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量之一。 2、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3、使学生体会研究人员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定量地分析某个具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讨论“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这一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二、教学过程:上课要求: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大声回答、做好笔记。导入: 问题:假设你像小说中的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那
2、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以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讨论:你以为以下那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1、 先吃鸡,再吃玉米。2、 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给同学们思考1分钟时间,请某学生选择某个方案,并解释原因,并请有不同方案的学生解释方案2。反驳观点:蛋是由玉米转化而来,但是在转化的过程中,能量是有消耗的。此问题涉及到了本节课的内容“能量流动”。讲解过程: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4页“能量流动过程”回答幻灯片上的问题。要求: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读完两遍后,请尝试回答,可以和同桌商量。1、能量是怎样输入到生态系统的?能量
3、储存在哪?2、每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是 怎样利用能量的? 3、能量如何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 4、能量需要源源不断地输入生态系统吗?为什么? 提问学生后,针对问题进行讲解后,展示答案。答案:1、对于地球上绝大多数生态系统而言,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该是通过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少数生态系统也包括硝化细菌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固定的化学能)。能量就固定在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中形成的有机物中。2、可利用的是同化的能量,这部分能量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剩余的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也就是积累在有机物中。这部分能量可以流入下一个营养级,也可以被分解者分解。3、通过捕食,能量可以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再到次
4、级消费者依次到最高营养级。4、需要,因为通过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散失了部分能量。综合以上问题,请同学们归纳“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95页看图5-8(或看幻灯片)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的图解。完成学案中的表格和问题。将图转化成表。问题:1、生产者、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别是多少?2、未利用的能量是什么?最终这部分能量去了那?营养级能量形式生产者(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同化(固定)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分解者分解的能量未利用能量流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3、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
5、能量传递效率是多少?分析表中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各个营养级的能量同化量均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分解者分解的能量和流入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之和。与前面讲的能量流动过程相比少了未被利用的能量,那么什么是未被利用的能量呢?未被利用的能量是指既没有被呼吸作用消耗,也没有被分解者分解和流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其实也就是现存与世的那些个体中储存的能量。这些能量最终会被利用。想象一下:如果将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为塔基,最高营养级的能量为塔尖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图型?参看课本95页图5-9。这个图形叫什么?能量金字塔,其中我们可以发现营养级越高,得到的能量就越少,可以看出能量流动的一个特点-逐级递减。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6、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单向性:即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在依次流向后面各个营养级,不能逆向即能量金字塔不能倒置。我们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目的是指导生产实践,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6页,结合实例理解并记忆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例如:沼气 2、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例如根据草场能量流动特点,合理确定载畜量。小结: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部分用于呼吸维生,部分成了草食动物的食物,部分交给了分解者。草食动物摄入的食物经过消化吸收,成为了自身固定的能量,部分用于呼吸维生,部分成了肉食动物的食物,部分交给了分解者。由于呼吸维生和分解者的作用,营养级越高得到的能量就越少。作业设计:见习题板书设计:四、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三、能量流动的特点二、能量流动的概念区分:摄入量和同化量思考:未被利用的指什么分解者分解作用流入到下一个营养级生长、发育和繁殖呼吸作用消耗能量流动一、能量流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