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41KB ,
资源ID:830642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3064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1、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1.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極(j)之”;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并产生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这反映出先秦时期( )A.神权统治的思想根深蒂固B.统治阶层等级意识淡薄C.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萌发D.儒学深受天人感应影响2.春秋战国时期,子产在郑国铸刑书,临终前对他的继任者说:“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子产主张德政,宣扬儒家思想B.子产的治国理念违背时代潮流C.子产主张严刑峻法D.子产最早提出了民本思想3

2、.春秋战国时,儒家主张“为政以德” “以德服人”,法家则主张“以刑去刑”“以力服人”,荀子提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据此推断,中国古代治国思想发展趋势的基本特点是( )A.皇权至上,法自君出B.诸法合体C.大德而小刑,德主刑辅D.礼法结合4.孟子在他的社会政治学说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即“王道”,所谓“王”就是高高在上而君临一切的意思,“道” 是儒家学说的仁义之道。对“王道”理解正确的是( )A.孟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B.孟子主张“为政以德”C.孟子的“仁政”思想最终指向“王道”D.以武力、刑法、权势统治天下5.荀子在性恶中提出了“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的观点,他的学生韩非由此提出

3、“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并要求“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由此可推断出( )A.法家思想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产生B.“性恶论”为法家思想的逻辑起点C.儒家思想中蕴含了强权专制的内容D.荀子才是真正的法家思想集大成者6.大明律对“谋反”“大逆”“造妖书妖言”“犟盗”“官吏受赃”以及“犟奸”等论罪均较重。如“谋反大逆”罪,唐律规定本人处斩,父子年十六以上者绞;明律则规定本人“凌迟处死”,祖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上皆斩,这反映了明朝( )A.加重制裁危及统治的犯罪B.遭遇更加严重的统治危机C.刑法规定

4、比前朝更加严厉D.经济发展催生更多的问题7.19831984年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大量竹简中,包括二年律令,内称:“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免,亦免任者。”这一规定( )A.旨在增强中央权威,维护统一B.保证了国家政务的有序运行C.有利于强化各级官员的责任意识D.目的是厉行法治突显皇权至上8.唐律疏议规定:每年八月由户部验证度量衡器是否准确,合格者印署后方可使用;使用不合规的量器,笞五十;致他人损失者,准盗论;监校官徇私不平,治罪。 这表明唐代( )A.欺诈不实的商业行为十分普遍B.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C.政府倡导诚信的价值准则D.政府垄断了度量衡器具制造9.终宋一代无论是宗室贵

5、戚、仕宦,还是普通百姓,都存在妇女离婚、再嫁的情况。宋刑统中明文规定:“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这是国家法律对夫妻离婚的相关规定。这说明当时( )A.妇女拥有决定婚姻的自主权B.理学并非完全渗入社会生活中C.宋代不重视三纲五常伦理建设D.国家重视男女离婚案件的处理10.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 “名分之守”“爱敬之实”。他据此将古礼中烦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他这样做旨在( )A.推广儒家的礼仪B.实现儒学生活化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11.汉武帝下诏:“郡国长吏,在其治区,乃竟无孝子廉吏, 可应国家选举,可证其职责之未尽,遂下令

6、议不举者罪。”此后,郡国每年荐举孝廉一名。这表明汉武帝( )A.通过颁布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B.积极宣扬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C.重视教化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D.创新设计了分科考试的选官制12.清朝入关以后,基于统治全国的需要,设置律例馆,进行全面的立法活动。主要有大清律例钦定六部则例理藩院则例及以行政法为主要内容的大清会典等。清政府在制定法规章程方面的这些努力(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完成了国家法律法规构建C.使处理行政事务有章可循D.通过立法缓和民族间矛盾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

7、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据隋书(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

8、问题。材料一 大化改新之后,日本以唐为楷模,开始移植唐的法律架构并以此为范本并模仿设定日本的法律架构。日本通过移植和模仿全面套搬唐代的法律框架,同时其在唐整体框架下,也对框架内的章节次序予以改变。另外,法律制度经过长期演变,唐代已是条贯折中、集其大成。而对于日本而言,此时却正处于封建制度建立的初期,而唐已经处在封建制度的成熟期。对于处在历史变革的重要时期,唐的法律架构和制度对日本自然就具有了诱惑力,法的移植也就成为必然。摘编自霍耀林唐律对古代日本律的影响材料二 日本律令有关婚姻制度的法律并不是当时日本社会与婚姻的真实反映,基本上是以唐律为蓝本写成的。唐律保护的是以父权为核心的家庭和以夫权为核心

9、的婚姻,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的重要基础。而日本律令时代的情况则是氏族刚刚解体,家庭尚不完整,以女性为主体的访妻婚仍很流行,整个社会处于母权向父权制过渡的时期,父权家长制并不是至高无上的。由于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维护父权与夫权的法律很难对人们产生约束力量。无论律令国家的统治者怎样虔诚的学习中国的制度,只是日本在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情况下对现今制度的模仿,而且是在固有的法律意识与法律技术极不成熟的情况下接触中国较为成熟的法律,因此,就出现了法律与现实的不符。摘编自田颖日本养老律令与中国唐律的比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学习唐律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日本学

10、习唐律存在的问题,并就此谈谈你的看法。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有夏多罪,天命殛(j)之”“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可知,先秦时期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逐渐萌发,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不是神权统治的思想,而是人民的意志,排除A项;先秦时期统治阶层内部等级森严,排除B项;儒学深受天人感应影响是在西汉时期,排除D项。2.答案:C解析:子产宣扬的是法家思想,故A项错误;子产的治国理念顺应了当时的时代潮流,故B项错误;材料翻译过来是“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够用宽和的方法来使民众服从,次一等的人不如用严厉的方法。火的特点是猛烈,百姓一看见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在火里;水的

11、特点是柔弱,百姓轻视而玩弄它,有很多人便死在水里,因此运用宽和的施政方法很难”。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本思想,故D项错误。3.答案:D解析:“儒家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服人,法家则主张以刑去刑以力服人,荀子提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可知其基本特点是礼法结合,故选D项;法家强调皇权至上,排除A项;材料强调礼法结合,排除B项;“大德而小刑,德主刑辅”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排除C项。4.答案:C解析: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材料主要解释了孟子的“王道”思想,“王道”也是儒家“仁义”思想的一种体现。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主张建立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故A项错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主张“为

12、政以德”,故B项错误;孟子在政治思想上主张“仁政”,在此基础上提出“王道”思想,可以归结为是他“仁政”思想的最终归宿,故C项正确;法家主张“以武力、刑法、权势统治天下”,故D项错误。5.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韩非的法家思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的思想是在荀子提出的性本恶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儒家思想为法家思想基础的结论,故A项错误;此时的儒家思想中并未蕴含强权专制的内容,故C项错误;韩非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故D项错误。6.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律法。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对涉及谋反的罪行定罪极其严酷,相比前代,加重了对危及自身统治的罪行

13、制裁力度,故A项正确;大明律颁布于明朝建立之初,并未遭遇严重的政治危机,故B项错误;材料仅涉及谋反等罪行的处罚,无法说明明律刑法规定比前朝更加严厉,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明律对于经济问题的处理,故D项错误。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律令。据材料可知,被推举的官员如果出现贪污腐败或不能胜任的情况,不仅惩治该官员,还要追究推荐者的责任,这有利于强化各级官员的责任意识,故选C项;材料并未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B项夸大了这一规定的影响,排除B项;这一法令的目的并非突显皇权至上,排除D项。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唐律。据材料可知,唐朝法律对商业活动中的欺诈行为作出了相应的惩治规定,这表明

14、唐代政府倡导诚信,C项正确;材料内容只是唐律对商业欺诈行为作出的规定,没有体现欺诈不实的商业行为十分普遍,也没有体现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排除A、B项;材料只是说“每年八月由户部验证度量衡器是否准确”,没有涉及度量衡器具制造者,排除D项。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律法。男尊女卑以及妇女贞节观念是理学的重要内容,而材料反映了宋代妇女可离婚、再婚,并且得到法律允许,由此可知理学在宋代并非完全渗入社会生活中,故B项正确;据材料不能确定妇女是否拥有婚姻自主权,排除A项;三纲五常是维护封建社会尊卑贵贱等级秩序的重要支柱,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排除C项;仅凭材料中一条对离婚情况的规定,无法得出当时

15、国家重视男女离婚案件的处理,排除D项。10.答案:D解析:结合题干中朱熹把烦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三礼”可知,这有利于在生活中渗透“名分之守”“爱敬之实”,可知题干所述现象的目的在于巩固儒学的主导地位,故选D项;“推广儒家的礼仪”属于措施,并非朱熹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朱熹将婚姻“六礼”简化为“三礼”,使之在生活中便于实行,这是朱熹巩固儒学地位的表现,B项包含于D项中,故排除;题干中朱熹仅是将婚姻“六礼”简化为“三礼”,以便于在生活中实行,而不是“重塑”,排除C项。11.答案:C解析: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获得了独尊地位,儒家以仁治国,武帝令地方举荐孝廉为官,说明其重视道德教化在治国上的作用,故

16、选C项;材料内容是关于举荐官员的,与推恩令无关,排除A项;无为而治是西汉初期的治国理念,汉武帝时已不再适用,排除B项;隋朝创立了分科考试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12.答案:C解析:材料“基于统治全国的需要”表明不仅是对地方的控制,故A项错误;据材料“主要有大清律例钦定六部则例理藩院则例及以行政法为主要内容的大清会典”可知材料主要涉及行政法,因此不能说明完成整个国家法律法规的构建,故B项错误;清政府确立、完善与行政相关的法规为行政事务的处理提供了法律依据,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行政法规,而不是民族矛盾,故D项错误。13.答案:(1)特点: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

17、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2)意义: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解析:(1)问根据材料“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粱,沿革轻重,取其折衷”得出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根据材料“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得出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根据材料“刑网简要,疏而不失”得出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2)问根据材料“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

18、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得出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根据材料“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得出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结合所学可知开皇律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并为后世法制建设,特别是唐代的法制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14.答案:(1)原因:日本大化改新时期法制建设的需要;日本历来对唐朝文化的崇拜;唐代法制相对成熟;中日交流的频繁。(2)问题:法律和现实不符;唐律不符合日本的实际情况;不能很好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看法:学习他国先进制度或文化时,要实事求是,立足本国国情,要有本土化的过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学习唐律的相关内容。(1)日本方面,从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日本历来崇拜唐朝文化分析作答;唐朝方面,从唐律自身的完善、中日两国交往频繁等方面作答。(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就出现了法律与现实的不符”归纳出日本的相关问题。第二小问,这些问题正是由于唐律不符合日本国情所致,故在谈自己看法时,强调立足本国国情等方面。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