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检查预习1、读课文,评议2、课文主要写了( ) 3、听写: 二、自主学习1、读课文回答问题,课题中的“梦”在这里指( )。“圆”指( )。“千年”指( )。2、千年的“梦”是如何圆的?“梦圆”过程中体现了炎黄子孙怎样的精神? 画出句子,在旁边作批注并回答。_3、读课文理解句子1)“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 )。2)“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句中三个“最”字说明了(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 )。3
2、)“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句子中这些数字说明了( )。同时体会到了( )。三、总结反馈:课文叙述了( )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叙了( )蓬勃发展。在( )的共同努力下,( )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 )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实现了,文章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者( )科学精神。四、感悟写法1、开头( ),并引用( ),用( )来说明梦想。2、中间圆梦过程,按照( )顺序依次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呈现的勃勃生机,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到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
3、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3、结尾( )开头,深化( )。五、知识链接:1、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1957年10月4日,苏联把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中国也决定开始人造卫星研制。经过艰苦攻关,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飞上了天。2、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载人航天? 载人航天, 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如果没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科研能力, 如果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强劲的经济能力, 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 因此, 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 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充分显示我国的综合国力, 促进经济发展和
4、科技进步。载人航天, 对科技发展具有强大的牵引作用。 载人航天技术, 集中了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 是多种学科、多种技术领域尖端技术的集大成者, 载人航天在应用这些已有的技术成果的同时, 为促进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和载人航天的实现, 又对这些科学技术领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为实现这些目标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技术成果, 客观上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向前发展。载人航天, 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目前, 虽然载人航天直接经济效益还不明显, 但是, 载人航天活动开发的许多新技术、新产品, 已经在带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提高经济效益, 促进经济建设等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同时, 人到太空中, 可以利用太空环境进行一系列的试验, 这些试验将不仅可以获得在地面条件下无法生产加工的新材料, 还可以获得新工艺和方法。 这些工艺和方法将为促进经济建设, 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 产生积极的影响。载人航天, 可以促进科学研究工作的深入。从太空观察地球, 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构造, 探明地球的资源、预测地震、洪水、飓风、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 可以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