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八章 议论要有条有理学习目标 1通过训练,进一步明白文章“有条有理”的重要性,并掌握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等论证结构。 2通过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争取做到善于判断文章在结构层次方面的毛病,并能够修改。写作指津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结构安排得好、文章才能完整有序。写好一篇议论文,必须要有合理的论证结构。而合理地安排文章的论证结构,也就是要对议论文的全文进行总体设计,做到有条有理,以便更好地阐明中心思想,正确地论证观点。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其结构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即“引论”“本论”“结论”。“引论”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引出论点;“本论”部分是议论文的主体,它用来证明文章的观点
2、;而“结论”部分可以是对观点的呼应和深化,也可以针对观点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看法。写好议论文的关键是写好“本论”部分。要写好文章的“本论”部分,首先要学会确立分论点。从证明的作用来看,分论点应是对中心论点的阐释,和中心论点间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即中心论点是“果”,分论点是“因”。对一篇议论文来说,最好能有三个左右的分论点,这样可以使文章显出层次感;而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常常是并列式结构、层进式结构和对照式结构等。 一、并列式结构并列式结构是在分析时运用并列的方式,从几个方面对中心论题加以阐发。运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对一个中心论点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阐释,或者从中心论点解析出若干个并列的分论点,
3、每个分论点独立成段加以阐述,共同论证中心论点。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这种结构要求并列的分论点之间要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在内容上不能交叉、重复或包容,排列顺序要合理,孰先孰后要服从论述的需要并符合读者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而使文章论述全面,层次分明,说理清晰。例如以“成熟”为题,就可以从“成熟是人应该具备的品质”这个角度来论述“成熟”,本论部分可以分三个并列的层次:一是成熟的人应该有自己执著的追求和正确的人生目标,二是成熟的人应该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毅力,三是成熟的人应是待人诚恳和懂得宽容的人。再如以“要有竞争意识”为题,因为题目本身就是论点,一般应以阐明“为什么”要有竞争意
4、识为主,“怎样”才具备竞争意识可以略写或不写,所以本论部分以并列式布局为好。可以论述有了竞争意识,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有了竞争意识,才能奋力拼搏,获取成功;有了竞争意识,才会永葆青春活力,不断开拓。 选择并列式论证结构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的分论点从数量上说,至少是两个方面或更多的方面。 2、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中心论点。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3、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
5、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4、并列式议论文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给人有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二、层进式结构层进式结构就是将审题、立论时分解出的几个有层进关系的分论点,在本论部分按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关系来安排层次。这种结构中各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前后顺序有内在的紧密联系,不能随意变动。这种布局的好处是反映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能使阅卷者随着学生的思路步步深入,尽得“风光之盛”。层进式结构在具体操作时有两种方法:1.由此及彼,环环相扣。在临场发挥时,有些人过于紧张,一下子“卡了壳儿”,如何应急?有一种应急措施,就是面对论据或论点,分别回答:这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怎样才能这样?这是标准的层进式。在
6、实际操作时,当然要灵活运用,随“题”应变,可以重点回答其中一两个问题,不要平均使用笔墨,否则弄巧成拙,费力不讨好。例如:题目是谈克制,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我们要学会克制”,在本论部分可分析:(1)为什么要克制? 在人际交往中,随时保持克制的态度能够创造和谐的气氛,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当人们发生利害冲突时,克制常可以显出其独特的魅力。(2)怎样做到“克制”? 冲动时,沉默是学会克制的一种有效方法。2.由浅入深,层层深入。选择这种结构形式时,必须对论述的层次内容有明显的认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是由浅入深,是不是由小到大或由表及里。例如以要做老实人为题,本论部分先说“做一个老实人,对自己是一种莫大
7、的享受”,再说“做一个老实人,对别人是一种莫大的尊重”,最后说“做一个老实人,是对整个社会环境的莫大贡献”。这篇文章就分别从对己、对人、对整个社会三个角度加以论述,而这三个方面是层层深入的,不是单纯的并列关系。再如以“谈忘我”为题,此题在运用层进式布局时,可先议在工作和学习时要全身心的“忘我”投入,才能取得成果;再议要达到“忘我”的境界并不容易,它需要有对事业的执著追求,需要有为事业献身的品质。两个层次,先议“为什么”,再论 “怎么样” 。 三、对照式结构 对照式就是在论证时,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是用另一种事物(或意思)来烘托某种事物(或意思)。 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
8、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因此,写作中往往是对一个方面用墨多一点,作为论述的重点,另一个方面却起烘托、陪衬作用。如论证“不能忽视微小力量”这个论点,可先从正面举例入手:“滴水可以穿石”,“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湖海”。然后再从反面论证:一颗螺丝故障,可使飞机爆炸,从而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等。再如以“苦难是一种财富”为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苦难是一种财富”, 在本论部分可分析: 正面:人需要苦难,需要苦难的磨练。 反面:温室的幼苗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总结:苦难能磨练出坚强的毅力的超人的勇气。再如以“知足常乐”为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知足常乐”, 在本论部分可分析: 知足常乐这句话常受世人错误的非议,现在我要为它昭雪了。(先正面论述) “不知足”者在物质和精神成功之后,享受的是一时之乐而非“常乐”。(反驳) “知足”不是无所追求,“知足”是忘我,忘我则“常乐”。(辨证分析肯定“知足常乐”) 虽然能做到“知足常乐”的人并不多,但“知足常乐”的确是至理名言。(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