗争现象而发展成稳定的民主国家,这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密切相关,因为在这个制度下,只有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他民主党派均可参政议政,但不会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构
5、成威胁。A的根本宗旨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C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政治制度,D是民主法制建设的大政方针,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应选B。6唐律疏议资贼规定:“非家庭成员,但属五服之内,具有亲属伦常关系的成员之间窃盗财产,构成犯罪;应在普通盗窃罪法定刑罚基础上减等处罚。”这反映出唐朝A提倡“重罪轻罚”的原则 B封建法律儒家化的发展趋势C宗族关系凌驾于法律之上 D经济发展推动了法律制度的改进【答案】B【KS5U解析】考察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夏朝的五服制度是根据居住地离都城的远近不同而形成五个不同的层次,即离都城100里,200里,300里,400里, 500里对王室承担的义务不一样,题干中的五服是
6、指家族亲属的五代,反映了中国古代法律的礼刑结合,以礼入刑的儒法结合的特点。故应选B。7据文献记载:“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因此,西汉统治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设置官员,强化私营产业的管理,规范市场 B盐铁官营,政府直接控制关键手工业的生产 C颁布法令,禁止人民离开土地,从事工商业 D征收重税,从私营工商业活动中掠夺利润【答案】B【KS5U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官营手工业。文献记载该事业是“奸伪之业”,可知该事业是民营手工业。盐铁酒三业起初可私营,汉武帝始由朝廷垄断经营。A
7、、C、D三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出来。故应选B。8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体现他的思想主张是A .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 健全法制C. 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 D. 倡导改革【答案】A【KS5U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诸子思想:法家思想。根据所学可知,此为思想家为韩非子,其大意是:天下四方有事件发生,而要害在中央之地。圣人(非孔子)把持要害之所,四方的诸侯都会来朝拜,不敢有所造次。强调的是要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应选A。9汉武帝时对刺史的职权有明确规定,即“奉诏六条察州”,其中有“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8、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察举士人时偏向亲己 B打击地方高级官员执法不公C打击地方高级官员以权谋私的不法行为 D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子弟不法【答案】C【KS5U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代刺史。“二千石”是较高的年俸,代指高级官员;而汉武帝刺史的职责是监督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向私守利侵渔聚敛”等都是以权谋私的不法行为,故C最符合题意要求。故应选C。10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答案】C【KS5U解析】考
9、察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题干反映的是小农经济的“男耕女织”特点,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商品交换,而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及交纳赋税,主要是因为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C符合题意,故应选C。11“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易既无,远行买卖,用其所致珍异,孝养其父母。”易传描述的中国古代经济的主要特征是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B邻近地区社会分工落后 C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D专业商人已经出现【答案】A【KS5U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自然经济。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易既无”和问题描述中国古代经济的主要特征应该是自然经
10、济,春秋时期商品经济还不发达。故应选A。12“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上述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 C耜耕 D耦犁【答案】A【KS5U解析】考察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材料中“砍山” “众木尽噘”“ 明日雨作,乘热下种”说明这种耕作方式特征是:放火烧山,用草木灰作为肥料,是典型的“刀耕火种”。材料中没有涉及B、C、D选项的内容。故应选A。【答案】C【KS5U解析】考察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材料中的“券”是专门代替钱币的一种凭证,商人携带这种券可以免去携带大量现金交易的麻烦,相当于现在的支票。由此可
11、见,这种方式大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A是交子,材料中没有提及。B飞钱是在唐代诞生的,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提到经济政策的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应选C。14“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这首秘色越器诗A反映了唐朝瓷器生产的较高水平 B歌颂了宋代五大名窑出产的青瓷C赞扬了宣德年间制造出的青花瓷 D突显了明清时景德镇的瓷都地位【答案】A【KS5U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秘色”瓷最初是指唐代越窑青瓷中的精品,“秘色”似应指稀见的颜色,是当时赞誉越窑瓷器釉色之美而演变成越窑釉色的专有名称。后来五代时吴越国钱氏割据政权控制了越窑窑场,命令这些瓷窑专烧供奉用的
12、瓷器,秘不示人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保密,故名。故应选A。15国语齐语载:“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鉏(锄)、夷、斤,试诸壤土”。这段史料说明春秋时期 A青铜农具广泛使用 B铁器在农业中使用 C畜牧业发达 D农业耕作技术提高【答案】B【KS5U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从材料可以看出青铜主要用于武器(剑戟);铁器已用于农业生产(试诸壤土)。故应选B。16陈旭麓先生说:“时代变了,道光帝浑然不觉,结果脚随之跟入新时代,而头脑却依旧留在旧时代。在专制社会中,旨意决定一切。道光帝由此断送了机会。”对这段话
13、最好的理解是A中国社会历史悠久、结构牢固 B封建自然经济是君主专制的基础C自给自足心态滋生封闭保守观念 D皇权专制延缓中国近代化历程【答案】D【KS5U解析】考察近代中国近代化问题。道光皇帝是中国由古代社会进入的皇帝。由于鸦片战争,中国门被打开,中国社会也由此被动地进入近代社会。但作为统治者,在思想上依然抱着“天朝上国”的迷梦不放,致使中国依然在封建专制统治的道路上蹒跚而行。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故应选D。17叶圣陶说:坐过火车的人,才懂得航船行得慢的真意味。坐航船的惯家总会这么说:反正是个到,何必急?坐了火车,一霎就赶到了又干什么呢?或说:一包花生米,三个铜子白酒,得这么一点儿醉意。横下来
14、呼呼一觉,待船家喊醒时,就跨上埠头。这岂不爽快而有味?下列关于材料中“真意味”的说法最准确的是A反对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 B享受火车出行的便捷 C赞成排除西方近代文明 D怀念传统生活的闲适【答案】D【KS5U解析】考察近代社会风俗的变迁。从材料中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现代西方交通工具的认可,同时还怀念旧的生活方式。故应选D。18陕北民歌移民歌唱道:“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领导陕甘宁。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红。”该民歌所反映的内容最早可能发生于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答案】B【KS5U解析】考察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材料当中的关键词,“陕甘宁”“边区
15、”等信息可以判断民歌所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陕甘宁边区的情况,陕甘宁边区建立于1937年。联系所学知识可知,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1937)前、C解放战争时期(1945)后、D三大改造时期(1953)后,从时间来说不符合;B抗日战争时期,符合题目要求。故应选B。19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党员数量消长 党员成分构成变化A1921年和1922年 B1937年和1938年 C1927年和1928年 D1949年和1950年【答案】C【KS5U解析】考察国民大革命及其失败影响的。分析材料可以了解到信息(1)a年下半年较上半年党员数
16、量大幅减少,而在b年6月又得到较大发展;(2)成分构成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原先以工人占主导发展到以农民占主导。联系各选项,符合题意的只有C项,a年指1927年,b年指1928年,1927年大革命由高潮转向失败,中共党员人数大幅减少,随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革命队伍的壮大,1928年党员人数又大幅增加,而且农民占多数。故应选C。20毛泽东在某著作中论述道:“无论如何,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也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该论断发表
17、的历史背景是A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B旧三民主义正在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C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答案】D【KS5U解析】考察新民主主义革命。因为有提示,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已表明新民主义即将取得全国的胜利。故应选D。211927年5月30日,共产国际执委会在关于中国革命的电报中指出:“对手工业者、商人和小地主的土地作出让步是必要的。只应没收大、中地主的土地,不要触及军官和士兵的土地。如果形势需要,暂时可以不没收中地主的土地。”共产国际发出这一指示的目的是希望中国共产党 A积聚城市暴动的武装力量 B纠正土地革命中的过激行为 C与蒋介石争夺革命领导权 D维持和
18、武汉国民政府的合作【答案】D【KS5U解析】考察第一次国共合作。从材料中的时间“1927年5月30日”可以看出,这时蒋介石已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而武汉国民政府也摇摆不定。国共合作的形势十分严重。结合材料的内容及选项,可知D项符合题意,故应选D。22据史载,太平军定都南京后,“木匠居然做大人”,“良民不肯为旅帅、为司马、为百长,市井无赖及蛮横仆妇喜充之。”材料表明太平天国 A拜上帝教理沦遭到读书人抵制 B小生产者成为太平天国政权的支撑C绝对平均主义丧失社会吸引力 D统治依靠力量和社会秩序实现重建【答案】D【KS5U解析】考察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以农民阶
19、级为主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其主要依靠力量当然是农民。1853年,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使农民获得了土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结合选项的表述,D项符合题意,故应选D。23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即早辰桥、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失,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材料反映宋代的民营手工业 A开始出现明显的行业分工 B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C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要形态 D出现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答案】D【KS5U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情况。材料反映的是宋朝时手工业的发展情况,从“
20、即早辰桥、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随手即就”可以看出,这是已出现了“出现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故应选D。24康熙五十六年,清政府下令禁止人民前往南洋贸易。一位学者曾经指出:“沿海居民深知水性,惯熟船务之舵工。水手不能胜任担负重物,以谋得一朝之食。或走险海中,为贼驾船,图目前糊口之计;其游手无赖,更无所事事。”这位学者认为海禁造成A国家海防力量有所增强 B科技发展逐渐停滞C政府无法掌握国际变化 D人民就业机会缩减【答案】D【KS5U解析】考察古代中国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分析材料“清政府下令禁止人民前往南洋贸易”造成“或走险海中,为贼驾船,图目前糊口之计;其游手无赖,更无所事事”,即海禁使靠海为
21、生的人失去了就业机会,少了生民生计。故应选D。251940年7月22日由朱德、彭德怀、左权签名发命令说:“我军应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破坏敌人进攻西北的计划,创立显著的战绩。为打破敌之囚笼政策,决定乘目前青纱帐和雨季时节,利于隐蔽及不利日军机械化作战,争取晋察冀、晋西北,及晋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路较为空虚的有利时机,大举破袭正太路。”按照上述命令要求发动的战役应是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答案】C【KS5U解析】考察抗日战争。从题干中的时间“1940年7月22”及地区”“华北战场”可知是C项。故应选C。261949年8月董必武在政协筹备会议上说
22、:“新政协这一名称已决定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意思就是说它代表中国人民作政治协商的工作,实际是一个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同时也是一个全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由此推断,改名是为了有利于体现更广泛的代表性 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筹建新中国 使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A B C D【答案】A【KS5U解析】考察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认识。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很明显第项表述有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新政协”改不改名称的问题,而是中国革命的必然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故含有此项的均不对,故可排除B、C、D。故应选A。27著名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在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
23、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西塞罗意在表明:A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 B法律必须注重保护自然事物C法律必须维护广大罗马人民的利益 D法律必须与雅典的民主政治相适应【答案】A【KS5U解析】考察古代罗马的法律。首先要搞清“真正的法律”即自然法。西塞罗认为,在实在法,也就是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故应选A。2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经
24、梭伦改革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这表明雅典民主制度A使执政官掌握立法权 B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C呈现和平渐进的趋势 D使贵族独享政治权利【答案】C【KS5U解析】考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从材料中的“让位于寡头政治”“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可知雅典民主制度的确立呈现和平渐进的趋势, C项正确;A 、B、D三项材料均未体现。故应选C。29十二铜表法第七表“土地和房屋”(即相邻关系)规定:“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涤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材料主要说明该法A.
25、 重在协调邻里关系 B条文清晰内容全面C. 注意协调私人财产关系 D. 保留习惯法的内容【答案】C【KS5U解析】考察古代罗马的法律。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十二铜表法中对于土地界限、篱笆、围墙、沟槽、掘井、栽树等空间都有明确的规定,体现的是处理邻里财产关系有法可依,界限分明。结合选项,可知C项符合题意,故应选C。301730年艾格蒙特评论首相沃波尔:“现在沃波尔爵士成了一些渺小不足道的坏蛋们的避难所,这些坏蛋们干着肮脏的勾当,趋附着他,并且首先获得他的保护,然后得到他的宠信而实际上国王除了从首相那儿,很少可能得知某些个别人的优点与品格”。这一评论表明A英国的民主共和制度正式形成 B英国首相形成了专
26、制独裁统治C英国议会最终成为摆设,首相成为权力中心 D国王“统而不治”,责任内阁制初步形成【答案】D【KS5U解析】考察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从材料的时间“1730年”可知,这时英国已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材料“实际上国王除了从首相那儿,很少可能得知某些个别人的优点与品格”正是说明了这一点。故应选D。31有人认为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下列哪一制度不能直接体现该观点?A联邦制 B三权分立 C内阁制 D司法独立【答案】C【KS5U解析】考察美国的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体制
27、。在三权分立体制下,总统掌握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法院掌握司法权。在美国政权结构中,并没有内阁这一机构。故应选C。32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 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C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答案】D【KS5U解析】考察俄国二月革命。根据题干信息“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分析,说明应是1917年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推翻封建王朝的二月革命,其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故应选D。33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写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
28、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A资本发展与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B凸显了企业家的作用C企业家为海外扩张提供了物质支持 D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答案】A【KS5U解析】考察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开拓海外市场和寻求原料产地,这才是资本主义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所在,同时也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动力所在,答案选A,D 项说法错误,B、C两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主旨不符。故应选A。34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普遍出现工资上扬的情势,不少重商主义者在寻求解决之道时认为,“节省劳力的技艺、铣具和器械是减少劳动和降低价格的方法,尽管受雇使用工具的人们的工资不应该减少”,更有人
29、指出,“降低了穷人的工资,结果是减少了产品的价值。这将永远是贸易的真理,因为你付出的工资越少,工作干得就越糟”。这些观点最有可能直接影响 A英国获得世界殖民霸权 B英国工人运动迅速发展C英国最终成为世界工厂 D英国工业革命蓬勃兴起【答案】D【KS5U解析】考察第一次工业革命。材料反映了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面对工资上扬的情势,重商主义者寻求的解决之道是在不降低工人的工资的情况下,提高劳动效率。由此可以判断,这种观点可能直接影响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的兴起。故应选D。35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
30、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答案】D【KS5U解析】考察十月革命。材料认为,虽然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但是,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等都是俄国的自身的矛盾造成的,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A项明显错误,材料并非只是说明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C项错误,十月革命是在一战的刺激之下发生的。故应选D。36有学者认为: “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
31、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干扫干净屋子再清客”政策 D参加日内瓦会议 【答案】A【KS5U解析】考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解。新中国成立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后来其逐渐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国际准则。故应选A。37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 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 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国力增强是
32、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答案】C【KS5U解析】考察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依据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有所调整,首先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表现为不结盟;依据材料“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故选C。A、B两项说法错误。民族独立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故D错误。故应选C。38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其意图在于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 B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C重新确立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的中心地位D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答案】B【KS5U解析】考察第
33、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由材料中“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可排除 A 项。 “我希望一个站起 来的欧洲”可知法国前总统的意图是要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故 B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 C 项,可排除。材料主要涉及欧美关系,并非强调欧洲的联合,排除 D 项。故应选B。39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
34、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答案】C【KS5U解析】考察不结盟运动。1964年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号召 “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表明C正确。 A、B不对,材料没有强调具体针对哪一国家,而且理解片面化;D不对,发展民族经济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应选C。40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
35、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C“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D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答案】C【KS5U解析】考察当今世界局势。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两极格局之下的掩盖的地区和民族纠纷纷纷出现,不安定的因素再增加;世界正处于向多极化的发展之中,但是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因此“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故选C。A项错误,两极格局结束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发展;B项错误,两极格局之下美苏的关系不是联盟而是对抗;D项错误,多极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稳定世界局势。故应选C。41马关条约规定:“日本
36、臣民在华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等,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免。”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缺乏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享有税收优惠政策【答案】D【KS5U解析】考察列强的侵略。材料是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此可见近代民族工业受阻的重要原因是列强侵略。故应选D。40清末某农民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占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A19世纪中期 B19
37、世纪60年代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答案】D【KS5U解析】考察义和团运动。从材料的表述来看,此次农民起义应是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清末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爱国运动,1900年,达到高潮。故应选D。41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C爵位制度的创立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答案】B【KS5U解析】考察清末经济政策的改变。20 世纪初,清朝统治集团的许多高官大吏及最高统治者意识到振兴工商为国
38、家富强之根基,在中国近代掀起一股重商社会思潮。尽管获得这些殊荣者大多是工业巨子和富商大贾,但对扫除千百年来的贱商意识,改变商人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却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故选择B 项。A项内容是在明末出现;C项实际上与材料无关;D项材料未体现。故应选B。42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答案】D【KS5U解
39、析】考察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在新中国成立后,政协代行人大的职责。在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政协转变成了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职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故答案选择D项。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标志着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故B项不正确;1954年以前,政协代行人大职能,是人民行驶国家权力的机关,1954年后,政协成为各党派参政议政的机构,故A、C项不正确。故应选D。43建国初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说:“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
40、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这个“新制度”指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答案】A【KS5U解析】考察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根据材料当中的信息“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联系所学知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确保国家权利掌握在人民手中,符合人民当家做主的宗旨,适合我国的国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故应选A。44口号反映时代特色,“
41、老子反动儿混蛋”、“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这些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口号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B国家政治体制建设倒退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答案】D【KS5U解析】考察文革对民主政治与法制的摧残。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及口号的特征说明此应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口号,而口号是涉及当的民主政治与法制,并注意限制词:本质。故应选D。451980年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在采访邓小平时说,“我看不出怎样才能避免获防止再次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要解决该记者疑问的根本途径是A要防止右,但更要防止“左”倾错误 B根据本国国情制定方针
42、、政策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D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治【答案】D【KS5U解析】考察民主政治建设的挫折的经验教训。文化大革命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不健全,导致给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带来破坏,其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故选D。注意限定词:根本途径,A、B项也是解放问题的途径,但不是根本途径,而C项与题干无关。故应选D。461972年的中美联合公报声明“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这表明美国政府A坚持“一中一台”立场 B确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C认可“一个中国”的
43、原则 D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答案】C【KS5U解析】考察中美关系正常化。根据材料中的“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和“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可知,C项符合题意。故应选C。47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1949、1972、1992年分别形成了三次建交高潮。下列史实与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正确的是A中苏建交、 尼克松访华、 两极格局的崩溃 B一边倒、 “求同存异” 中美建交公报C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D不结盟运动、 重返联合国、 加入WTO【答案】A【KS5U解析】考察我国各阶段外交事业发展的成就。通过分析判断B、C、D三项错误,事件与三次建交高潮不能一一吻
44、合。B项当中,“求同存异”-1955年、中美建交公报-1978年。C项中,日内瓦会议-1954年、万隆会议-1955年、上合组织-2001年。D项里面,不结盟运动-1961年、重返联合国-1971年、加入WTO-2001年。故应选A。48.“我们希望民主战胜独裁,希望核武器不落入危险人物手中,但是我们不像1947年那样感到明显的安全威胁。”引自美国某报。其中“感到明显的安全威胁”指的是什么( )A十月革命的胜利,出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由合作转变为对抗C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国家迅速发展 D中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答案】B【KS5U解析】考察二战后的国际格
45、局。由时间“1947年”得出答案,其它选项与时间不符。联系“二战”后的史实可知,美国的威胁主要是来自苏联。故应选B。【答案】D【KS5U解析】考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二战结束后,美苏为首的两极对峙形成,1947年针对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的经济困难,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经济的恢复有利于资本主义阵营的巩固。通过马歇尔计划,美国控制了欧洲,为自己的称霸服务。故应选D。50.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其助手基辛格说:“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
46、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B欧洲国家日益走向联合C美国霸权地位江河日下 D第三世界国家蓬勃兴起【答案】D【KS5U解析】考察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材料表明美国无力阻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联合国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讲坛。故应选D。二、非选择题(共50分,第51题13分,第52题12分,第53分15分,第54题10分)51.(13分)奥兰坡德戈兹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一位女政治活动家,在人权
47、宣言发布后,她起草并发表了妇女和女性公民宣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第一条 妇女生而自由,在权利方面与男人平等。第二条 一切政治结社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类自然的与不因时效而消灭的妇女与男人的权利,这些权力是自由、所有权、安全与尤其是对压迫的反抗。第三条 一切主权的根源基本上在于国民,即男女的联合。任何团体、任何个人均不得行使未经国民明确授予的权利。 妇女和女性公民宣言(转引自新全球史)(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表:(9分)条 文条文所主张的妇女权利(不得抄录原文)相应的理论根据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2)从内容上看,妇女和女性公民宣言与人权宣言的关系如何?指出妇女和女性公民宣言发表的特殊意义。(4
48、分)【答案】(1)条 文条文所主张的妇女权利(不得抄录原文)妇女权利的理论根据第一条妇女的平等权利(男女平等)天赋人权第二条妇女的基本人权(自由、安全、反抗压迫)社会契约论第三条妇女的主人翁地位(政治地位)人民主权说【KS5U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联系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分析回答。材料“妇女生而自由,在权利方面与男人平等”体现的是“男女平等”,其理论依据是天赋人权思想。“一切政治结社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类自然的与不因时效而消灭的妇女与男人的权利,这些权力是自由、所有权、安全与尤其是对压迫的反抗”反映的是妇女的基本人权,其理论依据是社会契约论。“一切主权的根源基本上在于国民,即男女的联合。任何团体
49、、任何个人均不得行使未经国民明确授予的权利”体现的是妇女的主人翁地位,其理论依据是人民主权说。第(2)问,结合二者的内容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人权宣言是一个纲领性的法律文件,主要体现的以有关人权的基本原则,而妇女和女性公民宣言是具体的有关妇女权益的文件,是人权宣言在妇女权益方面的具体体现与实践。妇女地位的提高,对于革命的深入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52、(12分)阅读下列有关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确立过程的材料:材料一 随着护国政体的确立,共和国已名存实亡。共和制试验失败的原因在于,这种政权形式如同无国会国王专制一样,都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二者恰好相对,分别代表着两种极端,在素以尊重传
50、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再者,从17世纪的时代条件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政治上、思想上都极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具备。材料二 妥协换来暂时的政治稳定。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问题。复辟解决片面吸取了革命年代的教训,没有从制度上对二者的权力作任何实质性调整。材料三 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
51、越传统。原有的君主制形式继承下来,国王继续保持了许多重要权力但他只能在议会广泛限制的范围内行使这些权力,一遇冲突,只要议会采取不妥协态度和动用财政手段,总能迫使国王屈服,国家主权的重心已无可挽回地从国王一边转到议会一边。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材料二中,复辟政府的政策有何特点?原因何在?(2分)(2)从上述材料看出,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的确立过程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贯穿这一过程的根本性的问题是什么?(4分)(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君主立宪制在当时英国确立的必然性。(4分)(4)由上述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确立的过程,你得到了哪些认识?(2分)【答案】【KS5U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联系所
52、学知识回答。首先明确复辟政府指的是斯图亚特王朝。从材料“妥协换来暂时的政治稳定”可以看出,其政策是妥协的产物,之所以如此,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也是革命斗争的结果。第(2)问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首先建立的是共和国,但由于出现了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护国主政府很快被斯图亚特王朝所取代,出现了王朝的复辟;最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相妥协,发生了“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但不管哪一个阶级统治,最根本的是国家权力的归属问题。第(3)问,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必然性,要从英国的国情、经济发展程度、阶级力量对比、历史传统等方面归纳总结。第(4
53、)问,一个国家确立什么样的政体,应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与本国实际相符合的制度;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经过了共和、复辟再到革命这一过程,说明革命不是一帆风顺的,一种新制度的建立要经过不断地斗争才能实现。53、(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第一条:第一款本究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七款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须呈递合众国总统,由总统审批。倘若该议院的议员以三分之二仍然通过法案,该法案成为法案。 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总统,总统任期四年第二款总统有权缔约和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三分之二的人赞成,
54、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同意后,任命大使、最高法院的法官 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 美国1787年宪法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英国威廉格莱斯顿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材料一、三两部宪法所体现出的共同原则是什么?(1分)请根据材料一中的相
55、关知识来具体说明这种原则。(4分)(2)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二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4分)(3)材料一、三两部宪法中所涉及的有关总统权力的规定有何不同?(4分)请根据当时中国的形势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2分)【答案】(1)分权与制衡原则。(1分)分权原则:规定立法、行政、司法权分属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制衡原则:国会通过的法案须由总统批准;总统任命官员须由国会批准;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最高法院可以宣布国会的法案违宪。(4分)(2)材料二的观点具有片面性。进步性:它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体觋了一定的民主精神,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并对其它国家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局限性
56、:间接地承认了奴隶制的合法性、“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才有选举权。”(4分)(3)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掌握最高行政权,三军统帅;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总统权力受内阁的制约。(4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袁世凯夺取了革命果实。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制度。(2分)【KS5U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联系所学回答。解答此题首先明确这两部宪法是美国1787年宪法和中国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根据所学可知,两部宪法都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思想,其权力运作就是分权与制衡。立法、司法、行政权分属于不同机构,相互制约、彼此均衡。然后结合两部宪法的具体规定归纳总结答案。第(2)问,材料二将美国1
57、787年宪法称作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可见作者对美国1787年宪法持完全肯定的态度。实际上,客观地讲,美国宪法有它的进步的一面,但也有明显的不足,尤其是种族歧视遗患无穷,同时还有财产的限制。要联系当时的国际关系特点,尤其是美苏、中美、中苏关系的变化进行归纳总结。第(3)问,结合两国所确立的政体分析回答。根据所学可知,美国确立的是总统的共和制,总统享有大权,是国家元首、掌握最高行政权,三军统帅;而中国确立的是责任内阁制,总统的权力受内阁制约,这是因为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为限制其权力,维护共和而实行的。5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
58、料一:臣(指汤若望)自大西洋八万里航行东来,阐扬天主圣教为本,前朝(明朝)故帝,令修历法。修历所用书籍,测量天象仪器,由西洋来者甚多。(1644年)摘编自天主教来华传教士汤若望上清廷奏疏宁可使中夏(中国)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1664年)反对西学的顽固派杨光先弹劾汤若望之言论材料二:辛亥鼎革后,民国纪元,改用泰西历法(阳历),一以趋世界之大同,一以新国人之耳目,意至善也。陈振先送旧历文(1929年12月31日大公报)(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你从中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4分)(2)辛亥革命后,阳历成为法定历法。请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历史背景。(6分)(提示:
59、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概述)【答案】(1)信息:新航路开辟;西方传教士来中国(或基督教在中国传播);传教士修订新历法;早期西学东渐(或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传入中国);顽固守旧官员盲目排外;明清朝代更迭。(每点2分,任答2点得满分4分。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2)背景: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帝制,阳历取代旧历,彰显共和精神;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历法认同趋于西化。(2分)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业化进程加速),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使用阳历便于与国际接轨。(2分)文化上:西式文化冲击近代中国(西风东渐),颁行阳历以迎合世界潮流。(2分)(每个方面任答1点得2分。不拘泥
60、于参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KS5U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联系所学回答即可。结合材料“臣(指汤若望)自大西洋八万里航行东来,阐扬天主圣教为本,前朝(明朝)故帝,令修历法。修历所用书籍,测量天象仪器,由西洋来者甚多。”、“宁可使中夏(中国)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1664年)反对西学的顽固派杨光先弹劾汤若望之言论”可知当时新航路已开辟,西方传教士来华,西学东渐,但遭到部分官员反对,西学主要在历法方面等。第(2)问要联系所学的有关辛亥革命的知识回答,同要注意题目的提示:“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概述”。从政治上而言,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经
61、济上来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与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文化上来说,西学进一步传入,更多的民众接受认可西学。选择题答案:12345678910BBABB1112131415161718192051(1)条 文条文所主张的妇女权利(不得抄录原文)妇女权利的理论根据第一条妇女的平等权利(男女平等)天赋人权第二条妇女的基本人权(自由、安全、反抗压迫)社会契约论第三条妇女的主人翁地位(政治地位)人民主权说53.(1)分权与制衡原则。(1分)分权原则:规定立法、行政、司法权分属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制衡原则:国会通过的法案须由总统批准;总统任命官员须由国会批准;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最高法院可以宣布国会
62、的法案违宪。(4分)(2)材料二的观点具有片面性。进步性:它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体觋了一定的民主精神,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并对其它国家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局限性:间接地承认了奴隶制的合法性、“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才有选举权。”(4分)(3)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掌握最高行政权,三军统帅;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总统权力受内阁的制约。(4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袁世凯夺取了革命果实。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制度。(2分)54.(1)信息:新航路开辟;西方传教士来中国(或基督教在中国传播);传教士修订新历法;早期西学东渐(或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传入中国);顽固守旧官员盲目排外;明清朝代更迭。(每点2分,任答2点得满分4分。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2)背景: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帝制,阳历取代旧历,彰显共和精神;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历法认同趋于西化。(2分)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业化进程加速),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使用阳历便于与国际接轨。(2分)文化上:西式文化冲击近代中国(西风东渐),颁行阳历以迎合世界潮流。(2分)(每个方面任答1点得2分。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上海,甘肃,内蒙,新疆,陕西,吉林)六地区试卷投稿QQ 235539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