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三次周练 时长:45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今天,人才的作用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现实中,一名领军人物可以引领一个新产业,增强经济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一名优秀领导干部可以带领一个地区改变面貌,开创_、奋楫争先的新局面。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把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定位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_的重大战略任务”。_的判断,促使我们进一步审视优秀年轻人才的价值意义。也许有人担心,嫩竹做不了扁担,嫩肩挑不起重担。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 ),把培养干部摆在武器、筹款之前。他坚决支持谭震
2、林提出的尽快培养出100名连长、100名指导员的决定,使一批年轻干部走上连长、指导员岗位,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不足的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历史上,青年才俊担大任、成大业者_:马克思29岁、恩格斯27岁写作共产党宣言,毛泽东25岁主办湘江评论,周恩来29岁领导南昌起义事实证明,只要有实践机会、干事舞台、良好环境,年轻人照样能担当重任、取得成绩。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百舸争流 长治久安 深谋远虑 擢发难数B百废待兴 政通人和 深谋远虑 擢发难数C百舸争流 长治久安 高瞻远瞩 不胜枚举D百废待兴 政通人和 高瞻远瞩 不胜枚举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
3、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陈毅提出了壮大新四军的“枪、款、人”战略思想B陈毅提出了壮大新四军的“人、枪、款”战略思想C壮大新四军的“人、枪、款”战略思想由陈毅提出D陈毅提出了“枪、款、人”战略思想来壮大新四军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晁错者,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帝,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当是
4、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汉时君称臣,父称子,平辈互称,皆为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而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晁错已死
5、,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选自司马迁史记袁盎昆错列传)赞曰: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其父睹之,经于沟
6、渎,亡益救败,不如赵母指括,以全其宗。悲夫!错虽不终,世哀其忠。故论其施行之语著于篇。(选自汉书袁盎晁错传)【注】经于沟渎:意为在不得已时选择自杀而死。赵母指括:战国时赵国大将赵括的母亲曾上书对赵王说“括不可使将”,又说“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B. 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C. 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D. 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
7、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尚书,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四书”。B. 博士,古代官名。秦朝及西汉初期,负责掌管古今史事侍问及书籍典章之事。C. 九卿,古代部分中央行政长官的总称。“卿”为官名,其具体名称历代多所变更。D. 宗庙,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也可以作为朝廷和国家政权的代称。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晁错文采出众,能言善辩。他曾奉命跟随伏生学习尚书,学成归来效命于太子,因能言善辩深得太子喜爱和信任,被其誉为“智囊”。B. 晁错敢于直谏,招惹嫌隙。他曾提出削藩和修改
8、法令制度的建议,尽管不被孝文帝采纳,可依然屡次进谏,他的计策引发袁盎等人的反感。C. 晁错心怀国家,忠贞不二。他以国家社稷安危为重,主张削藩;其父预见晁错这样做必定会招来杀身之祸而进行劝阻,可晁错不为所动。D. 晃错留名青史,受人赞誉。对晁错出众才华、锐意改革的决心以及不惜以身犯险的精神,司马迁和班固都不约而同地给予了高度评价。三、默写.完成下面130题1.白居易琵琶行中 _,_两句,以人衬声、以“月”托声,侧面表现了琵琶女的琴艺高超。2.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的两句诗句是_ ,_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弹奏到最后,描写作者受触动最大的句子是:_,
9、_4.琵琶行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眼、主旨句)是 _,_5.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是:_ _,_6 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7.白居易琵琶行中“_,_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8.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年长色衰后被冷遇抛弃而归宿凄凉的句子是_,_ 9.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两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时间、环境。10.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就是写琵琶女在梦中回味往昔的快乐,而梦醒又回到现实,表达出无限的伤感之情。11.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中
10、,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且点明该曲主旨的句子是:_,_。_,_12.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_,_1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_,_,_14.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_,_1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朝代更替,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子是_,_16.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作者远望昔日帝都,心情复杂的两句_,_17.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
11、:_,_18.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_,_19.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抒情议论相结合,表现诗人离开京城豪迈、洒脱的气概的诗句是:_,_20.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己亥杂诗中“_,_”一诗句,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它不是表现了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吗?21.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波光闪耀和水中月影的夜晚美景语句是:_,_22. 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鸟欢鱼跃景象的句子_,_23. 岳阳楼记中描写河岸沙洲花茂草盛的句子是:_,_24.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忧国忧民,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_,_
12、25. 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政治抱负,也是全文的主旨句的是_,_26. 岳阳楼记中表明作者正确对待人生苦乐,突出其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27. 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政绩突出的两句:_,_28. 岳阳楼记中文人在阴雨连绵时登岳阳楼会产生远离国都家乡,担忧害怕悲伤心情的两句_,_29. 岳阳楼记中用反问的语气勉励友人滕子京和自己要坚定志向的语句_,_?30. 岳阳楼记中从早晚时间,体现洞庭湖千变万化的壮美景象_,_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三次周练答案一、语言综合 答案:(1)C(2)B解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
13、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第一处 ,百舸争流:上百条船争着在水上疾驰。形容很多人都在奋勇前进。百废待兴: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末办的事业都等待兴办。此处是说一个好的领导干部可以开创很多人部在奋勇前进的局面,再结合横线后“奋楫争先”,此处选用成语“百舸争流”。第二处,长治久安:指社会秩序长期安定太平。政通人和:政治顺遂,人民和乐。形容国泰民安。此处是说把发现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定位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重大战略任务”,应选用成语“长治久安”。第三处,高瞻远瞩:形容眼光远大。深谋远虑:周密地计戈
14、,往长远里考虑。根据横线后“的判断”可以推断不能为“深谋远虑”,因为“深谋远虑”就包含“判断”的意思。选成语“高瞻远瞩”。第四处,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个全举出来, 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 ,数也数不清。此处是说历史上青年才俊担大任、成大业者太多了,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选用成语“不胜枚举”。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的补写句子的能力。补写要求语意连贯,句式整齐。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段落的整体意思,然后联系上下句,要与对应句子结构一致,修辞相同,意脉相承,内容相关,风格近似,符合事理理逻辑。根据括号后面的旬子“把培养干部放在武器、 筹款之前”可知,战略思想应是 “
15、人、枪、款”。排除A、两项。根据后一句“他坚决支持谭震林提出的”陈述主语“他”显然是指“陈毅”, B项陈述主语是“陈毅”,C项陈述主语是“战略思想”,根据前后陈述主语一致性原则,排除C。故选B。二、文言文 3. 【答案】 C 【解析】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是谒者仆射邓公为晁错申辩的内容,可以翻译为“晁错担心诸侯强大了不能够制服,所以要求削减诸侯的封地,借以尊宠朝廷,这实在是关乎万世的好事啊。计划才开始实行,晁错竟然遭到杀戮”。第一,根据语意,可知“患”的主语是“晁错”,两者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以排除A、D两项。第二,根据语意,可知“始行”的主语是“计画”,“卒受大戮”的主语是“晁错”,两者中间应该断
16、开,据此可以排除B项。4. 【答案】A 【解析】A项,“尚书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四书”错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合称“四书”,尚书与诗礼易春秋合称“五经”5. 【答案】D 【解析】D项,“司马迁和班固都不约而同地给予了高度评价”错误,从司马迁的评论看出他对晁错并不赞赏。三、默写答案1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2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3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4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5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6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7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8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9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17、10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11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2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13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14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15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16 望西都,意踌躇。17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8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19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20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1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2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23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24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5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6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7 政通人和,百
18、废具兴。28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29 微斯人,吾谁与归?30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文言文译文晁错,是颍川人。他凭着文学才能担任太常掌故。他为人严峻刚直苛刻。孝文帝的时候,下诏任命他做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因他善于论辩,得到太子宠幸,太子家号称他是智囊。多次向皇帝上书,在孝文帝时,又论述要削弱诸侯的事情,以及可以更改确定的一些法令,奏疏一共有三十篇。孝文帝没有听取他的建议,但觉得他是个奇才,提升他做中大夫。在这个时候,太子认为晁错的计策好,而袁盎等各个大功臣多不喜欢晁错。汉景帝即位,让晁错担任内史。晁错经常请求皇帝私底下听他谈论国事,皇帝总是听从,宠幸晁错胜过九卿,法令多由他修改敲定。晁
19、错升任御史大夫(以后),呈请(查究)诸侯的罪过,削减他们的封地,收归他们支系亲属拥有的封地。奏疏呈上之后,皇帝命公卿、列侯、宗室集合议论,没有人敢反对,只有窦婴争议,因此同晁错有了矛盾。晁错所更改的法令有三十章,诸侯都大声叫嚷,疾恨晁错。晁错的父亲听到这件事,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你一掌权,就侵犯诸侯利益、分割诸侯土地,很多人都责备怨恨你,你(知道)在干什么吗?晁错说:本来就应该这样做的。不这样做,天子不得尊崇,王室不得安宁。晁错的父亲说:刘家安宁了,可是晁家就危险了。我要离开你回家了。于是喝毒药自杀了,说:我不忍看到灾祸殃及到我。死了十几天,吴、楚七国果然造反,以诛杀(乱臣)晁错为名义。等到
20、窦婴和袁盎进宫劝说皇帝斩晁错时,皇帝很久都不说话。后来,皇帝就下令中尉去叫晁错。晁错当时穿着朝服,在东市被处斩。晁错死后,谒者仆射邓公是校尉,攻打吴、楚叛军担任将领。回到京城拜见皇上。皇上问他:听到晁错已死的消息,吴、楚两地的叛乱停止了没有?邓公说:吴王几十年来都想谋反,(这次是)发怒于削夺他们的封地,(只是)借诛杀晁错为名,他们的本意并不在于晁错(而在于朝廷)。而且我担心天下的士人将要封住嘴巴不敢再进言了。皇上问:为什么呢?邓公说:晁错忧虑诸侯强大了不能控制,所以请求削减他们的土地来提高朝廷的尊严,这是千秋万代的利益啊。计划才刚刚实施,晁错突然遭受杀身之祸,(这样就)堵住了忠臣的嘴。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于是景帝长长叹息,说:你说得对。我也感到遗憾了!太史公说:晁错在做太子家令的时候,屡次进言奏事不被采用;后来掌握大权,进行不少变革。诸侯发动叛乱的时候,不赶紧挽救国家的危局,却企图报个人的私仇,反而送了性命。俗话说:改变古法,扰乱常理,不是断命也要垮台。也许说的是晁错这种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