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32428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同步课时作业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1.19世纪50年代,英国有棉纺织厂1932家,毛纺织厂1497家,绒、麻、丝纺织厂1070家,工厂已成为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这表明当时英国( )A.轻工业生产最发达 B.工厂制度已确立 C.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D.城市化进程加快2.从1872年开始,法国政府创立了一批徒工学校。1879年,成立了技术教育委员会。 1880年,制定了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学校补习学校法,把徒工学校纳入学校系统。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A.人文主义对人的关注B.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C.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D.民主政治发展对国民的素质要求3.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在

2、其著作中写道:“韦奇伍德在制陶厂中首创计时系统早晨5:45打铃起床,准备上班;8:30打铃吃早餐;9:00打铃上班;如此循环,直到天黑看不见干活才打铃下班。为监督工人守时,韦奇伍德还专门雇佣一名监工对于那些超过预定时间的迟到者则予以提醒,如果屡次迟到并累计到一定次数,将停发工资。”材料从本质上反映出( )A.工厂主制定并实施严厉的规章制度B.工厂中工人劳动生产自主性的丧失C.分工的细化有利于提升产品的质量D.规范化与制度化管理促进生产率提高4.利用公式来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简化教材内容和帮助理解一些容易混淆的历史概念。下列是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些经济成分的公式表述,其中错误的是( )A.小农

3、经济=农业+家庭手工业B.福州船政局=资产阶级+机器生产C.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雇佣关系D.官僚资本主义=政权+近代工商业5.马克思说:“在工场手工业和手工业中,是工人利用工具,在工厂中,是工人服侍机器。在前一种场合,劳动资料的运动从工人出发,在后一种场合,则是工人跟随劳动资料的运动。”由此可见,工厂制度区别于工场手工业的本质特点是( )A.使用机器大生产B.工人参加集体劳动 C.生产资料私有化 D.工人的受剥削程度6.1872年开始,法国政府创立了一批徒工学校,1879年成立了技术教育委员会,1880年制定了徒工手工学校法,把徒工学校纳入学校教育系统。对法国政府这一做法解释最合理的是( )A

4、.体现了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B.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C.推动了法国民主政治的发展D.适应了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需求7.19世纪晚期,内燃机被安装在拖拉机、播种机、脱粒机等机械上。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内燃机还被美国人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把谷物收割的速度提高了几十倍,后来又推广到世界各国。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美国人发明了内燃机B.机器的噪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C.内燃机推动了工业生产D.内燃机推进了农业机械化8.下图为欧洲主要国家13001900年城市化发展速度图。对此图解释正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加快意大利城市化发展B.长期的分裂和战乱阻碍法国城市化C.近代欧洲各国

5、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D.殖民活动和工业化推动英国城市化9.观察下图,现代工厂制生产在早期呈现出的显著特色是( )A.作坊式集中劳动B.大机器集中生产C.大企业聚合生产D.为垄断资本生产10.英国的保尔芒图指出,工厂制度是机械化的必然结果。一套由若干相依成分组成的、带有一个总动力的设备,只能安设在一个地方,而它的运转是由一批受过训练的人员操纵的。由此可知,近代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由工场制发展到工厂制,后发展到大企业制,根本原因是( )A.大机器生产出现的需要B.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C.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D.市场不断扩大的需求11.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大隆机器厂就能够生产织布机,到1928年,该厂开

6、始大量制造织布机;到1937年时,大隆机器厂生产的纺织机械已经令英商怡和纱厂的大班“极为注意”,“诚不料中国之大隆厂,竞有如是之优良出品也”。材料表明( )A.中国的重工业获得了飞速发展B.中国机器制造业能与列强竞争C.国民政府保护民族机器制造业D.中国近代机器生产得到发展12.张之洞认为,中国物产之盛甲于五洲,但因交通不便,工艰运贵,所以出产不多,销售不广,且土货往往质粗价廉,只有经过机器、化学的加工才能变粗为精,实现增值。由材料可知,张之洞认识到( )A.经济对国家实力有重要影响B.中国处于商战劣势的根源C.大机器生产对商战的重要性D.专制政体导致了商战不利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

7、料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工业从纺织业起步向机器制造业发展,并使铁路、航运等得到了较快发展。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厂制盛行,城市数目与城市人口迅猛增长。美国已有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同步发展,因而这一时期是美国历史上城市化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此外,多数城市已成为近代工业基地,从而大大加强了城市的作用和意义,并以最大的城市纽约为首,初步形成了一个城市体系,它对周围的地区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从而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城市体系的形成,也加速了美国城市化的进程。摘编自欧阳世芳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美国城市化历史分析及启示(1)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时

8、期美国城市化的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美国城市化的推动因素。14.生产流水线是美国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一种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亨利福特的创新是发明了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在上面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公司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使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材料二 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

9、向郊区扩散。摘编自李庆余、周桂银等著美国现代化道路材料三 1921年,喜剧大师卓别林兴冲冲地参观了海蓝公园的福特工厂,并与福特在总装流水线旁微笑合影。当时人们把福特看作一个创造奇迹的大师,但在15年后,他已经成为劳动者的公敌。在摩登时代里,卓别林毫不客气地讽刺了他的这位资本家朋友和残酷的流水线。这部默片时代的经典电影也是迄今为止对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批判得最深刻的一部。摘编自杜君立历史的细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的原因,并简析其影响。(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的人口移动趋势。(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机器大生

10、产的非人性”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工厂已成为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可知,英国的工厂制度已经确立,故选B项;材料只是提及了英国棉纺织厂、毛纺织厂等工厂的数量,没有涉及其他方面,不能得出“轻工业生产最发达”的结论,故排除A项;仅由题干材料不能推出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结论,故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英国的城市化问题,故排除D项。2.答案:C解析:材料中徒工学校的建立旨在提升工人技术水平,1879年法国成立技术教育委员会和1880年制定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学校补习学校法反映了工业革命

11、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故选C项;材料中“徒工学校”等只是针对工人,不能体现人文主义对人的关注,故排除A项;培养技术工人的目的是为资产阶级服务而不是为工人争取权利,故排除B项;材料中“徒工学校”主要培养工人的职业素养而不是国民素质,故排除D项。3.答案:D解析:据材料“早晨5:45打铃起床,准备上班;8:30打铃吃早餐;9:00打铃上班”“对于那些超过预定时间的迟到者则予以提醒,如果屡次迟到并累计到一定次数,将停发工资”可知,该工厂通过严格的纪律约束实现了生产的规范化与制度化管理,这有利于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生产增长和经济发展,D项正确;“工厂主制定并实施严厉的规章制度”是材料的表象,而非

12、本质,排除A项;“工厂中工人劳动生产自主性的丧失”是材料中工厂规章制度所产生的影响,而非本质,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工厂的规范化管理和严格的纪律,而不是分工的细化,排除C项。4.答案:B解析:福州船政局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不是资产阶级创办的,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具有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特征,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是雇佣关系,其出现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官僚资本主义是国家权力和财产私人所有制的结合,其基础是国家权力的寻租和财产的私人所有制度,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5.答案

13、:A解析:本题考查工厂制度与工场手工业的区别。由材料可知,在马克思看来,工场手工业中,工人利用工具,工人掌握着劳动主动权;在工厂制度下,工人围绕着机器(生产资料)运动,工人处在被动地位。这说明工厂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使用机器生产而不是手工操作,故A项正确。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对法国教育的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法国政府这一做法的目的是培养技术人员以适应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因此D项正确。法国政府注重对技术工人的培养是为了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与工人阶级的斗争无关,A项排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与法国政府注重对技术工人的培

14、养无关,B项排除;徒工学校的建立等旨在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不能直接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C项排除。7.答案:D解析:本题通过内燃机与农业机械化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内燃机被安装在拖拉机、播种机、脱粒机等机械上,还被美国人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这都是指内燃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它的应用推进了农业机械化,D项符合题意;内燃机由德国人发明,且题干中没有提到内燃机发明者,A项错误;题干信息是在说明内燃机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B项误读材料,排除;材料未反映工业生产状况,C项排除。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影响。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英国的城市化在15世纪中期超过法国,在17世纪中后期超过意大

15、利,19世纪以来发展迅速。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与英国早期殖民活动和工业革命的开展有关,D项正确;由图中信息可知,新航路开辟时期,意大利城市化发展速度减缓,A、C项排除;小农经济的长期广泛存在和大革命时期的动荡导致法国城市化速度缓慢,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9.答案:B解析:现代工厂制是在工业革命时期产生的,由图中机器生产及集中生产可知,其早期呈现出的显著特色是大机器集中生产,B项正确;作坊式集中劳动是工场手工业的特色,A项错误;大企业聚合生产和为垄断资本生产不是工厂制早期的特点,C、D两项错误。10.答案:B解析:由工场制到工厂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果,再到大企业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工业革

16、命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同时又推动技术进步,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B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中“根本原因”的要求。11.答案:D解析:上海大隆机器厂由“能够生产织布机”到“大量制造织布机”,连英商怡和纱厂的大班都称其“优良出品”,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中国近代机器生产的发展,D项正确;该厂发展不能说明中国重工业获得了“飞速”发展,排除A项;在中国近代大背景下,“机器制造业能与列强竞争”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关政府政策,C项不符合题意。12.答案:C解析:材料“土货往往质粗价廉,只有经过机器、化学的加工才能变粗为精,实现增值”反映了张之

17、洞主张通过机器生产提高本土产品的质量,从而增强竞争力,说明他认识到大机器生产对商战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经济对国家实力的重要影响,故A项错误;中国处于商战劣势的根源是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和相对封闭的自然经济,张之洞并未认识到这根源,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专制政体对商战的影响,故D项错误。13.答案:(1)特点: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大城市发挥辐射作用;初步形成体系。(2)推动因素: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工具的改进;农村人口与外来移民涌入城市;政府政策的推动等。解析:(1)依据材料中“城市化迸程与工业化水平同步发展”“美国历史上城市化增长速度最快”“它对周围的地区形成

18、巨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等概括得出。(2)结合所学知识,从产业结构、交通、农村人口与外来移民涌入城市、政府政策的推动等角度分析作答。14.答案:(1)原因: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产量增加,更多人使用汽车;有助于垄断组织的产生。(2)普及前:由农村向城市移动(向煤铁生产地区移动)。普及后:由城市向郊区移动。(3)略。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亨利?福特的创新是发明了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并结合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分析,得出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一“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

19、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得出,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据材料一“在以后的十年中使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得出,产量增加,更多人使用汽车;据材料一“1914年”并结合所学分析得出有助于垄断组织的产生。(2)据材料二中“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并结合所学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得出普及前由农村向城市移动(向煤铁生产地区移动),据材料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得出普及后由城市向郊区移动。(3)结合所学,从机器大生产的人性、非人性或兼而有之等角度论述,注意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如据材料一“十年中使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据材料二“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据材料三“当时人们把福特看作一个创造奇迹的大师”等分析机器大生产的人性。如据材料三“15年后,他已经成为劳动者的公敌。在摩登时代里,卓别林毫不客气地讽刺了他的这位资本家朋友和残酷的流水线”分析机器大生产的非人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