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3419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年下期高三语文阶段性检测试卷 命题人:马新忠 审核人:吴瑛瑛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饮马(yn) 模棱两可(lng) 稍息(sho) 因噎废食(y)B. 拎包(lng) 春风骀荡(di) 包扎(z) 一丘之貉(h)C巨擘(b) 书声琅琅(lng) 瘙痒(so) 量体裁衣(ling)D. 奢靡(m) 外强中干(gn) 症(zhng)结 封妻荫子(yn)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傅斯年不低调,不谦虚,不设城府,不留退路,不攻于心计,不屑于安排,他更像一位敢怒敢言的西方斗士,而不像彬彬有礼的东

2、方学者。B这件作品另一个特殊之处,在于画上长长短短的题跋,表达了吴昌硕对于诗意、绘画的理解,像是一部情节丰富、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迷你小说”。C辩论双方唇枪舌剑,针锋相对,相持不下,后来正方二辩出奇不意地抛出三个有力论据,令对方措手不及,只好甘拜下风。D夸夸其谈、好大喜功历来为国人所不耻,在利益多元、诉求多样的今天,如果一个领导干部还满嘴“假大空”,老百姓怎么可能信任你?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过去三十年来始终代表华语电影最高水准的香港金像奖,如今已沦为“港片式微”的最佳佐证,表明“香港制造”的旗帜正在慢慢蜕化。B若领导班子能够严格自律,广大群众自能上行下效,社会环境

3、就能更加和谐安定。C当高校毕业生深陷“史上最难就业季”时,更多前赴后继走出国门的准留学生们不得不开始思考,什么专业会在将来有更好的就业前景。D曾几何时,清明祭祖被人们称为迷信;结婚坐花轿被斥之为“落后”;民间年画被认为是“老土”,还有许许多多独具特色的民俗被国人以移风易俗的名义所抛弃、遗忘。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尽管宣布湾仔及中西区所有幼儿园9日将恢复上课,但示威者继续瘫痪金钟、铜锣湾及旺角交通。B.目前,养安享首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试运行,中心由浙江省养安享养老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运营,杭州西湖区民政局给予养老政策支持,开创了我省企业投资主体与政

4、府部门联手惠老的先河。C.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为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此前曾多次被认为是获奖热门的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今年仍无缘奖项。D.11月3日与11月12日,北京机动车辆将实行单双号限行措施。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进一步提高,预计届时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人数将增加大约300万人次左右。5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毋庸置疑,“最严交规”设置的初衷并不在处罚,更不是要“坑爹”,而在严惩藐视法规尊严和人的生命安全的野蛮驾驶者。因此 , , 。 , , ,很难想象如此能让人不生怨气。 且滋生道路通行速度无谓缓慢或引发事故等弊端 职能部门也难辞懒政之嫌 则有违“最严交规”设置的初

5、衷 并藉此养育文明驾驶的风尚 限速、交通灯、标志线等设置应该是科学而人性化的 倘若因限速随意设置或混乱等原因而致无辜者受罚 A B C D6把下面的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分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愿意。(3分)核心价值观是指能够体现社会主体成员的价值价值诉求,反映社会主体成员的根本利益,对社会变革与进步起维系和推动作用的有特定内核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 7. 根据下面图表内容和文字表述,回答下面问题。(5分) 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及贡献率排放量排放量(万吨)贡献率()煤炭燃烧2179867炼钢168567炼油6827机动车9984合计251331000 注:二氧化硫

6、与空气中其他污染物进行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盐、硝酸盐二次颗粒,由气体污染物转化为固体污染物,成为PM25升高的最主要因素,从而导致雾霾天气的产生。(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造成全国大范围雾霾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上文提供的材料,谈谈你对治理雾霾天气的建议。(3分) 8校园中师生间的交流要讲究方法。以下两个情境中师生的话语不够得体,请根据其要表达的意思作调整,使听者乐于接受。(4分)情境一:高三月考后,沈鑫成绩滑坡,心里很难过,就去找班主任谈心。班主任说:“你这次考不好,早在我预料之中,还难过什么!不好好反省反省,下次只会更糟。” 班主任说:“ ”情境二:韩梅上数学课时有块

7、内容没听懂,中午她去找郝老师,郝老师正在批作业。韩梅说:“老师,你今天讲课速度太快了,我没听懂,你现在给我讲一讲吧。”韩梅说:“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关于存在世界的把握,在中国哲学中,气论是一个基本的形态。气的哲学是中国古代存在论的主要形态。气在本源的意义上是物质性的元素,宇宙论的气论代表了中国哲学从物质性的范畴解释世界构成的努力。在中国哲学中,“物”指个体的实物,有固定形体的“质”是由“气”构成的,未成形的“气”则是构成物体的材料。中国哲学中所说的“气”,是指最细微而且流动的存在物。西方哲学的原子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微

8、小固体组成的,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中国哲学的气论则认为一切物体都是气的聚结与消散。气论与原子论的一个基本不同是,原子论必须假设在原子外另有虚空,虚空给原子提供了运动的可能;而气论反对有空无的虚空,认为任何虚空都充满了气。中国思想的气论与西方思想的原子论成为一种有意义的对照。在这个问题上, 中国古代“气”的概念来源于烟气、雾气、云气等,气的观念是在对这些具体物气加以一般化后所得到的一个自然哲学概念,就自然哲学的意义而言,它仍然与平常所谓空气、大气的意义相近。把中国气论和西方原子论对照的一个明显结论,就是原子论表达的是物质的不连续的性质,而气论所反映的是物质的连续的性质。应当说,注

9、重气的连续性,从哲学上反映了中国文明对事物连续性的重视。这与中国文明被称为“连续性文明”的特点也有密切的关系。气作为一种连续性的存在,在中国哲学中有许多表达。如荀子说“充盈大宇而不窕”,意即云气充满宇宙而无间断,指示出气是连续性的存在。宋代张载说“太虚不能无气”、“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强调虚空充满气,或虚空是气的一种存在形式。朱子也说过“此气流行充塞”“无一息之间断,无一毫之空阙”,主张天地之间一气流行充塞,这种连续性是强调气的空间的连续充满和时间的连续不断。由于气是连续性的存在,而不是原子式的独立个体。因而中国哲学的主流世界观倾向是强调对于气的存在要从整体上把握;不是强调还原到原子式的个体

10、,而是注重整体的存在、系统的存在。因此中国哲学中常常有所谓“一气流行”、“一气未分”的说法。“一气”既表示未分化,也表示整体性,而“流行”则表示气总是处在一种流动的状态之中。整个世界为一连续、整全、流动之实在,这种宇宙论为儒家、道家等各派哲学所共有,是中国哲学宇宙观的基本立场。存在的整体即是人与世界的统一,即是人与宇宙的统一。近代哲学的二元分裂破坏了这种原始的统一性,在现代之后的时代,人类应当返回作为人与宇宙统一性的存在整体,同时,在中国文化中,个人不是原子,是社会关系连续体中的关联性存在一方,这种理解得到了气论哲学的有力支持。9下列对西方哲学的原子论和中国哲学的气论的差别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

11、是( ) A原子论认为一切物体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组成的;气论则认为一切物体都是气的聚结与消散。 B原子论假定原子外另有虚空;气论认为不存在任何空无一物的虚空。 C原子论表达的是物质不连续的性质;气论表达的是物质连续的性质。 D西方哲学的主流世界观倾向是强调个体把握;中国哲学的主流世界观强调对于气的存在要从整体上把握。10根据文意,填入文章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张岱年先生指出:“中国古代哲学中讲气,强调气的运动变化,肯定气的连续性存在,肯定气与虚空的统一,这些都是与西方物质观念的不同。” B张光直先生强调:中国古代文明之所以是一个连续性的文明与中国文明中重视“存有的连续”有关,也与早

12、期文明的整体性宇宙观有关。 C王夫之先生明言:“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 D黄宗羲先生说道:“天地之间,只有一气充周,生人生物。”11中国哲学认为人与世界是统一的,请根据原文简述这一宇宙观的成因。(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文玩核桃徐慧芬 瞧见有些上了年岁的人吗?掌心里常滚着一只核桃。核桃质硬,壳上有自然孕生出来的纹样,捏在掌心里,不停地摩挲着,刺激着掌上的穴位,据说能防老年痴呆。这核桃若经人长久把玩,留下了古人的手泽,也可以当文物了。有人爱好收集这种核桃,当古董赏玩,故称之为文玩核桃。傅三是在四十岁后开始玩上的。祖上留下来一只核桃,色泽赭里透

13、紫,泛出幽光,仿佛藏着些什么,一看就知年代久了。这核桃,个大,纹路深,圆形略扁,坊间称“大灯笼”,是收藏人的最爱。据家里长辈说,它曾是贡物,本有一对,是分不清你我的双胞胎。另一只在傅三爷爷小时候给弄丢了,实在是可惜了!因此,傅三的收藏有了目标,就想找到那只配对的。好些年下来,钱也折腾掉不少,大大小小、成双配对的也弄到一些。但祖上丢失的那一只,在哪儿藏着呢?这成了傅三心头的病。这天傍晚,傅三溜达到新居附近的一片绿地里,一群人正围住一白须老者。老人八旬模样,声气颇足,边说笑边摩挲手中物。这一瞧,傅三的眼一下子像被电击中,胸腔里的那颗心顿时跳得要蹦出来老者的手中物,正是傅三心头多年来的念与想!傅三一

14、步步地接近,渐渐地,与老人熟了。某一天,傅三备下酒菜,邀老人来家叙谈。酒酣耳热时,傅三转身捧出一只木匣来,掀开盖,大大小小的文玩核桃出现在老人眼前。傅三说,这是十多年收藏下来的。老人叫了声好。傅三又转身进里屋捧出一只小锦匣,开了匣盖,老人的眼热了起来,这一只核桃竟与他手上的一模一样,纹丝不差!傅三红着脸,把心摊开了,说愿意用这一大匣的核桃换下对方那一只来。老人不言不语,继续喝酒吃菜,半晌,才吐出几句话:小老弟,听没听说过君子不夺人所爱呀?我也好这物,照我的心思,也想出个价,把你的这只归了我,可我没言语呀!傅三的脸一下子红到耳根!傅三想,这话厉害呀!再细想,觉得老先生毕竟做人做得比他有境界,静下

15、来心里便生出些惭愧来。此后傅三再没勇气提这事了。只是宝物亮了相,傅三偶尔也会把它捧在手上把玩一下,在人面前露露脸。有时呢,与老人聚在一起时,也让这一双宝贝暂时在同一双手里,拿捏拿捏,把玩把玩,然后再各归各。傅三与老人的友谊渐深,两家常走动,俩人常聚在一起谈古论今。又过了些年,老人已近九旬了,老伴也已去世,一个女儿又在外地,傅三就常常去老人那儿陪着聊聊天或帮着干些活。某一天,老人病重,躺在床上,对傅三开了口,小三啊,我怕不行了,死前能否圆我一个愿,把你那只核桃放我这儿,让我成双地玩几天,行不?傅三没想到老人会开这个口,沉吟了一下,心想,就当他是自己爹吧,临死的老人,让他高兴一点吧。于是赶紧回家把

16、核桃取来,塞到老人手里。老人握着核桃脸上露出笑,对傅三说:小三啊,人活不过物,我也没几天玩了!看着老人油灯将灭的模样,傅三一阵心酸,忙岔开话题说些宽慰话。临终前,老人的女儿赶了回来。大家一阵手忙脚乱,谁知道老人手里的那对核桃竟不见了,大家都说没看见。傅三叹着气,帮着老人女儿料理完丧事,想起这对核桃,心里难免发堵,但也只能宽慰自己:权当它是陪老人去了。过了几天,老人的女儿找到傅三,端来一只瓷匣子。匣盖打开,傅三一下子跌入梦中!匣内竟一溜齐摆着四只形状、大小、纹路、色泽恰似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大灯笼”!脑筋转过弯来,傅三才知道这原来竟是四胞胎呀!这谁能料得到呢!傅三大叫一声:怪哉!老人女儿说,匣里

17、留着老人的遗书,遵从父命,全留给你的。傅三的眼泪汩汩涌满一脸,把瓷匣捧在胸口好半天。平静下来,他只拈出两枚,另两枚让老人女儿收着,理由是:满易亏。12、小说第一段介绍了什么是文玩核桃,这段介绍有什么作用?(2分) 13请简要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4分) 14请分析文中划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1)老人不言不语,继续喝酒吃菜,半晌,才吐出几句话。 (2)傅三的眼泪汩汩涌满一脸,把瓷匣捧在胸口好半天。 15小说倒数第二段情节设计出人意料,请分析其艺术效果。(4分) 16小说的主人公是老人还是傅三?请说说你的理由。(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姚敬恒

18、先生事略清全祖望李二曲集中别辑前代讲学诸君,有出于农工商贾之中者,共为一卷,以勉学者,以予近所闻,近晶应潜斋高弟有曰凌嘉印、沈文则、姚敬恒,皆拔起孤露之中,能成儒者。凌、沈之名尤重,见于沈端恪公所为传,而敬恒躬行,与相鼎足,顾未有知之者。敬恒,讳宏任,别字思诚,梳之钱塘人也。姚氏,故梳之右姓。敬恒少孤,其母贤妇也。敬恒不应科举,隐于市廛,稍营十一之息以养家。其母一日见敬恒贸丝,银色下劣,愠甚,曰:“汝亦为此恶行乎?吾无望矣。”敬恒皇恐,长跪谢,愿得改行。乃受业于应先生潜斋,每日朗诵大学一过,潜斋雅爱之。一方言一行,服膺师说,泊然自晦,凡事心归于厚,沈甸华之卒也,潜斋不食二日,敬恒问曰:“朋友之

19、丧而若此,无乃过欤?”潜斋喟然叹曰:“为其无以为丧也。”敬恒曰:“请为先生任之。”殡葬皆出其手。潜斋不肯轻受人物惟于敬恒之馈不辞曰吾知其非不义中来也然敬恒不敢多有所将每时其乏而致之终其身无倦。潜斋之殁,敬恒执丧如古师弟子之礼。姚江黄先生晦木于人鲜可其意者,独见敬恒而许之,曰:“是独行传中人物也。”尝游于闽,闽督姚公盛延之,访以海上事。敬恒对曰:“游魂不日底定矣。但闽中民力已竭,公当何以培之?”闽督肃然颔之,然敬恒以学道故,所营十一之息无甚增益而勤施,渐不可支,遂以此落其家。晚所以非罪陷缧绁。宪使阅囚入狱,敬恒方朗诵大学,宪使异之,入其室,见其案上皆程、张之书也,呼与坐而语之,大惊,即日释之。然

20、敬恒卒以贫死。其平生但事躬行,不著书,故鲜知者。予既附志于潜斋墓表中,复摭拾其事以传之,以配凌、沈二君,且以待后世有二曲其人者。惜访其母姓,竟不可得。(选自全祖望集汇校集注)【注】孤露:父亡无所荫庇。市廛(chn):店铺集中的地方。时:通“伺”。海上事:清政府平定台湾之事。游魂:指当时据守台湾的郑氏政权。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恒皇恐,长跪谢谢:感谢B.访以海上事访:询问C.闽督肃然颔之颔:点头同意D.遂以此落其家落:使衰败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有出于农工商贾之中者,共为一卷,以勉学者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B、汝亦为此恶行

21、乎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乃受业于应先生潜斋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D、所营十一之息无甚增益而勤施 烟光凝而暮山紫1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应潜斋安贫乐道,在生活拮据时也不轻易接受他人的馈赠。B.李二曲那些出身商贾却恪守儒家规范的人,全祖望对此深表赞同。C.作者借助黄晦木的评价来强化对姚敬恒人格与节操的肯定。D.本文主要以传神的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这与烛之武退秦师的写法相同。20、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3分)潜斋不肯轻受人物惟于敬恒之馈不辞曰吾知其非不义中来也然敬恒不敢多有所将每时其乏而致之终其身无倦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2、(分)()而敬恒躬行,与相鼎足,顾未有知之者。(分) ()其母一日见敬恒贸丝,银色下劣,愠甚。(分) ()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分) (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8分)春题湖上(唐)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22“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句中,“松排山面千重翠”是写 (时间)的山上景物,“月点波心一颗珠”则是写晚上的 (处所)景物。(2分)2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三)古诗文默写。(6分)2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

23、小题) (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 。 (论语) (2)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夕阳古道无人语, 。(王实甫长亭送别) (3)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苏轼赤壁赋)(4)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5)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 。 (李贺李凭箜篌引)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有一位中国老师带领学生合唱团赴英国莱高伦参加第56届国际音乐节比赛。参赛队都有很强的实力,但只有前三名才能获一等奖。比赛结束,中国队获得第三名,但学生们很失落,哭成一片。而获得第九名的意大利队却在狂欢、祝贺,因为他们感觉今天在台上演出没

24、有出任何差错,大家表现都很出色。没获奖的团队在狂欢,而获奖的团队却沉浸在痛苦之中。对这种现象,你有何感悟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自选模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10分) 桓公问活民于管子。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管子)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述而)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

25、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1.从上述材料中,概括出共同的为政观。(3分) 2怎样才能获得百姓的信任?请结合材料做分析。(7分) 高三语文答题卷选择题(30分)123459101718196、(3分) 7、(5分)(1) (2) 8、(4分)情境一: 情境二: 11、(3分) 现代文阅读(20分)12、(2分) 13、(4分) 14、(4分)(1) (2) 15、(4分) 16、(6分) 古诗文阅读20、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3分)潜斋不肯轻受人物惟于敬恒之馈不辞曰吾知其非不义中来也然敬恒不敢

26、多有所将每时其乏而致之终其身无倦21、翻译(8分)(1)(3分) (2)(3分) (3)(2分) 22、(2分) 23、(6分) 24、古诗文默写。(6分)(1) (2) (3) (4) (5) 自选模块1、(3分) 2、(7分) 1. D(A稍息(sho)B拎包(ln)C书声琅琅(lng)2. .B(A攻工C出奇不意出其不意D不耻不齿)3. C(A蜕化:虫类脱皮,比喻腐化堕落。应为“退化”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B上行下效:上面的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D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C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4.

27、 C(A选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应该是“尽管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B选项“开创了我省企业投资主体与政府部门联手惠老的先河。”缺主语,应该加上“此举”D项“大约”与“左右”重复)5、C8.情境一:你这次是考得不理想,心里难过我能理解,(1分)要认真反思退步的原因,老师相信你下次会考好的。(1分)情境二:对不起,郝老师,打扰您工作了。(1分)课堂上我有些内容没听懂,您现在方便给我讲解一下吗?(1分)9D(答非所问)10A(根据上文,谈“物质观念”恰当。B项谈“文明”,C项谈“气”在中国哲学中的表达,D项谈整体、连续的宇宙观。)11(3分)中国哲学的气论认为一切物体都是气的聚结与消散,而气是一种连续性的

28、存在,所以把握物体要从整体上把握,把握人也要从人与世界这一整体、系统出发。12.突出了文玩核桃的收藏价值,为下文讲傅三的故事作了铺垫。(2分)13(4分)文玩核桃是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或者:统领全文,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文”字暗含玩出文化,玩出境界,体现了小说的文化内涵。(每点2分)14(4分)(1)对傅三的要求有所戒备和不满,舍不得出让。(2分)(2)对四胞胎的赠予感到震惊,被老人的深厚情义感动进而产生崇敬之情。(2分)15(4分)核桃是“四胞胎”的情节设计对前面的核桃是“双胞胎”的思维定势给出了出人意料的突破,使小说异峰突起;也对老人的“吝啬”进行了彻底的颠覆,感人至深,体现了人性的

29、美好。(每点2分)16、(6分)(观点明确1分,结合情节分析3分,结合主题分析2分)示例一:主人公是老人。傅三在明处,老人在暗处,傅三爱核桃,老人更爱;傅三在找丢失的第二个核桃,老人在找失散的第四个核桃。老人没开口收买傅三的核桃,体现出老人君子不夺人之爱的收藏家境界。老人在临终之际没有夺人所爱,而是用四个核桃加倍报答了傅三的知遇之恩,体现出老人“玩”物的确玩出了“文”的境界,使老人的形象熠熠生辉,很好地揭示了玩物与做人的主题。因此我认为老人是小说的主人公,而傅三是老人的陪衬。示例二:主人公是傅三。故事由傅三寻找核桃开始,到巧遇老人找到双胞胎核桃,再到收买不成因核桃成为朋友,到最后成全老人心愿为

30、老人送终得到老人慷慨赠送,傅三参与了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同时随着故事的发展,傅三的性格不断发展变化,由想方设法要得到老人的核桃到慷慨出借自己的核桃满足老人遗愿,到最后核桃不见了心里郁闷依然帮助老人女儿办完后事并宽慰自己,表明在他心中与老人结下的友情已经超越了核桃的分量,体现了傅三终究不负朋友一场的金子一般的可贵品格。小说借此讴歌了情义价更高的中华源远流长的古道热肠,暗扣题目中的“文”字。因此我认为傅三是小说的主人公,老人是陪衬。17、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A项,谢罪,道谦。答案 A18、解析 本题考查以、为、乃、而四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两个“以”分别是“连词,表目的,用

31、来”和“介词,因为”;B项,两个“为”分别为“动词,做”和“介词,替”;C项,两个“乃”都是“副词,就”。D项,两个“而”分别是“连词,表转折”和“连词,表并列”。答案 C19、解析 本题从思想内容角度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D项,本文主要通过具体事件来刻画人物形象。人物的语言描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答案D20、潜斋不肯轻受人物/惟于敬恒之馈不辞/曰/吾知其非不义中来也/然敬恒不敢多有所将/每时其乏而致之/终其身无倦。21、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要注意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1)注意“躬”“鼎足”“顾”的含义。(2)注意“贸”“劣”“愠”的含义。(3)注意“丧”“乃”的含义以及“无乃欤

32、”的句式。答案(1)而姚敬恒亲身践行,和他们(凌、沈二人)并列,不过没有了解他的人。(2)他(姚敬恒)的母亲有一天看见姚敬恒做蚕丝买卖,(使用的)银子的成色不好,很生气。(3)朋友去世(你)竟然(悲伤)成这样,恐怕有些过分吧?22232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淡烟暮霭相遮蔽,禾黍秋风听马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羽化而登仙别有幽愁暗恨生,银瓶乍破水浆迸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自选作文一、审题这是一则叙述性材料,事件不算复杂,却耐人寻味,折射出文化观、价值观的差异。“没获奖的团队在狂欢,而获奖的团队却沉浸在痛苦之中。”这个反常的现象,隐含着以下一些矛盾:(1)重外在评价与重事件本身,(2)看重结果与享受过程,(3)“第一”情结与尽志即美,(4)挑战对手与挑战自己对这种现象如何评价?并没有固定的结论,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可以肯定意大利队悦纳自我、享受过程的快乐哲学,可以反思中国人的“第一”情结、功利心态,也可以思考中西教育的差异,甚至还可以肯定中国人的取胜意识、精益精神,等等。在立意时,既可以兼顾双方,也可以侧重一方,只要在材料含意的许可范围内即可。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