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92.50KB ,
资源ID:8360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360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南充市蓬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1、四川省南充市蓬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1929年10月,当美国人还陶醉在繁荣的美梦中时,这一美梦却因残酷的现实而破碎“残酷的现实”是指A. 政局动荡B. 自然灾害C. 环境污染D. 经济危机【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当美国人还陶醉在繁荣的美梦中”,说明当时政局稳定、没有自然灾害,也没有体现环境污染的信息,排除ABC;结合所学,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暴跌,大危机由此开始,故选D。2.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

2、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A. 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B. 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C. 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D. 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答案】A【解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为转嫁经济危机的损失,各国纷纷大幅度提高关税,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从而导致了世界局势的紧张。BCD三项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不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3.小苗当然需要温室的呵护,不过当它长大之后,这就成为阻碍其继续向上的桎梏,只有去经历外界的风雨,才能充分舒展它的枝桠。这是用来形容资本主义某经济思想的话

3、,下列与之相符的是A. 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B. 罗斯福新政C. “福利国家”的建立D. 凯恩斯主义【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小苗去经历外界的风雨” 比喻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这正是胡佛处理经济危机时坚持的观点。故A项正确。罗斯福主张干预经济,与材料意思不符。B项错误。“福利国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凯恩斯主义主张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与材料意思不符。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A。4.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人们将流浪者的窝棚叫“胡佛小屋”,这些小屋聚集的地区叫“胡佛村”,裹身取暖的报纸叫“胡佛毯”。对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 胡佛总统的

4、经历与此有关B. 人们对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的发泄C. 人们对胡佛总统任职时福利政策的赞颂D. 人们以此纪念胡佛总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面对爆发于1929 年的经济大危机,胡佛总统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导致经济危机加深。人民由于生活水平下降,对胡佛总统极尽嘲笑之能事,容易判断选B。A项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胡佛总统没有实行福利政策;D项错误,是对胡佛总统的不满,不是纪念。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美国胡佛应对危机的措施及结果5.在满目萧条的美国,杂要演员插科打浑说:“什么?你说生意好起来了吗?你的意思是说胡佛(总统)

5、死了吗?”其反映的实质是A. 当时社会言论自由B. 人们娱乐生活匮乏C. 自由放任政策失灵D. 经济危机被有效遏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美国总统胡佛仍然推行自由放任政策,遭到了杂耍演员插科打诨,所以,其反映的实质是自由放任政策失灵,故C正确;A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娱乐生活匮乏,排除B;罗斯福新政加大对经济的干预,使经济危机被有效遏制,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6.19321933年,英国和比利时失业率为22%23%,瑞典的失业率为24%,美国的失业率为27%,奥地利的失业率为29%,挪威的失业率

6、为31%,丹麦的失业率为32%,德国的失业率更高达44%以上。由此可见A. 解决就业问题是缓解危机的首要环节B. 在经济危机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德国C. 英国和比利时的经济实力更为雄厚D. 此次经济危机波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决经济危机的首要环节是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誉,A错误;材料只涉及经济危机引发的工人失业情况,失业率高低和经济危机的危害程度不一定成正比,B不正确;C与史实不符,当时美德经济实力远远高于英国等;材料所述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的失业情况,可以得出危机波及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主要侧

7、重对经济危机的影响的考查,由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危机发生后迅速扩散,演变成世界性的大危机。7.进入20世纪,西方议会的地位开始相对衰落,行政力量事实上成为了国家权力的主导。这种现象在英国出现于19世纪晚期,在法国出现于二战之后,美国则在富兰克林罗斯福新政时代。这种现象A. 反映了三权分立制度被破坏B. 满足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C. 使议会失去了对政府的监督权D. 意味着自由竞争时代的结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依据材料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失业,贫困等一些社会问题不断出现,而这些社会问题困扰着社会的发展。于是各国政府开始提出一些干涉经济发展的纲领。

8、行政机关对经济的干涉使得一些行政事务的增加,而这些行政事务的增加则引发了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数量的增加。再加上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也促使行政机关运用行政职权积极干涉社会的各种关系,所以这种现象满足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西方议会地位的衰落,行政力量的上升只是相对的,议会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三权分立制度并未被破坏;C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虽然议会地位相对下降,行政力量上升,但议会并未失去对政府的监督权;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后期垄断的出现意味着自由竞争时代的结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8.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

9、经济的新模式。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对经济的干预或减少干预的根本出发点A. 减轻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B. 保证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C. 扩大内需以刺激产品消费D. 缓和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答案】B【解析】【详解】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表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国家从总体上对经济进行一定的计划、控制和调节,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是国家从整体上对经济进行的调节控制。由两次比较可知,对经济的干预和减少干预其根本出发点都是保障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故

10、B正确;减少经济危机的损失不是其根本出发点,故A错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缓解危机的措施,故C错误;缓和社会矛盾是其出发点,但不是根本出发点,根本出发点都是保障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为应对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或减少干预,其根本出发点是保障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本题注重对选项的比较、辨析,明白根本出发点即根本动机要从经济根源上找。9.有人这样评价罗斯福的“以工代赈”:联邦政府的大笔资金,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此材料旨在说明“以工代赈”A. 用于解决就业问题B. 可以保护民众自

11、尊C. 利于解决产销矛盾D. 受资本家大力支持【答案】C【解析】【详解】注意题目限制是“此材料旨在表明”即其最核心的意思,而非部分角度。根据“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表明“以工代赈”促进了消费,利于解决产销矛盾,故C正确;“以工代赈”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保护民众自尊,但不符合“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B;材料信息无法说明“以工代赈”受资本家大力支持,排除D。10.1934年,美国报纸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这最有可能是针对A. 紧急银行法B. 全国工业复兴法C. 全国劳工关系法D. 社会

12、保险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福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罗斯福的做法表面上限制了资本家的自由经营,给予工人阶级的一定利益,故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B项正确。1933年罗斯福通过紧急银行法,主要是整顿财政金融,重建人们对银行信心,与材料不符,排除A。1935年罗斯福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缓和劳资矛盾,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1935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险法,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11.经济学

13、家普遍认为,1929年经济危机在本质上是场通货紧缩危机,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其实是用通货膨胀的方法来治理通货紧缩,同时缓解社会矛盾,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罗斯福的下列措施中无法用来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 向减耕减产的农民发放补贴B. 直接救济和以工代赈C. 规定每小时40美分的最低工资D. 禁止雇佣16岁以下童工【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其实是用通货膨胀的方法来治理通货紧缩”可知是通过财政赤字,增加社会所需货币量来缓解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矛盾,ABC都是采取增加货币量和财政赤字来缓解社会矛盾,题干要求选择不能印证此观点的措施,故ABC不选;禁止雇佣16岁以下的童工,是保护

14、童工,与材料无关,符合题意,故选D。12.1933年,罗斯福新政从整顿银行开始。为此,国会通过的法规是A. 全国工业复兴法B. 全国劳工关系法C. 紧急银行法D. 社会保险法【答案】C【解析】【详解】全国工业复兴法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的内容,为企业复兴创造了条件,排除A;全国劳工关系法明显是关于劳工立法的,保护了劳工权利,排除B;为克服金融危机,美国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故选C;社会保险法是关于社会保障的,排除D。13.罗斯福新政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在新中国成立至1981年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却没有任何文字表述。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历史概

15、念出现在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中。对这一现象的解读,最合理的是A. 中国与世界逐步从隔绝走向联系B. 中美之间意识形态差异日益消失C. 历史教科书客观地反映了历史真相D. 时代变化影响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新中国成立至1981年间属于中美关系相对不友好的时期,所以在新中国成立至1981年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也就没有任何文字表述,其实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时代变化影响也会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考点:历史教学研究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时代变化影响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14.全球通

16、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己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A. 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B. 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C. 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D. 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农产品过剩导致的农产品价格暴跌的现象,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针对农业方面的经济危机,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农业调整法规定:减少耕地,缩小现有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并实现美元贬值,刺激和扩大农产品出口。因此,D正确。ABC均不是直接针

17、对农业方面的措施,故排除。15.借助立法手段,调节劳资关系是罗斯福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下列法案明确对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作出规定的有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A. B. C. D. 【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国工业复兴法有国家干预,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的内容;全国劳工关系法明显是关于劳工立法的;社会保险法是关于社会保障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排除其他选项。16.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大危机审时度势、大胆突破,采取“三R”(复兴、救济、改革)行动对经济进行干预。新政的措施之一是实施“蓝鹰运动”,下列项中属于执行该措施的机构是A. 联邦银行

18、B. 全国工业复兴署C. 农业调整署D. 紧急救济署【答案】B【解析】美国政府给遵守全国工业复兴署所制定法规的企业或公司颁发蓝鹰徽章,被称作蓝鹰运动,故执行机构应该是全国工业复兴署,故选B;联邦银行是与金融相关的机构,农业调整署负责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紧急救济署负责安排救济工作,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17.罗斯福政府颁布的下列法案中,有利于保护劳工权益的是全国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公平劳动标准法全国劳工关系法A. B. C. D. 【答案】C【解析】全国工业复兴法赋予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每小时40美分的最低工资和每周40小时的最高工时;

19、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了工人的权利。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项。联邦紧急救济法规定支付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排除含有的A、B、D项。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常见解题方法有肯定法、排除法、求同存异法等。肯定法即凭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直接作答。排除法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求同存异法即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放在一边不管,而将所剩余相异的题肢加以比较辨析,从而根据题干的要求得出正确答案。18.1933年,罗斯福政府在美国西部和西南部共毁掉4万平方千米的棉田,屠宰了20多万头大猪和600多万头小猪。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农产品价格回升。这一从供给侧

20、压缩过胜产能的做法,体现了A. 重农抑商政策B. 自由放任政策C. 重商主义政策D. 国家干预政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罗斯福政府毁掉棉田,屠宰猪农产品价格回升”可知政府通过人为的限产和毁坏来实现农产品供需的平衡有利于农产品价格回升;这种做法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故D项正确;A项是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排除;B项与材料相反,排除;C项是工业革命之前的经济政策,排除。点睛:材料“罗斯福政府毁掉棉田,屠宰猪农产品价格回升”是解题的关键。19.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罗斯福在第六次“炉边谈话”中提出要使人民拥有“免于匮乏的权利”。下列法令的

21、颁布最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A. 农业调整法B. 全国工业复兴法C. 全国劳工关系法D. 社会保险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所学可知农业调整法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与题意不合,故A项排除;全国工业复兴法主要以恢复工业生产为目标,促进工业生产的恢复,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项排除;全国劳工关系法主要以保护劳工权利为目的,与题意无关,故C项排除;社会保险法是政府通过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有利于使人民拥有免于匮乏,故D项正确。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罗斯福新政新政的内容20.美国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民,种植遗传基因作物,驾驶有全

22、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拖拉机;衣阿华州的一家保险公司,用软件来减少管理层次,并给予工人更大的责任和自主权;佐治亚州的一家纺织公司,用因特网收到世界各地客户的订单。三则材料均反映出哪种经济现象的特点A. 福利国家制度B. 知识经济(新经济)C. 经济全球化D. 第三产业【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遗传基因”“卫星定位”“软件”“因特网”等信息可知,这反映的是科技在经济发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结合所学可知,知识经济是一种依靠高新技术与高科技发展经济的模式,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福利国家”是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来稳定社会秩序的方式,与材料内容无关;C选项错误,“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全球性的经

23、济现象,与材料内容无关;D选项错误,第三产业是服务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1.下列关于美国新经济的论述正确的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包含了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各种技术创新等以信息技术为主导新经济依然会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等规律的制约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是美国“新经济”的特点,美国新经济依然是资本主义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基本矛盾是不可能被根除的,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波动也就无法根除,故说法正确,B项为正确选项。考点:美国“新经济”点评:美国出现的“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并不

24、预示着美国经济将一直繁荣下去。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就存在,资本主义国家就迟早会再发生经济危机,所以不可能一直繁荣下去。故美国的“新经济”没有背离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循环的规律,依然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等规律及其他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22.20世纪90年代,美国实施了“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政策,从而进入“新经济”时代。当时的总统是A. 胡佛B. 罗斯福C. 尼克松D. 克林顿【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宏观调控、微观自主”可知,克林顿上台后实施了“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政府干预,故D项正确;A项主张自由放任政策,

25、排除;BC项主张国家干预政策,排除。点睛:“20世纪90年代”“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是解题的关键信息。23.二战后,政府干预经济成为欧美各国共同采取的经济措施。下列各项中,与德国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无关的是A. 实行稳定的财政和货币政策B.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C. 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秩序D. 对国民经济进行大规模的国有化改革【答案】D【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受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加强国家干预的做法促进经济发展,二战后联邦德国建立了“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而不是对国民经济进行大规模的国有化改革,故选D;为ABC属于德国政府干预经济的

26、措施,排除.24.马克思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下列选项中能与马克思的这一观点相印证的是A. 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B. 福利主义政策的实施C. 第三产业的兴起D. “新经济”的出现【答案】B【解析】“吃穿好一些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表达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马克思这的意思是工人的生活和待遇有了一些改善,但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人的政治经济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故选C;自由资本主义强调自由生产自由竞争,排除A;第三产业指服务业,排除C;“新经济”即知识经

27、济,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排除D。25.美国第一流的经济学家在为里根准备的总统经济报告中这样写道:“有效的经济制度是关心个人的需要;每个人都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奔波,这才算是有效率。”据此可知,以上经济学家的政策是A. 大力推行国有化B. 减少社会福利C. 保护私人经济D. 发展“混合经济”【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这些经济学家认为有效的经济制度应该是国家保持和促进市场竞争机制,在保护私人经济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这样可以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故选C。ABD不符合材料信息,也不符合里根时代的经济发展状况。26.1949年到1963年,阿登纳接连四次担任德国总理,以“铁肩”支撑危局,使一个战败的

28、、几乎气息奄奄的民族经受住了考验。他在任期内所做的努力有废除中央统制经济推动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用收入调节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通过缩减政府开支解决赤字问题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阿登纳政府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用收入调节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推动欧洲煤钢共同体在1952年建立。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项。阿登纳政府没有实行通过缩减政府开支解决赤字问题的政策,排除含有的B、C、D项。【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来解答。联系史实可知,联邦德国阿登纳政府没有实行通过缩减政府开支解决赤字问题的政策,即说法错误,不符合史

29、实,排除含有这一说法的选项,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27.撒切尔主义是指撤切尔夫人执政期间(1979年至1990年)的一种意识形态。它提出“社会不平等天然就是错误的或有害的”这一观点是“天真的和不合情理的”。下列对撒切尔主义分析不正确的是A. 其出台是为了缓解“滞胀”B. 不利于英国经济的恢复C. 它带来了贫富差距的扩大D. 与里根经济学有相似之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欧国家实行福利国家制度,旨在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到了70年代出现经济危机,经济进入滞涨阶段,为了缩减政府开支,福利国家

30、制度的涉及面不断缩小。撒彻尔的目的在于恢复英国经济。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撒切尔主义。28.1988年。英国撒切尔政府开始通过公房出售的方式改革原有的公房使用制度。并缩减社会住房开支。随后在1988年开始了把社会住房转让给住房协会的改革。其主要目的是A. 全面放弃国家干预经济政策B. 消除贫困现象促进社会平C. 尽力争取议会中工党的支持D. 增强英国经济复苏发展活力【答案】D【解析】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在经济上推行“自由市场”政策,大力推行私有化和非国有化的战略,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改革社会福利制度,建立一个更有竞争力的自由的社会,以增强

31、英国经济复苏和发展的活力。故答案为D项。撒切尔夫人的执政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并非完全放弃,排除A项;撒切尔夫人的改革适当减少了社会福利,B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点睛: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70年代初出现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而物价持续上涨通货膨胀严重的“滞胀”现象,各国立即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由于“福利国家”制度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英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29.二战后,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国际事务中,日本采取低姿态

32、,依赖美国保护B.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C. 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D. 80年代以后,日本加大了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ABD项,根据所学可知,“二战”后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同时美国也大力扶植日本经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日本采取低姿态,依赖美国保护;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加大了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此三项表述都符

33、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30.20世纪40年代某国际会议通过的决议写道: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这次会议召开的主要成果是A. 确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B. 形成了战后世界三大金融体系C. 重建了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D. 逐步建立起世界政治新秩序【答案】C【解析】材料中描述的会议是1944年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美国通过该会议实行美元与黄金挂钩,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C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属于货币体系,A错误;B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GATT,世界政治新秩序尚未确立,D错误。点睛: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秩

34、序确立31.世界银行成立初期,主要对欧洲国家进行贷款,到20世纪50年代后则将提供和组织的长期贷款转向了发展中国家。这一转变侧面反映了A. 经济全球化的兴起B. 美国欲压制欧洲的兴起C. 欧洲经济全面复兴D. 美国对世界的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世界银行是一个国际组织,其一开始的使命是帮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的重建。主要任务是资助国家克服穷困,各机构在减轻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所以世界银行一开始主要贷款给欧洲,当欧洲得到一定恢复后,转向了发展中国家,故C符合题意;A、D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所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32.欧洲联盟自身的变化

35、表现为由区域性组织向全球性组织转化由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一体化发展由西欧国家扩展到东欧国家由多种货币向单一货币转变A. B. C. D. 【答案】D【解析】欧洲联盟并不是全球性组织,故错误;欧盟体现了由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故正确;欧盟东扩反映了由西欧国家扩展到东欧国家的趋势,故正确;欧元的使用反映了由多种货币向单一货币转变,故正确。故组合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欧盟的发展史实,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欧盟的性质、特点的方面出发,即可发现欧洲联盟并不是全球性组织,据此即可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33.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区域集团化组织迅速发展。有国际

36、组织在其目标中提出:“建立起最终包括单一货币在内的经济和货币联盟,还提出通过“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显示身份,该国际组织是A. 亚太经合组织B. 欧洲联盟C. 北美自由贸易区D. 上海合作组织【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有国际组织在其目标中提出:“建立起最终包括单一货币在内经济和货币联盟”这一内容,再结合所学欧元的相关知识,可知该国际组织是欧洲联盟,因此,本题选B。34.2017年2月,英国议会下议院投票通过政府提交的“脱欧”法案,授权首相特雷莎梅启动“脱欧”程序。3月英国政府正式启动脱离欧盟的程序。“脱欧”问题实质上反映了A. 英国与欧盟其他成员国矛盾激化B. 欧洲一体化进程

37、的中断C. 主权让渡与国家利益的冲突D.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欧洲一体化。英国退出欧盟,在短期内对英国无疑是有利的。“2017年3月29日英国政府正式启动脱离欧盟的程序”实质上反映了主权让渡与国家利益的冲突。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未体现英国与欧盟其他成员国的矛盾,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断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的表述符合史实,但是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35.美国学者发布了(捕捉苹果全球供应网络利润)的报告,显示苹果公司每卖出一台Phone,就独占其中58.5的利润,非中国劳工占去3.5,苹果公司

38、以外的美国从业者获得2.4,中国大陆劳工获得1.8,欧洲获得1.8,日本和中国台湾各获得0.5。这种现象A. 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B. 加速了国际经济发展和繁荣C. 推动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 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国际间分工【答案】A【解析】材料内容是经济全球化中利润分配极不平衡的表现,这种利益分配不均衡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故A项正确;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占据主导显然不利于国际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故B项错误;当今国际经济秩序仍需要建立,故C项错误;工业生产的国际间分工是全球化的体现,不是材料体现出的主旨,故D项错误。点睛: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这是因为

39、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发达国家在资本、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占绝对优势。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共30分)36.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500年以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基本固定生活在彼此隔离的地区。1500年以后,西班牙人是果园爱好者,除了给美洲带来橄榄树和欧洲葡萄树外,还带来了种类繁多的水果。作为回报,美洲印第安人贡献出非常丰富的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此外还有木薯、番茄等。动植物的交换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之间,整个世界曾卷入这种交换。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在领

40、土扩张的同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从经济上加紧掠夺、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列强利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的财富。通过掠夺性的国际贸易,殖民地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工业原料的产地。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教学参考书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

41、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500年后人类经济活动的突出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交通工具有哪些?对世界市场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强的原因。21世纪中国积极加入紧急全球化,最突出的事例是什么?【答案】(1)变化: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世界逐渐连成整体)。原因: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2)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船、蒸汽机车;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42、。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原因: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广泛建立;两极格局的瓦解;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事例: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的能力。根据材料“西班牙人是果园爱好者,除了给美洲带来橄榄树和欧洲葡萄树外,还带来了种类繁多的水果”可知1500年后人类经济活动的突出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掠夺导致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的能力。根据材料“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

43、革命:汽船、蒸汽机车;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的能力。根据材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强的原因: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广泛建立;两极格局的瓦解;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21世纪中国积极加入紧急全球化,最突出的事例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37.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44、,世界经济发展有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材料二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有权过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互相依存和密不可分的。(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

45、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人类需要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问题?【答案】(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终归宿。(2)全人类共同行动,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产生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二者的具体关系回答即可。 (2)依据材料二“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互相依存和密不可分的”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解决全球化问题具体策略回答即可。【点睛】1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仅指经济方面发展趋势,一体化还有政治、军事方面等的内容,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2经济全球化的受益国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在资本、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占绝对优势。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