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5 ,大小:123.50KB ,
资源ID:83737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3737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王敬川在儒学的现代走向一文中说,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当时A. 儒学低下的社会地位B. 儒者具有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C. 儒者抱有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D. 社会转型必然趋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豪迈的语言体现了孔子和孟子胸怀大志,并胸有成竹,怀着平国治天下的伟大抱负,反映了儒家在春秋战国动荡社会下安民治世的强烈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故B正确;A、C、D不是材料的主旨。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

2、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名师点睛】全面认识儒学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1)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2)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的优良传统的形成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3)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4)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5)理学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

3、受到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尊崇,以至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封建社会近千年的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因循守旧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等。这些观念均属于封建糟粕的思想。2.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A. 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B. 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C. 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 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答案】D【解析】【详解】孔子认为天能影响四

4、季万物;老子用“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即天也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天法道”;韩非子认为天是永恒的,不会消亡。三者都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故答案为D项。上述观点是针对天人关系提出的,不涉及政治主张,排除A项;BC项反映的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排除。3. 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说:“礼义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以上言论表明荀子A. 全面解释传统儒家礼治思想B. 继承发展传统儒家礼治思想C. 已经形成君主专制的思想D. 背离传统儒家礼治思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阐释的荀子对传统儒家礼治思想的继

5、承,不存在全面解释,故A项排除;依据材料中“礼义生而制法度”等信息可得出以上言论表明荀子主张礼法并用,继承发展了传统儒家礼治思想,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形成君主专制,故C项排除;材料中是对礼治思想的继承而不是背离,故D项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荀子思想【名师点晴】礼治思想:“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西周“礼治”的基本特征。“礼不下庶人”主要指礼所赋予各级贵族的世袭特权,平民和奴隶一律不是享受。平民和奴隶毫无权利,却必须承担礼所加给的各种义务。特别是奴隶,只是权利的客体,可以由奴隶主贵族任意宰割。“刑不上大夫”主要指刑罚的锋芒不是针对大夫以上贵

6、族,而是指向广大劳动人民的。这种礼、刑的分野,充分说明西周实行的是一种公开不平等的特权法,即奴隶主享有特权的奴隶制法。西周的“等级划分”首先就表现在剥削者和劳动人民两大贵贱等级的区别上,并被固定下来,绝对不许逾越:贵者恒贵,贱者恒贱,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在贵族内部也因等级不同而待遇各异。所以在西周的“礼治”下,等级非常森严,“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名位不同,礼亦异数”。4.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 摒弃了原始儒

7、学的德治主张【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民贵君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而董仲舒的“屈民以伸君”显然是注重君主,违背了原始儒家的民本思想,故本题选择B项;A错在“全部”;C、D中信息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思想5.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 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 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 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 劫富济贫以均贫富【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看,董仲舒认为

8、,人富贵了就容易“骄”,贫穷了就容易“忧”,如何使富贵者不“骄”,贫苦者不 “忧”呢?唯有“调均之”,才能“上下相安”,达到天下大治。因此,董仲舒在此认为大贫大富,一样对于人生无益,而且一样有害,贫富各应有它的限度,才能维护国家稳定,故选A。题干材料体现不出劫富或者济贫的主张,故BCD都是对题干的曲解。【考点定位】董仲舒的经济思想6.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曾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A. 明道德之善,不求科学之真B.

9、思想博大精深但具有封闭性C. 以追求天理为治学目标D. 其治学方法是格物致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所述理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和普遍性,可以说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体现了理学的博大精深,但其不关心外部事物带有明显的封闭性,所以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评价7.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A.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 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 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 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答案】B【解析】【详解】由人物“程颢”可大致推测本题考查方向为“程朱

10、理学”,根据材料“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可知程颢认为“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主张通过探究世间万物来求理,B选项符合题意。孟子和庄周思想含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成分,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C选项排除。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属于老子的思想,D选项排除。8.朱熹曰:“颜子高明,不过闻一知十,亦是大段聪明了。学问却有渐,无急迫之理。有人尝说,学问只用穷究一个大处,则其他皆通。如某正不敢如此说,须是逐旋做将去。不成只用穷究一个,其他更不用管,便都理会得。岂有此理!”朱熹强调的是A. 知行并重的关系B. 只格一物便通万理C. 认识的渐进性D.

11、穷理的目的在于至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朱熹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主张“格物致知”。材料中朱熹反对“学问只用穷究一个大处,则其他皆通”的说法,认为“学问却有渐,无急迫之理”,强调认识的渐进性,故B项错误、C项正确;A是王阳明的观点;D项材料不能体现。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9.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评论道:“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黄宗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

12、以语于真正之转变。”萧公权在此认为黄宗羲A. 具有近代民权主义思想B. 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C. 彻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D. 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作者首先肯定“梨洲(黄宗羲)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但“细绎待访录之立言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反专制的进步思想是继承早期儒家民本思想以抨击当时僵化、反动的理学主张,但批判并不彻底,“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且其实质依然没有超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范畴,B符合题意。黄宗羲主张虽有近代民主色彩,但与近代资产阶级民权思想还是存在本质区别的,

13、A错误;明清进步思想猛烈批判君主专制,但并不彻底,C错误;黄宗羲时代的中国并没有产生资产阶级,不可能反映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D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的思想【名师点睛】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1)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儒学,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2)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使他们并未建立起完整的思想体系;只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范畴。10.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

14、意代耕而赋之禄,故班禄之意是故知天子一位之义,则不敢肆于民上以自尊;知禄以代耕之义,则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据此判断,顾炎武主张A. 反对专制,经世致用B. 弘扬道德,规范天子言行C. 削弱君权,实行民主D. 劝导君主,关注民生【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知禄以代耕之义,则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的意思是说君主要为民请命,关注民生,D正确;材料中不是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A错误;材料中的意思是关注民生,而不是弘扬道德,B错误;材料也不是要削弱君权,而是要求君主关注民生,C错误。11.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

15、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A. 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 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 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 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材料中“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真宗剧增至十万”、“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的信息,说明当时雕版印刷应用比较普遍,故应选C。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是毕昇发明的;B项材料中主要论及雕版印刷,未涉及活字印刷;材料中并没有说明全部是官方刻书,当时应该有民间刻书,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

16、文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12.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过去,中国是和外界有接触的,但是,这种接触从来没有多到足以影响它所特有的文化以及科学的格调。”李约瑟强调的是:A. 中国科技文化得益于外来文化B. 中国科技文化具有独立的特质C. 中国的文化与科学发展不平衡D. 中国统治者对外来文化的排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没有多到足以影响它所特有的文化以及科学的格调”。即意味着中国保持了其特有的文化和科学格调;故选B。依据“中国是和外界有接触的”,可以得出A、D两项说法与材料观点不符;C项与材料内容无关。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古代科技的特点中西

17、科技文化的交流13.宋代词人柳永经常出入秦楼楚馆,与乐伎、乐工往还,无心于仕途,自称“白衣卿相”,虽然他后来考取了进士并做了屯田员外郎,还是轻视功名,沉溺市井,可以说是把全部身心投入适应市井需要的词的创作。柳永这种类型的文人的出现,说明A. 文学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明显B. 政府不限制词人的创作C. 宋代词人多沉溺于市井生活D. 唐诗宋词并称古典文学高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历代封建政府皆奉行文化专制政策,排除B项;根据柳永一人的行为得出 “宋代词人多沉溺于市井生活”未免过于绝对,排除C项;D项的叙述更是偏离了材料,是无关项。以词为代表的宋代文学逐渐世俗化和平民化,柳永等词人的出现代表了

18、这一倾向,A正确。所以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宋词【名师点睛】宋词兴盛的原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14.有学者在其论文中整理素材(部分)如下表,其可能得出的结论是徽、汉调京之皮黄(京剧)发音两派唱白纯用方言乡语平仄阴阳、尖团清浊分别甚清,颇有昆曲家法唱腔汉调净角用窄音假嗓皮黄净角用阔口堂音,系本诸昆腔行为京剧,举止、气象雍容大雅,较诸徽、汉两派,判若天渊A. 昆曲与徽汉两调之差异B. 京剧起源,昆曲贡献更大C. 徽、汉两调

19、各有其特点D. 京剧是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戏曲。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是体现了徽、汉调与京剧的比较,不是昆曲与徽汉调的差异,更不是徽、汉两调的比较,故排除A、C项;京剧是我国古代多种剧种融合的产物,而不是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故排除D项;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京剧在发音和唱腔方面,主要借鉴采用了昆曲的特点,所以昆曲对京剧的贡献更大,故选B。15.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我国欲安内攘外,亟宜练兵将,制船炮,备有形之战以治其标;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该材料最能体现出作者的观点是A. 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B. 将发展工商业与增强军力

20、相结合C. 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应采取妥协政策D. 主张发展军事工业以维护封建制度【答案】B【解析】材料认为学习西方军事是形,“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是本,故二者结合是最有效办法,故B正确;材料没有说明政治体制特点,故A错误;妥协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错误;军事工业只是材料部分信息,故D错误。16. 观察漫画,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该漫画作者对“师夷长技以制夷”持肯定态度B. 该漫画作者对清末“新政” 持肯定态度C. 该漫画作者对“中体西用”持否定态度D. 该漫画作者对“君主立宪”持否定态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图片意思为把西方先进的学说嫁接到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上,暗指洋务运动

21、违背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必然会失败,所以选C考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17. 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 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 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 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 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的能力。A项“断送”说法绝对化,排除。梁启超等维新派不属于保守的知识分子,C项错误。D项属于无关项,排除。根据材料信息“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嫉之如不共戴天

22、之仇,遍播谣言”可以看出当时梁启超等请求废除八股取士的改革并没有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B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故选B。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概况及认识【名师点睛】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长技”,处于“器物层面”;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仿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度,处于“制度层面”;资产阶级激进派则掀起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处于“思想层面”。“向西方学习”屡次碰壁,先进的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18.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

23、、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 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 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 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 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维新思想背景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AC两项为无关项,对材料内容解读不正确,题干要求回答的是主要原因,所以排除AC两项。D项是梁启超注重易服的原因,但不是主要的,正是因为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所以他主张易服,根本目的是为了变法维新制度氛围,故答案选择B项。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梁启超主张易服19.下表是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

24、”的文章)分类表(部分),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类别篇数比例列强在中国215474%经济/财政/商务87192%总论(变法维新主张)1942%A. 对变法的具体主张缺乏研究B. 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C. 通过外国人施压清政府进行变法D. 着重强调发展近代工商业经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从表格信息看,“列强在中国”占了文章的近半数,说明甲午战后,维新派关注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反映了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故选B项。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思想思想主张20.刘大白在民国七年的一首诗中写道:“拿锤儿的说:世间底表面的,是谁造成的?你瞧!世间人住的、

25、坐的、使的,哪一件不是锤儿下面的工程?拿锄儿的说:世间的生命,是谁养活的?你瞧!世间人吃的、喝的、抽的,哪一件不是锄儿下面的结果?”其创作背景是A.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黑暗B. 俄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C. 李大钊等宣传社会主义D. 胡适等人提倡新文学革命【答案】D【解析】注意民国七年是1918年,刘大白使用的是浅显易懂的白话文,所以材料反映的是胡适等人提倡新文学革命,材料不涉及李大钊等宣传社会主义等选项。21.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A. 主张国家至上B. 批判封建

26、伦理C. 反对西方民主D. 传播马克思主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陈独秀认为封建社会的儒家伦理道德压制中国人的人格发展,进而不利于国家巩固,因此材料批判的是儒家伦理道德,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国家至上的说法,A选项排除。陈独秀肯定西方的民主、科学,C选项说法错误。材料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无关,D选项排除。22.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A. 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B. 西学涌入致中西文化碰撞交融C. 近代中国政局变化和社会转型D.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A

27、、B、D三项中的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列强的侵略和西学的涌入、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都属于中国社会的变化和转型的具体表现,故C项正确,故本题选择C项。23.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A. 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B. 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C. 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D. 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知识

28、迁移的能力。材料主要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时代的潮流影响下,也不得不抬出“民主”这块牌子,即说明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成为时代的潮流,民主思想深入人心,C的表述符合题意。A“各界思想趋同”表述有误;B“主要手段”表述有误;“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反映了不是真意接受三民主义,D也不合题意,故选C。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影响24.孙中山认为:“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此孙中山强调A. 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B. 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C. 民生主义

29、是三民主义的核心D. 民生问题的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可知孙中山认为民生问题是国家的中心,是国家的根本,故A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不是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故B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故C错误;政治问题的解决是民权主义,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三民主义。材料“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可知孙中山认为民生问题是国家的根本。25.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

30、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 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B. 明确提出了新三民主义C. 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D. 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表明孙中山在反对帝国主义的问题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故选D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亚洲觉醒”的先驱孙中山26.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

31、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A. 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B. 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C. 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D. 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强调中国革命要联合资产阶级以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意在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故选择C;材料中毛泽东认为中国与俄国存在不同之处,可见其意不在借鉴俄国经验,排除A;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联合资产阶级,是出于完成革命的需要并非为了扩大阶级基础,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对右倾错误的批判,且此时党内也并不存在严重的右倾,排除D。27.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中指

32、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A. 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B. 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C. 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D.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材料中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实际上毛泽东强调的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也就是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问题。故答案为B项。28.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

33、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A. 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B. 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C. 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D. 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题干的论断,有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故C符合题意。A、B两项不符合史实,当时世界仍然处于两极格局状态;中国确立改革开放方针是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故D项与史实不符。所以应选D。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概况29.“中国共产党走过90

34、多年历程,期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两次飞跃,第一次是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第二次是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这两次飞跃解决的核心问题是A. 民族、民生B. 民权、民生C. 民族、民权D. 富国、强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史实记忆与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问题的总结归纳能力。毛泽东思想解决的是近代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问题,邓小平理论解决的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故A项对应的核心问题是正确的。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30.毛泽东说:“百

35、家争鸣是指诸子百家在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在刊物、报纸上可以自由言论B. 在宪法范围内允许学术问题自由争论C. 缺乏法律依据的思想禁止传播D. 无论什么思想都可以自由传播【答案】B【解析】【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的信息说明真正的“双百方针”就是在宪法范围内允许学术问题自由争论,B正确;在刊物、报纸上可以自由言论也要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A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缺乏法律依据的思想禁止传播,C错误;思想自由显然是有

36、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并不是无论什么思想都可以自由传播,D错误。31. 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A. 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B. 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C. 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D. 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答案】D【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时间,1952年新中国刚刚成立面临的任务就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因此教育就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大量的人才32.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

37、确的是A. 一五计划促进了时期的科技发展B. 两弹一星成果是在时期取得C. 文革使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D. 杂交水稻是在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在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为了适应工业化的需求,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力度,促进了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故选A。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是在1964年,第一颗导弹试验成功是在1966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排除B;文革期间科技仍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如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排除C;籼型杂交水稻是在1973年培育成功,排除D。33.智者学派有这样一段话:“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

38、或如何不存在,我们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状和相貌是什么。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这表明智者学派认为A. 神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B. 神对社会人生起着超自然作用C. 人要摆脱基督教的统治D. 神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这是普罗塔戈拉在论神中的一段话。古希腊智者学派研究的领域则转移到“人”本身以及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上,他们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因此AB错误;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当时基督教还没有产生,因此C错误。材料中心意思就是强调神不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内。故选D考点:智者学派点评:智者学派是古希腊时期的重要的哲学派别,研究的

39、是人和社会,强调人的决定作用,但是其学派否定真理、美德等客观标准,对个人极端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也需要掌握。34. 苏格拉底坐牢时,听到有一犯人在唱一首新歌,就要求教他唱。唱歌的犯人很吃惊:“您就要被处决了,为什么还要学唱新歌啊?”这个伟人回答:“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唱一首歌。”这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什么思想A. 人是万物的尺度B. 认识你自己C. 美德即知识D.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选项中B、C是苏格拉底的主张。但是材料信息表明,苏格拉底临死不忘学习知识,实践了其“知识即美德”的主张。A项是智者学派的主张,D项是亚里士多德的

40、主张。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的思想苏格拉底思想的内容。35. 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的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持续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定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 )A. 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B. 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C. 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D. 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这样的持续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

41、治”反映了集权政治的产生,而“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体现了在集权政治出现后,处理不是最好的方法,应当对极权政治提前预防,B符合题意;材料的核心是“防止集权政治”,A的表述偏离了题旨,并没有阐述他们地位的平等;C“政治动乱”并不能归结于“集权政治”,D“必然产物”的表述不合题意,只是其一而已,故选B。【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36.美国学者约翰梅里曼认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的典范,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由此可见,

42、人文主义者A. 推崇罗马神权统治B. 利用宗教表达诉求C. 否定天主教会教义D. 主张灵魂自我救赎【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人文主义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主要目的是通过宗教来表述对人性解放和人性尊严的肯定,B选项符合题意。推崇罗马神权统治的说法不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实,A选项排除。否定天主教会教义是宗教改革的内容,C选项排除。马丁路德主张灵魂自我救赎,D选项排除。37.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以希腊神话中的情节为素材进行创作。在描绘天神宙斯用一阵“黄金雨”吸引人们时,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提香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提香的这一表现方式

43、A. 带有画家生活环境的烙印B. 突出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C. 附和了教会宣扬的道德观D. 体现了神韵写意的绘画风格【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在描绘天神宙斯时用一阵“黄金雨”表示,而提香在此基础上用一枚枚金币来表现,这说明画家在创作时会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故选A。文艺复兴的核心精神是人文主义,它突出人中心地位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显然这不能通过一枚枚金币来表现,排除B;提香的画作否定了教会宣扬的道德观,排除C;写意为中国画的特征,排除D。38.马丁路德宣称:“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

44、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对此理解最全面的是( )A. 世俗政权主持宗教仪式B. 教会有权解释圣经C. 消除了教皇与世俗的隔阂D. 国家政权应该高于教会【答案】D【解析】【详解】“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这说明马丁路德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不出世俗政权主持宗教仪式,故A项错误;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解释圣经,故B项错误;这一主张激化了教皇与世俗的矛盾,故C项错误。39.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

45、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A. 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B. 都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C. 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D. 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 “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说明两者传播人文主义手段不尽相同,排除D;A在题干中没有体现;两者打击教会的权威而非否定对上帝的信仰,排除C;B符合题意,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都推动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有利于人的思想解放。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

46、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内容和作用40. 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这表明A. 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B. “主权在民”的观念不断强化C. 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力D. 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美国政治权力的制衡为背景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不是专制君主”强调了在美国权利的制衡,虽然“政治和官僚精英”的权利很大,大大超过了普通的公民,但不是“专制君主”,其权利受到制约,据此分析可知材料重在强调政

47、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故选D。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权利的制衡41. 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认为,自由不等于放任。放任就会使一部分人侵犯其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自由的真正含义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人身、行动和财产,而不受他人的束缚和强制。这表明洛克的观点是A. 只有民主政体才能保证思想和言论自由B. 只有分权才能防止专制,保障自由C. 只有实行法治,人民才能充分享有自由D. 只有通过新的社会契约,才能实现平等【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自由的真正含义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人身、行动和财产,而不受他人的束缚和强制。”说明洛

48、克认为法律保障自由,ABD都没有得到体现。故C正确。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42.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 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B. 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C. 两人对专制自由的观点截然相反D. 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答案】B【解析】【详解】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利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

49、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康德在卢梭的“人生而自由”的基础上,有提出了思想的自由:人不是他人的工具,人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再结合材料所给出的信息,可见,关于获得自由平等是两人的共同主张,不同在于达成目的的手段。B正确。两人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A错误;两人都反对君主专制,对待自由态度是一致的,不同的是获得自由的途径,C错误;二者都主张民主权利,D项错误。43.1727年春,伏尔泰参加了牛顿的葬礼,随后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 科学团体推动了

50、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B. 跨国文化交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播C. 18世纪早期英国启蒙运动已接近尾声D. 18世纪早期法国思想自由度逊于英国【答案】B【解析】材料内容讲述了伏尔泰的文学著作使牛顿苹果坠地的科学故事传遍世界,并不是科学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故A项错误;法国人伏尔泰参加了英国人牛顿的葬礼并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通过伏尔泰的著作牛顿的“苹果坠地”的故事传遍世界,家喻户晓。这可以说明跨国文化交流可以促进科学思想的传播,故B项正确。英国启蒙运动已接近尾声,材料内容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心在法国,并不是英国,故D项错误。44. (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致辞说:“爱因斯坦的相

51、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的最伟大成就之一,也许是最伟大的成就,他不是发现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的新大陆。”汤姆逊的依据是什么( )A. 爱因斯坦因为相对论而获得诺贝尔奖B. 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理论框架C. 相对论继承和发展了牛顿经典力学D. 相对论揭示了时空与物质的本质属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对相对论做了评论,汤姆逊的依据要从相对论本身去找。A项不是相对论的内容,故不选。B揭示的是相对论的地位,C揭示的是相对论与牛顿经典力学的关系,D是相对论的特点和主要内容,故选D.考点: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点评:历史评论要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爱因斯坦相对论之所以在人类思想史上

52、有重要地位,要从相对论自身内容去解释。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5.追求人的自由是众多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过程中,法国的卢梭和德国的康德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一旦人民能够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将它打破时,他们做得更加正确了。那是因为,人民依靠暴力而夺回了他们由于暴力而丧失的自由。要寻找一种结合形式,使得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以及财富,并且因为这一结合而形成了每一个与全体相结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依旧像往常一样地自由。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二 康德主张,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自由

53、并非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它体现了人类道德和人类幸福的一致性,自由既是人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这种神圣的权利应该由“法律”来保证,使争取自由权利的努力不致被权势扼杀。宪法应容许“最大可能的人类自由”,同时又使每个人的自由能够和其他人的自由相一致,并在适当的时候把“制度按照理念”建立起来。摘编自陈乐民康德论启蒙(1)根据材料一,概括卢梭关于获得和保障自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康德认为启蒙的前提是什么?概括康德对“自由也是一种责任”观点的理解。【答案】(1)主张:通过暴力革命获得自由;按照社会契约建立政权,保障自由。背景: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54、政治上深受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思想,奠定了思想基础;科学上近代科学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2)前提: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理解:不能为了个人自由而妨碍他人自由;自由应该由法律来保证;自由应该是法律规范下获得的相对自由;要按照自由的理念建立新的社会制度。【解析】【详解】(1)主张:依据材料一“人民依靠暴力而夺回了他们由于暴力而丧失的自由”的信息可知通过暴力革命获得自由;依据材料一“要寻找一种结合形式,使得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以及财富”可以得出按照社会契约建立政权,保障自由。背景: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的卢梭生活的启蒙运动生活的时

55、代从经济、政治上、思想文化以及科学发展的角度回答。(2)前提:依据材料二“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可知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理解:依据材料二“这种神圣的权利应该由“法律”来保证,使争取自由权利的努力不致被权势扼杀”的信息和所学从个人自由而不应该妨碍他人自由、自由应该由法律来保证以及按照自由的理念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等分析回答。4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孙中山一生奉行“天下为公”。“既知民为邦本,一国之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从组织兴中会起,就把“创立合众政府”悬为鹄的。同盟会成立后,他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其后又发明“五权分立”的宪法,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参照

56、传统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而成,以保障民权的落实。民国肇造,约法颁布,民权平等曙光初现,旋为复辟势力所断。直至晚年,他依然致力于三民主义的新生,认为法国革命的“平等”和“民权主义”相同。据李华兴评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等整理史学界总结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它是顺应革命实践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产物;它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产物。阅读材料,对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您侧重于哪一种认识?试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史论结合)【答案】侧重:辛亥革命前,致力于推翻君主专制,提出“创立合众政府”、“创立民国”、“五权宪法”等主张;民国成立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倡导

57、主权在民、平等自由、民主共和等;对三民主义做出新解释,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侧重:潜心研究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吸取西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整理发展中国古代有益于民权平等的制度与民本思想,包括考试制度、监察制度和“天下为公”、“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题型,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该从材料中选取一种您认为合适的观点,然后结合材料和所学对于倾向的观点进行论证。侧重第一种观点的从辛亥革命前后民权平等思想变化的史实分析回答;侧重于第二种观点从孙中山民权思想吸收西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以及发展中国古代有益于民权平等的制度与民本思想等分析论证。总之,论述要合理,表述要清晰。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