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三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仔细比对,准确辨析 专题三 考点突破 一、掌握阅读要求和答题步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牟子才,字荐叟,井研人。八世祖允良生期岁,淳化间盗起,举家歼焉,惟一姑未笄,以瓮覆之,得免。子才少从其父客陈咸,咸张乐大宴,子才闭户读书若不闻见者,见者咸异之。嘉定十六年举进士。时丁大全与宋臣表里浊乱朝政,子才累疏辞归。初,子才在太平建李白祠,自为记曰:“白之斥,实由高力士激怒妃子,以报脱靴之憾也。力士方贵倨,岂甘以奴隶自处者。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其后分提禁旅,蹀血宫廷,虽天子
2、且不得奴隶之矣。”又写力士脱靴之状,为之赞而刻诸石。属有拓本遗宋臣,宋臣大怒,持二碑泣诉于帝,乃与大全合谋,嗾御史交章诬劾子才在郡公燕及馈遗过客为入己,降两官,犹未已。帝疑之,密以椠问安吉守吴子明,子明奏曰:“臣尝至子才家,四壁萧然,人咸知其清贫,陛下毋信谗言。”帝语经筵官曰:“牟子才之事,吴子明乃谓无之,何也?”众莫敢对,戴庆炣曰:“臣忆子才尝缴子明之兄子聪。”帝曰:“然。”事遂解。盖公论所在,虽仇雠不可废也。未几,大全败,宋臣斥,诬劾子才者悉窜岭海外,乃复子才官职,提举玉隆万寿宫。帝即欲召子才。会似道入相,素惮子才,仅进宝章阁待制、知温州;又嗾御史造飞语目子才为潜党,将中以危祸。上意不可夺
3、,遂以礼部侍郎召,屡辞,不许。乃赐御笔曰:“朕久思见卿,故有是命,卿其勿疑,为我强起。”故事,近臣自外召者,必先见帝乃供职;子才至北关,请内引奏事,宦者在旁沮之,帝特令见,大说,慰谕久之。时士大夫小忤权臣,辄窜流,子才请重者薄惩,轻者放还。度宗在东宫,雅敬子才,言必称先生。即位,授翰林学士、知制诰,力辞不拜,请去不已。进端明殿学士,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赠四官,官其后二人。(选自宋史牟子才传)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牟子才少年时苦学上进。他随父亲寄人篱下,闭门读书,专心学习,不受外界干扰,见到他的人都认为他与众不同。B.牟子才敢于为国得罪宦官。他借为李白作记表达了对
4、宦官专权的不满,以致后来他从外地召回皇宫时,宦官董宋臣从旁阻挠。C.牟子才屡遭权臣忌恨。丁大全、贾似道都曾唆使御史对他诽谤诬陷,罪名分别是侵吞公款和暗结叛党,但均未能完全得逞。D.牟子才深得皇帝信任。他被人中伤,皇帝暗中写信给吴子明询问真实情况;度宗做太子时,就对他很尊敬,即位后予以重用。答案 牟子才作记不是“以致”后面内容的直接原因;“从旁阻挠”的是其他宦官,不是董宋臣。解析 参考译文(一)阅读要求 答内容概括分析题对阅读要求相当高。因为它本身就是在考查阅读理解,而且能“借题解文”(借助该题理解全文内容)。这个阅读与正式做题前的整体阅读相似,不过,单就做该题而言,阅读要特别注意以下内容:1.
5、传主生平主要事迹。严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颠倒或错位,还要严防内容上的断章取义,或者范围、作用、程度等不明确。2.传记中的重要人物及其关系。对传记中的人物要有全面的把握,严防人物与事件之间张冠李戴、事件杂糅或无中生有。3.人物的对话。严防内容上的主次不分、因果关系不明或文意理解上的错误。精要点拨 4.文言现象。对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一定要能作出合理的解释,严防对文中信息的错解或误译。(二)答题步骤 1.全面理解,整体把握 不论做哪一类题,首先要能够从宏观上对全文有个整体了解和认识,重点掌握一些关键信息,如重要的时间点、文中表达重要意思的词句、文章的主旨观点、作者的立场态度等等。
6、对于人物传记,我们要注意人物的语言、事迹和性格,故事的来龙去脉;对于游记,则要注意游览的顺序和时间,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等等。另外,在阅读时不能贪快,不能急于下手而跳读、漏读。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以应付隐秘而细小的错误点。2.关注细节,依文索义 错误选项通常是把某一情节通过添加、转移、曲解等方式作了细微的改动。所以我们在审读选项时,再细微的情节,包括人物的言行、对人物的品评、动作的施动与受动、时间空间上的顺序等等,都不能忽略。选项对文中信息的描述有两种方式:直述和转述。如果是转述,我们要注意转述的句意是否与原文保持一致。判断选项正误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原句,再结合
7、上下文语境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切记不可凭印象主观臆断。有的选项可能牵涉原文的多处细节,这些都要准确找到,不能想当然,要判之有据。如果说某一分句在文中根本找不到相应的句子,那十有八九是无中生有。3.仔细比对,反复推敲 内容分析概括题的解题关键是“比对”,就是把每一个选项都与相应的原文作逐字逐句的细致对比,重点关注人物与事件是否一致,时间上有没有颠倒,空间上有没有混淆,用词是否妥当,有没有故意拔高或降低对人物或事件的评价,有没有错误理解某个关键词或关键句。找到某处存疑的地方后,再比对原文中的句子反复阅读,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推敲。一般说来,只要找到,判断出选项是否错误应该是不难的。二、掌握答题的主要
8、方法比对法 内容分析概括题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进行的翻译、转述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命题者有意识地设置错误干扰,让考生进行判断。而比对法正是对付它的较好的方法之一,其实质是把选项与原文进行仔细比对、分析,从中发现它与原文意思是否一致,进而识破命题者的干扰之处。那么,比对、分析什么内容呢?主要是细节、信息有无、因果关系和人物、时间、地点等方面。(一)比对关键细节(词语)。命题者对原文关键细节(词语)故意错解以迷惑考生。这种曲解文意的方式正成为设题的主要陷阱。因为错误极其细微,故要认真、细心比对。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1.(朱)寿昌勇于义,周人之急无所爱,嫁
9、兄弟两孤女,葬其不能葬者十余丧,天性如此。选项:朱寿昌急人之难。他生活中没有其他爱好,天性喜欢周济别人的急难之事,他曾经把兄弟的两个孤女嫁出去,帮助没有能力埋葬死人的人埋葬死人十多次。原文中的“爱”是“吝惜”意,非选项中的“爱好”,曲解文意。答案 2.(2015广东)侯弘文,奇士也,散家财,募滇军随象昇(指传主卢象昇)讨贼。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象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第8题选项D:侯弘文追随卢象昇讨伐贼寇,在驿站受到围攻,卢象昇赶去救援,但未成功。原文是卢象昇“上疏救”,而不是选项中的直接“赶去救援”。命题者有意丢掉“上疏”二字,导致其与原文信息不
10、一致。答案 3.(2013大纲全国)慧度(指传主杜慧度)布衣蔬食,俭约质素,能弹琴,颇好庄老。禁断淫祀,崇修学校,岁荒民饥,则以私禄赈给。为政纤密,有如治家。第10题选项D:杜慧度生活俭朴,治事有方。平日里他布衣蔬食,只管弹弹琴,读读庄老。而为政却细致绵密,有如治理家庭;遇上饥荒,常以私人薪俸赈济灾民。关键细节有误。把原文“能弹琴”曲解为“只管弹弹琴”,把“颇好庄老”曲解为“读读庄老”。答案(二)比对添加内容。“添加”就是通过“无中生有”的方式,在选项中故意添加一些貌似合理的内容“制造”出错误选项来。辨析时应将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与原文仔细比对,从而识破“无中生有”(或于文无据)的陷阱。阅读下
11、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4.(2014大纲全国)景云初,作金仙等观,凑(指传主韦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不听。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蚑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帝诏外详议。第10题选项B:韦凑参议朝政,敢于据理力争。景云初年,朝廷议建金仙观,他认为农事季节,建观必使农民抛弃耕作;皇上不听从,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选项中“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属无中生有,原文是“不听。凑执争”。答案 5.(2015安徽)(梁熙)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视民
12、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晏坐终日,如退院僧。第6题选项B:梁熙任职时清正爱民,行事低调。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守,视民如子,政绩斐然;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选项中“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是添加内容,属无中生有。答案(三)比对人物。高考文言文所选的材料大都是记叙性的,除全文记叙的中心人物外,还会写到另一些人物。这类命题陷阱往往将“彼”强接在“此”上,张冠李戴。辨析时应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等信息,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
13、一致。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6.(2015江苏)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男一人,曰宪,滑州韦城县主簿。女七人。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第7题选项D: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愧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苏轼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原文说的是欧阳发之子欧阳宪来求作者张耒写铭文,而不是苏轼让张耒写的。答案 7.(2014天津)乙酉丙戌间,群盗大起。君(
14、指传主徐谦尊)以身保障一方,每闻盗则挺身出,纠里中壮士为守御。贼大恨,卒杀公。或曰:君古游侠之流也。第12题选项C:作者认为,徐谦尊在群盗大起之际,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一方百姓,最终被害,是值得敬佩的游侠士。张冠李戴。认为徐谦尊“是值得敬佩的游侠士”的是“或”,即有的人,而非作者。答案(四)比对句间因果关系。这类干扰项往往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硬说成有因果关系,或者颠倒了“因”和“果”两者之间的关系。辨析时要注意选项中“因此”“以致”等表因果的词语。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与原文中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因果关系是否恰当。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8.(
15、2015福建)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也。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彷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苞之心事,谁可告语哉!吾兄其安以为苞策哉!第4题选项B:方苞无法告诉童仆的心事,是指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方苞无法告诉童仆的“心事”是担心自己碌碌无为,原文中“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也”,不是选项所说的“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答案 9.(2013 辽宁)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指王尧臣)为陕西体量安抚使。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今韩丞相
16、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第6题选项B:王尧臣在陕西体量安抚使任上,当现今的韩丞相因好水之战指挥失当致使任福等人战死而被贬官时,敢于仗义执言。因果不当。作者认为任福战死的直接原因是任福“违节度”(不听指挥),而主帅韩丞相因“失律”(军队出师不利)罪遭免职。选项对这两人的原因解释不当。答案(五)比对时间。命题者常把事件发生的时间故意颠倒、搞错。考生作答时,要了解以时间、地点叙写的文言材料的顺序特点,要善于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注意敏感的时间顺序,
17、识破“时间错误”的陷阱。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10.三年,(薛元超)拜东台侍郎。右相李义府以罪配流嵩州,旧制,流人禁乘马,元超奏请给之,坐贬为简州刺史。岁余,西台侍郎上官仪伏诛,又坐与文章款密,配流嵩州。选项:薛元超一生数遭流贬。先因与上官仪有文字之交,受到牵累;后又因上疏进谏,为李义府请求马匹代步而被贬。时间错位,“上疏进谏”在前。答案 11.(花云)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贼)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第6题选项B: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
18、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害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时间有误。原文是“文逊战死”之后“贼攻三日不得入”,而后“城陷”。所以“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表述错误。答案(六)比对一些增删的表范围、程度及其他类的词语,看看有无以偏概全或归纳不完整等陷阱。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12.(2015重庆)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终不一语加咎巫。故功
19、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效不效,巫恒受上赏而医辄后焉。故医之稍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虽上智鲜不惑。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求利益,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医之道既 久不胜于巫,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第9题选项A:楚地的风俗是信巫不信医。长久以来,巫祸横行,巫师把人治死也很少受到谴责,医生要取信于民不得不装神弄鬼,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选项“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原文中对应的内容是“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原文有两个限制词“或”“数郡”,对时间和范围有限制,而
20、选项没有限制就变得绝对了。答案 13.(2014安徽)(朱筠)为学使时,遇教官诸生贤者,亲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去而人爱思之。第6题选项D:朱筠致力文教,奖掖后进。他督学地方,尊崇先贤,引领学风;对寒门才俊极口称善,待门下学子亲若同辈。归纳不完整。原文是“遇教官诸生贤者(遇到那些贤能的教官和诸生),亲若同辈”,并非选项中的只“待门下学子亲若同辈”。答案(七)比对地点。比对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与原文是否一致,识破命题者所设“地点错误”的陷阱。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14.天保三年,为冀州刺史、六州大都督,有惠政,得吏民之心。尹思令率众万余人
21、谋袭盱眙。三军咸惧。韶(指传主段韶)谓诸将曰:“霸先等智小谋大,政令未一,外托同德,内有离心,诸君不足忧,吾揣之熟悉矣。”乃自将步骑数千人倍道赴泾州。途出盱眙,思令不虞大军卒至,望旗奔北。选项:段韶擅长统众,面对敌人的侵扰时,善于鼓舞士兵的士气。泾州一战,段韶亲自率领步兵骑兵几千人突袭,尹思令败逃。地点有误。“泾州”应为“盱眙”。答案 15.(萧燧)出知严州。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成串的钱)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上方靳职名(吝惜授予官职),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选项:萧燧出京管理严州。严州面积狭小,财物匮乏,他勤俭理政,以盈余填补拖
22、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燧的职位,调他去治理婺州。正确无误。答案 解答内容分析概括题的三个小技巧 考场 妙招 技巧一:四个选项的先后顺序与原文各节次内容相一致,即A项内容与原文开头相对应,其余依次类推。了解这一特点,更利于快速找准比对范围。技巧二:不管“概括”,重看“分析”。课标卷该题的选项均由对传主事迹、特点概括后结合文本加以分析两部分构成。设误点多放在“分析”部分。技巧三:聚焦细节,留心易错。不妨一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宋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皇祖靖,晋东安太守。皇考翘,字显
23、宗,郡功曹。帝以晋哀帝兴宁元年夜生,神光照室尽明,是夕甘露降于墓树。及长,雄杰有大度,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伟。家贫,有大志,奉继母以孝闻。尝游京口竹林寺,独卧讲堂前。上有五色龙章,僧见之,惊以白帝,帝独喜曰:“上人无妄言。”皇考墓在丹徒之候山,其地秦史所谓曲阿、丹徒间有天子气者也。又经客下邳逆旅,会一沙门谓帝曰:“江表当乱,安之者,其在君乎。”初,为冠军孙无终司马。晋隆安三年,妖贼孙恩作乱于会稽,朝廷遣卫将军谢琰、前将军刘牢之东讨。牢之请帝参府军事,命与数十人觇贼。遇贼数千,帝便奋长刀,所杀伤甚。遂平山阴,恩遁入海。四年五月,恩复入会稽,杀谢琰。八月,晋帝以帝为下邳太守。帝又追恩至郁洲及海盐,
24、频破之。恩自是饥馑,奔临海。元兴二年十二月,荆州刺史桓玄篡位。寻迁晋帝于浔阳。玄从兄桓修以抚军将军镇丹徒,以帝为中兵参军,入朝,帝从至建邺。玄妻刘氏,尚书令耽之女也,聪明有智鉴,尝见帝,因谓玄曰:“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必不为人下,宜早图之。”玄曰:“我方平荡中原,非裕莫可。待关中、陇山平定,然后议之。”三年二月,帝集义徒二十七人,愿从者百余人,义军攻克京城。玄复挟天子至江陵,因走南郡。益州刺史毛璩遣从孙佑之与参军费恬送弟丧下,璩弟子修之时为玄屯骑校,诱玄入蜀,恬与佑之迎射之,益州督护冯迁斩玄,传首建邺。义熙十二年十二月,晋帝加帝位相国、扬州牧,封十郡为宋公,备九锡之礼,加玺绂、远游冠、绿绶
25、,位在诸侯王上。(选自南史宋本纪上第一,有删改)注 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逆旅:旅店。沙门:僧人,出家人。冠军:古代将军名号。郁洲:古洲名。相传秦末田横居此,又名田横岛。在今江苏连云港东云台山一带。建邺:今南京城。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是汉代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一代孙。晋朝东迁,刘裕所在的家族迁居到京口里。他的父亲叫刘翘,做过功曹一类的官。B.在京口竹林寺,一个僧人看见卧在讲堂前的刘裕上方有五色龙纹,认为他必是人中豪杰。后来的桓玄也确实看到了刘裕的长处。C.刘裕作战勇敢。他做过将军孙无终的司马,曾与谢琰、刘崇之两次讨伐在会稽作乱的孙恩,并最终打败乱贼孙恩。D.刘裕后来与志同道合之人兴义兵讨伐篡位的桓玄。桓玄篡位不久,便把晋帝挟持到江陵,但桓玄最终被益州督护冯迁斩杀,刘裕后来被晋帝封为宋公,地位极高。答案“两次”错,起初有谢琰,后一次没有。解析 参考译文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