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新情境激趣引航水在叮咚,柔得不能再柔的水却也经得起刀削斧劈;花在摇曳,弱得不能再弱的花凋谢后却也要化作春泥;人在哭泣,强得不能再强的人在苦难中也会停止哭泣,挺力向前!辉煌永远与苦难相伴,历尽艰难,才能像凤凰涅槃,重获新生。泪尽之后血续,前赴之处后继。痛何以堪?当悲伤倾尽,有我们众志成城!苦何以难?当顽强拼搏,有我们守望相助!泪何以止?当擦干泪水,有我们奋勇前行!勇敢地面对着,坚韧地挑战着,永远地憧憬着,不断地创造着。苦难是美丽的,在你经历苦难之后!2 新知识预习探索目标定位 1.从写作背景入手,赏析诗中物象的寓意及多幅“痛苦与灾难”画面的意义。2.使学生了解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的苦难和诗人的
2、赤子情怀。3.感受艾青的诗风:沉雄、忧郁而感伤。4.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意识。基础导练1.正字音絮聒()后裔()垢面()蓬发()暴戾()蜷伏()啮啃()饥馑()憔悴()uyupnlqunnijnqio颤颤抖 颤栗 没吞没 没有 禁监禁 禁受 chnzhnmmijnjn2辨字形卷 券 篷 蓬 巢 窠 3积词语封锁:_后裔:_异邦:_蓬发垢面:_卷起拱券乌篷船蓬松巢穴窠臼(用强制力量)使跟外界联系断绝;(采取军事等措施)使不能通行。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外国。形容头发很乱,脸上很脏的样子。资料助读1.走近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
3、人。中国著名诗人。风格:新中国成立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调诅骂黑暗,讴歌光明;新中国成立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诗集:大堰河向太阳北方欢呼集春天归来的歌等。2相关知识比雪还要寒冷的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人抱着急切投入战斗的决心,从浙江家乡来到了武汉。但在这座当时被称作抗战中心的大城市里,诗人并没有看到民族存亡关头所应有的昂奋和紧迫的气氛,权贵们仍在作威作福,处处是穷困和饥饿,他感到异常的失望,一颗火热的心仿佛被冰封雪埋了一般。他深切地感悟到了古老的民族在解救自身的战争中所承受的深重的灾难,而广袤的土地和亿万生灵的命运也将要过着更为艰辛的日子。诗人意识到这场民族解放
4、战争通向胜利的道路是寒冷的,是泥泞而曲折的。1937 年 12 月,艾青在武昌一间阴冷的屋子里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感情真挚、意境沉郁而广漠的诗篇。这首诗浸润渗透着诗人深沉的忧郁、执着和真挚,以及对祖国人民命运的关怀之情。问题导学诗人描摹了几幅画面?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状?有着怎样的社会意义?提示:画面社会现状社会意义农夫冒雪赶车,艰苦跋涉的画面战争让中国百姓无家可归的社会现状这些画面是当时劳动人民苦难的浓缩,也是中国社会黑暗的写照家被烧,夫离去的少妇在乌篷船里“垂着头”“蓬发垢面”的画面人民陷入“死亡的恐怖”,整天过着担忧恐惧的日子年老的母亲流离失所,不知明天如何的画面反映了人民苦难的
5、日子的长久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拥挤绝望的垦殖者失去了“家畜”和“田地”,“颤抖着”两臂向天乞援的画面劳动人民失去生存的根本依靠这些画面是当时劳动人民苦难的浓缩,也是中国社会黑暗的写照3 新课堂合作探究1.作者通过哪些人来写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的呢?提示:选取了几类人做描写对象,有北方林间的农夫(无家可归,“你要到哪儿去呢?”潜台词是“你能去哪儿呢?”),有南方乌篷船里蓬发垢面的少妇(失去了家庭和丈夫)和无数的我们的年老的母亲,有失去了家畜和田地的土地的垦殖者。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前两类形象是分类形象,最后一类形象是总的形象,具有概括意义的形象。他们的悲凉凄楚的境遇正表现了“中国的苦
6、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2在诗中,诗人也提到了自己,把诗人表现自我的一段文字找出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提示:“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我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悴呀”。把自己和广大农民的苦难命运联系在一起,把这种苦难写得更深刻而真切。3结尾“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提示:赤子情怀。向苦难的祖国奉献了一颗赤子之心。4诗中有不少句子对物的描写转化成对人的描写,如“风”“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饥馑的大地”“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等,其中蕴含着什么意味?提示:这些状态都扩展为对中国人民生活和斗争情景的暗示,扩展为对一种普遍性的激愤情绪。这种意象浮雕一样呈现在人们脑际,使诗的语言力度极大地增强,成为叩击人们心灵的重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