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情景导入三十而立,深圳从30年前的小渔村到今天的国际大都市,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新课学前导航不仅迅速改变了自身面貌,而且为推动全国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窗口和示范作用,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积累了成功经验。如今,已届“而立之年”的深圳特区不久前刚刚完成“扩容”,将整个深圳市纳入特区范畴,人们期待此举能够吟唱出更多的特区“传奇”。【思考】深圳迅速崛起的有利条件有哪些?经济发达地区应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定位1.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区位优势。2.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发展变
2、化,理解工业化、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3.理解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基础梳理自学导引 一、经济发展快 1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1)地理区位:广东省东南部,毗邻_,与_相邻。(2)自然条件:_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港澳东南亚平原(3)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经济、文化发达,政策优惠。2经济发展的成就(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2)重要的经济区:为我国重要的_基地、_基地。轻工业外贸出口(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呈_趋势;第二产业占_地位;第三产业比重_。(4
3、)建立起以_为主、_较为发达的工业体系。(5)大力发展_型经济,经济发展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下降主导明显上升轻工业重化工业外向图表解读 1教材图432 珠江三角洲地区,据图分析:(1)简述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及范围。(2)从图中找出形成珠江三角洲的主要河流。(3)从图中可看出哪些影响珠江三角洲发展的优越条件?提示:(1)珠江三角洲位于南海的北缘,广东省的东南部,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上来讲,香港和澳门是“珠三角”的其中两角,而实际上,粤、港、澳早已形成了密不可分,相互推动发展的关系。(2)珠江三角洲主要由珠江及其支流西江、东江和北江冲
4、积而成。(3)优越的地理位置,毗邻港澳;水陆交通便利,京广线、京九线经过本区。2教材图433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演变,据图分析:(1)自1980年至200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2)举出本区最具特色的第一、二、三产业的主要部门。提示:(1)从图中可明显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50%左右)。(2)第一产业中的基塘农业,第二产业中的电器、电子、玩具等轻工业,第三产业中的商贸、旅游等。思考感悟1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有哪些?【提示】(1)矿产资源和能源缺乏;(2)位于我国南方沿
5、海,经济腹地较小,辐射的国内市场范围有限。二、城市化水平高 1改革开放以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低,缺乏_城市,城市密度很_。2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大、中型低(2)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不断_。(3)城镇规模不断_。(4)形成了以_为中心,包括_、_、珠海等大、中城市在内的城市群。增加扩大广州深圳中山3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_是珠江三角洲地区_的主要推动力。工业化城市化图表解读 3读教材图436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据图分析:(1)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2)试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各城市进
6、行等级划分。提示:(1)主要分布于珠江下游,珠江口周围,毗邻港澳的区域。因为这些区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水源,适合城市的建设;毗邻港澳,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国家政策支持,深圳、珠海为经济特区,广州为政治中心和沿海开放城市。(2)依据下面九个指标,即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货运量(亿吨)、邮电业务总量(亿元)、外贸出口总值(亿美元)、医院年病床数(张)、卫生技术人员(万人)、每万人中科技人员数(人),对珠江三角洲12个主要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评价,可以将它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广州和深圳,第二层佛山,第三层珠海、惠州、肇庆、江门、东莞、中山、
7、南海、番禺、顺德等城市。思考感悟2为什么说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提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城市有较高的收入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对农村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2)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科技、文化、交通以及各项经济活动向城镇集聚,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规模不断扩大。3为什么说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具有脆弱性?【提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在外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其发展受外资的制约很明显,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相比,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后劲日显不足。此外,
8、珠江三角洲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的市场腹地范围相对较小。三、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1问题(1)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工业和生活_、废气、垃圾、噪声、_等环境问题突出。(2)人地矛盾加剧:由于土地开发过热,_用地扩展过快,_用地急剧减少。污水酸雨城镇建设农业(3)重复建设突出:一些城镇盲目扩大规模,追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自成体系,造成_不合理,_以及投资的巨大浪费。2对策(1)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产业布局重复建设(2)优化产业结构:在加强_产业的基础上,注重调整_产业结构,积极发展_产业。(3)搞好_和_规划。第一第二第三城镇区域思考感悟4珠江三角洲地区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为什么部分城市还会出现
9、缺水现象?【提示】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对水资源造成了污染;(2)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加。5珠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民工潮”,为何进入21世纪后却逐渐出现“民工荒”?【提示】“民工潮”的出现是因为改革开放前期,珠江三角洲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民工荒”的出现与农民工就业渠道的拓宽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有关。要点串讲知能突破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本区优越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方法突破图解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快的原因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下,充分利用自身
10、的条件,从实际出发,大力引进外资,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珠江三角洲模式。例1材料2: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其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1)改革开放早期,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外来投资商提供了哪些有利的工业区位条件?(2)早期的珠江三角洲模式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生产中主要完成的生产环节是_。(3)根据材料2,简述1980200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4)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预测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的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5)就如何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你的建议。【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在提供的材料中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是充分利
11、用自身的区位条件,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的加工制造业,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答案】(1)主要提供政策、土地、劳动力、厂房、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等。(2)加工、组装(3)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先增后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增加。(4)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将超过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第一位。(5)充分发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基础好、产业集聚程度高的优势,积极推进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促进现有产业进行优化和发展,一方面增加基础产业的比重;加快城市建设,积极发展流通和服务设施;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内及区
12、域间的合作,加强优势互补;提高劳动力素质。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比较高,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表现、原因及对策归纳见下表:问题 表现 原因 对策 环境 问题 严峻 工业和生活污水、废气、垃圾、噪声、酸雨等环境问题突出;环境质量日益下降;部分城市出现缺水现象 工业和生活排放大量污染物;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滞后;环境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发展和人口剧增,水污染严重;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增加 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优化人居环境,实施“青山蓝天碧水工程”;优化产业结构,改造并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大的企业,发展高新技
13、术产业,按生态工业的标准建设工业园区 问题 表现 原因 对策 人地 矛盾 加剧 农业用地急剧减少,人均耕地减少 土地开发过热;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盲目建设“开发区”、“工业城”城镇规模要适度,要根据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尤其是根据土地和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来规划发展目标 问题 表现 原因 对策 重复 建设 突出 产业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造成资金浪费 片面追求自身发展,追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自成体系;盲目扩大规模;竞争多于合作 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防止建成区盲目膨胀,确保比较理想的空间发展形态;城镇规模要适度;城镇合理布局,建立可持续的空间协调发展模式 方法突破图示法记忆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
14、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阅读下面几篇南方日报的消息,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南方日报讯:“最强灰霾”的出现让广州和珠三角再次猛敲“环保警钟”。据悉珠三角地区酸雨污染十分严重,灰霾现象较为突出,臭氧、颗粒物细粒子等污染物严重超标,光化学烟雾污染时有发生。例2材料2:据介绍,今年110月,广东全省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比2005年同期分别下降了8.3%、7.3%,二氧化氮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江河断面水质优良率和全省饮用水源水质总达标率分别提高了4.3和1.9个百分点。材料3:目前珠三角建设用地快速扩张,珠三角建设用地从1988年的1765平方千米增加到2008年的6816平方千米,土地利用极限已近在
15、眼前,土地资源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只有通过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才能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1)材料中涉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污染有哪些类型?(2)造成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达到极限的原因是()A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B土地荒漠化C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D建设用地过多(3)珠江三角洲地区酸雨严重不是由下列哪种因素造成的()A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酸性气体B汽车尾气排放量大C多阴雨天气D大规模地围湖造田,滥伐森林(4)为减少灰霾天气的出现,减轻空气污染,请你为广东省环保部门提供合理的建议。(答出三点即可)【解析】本题首先考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形势严峻;人地关系紧张,矛盾突出
16、;竞争多于合作、贪大求全、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其次考查了减轻大气污染的方法、措施。造成本区域耕地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开发过热,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度,盲目建设“开发区”、“工业城”。酸雨的产生和工业生产、交通工具排放的大量酸性气体有关,另外多阴雨天气也是其原因之一。减轻空气污染的措施应主要从人为原因着手。【答案】(1)水体污染、大气污染。(2)D (3)D(4)改进能源消费结构,增加天然气,尤其是水电、核电等能源的比重;控制机动车数量,汽车尾气要达标排放;工业要实行清洁生产,废气要达标排放;加强绿化、美化建设等。(任选三条)活动点拨教材透析 一、教材P102活动 1对产业移出地 对自然地理环境
17、的影响:经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质量提高。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于产业的升级换代;有利于环境问题、城市化问题的缓解等。2对产业移入地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经济对自然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加剧,环境质量下降。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提高了就业率;国民经济收入提高。二、教材P103活动三、教材P105活动 1(1)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生产和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农业生产和布局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农产品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镇规模的急剧扩大引发了农业生产和布局的调整。农业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布局的相应调整。(2)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结构的调整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结构趋向合理,农、林、牧、渔全面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率,而且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经济效益大大提高。生态农业发展,有利于保护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生态效益可观。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作物的调整也使粮食等作物生产受创,粮食产量下降,由商品粮基地变为粮食调入区,这将影响到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上内容可如下表示: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