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环而攻之而不胜()(2)池非不深也()(3)兵革非不坚利也()(4)委而去之()围护城河兵器放弃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委而去之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多助之至 D攻亲戚之所畔D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得道多助/国人道之 B天时不如地利/庭下如积水空明C七里之郭/出郭相扶将 D寡助之至/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C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攻亲戚之所畔C天时不如地利 D然而不胜者B5填空。(1)文中指出决定战争和治国成败的三个重要因素,表明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2)文中
2、指出民心向背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3)孟子,名_,_时期思想家,_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_的著作,共七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轲战国儒家孟子及其弟子言行课内精读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三里之城 城:城市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巩固C得道者多助 得:施行D亲戚畔之 畔:同“叛”,背叛A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B然而不胜者得道者多助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之所顺D七里之郭天下顺之C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
3、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比较阅读【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略)【乙】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选自孟子离娄上)【注释】桀纣: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尔也:而已。圹(kung):原野。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寡助之至()(2)亲戚畔之()(3)所恶勿施尔也()(4
4、)兽之走圹也()极点同“叛”,背叛所厌恶的东西(事情)跑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2)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人民归附仁政,如同水往下流、野兽奔向原野一样。12【乙】文中“桀纣之失天下也”的原因是什么?用【甲】文中的句子回答。寡助之至,亲戚畔之。(或:失道者寡助。)13【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这两个“道”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不一样。【甲】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施行的“仁政”;【乙】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得天下的方法、途径。【乙参考译文】孟子说:“夏桀、商纣失
5、去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失去人民(的支持),(是因为)失去了民心。得到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的支持),这样就能得到天下了。得到人民(的支持)有办法:赢得民心,这样就能得到人民(的支持)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并为他们聚积,(他们)厌恶的,不强加给他们而已。人民归附仁政,如同水往下流、野兽奔向原野一样。”富贵不能淫1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子未学礼乎 B往之女家C必敬必戒 D以顺为正者B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岂不诚大丈夫哉 ()(2)安居而天下熄 ()(3)父命之 ()(4)以顺为正者 ()(5)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真正,确实停息教导、训
6、诲准则,标准怎么,哪里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1)居天下之广居 _(2)富贵不能淫 _(3)贫贱不能移 _(4)威武不能屈 _(5)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_动词用作名词,居所、住宅使动用法,使惑乱(迷惑)使动用法,使改变(动摇)使动用法,使屈服名词作动词,行冠礼4填空。(1)文中运用排比句式,阐明了大丈夫应具有的精神品质的句子是:_。(2)文中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3)在文中,作者阐明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的句子是:_。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课
7、内精读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丈夫之冠也 冠:衣冠B往送之门,戒之曰 戒:告诫C往之女家 女:同“汝”,你D与民由之 由:遵从A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时,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7善用修辞增强雄辩力量是孟子散文的突出特点,请结合文章第二段的内容简要分析这一特点。“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使用反问,以不可辩驳的语
8、气否定景春的观点,增强语势。“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阐明大丈夫的精神实质及特点,义正词严,气势磅礴,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且富有节奏感。比较阅读(湖北十堰郧阳区期末)【甲】富贵不能淫(略)【乙】文天祥传 文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与之。其末二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崖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
9、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节选自宋史)【注释】弘范:张弘范,元军将领。张世杰:崖山战役中的宋军将领。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女子之嫁也 左右命之拜B索之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戒之曰 必敬必戒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D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2)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如果你改变对南宋的忠心,以(或“用”)侍奉(或“对待”)宋朝的态度来侍奉(或“对待
10、”)我们皇上,也还能做宰相。10下面对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探讨“何谓大丈夫”的问题。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有破有立。B【甲】文列举“女子之嫁”时母亲教导她的内容是为表明女子必须服从丈夫这一道理。C【乙】文中文天祥的言行达到了“贫贱不能移”这一标准,他是真正的“大丈夫”。D【甲】【乙】两文都是通过语言、动作描写达到刻画人物这一目的的。A11读完【甲】【乙】两文,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示例:我认为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乙参
11、考译文】文天祥被押解到潮阳,带去见张弘范,张弘范身边的人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拜,张弘范于是用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他。与他一起到崖山,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护卫皇上(国家),却教别人背叛皇上(国家),能这样做吗?”张弘范坚持索要劝降信,文天祥就写了过零丁洋交给张弘范。诗里最后两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笑没有管它。攻破了崖山,军营中(大家)聚在一起喝酒,弘范说:“国家亡了,你忠孝已经尽到了,如果你能改变对南宋的忠心,以(或用)侍奉(或对待)宋朝的态度来侍奉(或对待)我们皇上,也还能做宰相。”文天祥潸然泪下,说道:“国家亡了不能去救,作为人臣死了还不够抵罪,
12、何况哪敢不死还生出二心?”张弘范认为文天祥非常忠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舜发于畎亩之中()(2)空乏其身()(3)行拂乱其所为()(4)曾益其所不能()兴起,指被任用财资缺乏扰乱同“增”,增加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C曾益其所不能D入则无法家拂士A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入则无法家拂士 行拂乱其所为B管夷吾举于士 入则无法家拂士C.死于安乐 安居而天下熄D而后喻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D4下列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百里奚举于市 B行拂乱其所为C人恒过 D劳其筋骨A5填空。(1)
1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到“_,_”,目的是让我辈经受磨炼,增长才干。(2)忧患意识承载着深厚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因此在生存发展进程中,我们始终强调“_”。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内精读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人恒过,然后能改()(2)入则无法家拂士()(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4)百里奚举于市()犯错误同“弼”,辅佐这被任用7下列句子中“于”的意义和用法跟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管夷吾举于士C征于色,发于声 D相与步于中庭 B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4、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9作者思维缜密,论证严密,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中心论点的。孟子先以六个出身贫贱、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肩负“大任”的名人为例,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接着着眼于人的主观因素的角度,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主、客观条件两个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身体、生活、行为、思想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然后由个人说
15、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决定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得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比较阅读(河南郑州一中模拟)【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略)【乙】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倘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释】上:指唐太宗。遽(j):立即,马上。10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必先苦其心志()(2)困于心,衡于虑()使痛苦同“横”,梗塞、不顺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入则无法家拂士,
1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12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客观因素:艰苦环境的磨炼。主观因素:思想斗争的折磨。13【甲】【乙】两文分别是怎样说到国家居安思危的?请结合文段内容进行分析。【甲】文是从个人成才推广到国家兴亡,从反面论证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必须经受内外的艰苦磨炼;【乙】文是通过君臣对话,把治理国家比作治病,证明了一个国家即使现在内外安宁,也仍然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的观点。【乙参考译文】唐太宗对亲近的大臣们说:“治国就像治病一样,即使病好了,也应当休养护理。倘若马上就自我放任,一旦旧病复发,就没有办法补救了。现在国家很幸运地得到和平安宁,四方的少数民族都归顺,这真是自古以来所罕有的,但是我一天比一天小心,只害怕这种情况不能维持久远,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啊。”魏征回答说:“国内国外得到治理安宁,臣不认为这是值得庆贺的,只对陛下居安思危感到喜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