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期中考试题卷一、现代文阅读(29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材料一: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菜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
2、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
3、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诗只宜叙述
4、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菜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
5、示空间中的绵延。(摘编自朱光潜诗论)材料二: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遗情”。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
6、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困:“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菜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
7、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摘编自钱锺书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B.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艺术恬静与肃穆的一面。C.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D.莱辛的拉奥孔认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
8、确的一项是( )(3分)A.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B.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C.“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阔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景致。D.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从这个例子可判断,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 )(3分)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
9、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闹市闲民汪曾祺我每天在西四倒101路公共汽车回甘家口。直对101站牌有一户人家。一间屋,一个老人。天天见面,很熟了。有时车老不来,老人就搬出一个马扎儿来:“车还得会子,坐会儿。”屋里陈设非常简单(除了大冬天,他的门总是开着),一张小方桌,一个方杌凳,三个马扎儿,一张床,一目了然。老人七十八岁了,看起来不像,顶多七十岁,气色很好。他经常戴一副老式的圆镜片的浅茶晶的养目镜这副
10、眼镜大概是他身上唯一值钱的东西。眼睛很大,一点没有混浊,眼角有深深的鱼尾纹。跟人说话时总带着一点笑意,眼神如一个天真的孩子。上唇留了一撮疏疏的胡子,花白了。他的人中很长,唇髭不短,但是遮不住他的微厚而柔软的上唇。相书上说人中长者多长寿,信然。他的头发也花白了,向后梳得很整齐。他常年穿一套很宽大的蓝制服,天凉时套一件黑色粗毛线的很长的背心,圆口布鞋、草绿色线袜。从攀谈中我大概知道了他的身世。他原来在一个中学当工友,早就退休了。他有家,有老伴。儿子在石景山钢铁厂当车间主任。孙子已经上初中了。老伴跟儿子,他不愿跟他们一起过,说是:“乱!”他愿意一个人。他的女儿出嫁了。外孙也大了。儿子有时进城办事,来
11、看看他,给他带两包点心,说会子话。儿媳妇、女儿隔几个月给他拆洗拆洗被褥。平常,他和亲属很少来往。他的生活非常简单。早起扫扫地,扫他那间小屋,扫门前的人行道。一天三顿饭。早点是干馒头就咸菜喝白开水。中午晚上吃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他不上粮店买切面,自己做。抻条,或是拨鱼儿。他的拨鱼儿真是一绝。小锅里坐上水,用一根削细了的筷子把稀面顺着碗口“赶”进锅里。他拨的鱼儿不断,一碗拨鱼儿是一根,而且粗细如一。我为看他拨鱼儿,宁可误一趟车。我跟他说:“你这拨鱼儿真是个手艺!”他说:“没什么,早一点把面和上,多搅搅。”我学着他的法子回家拨鱼儿,结果成了一锅面糊糊疙瘩汤。他吃的面总是一个味儿!浇炸酱。
12、黄酱,很少一点肉末。黄瓜丝、小萝卜,一概不要。白菜下来时,切几丝白菜,这就是“菜码儿”。他饭量不小,一顿半斤面。吃完面,喝一碗面汤(他不大喝水),涮涮碗,坐在门前的马扎儿上,抱着膝盖看街。我有时带点新鲜菜蔬青蛤、海蛎子、鳝鱼、冬笋、木耳菜,他总要过来看看:“这是什么?”我告诉他是什么,他摇摇头:“没吃过。南方人会吃。”他是不会想到吃这样的东西的。他不种花,不养鸟,也很少遛弯儿。他的活动范围很小,除了上粮店买面,上副食店买酱,很少出门。他一生经历了很多大事。远的不说。敌伪时期,吃混合面。傅作义。解放军进城,扭秧歌,“呛呛七呛七”。开国大典,放礼花。没完没了的各种运动。三年自然灾害,大家挨饿。“文
13、化大革命”。“四人帮”。“四人帮”垮台然而这些都与他无关,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多少痕迹。他每天还是吃炸酱面,只要粮店还有白面卖,而且北京的粮价长期稳定坐在门口马扎儿上看街。他平平静静,没有大喜大忧,没有烦恼,无欲望亦无追求,天然恬淡,每天只是吃抻条面、拨鱼儿,抱膝闲看,带着笑意,用孩子一样天真的眼睛。这是一个活庄子。一九九年五月五日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闹市闲民”叙写一位老人,是汪曾祺坐公交换乘时所见,他没有大喜也没有大忧,无欲望亦无追求,这样的恬淡情境是作者欣赏的。B.老人“不种花,不养鸟,也很少遛弯儿”,每天“坐在门口马扎儿上看街”,这境界与郁达夫故都的秋中
14、的都市闲人有相似之处。C.文中对老人在成为老人之前的身世并没有介绍,但社会动荡没在老人身上留下多少痕迹,他仍“天然恬淡”,当年一定是一位智者。D.作者常与老人攀谈,为了看老人拨鱼儿不惜错过车,回家后又学着老人的法子做拨鱼儿,买各种新鲜菜蔬,也可以说是一个“闲民”。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3段中,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老人的相貌,用比喻修辞突出老人的眼神,老人虽没有名姓,却形象鲜明。B.“只要粮店还有白面卖,而且北京的粮价长期稳定”是插入语,看似与文章没有太大关系,却强化了老人生活的简单。C.作者在记叙老人一生时,有意简化老人过去的经历,重点放在老人现在的状态上
15、,取舍之中体现的是作者的匠心独运。D.本文语言很能体现汪曾祺特色,文白夹杂,用词朴实,拆开看每一句都很平淡,放在一起,清新平实中却有无穷韵味。7.汪曾祺在揉面谈语言运用中说:“安排语言,也是这样。一个词,一个词;一句,一句;痛痒相关,互相映带,才能姿势横生,气韵生动。”本文题目中的“闹市”与“闲民”之间是如何“痛痒相关,互相映带”的?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8.文章结尾说 “这是一个活庄子”,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7小题,24分)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
16、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
17、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9对下列句子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固一世之雄也 固:本来B举匏尊以相属 举:全,都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坐:端坐D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萧声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寄蜉蝣于天地B何为其然也 輮使之然也。C哀吾生之须臾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耳得之而为声 而今安在11.下列加点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正襟危坐A.侣鱼虾而友麋鹿 B.方其破荆州C.顺流而东也 D
18、.西望夏口12下面对赤壁赋主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运用对话,打破了赋的传统语言表现形式,新颖独特。 B句式上整散结合,押韵自由灵活,极富声韵之美。C主客问答,实际表明了作者内心深处激烈的矛盾冲突,冲突的结果是旷达的一面战胜了消极悲哀的一面。 D第一段重在说理,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13.翻译下列句子。(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5分) (2)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7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感秋杜荀鹤年年名路漫辛勤,襟袖空多马上尘。画戟
19、门前难作客,钓鱼船上易安身。冷烟粘柳蝉声老,寒渚澄星雁叫新。自是侬家无住处,不关天地窄于人。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概述了作者羁旅无依的困境,“年年”表明他处于这种困境的时间之久。B颔联写出了作者在多次寻求出路仍无人赏识的情况下,内心却依然豁达乐观。C颈联借景抒情,下句所写的景物将意境扩大,巧妙地暗示了作者心境的变化。D本诗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语言朴素自然,情感层层推进,富有变化。15宋范正敏遯斋闲览中说:“唐人诗中用俗语者,惟杜荀鹤、罗隐为多。”请结合本诗的尾联,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尾联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20、小题,8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携来百侣曾游,。(2),。我有嘉宾,鼓瑟吹笙。(3),使我不得开心颜!(4),仙之人兮列如麻。(5),潦倒新停浊酒杯。(6)人生如梦,。(7)羽扇纶巾,谈笑间,。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沈从文十四岁那年跟随部队走南闯北,以一个“乡下人”的眼光尝尽底层人民的世态炎凉,看尽乱世子民的辛酸苦辣,可是他无比思念自己的家乡,那个 的湘西小城。1934年,沈从文如愿重返故土,竟然发现这里已不复之前的 。这时,他拿起了笔,描摹了一个无比美好的边城世界。其实具有田园牧歌气息的
21、美好边城并不是沈从文消极避世的避风港,而是他为 的世界盛绽的一片诗情,是他为日渐式微的乡土生活状态撰写的一曲悲歌,是他拿起了净化人心、重建国家、塑造品德的文学武器,是他把眼睛放在国家命运和人民悲欢后深沉的思考,是他怀揣拳拳爱国心为 的民族寻找的一条出路。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山清水秀 朴实纯真 沧海横流 风雨如磐B.人杰地灵 钟灵毓秀 四面楚歌 栉风沐雨C.人杰地灵 朴实纯真 四面楚歌 风雨如磐D.山清水秀 钟灵毓秀 沧海横流 栉风沐雨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以一个“乡下人”的眼光尝尽乱世子民的辛酸苦辣
22、,看尽底层人民的世态炎凉,可是他无比思念自己的家乡B.以一个“乡下人”的眼光看尽底层人民的世态炎凉,尝尽乱世子民的辛酸苦辣,于是他无比思念自己的家乡C.以一个“乡下人”的眼光看尽底层人民的世态炎凉,尝尽乱世子民的辛酸苦辣,可是他无比思念自己的家乡D.以一个“乡下人”的眼光看尽乱世子民的辛酸苦辣,尝尽底层人民的世态炎凉,于是他无比思念自己的家乡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砚台是用来研墨的器具,是伴随着笔和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砚的历史悠久, 。唐朝韩愈
23、作毛颖传,称砚为“陶泓”;唐朝文嵩作即墨侯石虚中传,从此人们便称砚为即墨侯,如王迈诗云:“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苏轼为产于婺源龙尾“万石君”的名字亦流传开来。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 ,逐渐演变为精致的艺术品,并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人常以砚比德,俗谚也有“砚田有谷,耕之有福”的说法。民间常把祖传的砚作为家山显贵、家道兴隆、书香绵远的象征。砚还被认为是文人秀士或达官显贵的宝器,有驱邪避妖,镇恶扬善的功能。( )。砚虽小, ,历千载不衰,传万代不朽,是我国艺术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20.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们将美好的心愿,以及崇尚祥瑞的民俗心理
24、和民情民趣寄托于方寸之砚台上B.方寸之砚台,寄寓着人们美好的心愿,凝聚着崇尚祥瑞的民俗心理和民情民趣C.美好的心愿,以及崇尚祥瑞的民俗心理和民情民趣,被人们寄托于方寸之砚台上D.方寸之砚台,凝聚着崇尚祥瑞的民俗心理和民情民趣,寄寓着人们美好的心愿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66年来蝉联冬奥男单花滑冠军第一人的羽生结弦,在北京冬奥会上选择挑战超出人类体能极限的4A超高难度动作,而这意味着有可能放弃冬奥三连冠。他说:“已看淡所有的荣耀,不在意比赛胜负
25、,挑战不完美并不重要,突破自我拼尽全力的人生才更厚重。” 材料二:鲁迅曾在杂文最先与最后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材料三:信仰比生存重要,品格比外貌重要,成长比成功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而不知轻重者,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有时候影响结果的,又看似很轻,其实很重。所以我们唯有在不断自省中知轻重,才能知急缓进退。看清孰轻孰重,是一种大智慧。 上述材料反映出人们的不同认识,能给人以很深的启示,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与人生发展谈谈你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
26、,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二期中考试答案1. A【解析】“菜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说法有误,原文说“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菜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菜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是他的著作使人们从“相信诗画同质”到明白诗画不同质,但没有证据证明他是“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 2.C【解析】A项,“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原文无依据。B“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说法
27、太绝对。D“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说法错误。3.D【解析】本文观点“诗画异质”就是诗画并不同质,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ABC“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说的是画诗相得益彰,并非“诗画异质”;D项“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 表现时间上的静止的某一点,“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正好支持“诗画异质”的观点。4.材料一,按照首先提出莱辛的观点诗画并不同质,接着叙述
28、“特洛伊木马”的故事,引出诗画异质说的背景,然后探讨诗画并不同质的原因,最后补充说明诗画虽不同质但可以互补。材料二首先提出我国古代也有画诗不同质的类似观点,接着论述莱辛的议论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最后引用中国古代绘画的例子证明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思路、行文脉络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首先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原文,结合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思路。在划分层次时重点关注观点句、总结句。其次记住答题格式,使用连词:首先,接着,然后,最后,做到层次思路要表述清楚。5.(“并没有介绍”错,是没有详细介绍。
29、“当年一定是一个智者”的说法太绝对,当时是否真的无忧无喜?也许是成为老人后才这样,汪曾祺也并不肯定,汪曾祺只是客观地记录了他的现在。)6.A(没有比喻修辞。)7.“闹市”与“闲民”形成对比。外界生活热闹、繁杂,老人独自一人,生活清静、简单甚至一成不变,外界的闹越发显出老人的“闲”。“闹市”与“闲民”有内在的因果关系。“闹”市之“闹”代表的是生机与繁华,儿女生活安定,粮价稳定,老人才能够保有这样的“闲”。(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4分)8.与世无争,内心淡定。拒绝过繁杂的生活,老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日三餐内容不变。卓有智慧,看透世事。多变的时局与他无关,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多少痕迹,住在闹市却能闹中得
30、静。无为中有为,简单中有精致。将拨鱼儿做成一种绝活,连擅长做菜的汪曾祺都做不来,简单中自有一种精致。(答对一点得2分,三点6分。如有从生活习惯、心态、行为等角度提炼作答的,酌情给分)9.B(举:拿)10.B(B:这样 A:被/在 C:的/取独 D:顺承/转折)11.B(例句和B都是“形作动” A:意动 C:名作动 D:名作状)12.D.13.课下注解14B(“豁达乐观”不对,作者“安身”于“钓鱼船”是迫于无奈。)15(1)本诗尾联的含义:自然是我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居无定所,不能抱怨天地比人狭窄。“自是”“无住处”“不关”“窄于人”等词语通俗易懂,诗句说理简单明了,正体现了“用俗语”这一特点。(诗
31、句含义2分,分析2分)(2)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能够理性看待生活,虽长期身处艰难的困境,却不怨天尤人的人生态度。(2分)16.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虎鼓瑟兮鸾回车 艰难苦恨繁霜鬓 一尊还酹江月 樯橹灰飞烟灭17.A(山清水秀:形容风景优美。人杰地灵:人物俊杰,地方灵秀。指凡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那里就会成为名胜之区。也指灵秀之地出杰出人物。朴实纯真:质朴,不矫饰、纯洁天真。钟灵毓秀: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沧海横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风雨如磐:形容风雨极大。也比喻黑暗的势力压迫沉重
32、。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18.B(眼光和看尽相搭配,看尽尝尽和思念家乡之间不是转折关系,而是顺承关系)19.构成:本体是“具有田园牧歌气息的美好边城”,喻体是“一曲悲歌”,喻词是“是”(2分);表达效果: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对日渐式微的乡土生活的悲叹,对美好边城生活的向往(3分)。20. B 语段的描写对象是砚台,根据对象一致的原则,排除A、B两项;介绍砚的文化内涵,先介绍其作为家山显贵、家道兴隆、书香绵远的象征,后介绍其驱邪避妖、镇恶扬善的功能,分别照应人们美好的心愿和崇尚祥瑞的民俗心理、民情民趣。根据前后照应的原则,排除D项。 21. 古人对它的称谓可谓多矣(称谓很多
33、)砚已由最初的文房用具却承载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第一空,结合下文“唐朝韩愈作毛颖传,称砚为陶泓;唐朝文嵩作即墨侯石虚中传,从此人们便称砚为即墨侯苏轼为产于婺源龙尾山的罗文砚写了一篇传记万石君罗文传,由此,万石君的名字亦流传开来”,推断处可以填入“古人对它的称谓有很多”之类的内容。第二空,结合上下文“砚台是用来研墨的器具作为文房四宝之一”“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逐渐演变为精致的艺术品”,推断处应该填入“砚已由最初的文房用具”之类的内容。第三空,主要结合上文“并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后还要注意字数要求,以及表达得是否简洁连贯自然。22.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三则材料中,第一则借羽生结弦
34、力求突破自己,不再重视金牌的选择,彰显了羽生结弦心中的“轻与重”。材料二借鲁迅的话,指出了体育赛事上轻成绩,重在参赛者坚持完成比赛的体育精神和观众重其精神轻其成败的态度。材料三则在孰轻孰重的辨析中,指出了信仰、品格、成长等内在比外在要重要的事实,并由此得出能看清孰轻孰重,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由此可知,这里的“轻”与“重”是相对的,“轻”可以指不重要的、次要的,如名利、地位等;“重”可以指重要的、主要的,如责任、义务、亲情、民族大义等。有些事物对我们重若泰山,有些则风轻云淡。唯有把握好生活的轻重,理性面对。因此,我们在讨论“孰轻孰重”时,应该要指出哪些是值得我们“重”的事物,哪些是需要“轻”的东西。比如孟子的舍生取义,为了生命活出其应有的价值,我们必得轻视、舍去一些事物,才有可能获得更珍贵的事物,而其中的评判标准,就是我们的人生理想与追求。立意:1.把握人生关键,明辨孰轻孰重。2.明辨轻与重,赢得无悔人生。3.心系家国重担责,无愧本心轻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