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33261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60分钟;命题人:总分:100分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 据甲骨文资料反映,商王通过占卜理解天命,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通过占卜进行决策,这体现了A. 神权与王权结合B. 族权与政权结合C. 神权与族权结合D. 神权高于王权【答案】A【解析】【详解】占卜决策一切政治事务,说明商朝人对天的尊崇,体现神权与王权的结合,故A正确;族权与王权的结合反映的是血缘关系,而题干中占卜决策与血缘无关,故B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神权与王权的地位关系,排除D。2. 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北侧的太庙(如图)是

2、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200余亩,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这种传统礼制应为A. 内外服制度B. 宗法制C. 分封制D. 中央集权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天就是天道(自然规律),祖就是宗庙的祖先神;“敬天法祖”是受宗法观念的影响,故B项正确。内外服制度是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与材料的“敬天法祖”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敬天法祖”是受宗法观念的影响,与分封制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敬天法祖”是受宗法观念的影响,与中央集权制无关,排除D项。3. 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有王位世袭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中央集权制等级森严

3、的分封制A. B. C. D. 【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早期指的是先秦时期,主要指夏、商、西周时期,这一时期实行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故选B;但是这一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的选项。点睛:这一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选项都是其中的三项,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直接选出错误的说法,然后排除含有错误选项的之后,答案就出来了。这一题就是把含有的选项排除就可以了。4.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 统一度量衡B. 开创皇帝制度C. 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D.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答案】D【解析】【

4、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虽然二世而亡,但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政权,它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统一度量衡是秦朝建立统一国家的具体体现,故A选项错误;开创皇帝制度也是秦朝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的具体体现,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政体,材料“秦,虽死犹存”指的是秦朝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而不是具体指建立三公九卿制度,故C选项错误。5.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5、”这从本质上反映了秦始皇A. 忠于职守,政务缠身B. 大权独揽,控制朝政C. 皇帝至尊,君临天下D. 忧国忧民,勤于政事【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大事小事皆决于上”可以看出皇权高度集中,独揽朝政,这是皇帝制度的本质特征。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皇帝大权独揽,而不是强调皇权独尊,故C项错误。D项只是表面现象,排除。6. 如图是有关郡县制的一幅漫画,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B. 是郡的最高地方行政长官C. 在其辖区内有自己的封国D. 无权直接任免辖区内的县令【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政治制度,在其长官

6、即郡守的辖区内是不能有自己的封国的,C项符合题意;郡县制下,郡守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属实,A项不符合题意;郡县制实行时期,郡守的确是郡的最高地方行政长官,B项不符合题意;郡守无权直接任免辖区内的县令符合郡县制的规定,D项不符合题意。7. 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颁布推恩令,三十多年后20个诸侯国中,除6国未分封外,其余14国,王子封侯者已达165人。这说明实行推恩令( )A. 反而壮大了地方诸侯势力B. 分化削弱了各诸侯国势力C. 耗费时间长效果却不显著D. 得到各诸侯王的大力拥护【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这项政令要求诸侯王

7、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其具体办法是,让诸侯王各分为若干国,使诸侯王的子孙依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封土广大而子孙少的人,就虚建国号,待其子孙生后分封。推恩令是在以前的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由其长子继承,改为由诸侯王的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因此出现材料中“14国,王子封侯者已达165人”,体现了分化削弱了各诸侯国势力,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除6国未分封外,其余14国,王子封侯者已达165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推恩令让诸侯王各分为若干国,使诸侯王的子孙依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封土广大而子孙少的人,就虚建国号,待其子孙生后分封,

8、因此材料体现了削弱各诸侯国势力,而不是壮大,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通过推恩令削弱地方各诸侯势力,没有体现耗费时间长效果却不显著的内容,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内容“除6国未分封外,其余14国,王子封侯者已达165人”体现了通过推恩令削弱地方各诸侯势力,而不是体现得到各诸侯王的大力拥护的信息,故D选项错误。8. 旧唐书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 反映方国对中央威胁B. 反映诸侯王国权力的膨胀C. 反映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D. 反映藩镇割据问题得到解决【答案】C【解析】【详解】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任命官员(署置),不向中

9、央政府缴纳赋税,虽有藩镇名义,事实上不再受中央直接管理约束,反映了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C项正确;“文武将吏”和自称“称藩臣”反映的不是“方国对中央的威胁”,A项错误;诸侯王国权力的膨胀与“文武将吏”不符,B项错误;藩镇割据问题得到解决与“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实非王臣”等不符,D项错误。9. 下图是某位同学所画的一张未尚完成的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将其补充完整A.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B. 尚书省门下省行中书省C.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D.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法令,门下省负责审查法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法

10、令,故是尚书省,是门下省,是中书省,故C正确,ABD不符合唐朝三省六部制,排除。【点睛】结合所学三省六部制下三省的具体职责分析解答即可。10. 某学者研究宋代法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分权的目的还是集权,集权的目的是加强皇权。”考察宋代中央机构的变迁,以下可以为此观点提供佐证的是()A. 废丞相,权分六部B. 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C. 设通判以督察州府长官D. 抽调各地精兵以充实中央禁军【答案】B【解析】【详解】宋代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别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事权、财政权,故B项符合题意;A项是明朝时期,排除A;CD项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排除CD。11. 近期热播的清平乐以宋仁亲在位时

11、期的宋代为背景,展现了一幅集朝堂、 后宫、百姓、边疆生活于一体的画面。其中,诠释的宋太祖留下的“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的遗训,更是宋朝独有。公元1071年,枢密使文彦博对宋神宗说,“(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也。”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该主张的是A.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B. 由世家大族担任朝廷要职C. 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D. 抽调各地精兵去充实禁军【答案】A【解析】【详解】宋太祖留下的“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的遗训以及文彦博的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也”体现了宋代文官治国的思想。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最能体现该主张,故A正确;魏晋时期由世

12、家大族担任朝廷要职,故B错误;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抽调各地精兵去充实禁军体现不出文官治国的思想,故CD错误。12. 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这说明元朝政治制度与前朝相比A. 君主权力相对削弱B. 分割相权加强君权C. 君主专制制度强化D 三权分立制约皇权【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书省统领百官,地位高、拥有行政权,权力大,故元朝政治制度与前朝相比相权较大,威胁皇权,排除C、A项正确;B项分割相权与材料“中书省总领百官”矛盾,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三权分立制约皇权,排除D。所以选A13. 关于行省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属

13、于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最高长官由朝廷任命所有地方都由其管辖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元代的行省制度,旨在考查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项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是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正确;项元代的行省制是中国地方省制的开端,后世无不沿用,正确;项最高长官由朝廷任命,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河北、山东、山西由中书省管辖,所有地方都由其管辖,错误,因此正确,故选B。排除ACD。14. 明初内阁大学士只是皇帝的秘书和顾问,并无实权,地位低于六部尚书。明中后期,内阁逐渐掌握票拟权,参与国家决策,并逐渐控制了六部,所担责任和唐宋宰相相当。但内阁仍不被视为宰相,原因

14、是()A. 明中后期,宦官的权力高于内阁B. 内阁只有决策权而无执行权C. 内阁的权力和地位非制度赋予D. 内阁只能跪受笔录,完全听命皇帝【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内阁的权力和地位不是制度赋予,没有法定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所以即便内阁掌握票拟权,甚至控制了六部,仍不被视为宰相,C项正确;明中后期,宦官的权力高不是内阁不被视为宰相的原因,A项错误;明代内阁参与国家决策,并不等于掌握了国家的决策权,B项错误;跪受笔录,完全听命皇帝的是军机大臣,不是内阁,D项错误。15. 明清时期,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A. 内阁的出现B. 南书房的设立C. 宰相制度的

15、废除D. 军机处的设置【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故D正确;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在明太祖时,内阁的出现是在明成祖时,南书房的设立是康熙帝时,故ABC错误。16. 中国古代选官标准经历血缘等级、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四个阶段,与这些选官标准对应的选官制度搭配正确的是A. 世袭制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科举制B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世袭制科举制C. 世袭制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D. 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过程中,选官标准先后经历了血缘等级、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四个阶

16、段,与其相对应的选官制度依次是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D项符合题意;以品行为选官标准的是两汉时期的察举制,不是魏晋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A项错误;以血缘等级为标准的选官制度为世袭制,不是察举制,B项错误;以门第声望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不是科举制,C项错误。17. “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这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自己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A. 与皇帝“共治国事”B. 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C. “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D.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引文是对清朝军机大臣职责的形象评述,从材料中

17、的“依样画葫芦”到小心翼翼“把葫芦仔细看”,可以判断军机大臣的主要职责是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即“跪受笔录”。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共治国政,其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与材料中“军机大臣”不符,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是三省六部制中的尚书省的职能,与材料中“军机处”不符,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是三省六部制中的中书省的职能,与材料中“军机处”不符,排除。18. 在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A. 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

18、后分裂割据的因素B. 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C. 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 三省六部制明确了宰相之间的分工,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在前期有利于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但是地方诸侯的独立性较强,在后期容易出现分裂割据局面,故A项正确;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表现,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故B项错误;行省制度是元朝蒙古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故C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不属于地方行政制度,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需要掌握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以及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19、和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以及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影响的识记。19. 在封建社会,皇帝与丞相之间容易产生矛盾。从汉至元,历代皇帝曾经采取过的限制相权的措施包括秦朝时期御史大夫兼理监察事务唐朝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使之相互牵制北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元朝设置宣政院,分割宰相的军权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唐朝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这是分散相权,而非限制相权,排除。元朝设置宣政院负责国家的宗教事务以及管辖西藏等地区,并非分割宰相的军权,排除。故选D。20. 克里斯提尼改革肃清了氏族残余,结束了雅典平民反对贵族的长期斗争,最后

20、完成了雅典由氏族过渡到国家的历史过程,确立了奴隶主民主政治。促成这一变化的措施是A. 制定了陶片放逐法B. 成立十个地区部落代替血缘部落C. 建立十将军委员会D. 设立五百人会议代替四百人会议【答案】B【解析】【详解】克里斯提尼用地区部落代替血缘部落,实质上是继梭伦之后进一步打击了雅典的氏族血缘关系,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B正确;ACD不是克里斯提尼改革肃清了氏族残余的措施,排除。故选B。21. 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原有的法律已不太适应新的形势,罗马政府在处理外邦人之间以及罗马人与外邦人之间的诉讼中,逐渐形成了A. 十二铜表法B. 公民法C. 万民法D. 自然法【答案】C【解析】【详解】

2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为适应形势需要,在处理外邦人之间以及罗马人与外邦人之间的诉讼中,逐渐形成了万民法,C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属于公民法,A项错误;公民法不是处理罗马人与外帮人或外帮人之间诉讼的法律,其适用范围是罗马公民,B项错误;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不是处理外邦人之间以及罗马人与外邦人之间诉讼的具体的法律条文,D项错误。22. 公元前5世纪的剧作马蜂道出了雅典人对诉讼案件的热情:“最让人高兴的事当我带着薪资回到家的时候,一家人都因了这笔钱迎接我。”这种“热情”缘于A. 梭伦改革B. 克里斯提尼改革C. 伯里克利改革D. 英国议会改革【答案】C【

22、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当我带着薪资回到家的时候,一家人都因了这笔钱迎接我”结合所学可知,伯里克利改革规定给担任官职的公民提供津贴,因此材料中的带薪回家缘于是指伯里克利改革,C项正确;梭伦改革没有涉及给担任官职提供津贴,不会出现材料所述“带着薪资回到家”的现象,A项错误;伯里克利改革规定给担任官职的公民提供津贴,而不是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伯里克利改革时期给担任官职的公民提供津贴的规定,与英国议会改革无关,D项错误。23. 下图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A. 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B. 雅典民主的社会基

23、础为自由民C. 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D. 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雅典的民主是本城邦男性公民的民主,故排除C、D两项;由题目中的图片可知当时雅典人口约有40万,自由民只有16.8万,而拥有公民权的居民更少,故A项中“超半数”的说法与其不符。【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24.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早期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B. 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C. 十二铜表法未给罗马平民带来任何好处D. 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形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公元前6世纪以前罗马法制的特点是不成文法(

24、习惯法)为基本形态所以A项正确。当时罗马没有成文法,处理诉讼只依习惯法,习惯法本身就很模糊,贵族法官又操纵着法律的解释权,贵族祭司控制着复杂的法律程序,他们得以利用职权袒护贵族,欺压百姓。公元前5世纪的中期制定的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 十二铜表法内容相当广泛,包括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对贵族的专横和滥用权力作了限制。所以C项不正确。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考点:本题考查是罗马法的内容与作用点评:本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对于罗马法还应该掌握:条件、核心、特点、实质、局限等方面

25、。25.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政治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是A. 议会的立法权有了法律保障B. 王位继承权从国王转向议会C. 首相掌握行政权并受议会监督D. 国王的权力被完全剥夺【答案】A【解析】【详解】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保证了议会的立法权,故A项符合题意;国王仍然拥有王位继承权,故B项不符合题意;首相第一次出现在1721年,故C项不符合题意;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是在18世纪中期,故D项不符合题意。26. 英国首相布莱尔由于遭到英国议会的反对,被迫在2007年5月宣布在任期未满之前辞去英国首相职务。这充分说明A. 议会掌握行政权B. 内阁“统而不治”C. 议会要对国王负责D.

26、 内阁对议会负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信息可知,布莱尔辞职的原因在于得不到议会的信任,这说明英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向议会负责,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责任内阁制27. 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A. 天赋人权B. 民主共和C. 君主立宪D. 权力制衡【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初稿)一起呈献给

27、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体现了一会对王权的限制,这一政治理念是君主立宪,故C正确;天赋人权指的是自然权利,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限由法律或信仰来赋予,故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民主共和指的是国家元首有选举产生,故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权力制衡指的是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故D不符合材料信息。【考点定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扩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君主立宪制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认识和理解,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本题考查到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天赋人权和权力制衡等名词的概念,考查的是教材基本知识,这就要求我

28、们对教材的重要概念一定要掌握清楚,学会区分。28. 1721年,沃波尔担任内阁首相,此后,他连续担任首相21年,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辉格党连续保持半个世纪的议会多数党有关。1742年他下台后,相继执政的4任首相也是辉格党的首领。由此英国形成的惯例是A. 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出任B. 辉格党与托利党轮流执政C. 首相与内阁对议会下院负责D. 国王统而不治成为国家象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沃波尔包括其继承者担任首相均与辉格党保持议会多数党有关,有利于18世纪中叶英国内阁首相由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产生规则的形成,故A项符合题意。B项,题干未反映两党轮流执政,排除。C项,题干信息与首

29、相内阁集体行政并对议会负责的规则无关,排除。D项,国王统而不治成为国家象征是在责任内阁制形成后,题干未体现内阁与议会权力制衡的相关规则,排除。29. 下列各项最能体现美国1787年宪法“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是A.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B.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联邦军队总司令,战时行使独裁大权C. 美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言论保留和携带武器等自由D. 总统和众议院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1787年宪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 年宪法“分权制衡”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所以答案选A。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30、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30. 大象和驴子被分别视为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的象征,下面的漫画驴象之争反映出美国A. 形成了抽签选举和轮流执政的政党政治B. 两党为各自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展开了激烈争夺C. 决定二者政治选举结果的是联邦法院D. 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实行两党制,即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党通过竞选争夺执政地位,着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D项正确;抽签选举和轮流执政是固定雅典直接民主的特征,美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A项错误;美国的两党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并没有本质区别,B项错误;决定二者选举结果的是选民的选

31、票,而不是联邦法院,C项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3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其发展演变中,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宋太祖)召赵普曰:“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年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三: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

32、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今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说出郡县制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宋初为杜绝方镇太重,是如何“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3)根据材料三,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答案】(1)特点:官员从世袭变为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影响: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

33、;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对后世影响深远。(2)说明:杯酒释兵权,收回节度使的兵权;派文官到地方上作知州;设通判监督知州;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3)职责:辅助皇帝,统领百官,处理政务。措施:汉武帝(任用亲信组成中朝)实行中外朝制;唐太宗实行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分工负责,互相牵制。演变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自主不断削弱。【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可知,官员从世袭变为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根据”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

34、的职业官僚“可知,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影响:根据材料一反映的郡县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制度建设方面,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国家管理方面,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对后世影响深远。(2)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初为杜绝方镇太重,“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措施主要有,军事上,杯酒释兵权,收回节度使的兵权;政治上,派文官到地方上作知州,设通判监督知州;经济上,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3)职责:根据材料三中“宰相作今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可知,宰相的主要职责是,辅助皇帝,统领百官

35、,处理政务。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任用亲信,设立中朝;唐太宗实行三省六部制。趋势: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自主不断削弱。32. 西方民主政治的传统源远流长,从古代到近代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民主政治在伯利克里的时期达到最高潮。他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伯利克里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做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员由

36、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罗马法材料三:光荣革命后,反映英国政治制度的漫画材料四: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的运行机构和具体表现(2)结合材料二,分析罗马法的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罗马法加以

37、评价(3)材料反映三了英国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4)材料四“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什么?哪一文献为新的国家建立提供了法律保障?【答案】(1)运行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民众法庭;表现: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五百人会议是常设机构;民众法庭负责审理全国大部分案件。(2)原则:保护私有财产。评价:罗马法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但最终以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为目的。(3)特点:国王“统而不治”。(4)国家:民主共和国;文献:1787年宪法。【解析】【详解】(1)运行机构和表现,根据所学周四可知,伯里克利时期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

38、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由民众组成的“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经常化,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五百人会议仍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并兼有政府职能,它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陪审法庭人数众多,负责审理全国大部分案件。(2)原则,根据材料“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等信息可知,罗马法规定期满债务人必须还债,否则拘捕,若无偿还能力可以施以皮带、脚镣,可见此规定重在保护私有财产,因此体现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评价,根据材

39、料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有利于巩固罗马统治政权,尤其在帝国时期万民法的实行,以广泛的实用性和适用性,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3)根据图片信息可知,英国国王在国家事务中只发挥“摆设”的作用,体现了这时期英国国王权力被宪法限制,即反映了英国政治制度中国王统而不治的特点。(4)国家,根据材料“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国体制,因此材料中新类型的国家是指民主共和国;文献,结合所学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政体是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国体制,因此1787年宪法为美国建立民主共和国体制提供了法律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