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扬中树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政治(选修)导学案必修1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一、明确考点: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3、运动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4、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二、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三、 夯实基础(见默写纸)四、易错易混知识辨别,并能说明理由。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2、物质离不开意识,意识也离不开物质。 。3、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4、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5、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2、,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6、离开物质谈运动,导致形而上学;离开运动谈物质,导致唯心主义。 。7、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8、运动是无条件、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相对的、暂时的。 。9、只承认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观点。 。10、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11、规律具有客观性,但人能够认识、把握、利用和改造规律。 。12、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了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五、重难点解析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2
3、)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具体观点:P31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1)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一是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质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运动。(2)特点: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绝对运动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4)错误及代表人物或观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导致相对主义或诡辩论。代表人物P
4、32 欧布里德 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会导致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观。代表人物P32 僧肇:“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芝诺:“飞矢不动”。董仲舒:“天不变道亦不变”。(5)正确观点:王夫之:“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既含动,动不舍静。”韩非:“古今异俗,新故异备”、“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精练1】(2015年江苏卷24)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A、
5、B、 C、 D、【精练2】(2015年天津卷7)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 )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A. B C D【精练3】(2014江苏卷22) 被誉为古代织锦“活化石”的南京云锦借用西方的“错视艺术”,因其时尚度高而深得年轻人喜爱;用硫酸纸拼装的创意秦淮花灯,内置节能环保的 LED 灯,各部件以中国家具榫卯原理扣合,可以拆解装盒带往各地
6、这些老工艺的新诠释( )淡化了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 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状态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 反映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 B. C. D.3、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理解。一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二是指规律是否发挥作
7、用,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时,规律就必然起作用;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不存在时,规律就不起作用。)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A原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B方法论
8、要求: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精练4】(2016年全国2卷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A. B. C. D. 【精练5】(2016年上海卷
9、24).曾几何时,崇山峻岭原始森林变成了延绵不绝的“光头山”。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再现了满目苍翠的浩瀚林海,简称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屏障的建成折射出当地人民( )A.秉承绿色生态理念,发挥人定胜天的气概 B.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C.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D.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精练6】(2015北京)这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 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联系将节气智慧融入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顺应自然节律,实现了对自然的征服在实践中获得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A. B. C. D.【精练7】(2014江苏卷28)2013 年诺贝尔生
10、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 )A. 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精练8】 (2014天津卷5)漫画如此创新启示我们,在创新活动中要( )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B批判继承,自我否定C挑战传统,标新立异 D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精练9】(2014山东高考)材料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
11、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精练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事业快速发展。随着慈善事业体量的增大,慈善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促进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标志着我国的慈善事业进入全面法治的时代。让善行得到法律的保障和尊重,让求助者有章可循,让不法行为受到惩处,慈善法为爱心保驾护航。慈善法明确提出,对开展扶贫济困的慈善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这有
12、利于将更多的慈善资源引导、汇聚到扶贫济困这一重点领域,引导慈善参与扶贫攻坚,促进更多的人口尽早脱贫致富。 开展慈善活动应当遵循合法、自愿、诚信、非营利的原则。国家应当采取措施弘扬慈善文化,培育公民慈善意识。学校等教育机构应当将慈善文化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应当积极开展慈善公益宣传活动,普及慈善知识,传播慈善文化。 (1)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说明我国制定慈善法的必要性。(6分) (2)阐述慈善法所具有的经济意义。(4分)六、热点链接:美丽中国永续发展201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与此前已经发布的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党政领导干
13、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制度一起,初步完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阐述了下一个五年规划期间的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
14、出新贡献。【精练11】201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是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和部署,要求搭建基础性制度框架,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运用规律的知识,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谈谈你的认识。参考答案:1、(1)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2)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对象国的资源和条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3)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推出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精品。2、(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制定慈善法是我国慈善事业
15、健康发展的需要;(2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慈善法的制定有利于为慈善事业保驾护航;(2分)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慈善法的制定是遵循慈善事业发展的规律的表现。(2分) (2)慈善法明确提出对开展扶贫济困的 慈善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有利于鼓励慈善行为,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2分)通过立法将更多的慈善资源引导、汇聚到扶贫济困这一重点领域,有利于全民共享发展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分)3、(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尊重自然规律的体现。(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自然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