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礼记大传:“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材料旨在说明A. 分封制的必要性B. 宗法制的合理性C. 立嫡制的合法性D. 世袭制的重要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统治辽阔的疆域,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必要性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人性亲近亲人,故形成严谨的宗庙制度,从而维护国家统治,是宗法制建立的合理性,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嫡长子继承的内容,
2、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重视血缘宗族,没有体现爵位世袭的重要性,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2.周代“雅乐”实际上是西周的京畿之乐,通过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个不同等级的阶级中去,本质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雅乐”的传播( )A. 孕育了宗法制度B. 实现了思想统一C. 加强了中央集权D. 推动了文化认同【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乐”即礼乐制度,周朝通过礼乐制度将饮食、起居、祭祀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到“礼”的范畴,使其成为系统化的社会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这有利于扩大周文化的影响,并推动对周文化的心理认同,故选D。在周朝之前宗
3、法制已经出现,故孕育一说不符合史实,排除A;礼乐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思想的统一,但并未实现思想统一,这至少要在秦朝之后,排除B;周朝时期,统治集团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即没有实现中央集权,C项说法无从谈起,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礼乐制度的理解,在阅读选项时注意读懂各选项中的程度词和名词可帮助学生迅速做出相应的排除。3.著名历史学家王国维谈到中国古代早期形态时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他意在强调古代早期政治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 以血缘关系构建国家政治结构C.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D. 以宗法关系为基本特征【答案】C【解析】【详解】“未
4、有君臣之分也”可知,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通过占卜等手段,利用神权巩固王权,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天子与诸侯的血缘关系,没有体现宗法制按照血缘等级分配政治权力的信息,故BD不符合题意。4.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的是( )A. 宗法分封制B. 王位世袭制C. 中央集权制D. 郡县制【答案】C【解析】【详解】自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我国实行的“国家政体”是中央集权制。故答案为C项。宗法分封制是秦朝以前的
5、政治制度,排除A项;王位世袭制自夏朝确立,排除B项;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不属于“国家政体”,排除D项。5.“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些官员不可以A. 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B. 征收辖区内的赋税C. 管理辖区行政事务D. 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等信息可以看出,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郡县长官不能世袭,故选D。郡县长官是地方的最高长官,由行政权、财权和军权等,因此ABC均正确。考
6、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名师点睛】郡县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在秦朝创立,其内部存在着两对矛盾,发展趋势是皇权和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除此之外,历朝加强皇权的措施,如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等内容都要求掌握,也是考试的重点。6.下图为我国古代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演变趋势是,地方权力有弱有强,但总体上是中央权力在加强,地方权力在削弱,故A正确;B项(地方权力渐强)和C项
7、(地方权力无变化)较易排除;D项地方权力有强弱变化但最终渐强,不符合中央集权日益强化的规律,故D不正确。7.唐朝时期,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征,军事行动结束,就回朝任宰相、尚书等高级文职。两宋时期,在“枢密使”、“枢密副使”中具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方略是A. 强干弱枝B. 分散军权C. 重文轻武D. 守内虚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两宋时期,在“枢密使”、“枢密副使”中具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可知宋代重文轻武,故选C项。A选项没有体现;B选项没有C选项恰当;D选项材料中没有提到。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至
8、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的政治制度8. 我国古代某种制度“引导老百姓想的是如何加入既得利益集团,成为其中的利益者,而不是如何推翻既得利益集团。”这项制度是A. 科举制度B. 九品中正制C. 三省六部制D. 察举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引导老百姓想的是如何加入既得利益集团,成为其中的利益者,而不是如何推翻既得利益集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项制度是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和范围,因此选A。BC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9.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
9、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A.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 行省制代替郡县制D. 内阁制代替三省制【答案】B【解析】【详解】社会政治大转型是“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帝”,显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与发展,以及实现和巩固大一统,那么,废分封行郡县符合题意,故选B项;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夏朝,排除A项;行省制代替郡县制是元代,内阁制代替三省制是明代,都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CD项。故选A。10.“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行政管理体制?A. 隋朝B. 唐朝C. 北宋D. 元朝【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把中央权力分
10、寄到地方,行省是中央和地方的中转站。11.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A. 郡国并行制度B. 君主专制制度C. 中央集权制度D. 郡县制【答案】A【解析】【详解】斑马颜色是黑白相间,在这里引申为西汉在地方上推行了两种政治制度,即既有郡县制,又有分封制,故选A;BC并非地方管理制度,排除;郡县制推行于秦朝,均与题目中的时间“西汉”不符,排除D。12.“门阀士族”是指在社会上具有特殊地位、由官僚士大夫所组成的政治集团。萌生于两汉,形成发展于魏晋,后于隋唐时期有过短暂兴盛,
11、武则天后一撅不振。影响其衰亡的主要因素是A. 选官制度的变革B. 官僚机构的调整C. 经济重心的南移D. 儒家思想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隋朝确立科举制,唐朝时期进一步完善。科举制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导致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的门阀制度逐渐走向消亡,故答案为A项。官僚机构的调整对官吏来源没有影响,排除B项;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儒家思想的发展,均与门阀制度的衰亡没有关系,排除C、D项。【点睛】门阀士族的兴衰与选官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门阀制度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推动了门阀士族的兴盛。到了隋唐时期,为了巩固国家政权,当政者大力打击门阀士族,为提拔寒门之士
12、,而采用科举制度,科举的兴起,导致门阀制度走向消亡。13.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 )A. 汉代的尚书令B. 唐代的尚书省C. 元代的中书省D. 明代的内阁【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丞相制度被废除后的明代内阁,D正确;ABC的在当时都具有丞相的职责,故排除。14.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说明上发现这样的信息“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些文字实质上反映了A. 丞相权力的削弱B. 君主专制的强化C.
13、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D. 古代礼仪制度的完善【答案】B【解析】材料中军机处的办事程序是“阅读奏折-请皇帝旨-拟皇帝旨意-皇帝过目确定-下发旨意”,从中可以看出一切以皇帝为中心,由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反映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故B项正确,C项错误;明朝就已废除丞相制度,故A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点睛:材料“阅读奏折-请皇帝旨-拟皇帝旨意-皇帝过目确定-下发旨意”是解题的关键。15.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 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 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 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 经济发展区域化程
14、度提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地方权力不断被分割,从而使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故B项是正确的;A项中枢权力体系的完备体现了专制主义不断加强;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经济联系不大,故CD项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行政制度16.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削弱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大体相当的一组是A. 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
15、B. 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C. 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D. 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解题时紧扣“地位和职权大体相当”等关键信息。东周诸侯国拥有军政经大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元行省制是地方的行政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故A项错误;唐政事堂是唐朝的最高权力机构,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宋中书门下亦指“政事堂”,宋建炎三年(1129),并中书省与门下省为一省,称中书门下省,即宰相机构和官署,故B项正确;西汉州刺史是监察地方官和王侯的官员,而明朝的监察御史被称为“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官位虽不高,但权势颇重,两者在
16、权力与地位上差异很大,故C项错误;宋提点刑狱司监督管理所辖州府的司法审判事务,审核州府卷案,可以随时前往各州县检查刑狱,举劾在刑狱方面失职的州府官员,而通政司是明清时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和臣民申诉文书的中央机构。其长官为通政使。其职能就是开天下言路,两者在权力与地位上差异很大,故D项错误。与元行省。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刺史、监察御史、政事堂17.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尺度。下列古代生产工具的共同点是A. 说明古代农业的重大发展B. 反映人们利用自然力水平提高C. 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效率D. 体现了汉代先进的生产技术【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主要生产工具。
17、图左为播种工具耧车,中图为利用水利鼓风冶铁工具水排,图右是耕作工具曲辕犁。中图是利用水利鼓风冶铁工具,说明古代中国手工业的重大发展,排除A;仅中图能体现人们利用自然力,排除B;这三个工具都能减轻生产者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故选C。曲辕犁属于唐代耕作工具,D错误。18.下列对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B. 战国时期的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D. 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行【答案】B【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的许多诸侯国进行了变法活动,承认土地私有,允许
18、土地买卖,封建土地私有制最终确立,B正确;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有制,国王代表国家占有一切土地,A错误;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C错误;均田制早在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就已经实行,D错误。【点睛】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到了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故至德宗年间被“两税法”取代。19. 东周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从春秋到战国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其中最深刻的变革体现在 ( )A. 礼乐崩坏,百家争鸣B. 追求功利,实力竞争C. 由封邦建
19、国到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D. 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的革新和推广【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诸侯争霸礼乐崩坏,百家争鸣。各国为了追求争霸战争胜利,分别变法进行实力竞争,国家逐渐由分裂走向统一,这一系列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的革新和推广,推动生产力发展,由此引起上层建筑变化,D正确;A、B和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20.“布谷屋檐唤早耕,农夫惊起多叹声。瓶储无粟准负耒,征税煎迫难逃生且救眼前贪人手,半供县官半胥吏。耕场磷磷稻芒垂,共道年丰慰宿期。那知获罢未入屋,已被商贾催纳速。”此唐诗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 封闭性B. 落
20、后性C. 自足性D. 脆弱性【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农民在赋税和高利贷的压迫下容易破产,这是小农经济脆弱性的表现,选项D正确;封闭性、落后性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B;自足指的是小农生产供自己生活以及日常消费,材料与这一特征无关,排除C。21.景德镇陶录载:“唐初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镇人陶氏所烧造。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这反映唐朝时期的景德镇A. 以生产白瓷名闻天下B. 制瓷业以私营为主C. 瓷器生产的规模较大D. 制瓷业已具备较高的技艺【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称为假玉器”可知,景德镇的制瓷业已经具备较高的技艺,故选D。材料无法体现
21、名闻天下,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行业的性质为私营,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制瓷业的规模,排除C。【点睛】本题主要考察对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概况,抓住材料“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即可作出解答。22.学者许倬云说,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不少中国文人即使在城市里呆很久,也认为是“客居”,迟早也要还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重视农业的观念“安土重迁”的思想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品流通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不少中国文人即使在城市里呆很久,也认为是“客居”,迟早也要还乡。结合
22、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社会重视农业的观念以及“安土重迁”的思想,故正确,故A正确。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品流通,导致商业发展,不属于农业文明特点,故错误,故组合错误,故B排除。组合错误,故C排除。组合错误,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23.历时有人指出:“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安徽徽州),江北则推山右(山西)。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它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由此可知明朝 商帮经济实力雄厚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国家厉行盐铁官营政策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A. B. C. D
23、. 【答案】A【解析】【详解】“新安大贾(徽商),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它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晋商)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等体现了当时商帮经济实力雄厚,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符合题意,A项正确;国家厉行“盐铁官营”政策与材料内容不符,明政府并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BCD三项错误。24.“大街小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城市A. 唐朝前期的洛阳B. 北宋的开封C. 南宋的临安D. 元朝的大都【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城市商业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唐朝前
24、期的洛阳实行坊市分开,故A错误;北宋的开封打破了坊市界限,故B正确;南宋的临安并不是最早出现坊市界限被打破现象的城市,故C错误;元朝的大都也不是最早出现坊市界限被打破现象的城市,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北宋的开封打破坊市界限的史实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25.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 经济重心的不断南
25、移B. 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C. 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D. 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漕运线路的变化与中国古代政治中心的变化和经济重心南移有关,反映的是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故选C项;漕运线路的变化不仅与经济重心南迁有关,也与政治中心变迁有关,A项不全面,排除;国家疆域的扩大不是漕运线路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关中自然环境恶化是唐代以前影响漕运线路的原因,唐宋以后经济政治中心都迁移出关中,故排除D项。故选C。26.有一位历史老师的板书设计了如下内容,据此判断,这位老师授课的主题是A. 文字狱B. 海禁政策C. 重农抑商D. 康熙收复台湾【答案】B【解析】【详解】
2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防止反清势力相勾结和防范西方殖民者入侵,巩固小农经济和粉饰天朝上国威严,清政府实行了海禁政策,B项正确;文字狱、重农抑商和康熙收复台湾,均与防范西方殖民势力入侵,粉饰天朝威严等无关,ACD三项错误。27.宋代,在战国时期出现的租佃土地经营的方式日益普遍化;到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土地租金被抬高,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这一变化A. 反映了人地矛盾日益加剧B. 是高产农作物推广的结果C. 不利于农业经济稳定发展D. 是新生产关系产生的表现【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可以,随着租佃关系的发展,土地租金越来越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
27、变化主要是由于人多地少造成的,故A项正确,B项错误;C项错误,租佃关系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新的生产关系,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28.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A. 官营手工业B. 家庭手工业C. 民营手工业D. 工场手工业【答案】B【解析】【详解】注意题干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封建经济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其手工业生产以农民家庭副业形式进行。故B项正确。官营手工业产品是服务于王室,民营手工业产品用于市场销售,都不符合封建经济的特点,故AC项错。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形式,故D错。29.近年来,“晋商”
28、成为中国文学界、史学界的热门话题,相关的著作纷纷问世。晋商从明代开始出现是山西商人结成的商帮在明清时期拥有强大的商业势力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商帮是从明朝开始出现,商帮是地域性商人的群体;晋是山西的简称,晋商就是山西商人结成的商帮;他们在明清时期拥有强大的商业势力;商帮的出现反映了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帮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故,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30.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语汇。以下各项,反映隋唐时期我国经济较全面的一组是A. 釉下彩绘、水排、市镇、商帮会馆B 青瓷、丝路、邸店、高转筒车C. 素纱禅衣、丝路、水排、用煤冶铁
29、D. 青花瓷、丝路、草市、曲辕犁【答案】B【解析】【详解】唐朝时期已形成南青北白的制瓷系统,丝绸之路在西汉时已经开通,唐朝时出现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邸店,高转筒车最早出现在晚唐。故答案为B项。商帮会馆在明清时期出现,排除A项;素纱禅衣、水排、用煤冶铁均是汉朝时期出现,排除C项;青花瓷在元朝时期出现,排除D项。【点睛】本题实际上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来解答。每一选项中只要有一个不符合隋唐时期的史实,则这一选项就可以排除。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20分,合计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
30、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一一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汉书材料四 若元(元朝),则起逆漠,并西域,平西夏
31、,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元史地理志请回答:(1)写出四则材料各反映的中国古代相关的制度名称?(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的这种制度的特点和作用。(3)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除此之外统治者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地方管理,试举两例,并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建制的认识。【答案】(1)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度。(2)特点: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32、。(3)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统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3)汉刺史,宋通判。认识:地方割据、叛乱影响中央集权,历代统治者一直都注重加强地。【解析】【详解】(1)名称:根据材料一中“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可知,其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材料二中“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反映出秦朝实行郡县制;材料三中“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反映了西汉时期的郡国并行制度;与材料四中“若元(元朝),则起逆漠”等相关的是元代的行省制。(2)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的特点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33、作用:根据材料二中“郡县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有效控制、巩固统一和用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等方面,分析郡县制度的作用。(3)例子:综合四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除上述制度外,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还有汉代刺史、宋朝通判等。认识: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维护统一、巩固统治等方面,分析古代地方建制的重要性和经验教训。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农夫者寡,而游食者众,故其国贫危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恃也,则众力不足也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商君书农战材料二 汉兴,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
34、盖藏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资治通鉴材料三 (明朝政府)除征收市镇店肆门摊税、市栈门摊税外,在交通要地遍设关卡征税,几乎每隔十里就有一道关卡商税又极苛重。华夏货殖五千年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商鞅重视农业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初年统治者抑制商业的措施和背景。(3)材料三反映了明朝政府的哪些税收种类?试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和危害。【答案】(1)原因:农业是国家兴盛的根本;重视农业有利于安定人心和社会稳定。(2)主要目的:发展小农经济,实现富国强兵,巩固君主统治。(2)措施:禁止商人衣丝乘车;向
35、商人征收高额税收;商人应入市籍且不得为官。背景:农业破坏严重,社会经济凋敝。(3)税种:营业税中的市肆之税;流通税中的关津之税。目的:限制和打击私营商业的发展。危害: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制,不利于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出现与成长,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解析】【详解】(1)原因:依据材料一中“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等信息,从农业对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风俗等方面的重要性入手,归纳商鞅重视农业发展的原因。目的:根据所学知识,从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和实现富国强兵等方面,分析商鞅重视农业的目的。(2)措施:根据材料二中“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
36、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可知,西汉初年统治者抑制商业措施主要有,禁止商人衣丝乘车,向商人征收高额税收,要求商人入市籍且不得为官等。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抑制商业的背景是,社会经济凋敝,农业破坏严重,国家需要稳定政权和恢复发展小农经济。(3)种类:根据材料三中“征收市镇店肆门摊税、市栈门摊税”,“几乎每隔十里就有一道关卡”可知,明朝政府的税收主要有营业税即市肆之税和流通税即关津之税。目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政府征收商业税的目的是限制和打击私营商业的发展。危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政府对商业征收重税的危害主要有,压制了社会经济活力,不利于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出现与成长,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