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单元提升课 第二单元主题归纳能力提升专题一 中国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演变1.官员选拔:(1)先秦到明清。先秦:世袭制。此制度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它依靠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与官爵高下。秦汉到魏晋南北朝:荐举制。包括西汉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它将官员选拔权由地方收归中央,但最终沦为门阀统治工具。隋唐到明清: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主要选官制度,但世袭制、荐举制以及功劳制等其他选官制度作为补充仍然存在。(2)晚清:废除科举制,实行学堂选官和留学
2、生选官制度。(3)民国时期。中华民国成立后,按着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出台了一系列选官的法规草案,奠定了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建立文官考试制度,但存在性别歧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制度建立,此时的文官考试制度更具开放性、平等性,但也弊诟丛生。(4)新中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干部制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其改革从而使之进一步完善。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推行公务员制度,为优秀青年提供了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会,也为政府筛选了优秀人才。2.官员管理:(1)秦汉到明清。秦汉:此时的官员考核方法为上计制,还建立了监察体系,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隋唐到宋:隋唐考核官员标
3、准为才能、品德,最高监察机构为御史台;宋代考核制度标准严格,监察制度变化为台谏合一。明清:明朝考核有考满、考察,监察有都察院和六科;清代考核有京察和大计,都察院中并入了六科,行监察职能。(2)民国时期:在重视选拔官员的同时,也不断完善监察制度。(3)新中国时期: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历史解释)新唐书记载:“(卢商)早孤,家窭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从此记载可看出唐代()A.科举制体现了九品中正制的原则B.科举制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C.选官偏重人才品行D.进士科是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径【解析】选B。题干中“举进士,拔萃,皆中”说明唐代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
4、改变个人命运。A表述错误;C是对汉朝察举制的表述;D表述过于绝对化;B是对科举制作用的正确表述,且与题干材料相符,故选B。【备选习题】(唯物史观)18世纪末以来,“东学西渐”使得西欧各国借鉴中国的科举制,逐步推行文官考试制度,促进社会发展。但是科举制在中国却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并最终被废除。造成这种不同后果的根本原因是()A.西欧的文官考试制度是新生事物,中国的科举制已实行1 000多年B.西欧文官考试制度注重实用性知识,中国科举制八股取士很僵化C.西欧的文官考试制度公平公开,而中国的科举制作弊现象严重D.西欧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而中国处于封建主义走向衰落时期【解析】选D。因为西欧处于资本主
5、义上升时期,所以有着良好的政治、思想、文化氛围,其文官考试制度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推动社会的进步;而科举制却产生自封建社会的中国,特别是晚清时期,中国封建主义走向衰落,政治黑暗,科举制的弊端也愈加突出,因而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故选D。专题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异同1.相同点:(1)坚持依法管理原则。法治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把公务员管理纳入法治轨道,按照法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对公务员进行管理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2)坚持公平竞争原则。我国和西方公务员的录用、任职、考核、晋升、奖励惩戒等管理环节都体现出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3)坚持功绩制原则。功绩强调
6、实实在在的成绩,不受资历深浅、亲疏关系、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它体现了“任人唯能”和“奖优罚劣”的思想,有利于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因此各国都把它作为一种常用的激励手段。(4)注重权益保障。为保障公务员有效地执行公务,维护国家权益,解除公务员履行职务的后顾之忧,各国对公务员的权益都做了明文规定。(5)实行分类管理。从世界各国公务员制度的实践来看,公务员都是有级别的,尽管有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的不同,但职务和级别都是公务员职业发展的台阶,职务晋升与级别晋升都是职业发展的标志。2.不同点:(1)指导原则不同。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和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建立公务员制度的目的就是要为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提供
7、制度保证;而西方文官制度则标榜“政治中立”,要求文官不得参加党派活动,不得带有政治倾向。(2)管理体制不同。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党对人事工作的领导;而西方文官制度对公务员的管理强调“与党派脱钩”,公务员职务晋升不受政党干预。(3)职位划分不同。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执政官”与“事务官”的划分,这是由于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搞多党轮流执政,所以不存在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分野;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实行“两官分途”,强调政务官的政治化和事务官的职业化,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职官体系,相互之间不能转任。(4)录用标准不同。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而西方文官制度在用人标准上,有的强调
8、“专才”,有的强调“通才”,都把业务知识和能力作为用人的主要条件。(5)服务宗旨不同。我国公务员不是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奖惩、晋升等都要考察其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而西方国家的文官则是一个单独的利益集团,他们同政府的关系是雇员同雇主的关系,文官工会为了文官利益经常同政府谈判,并设立专门的机构调节文官集团与政府的关系。(历史解释)我国的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标榜的文官“政治中立”具有本质区别的是()A.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C.坚持为人民服务D.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解析】选A。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干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干部制度的根本原则是坚持贯彻中国共产党管
9、理干部,故A正确。【备选习题】(唯物史观)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官吏的任用一直沿用“恩赐官职”,革命后出现了所谓“政党分肥制”,导致腐败泛滥、行政效率低下。19世纪中叶,政府的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日益复杂,改革官员录用制度的呼声不断高涨。1870年,英国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至此,英国近代文官制度最终确立。由此可知,促成英国近代文官制度最终建立的重要推动力是()A.革命斗争B.工业革命C.政党政治D.思想解放【解析】选B。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工业资产阶级要求享有更多的权利,打破贵族控制政治的局面。而文官职位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
10、有利于工业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所以英国文官制度最终确立的重要推动力是工业革命,B正确。A、C、D都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学科素养技法支招中国自古设官而治,从“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到“政逮于大夫”“陪官执国命”“布衣为卿相”的历史演进,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变化趋势。这一趋势是A.官员世袭利于国家管理B.官制由人治向法治转型C.贵族政治让位官僚政治D.君主专制取代官僚政治选项A官员世袭让社会缺乏流动性,不利于提高官员素质,也不利于国家管理,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B中国古代是典型的人治社会,并未向法治转型,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D官僚政治是君主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所以并
11、不是君主专制取代官僚政治,排除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从汉朝台谏(御史台与谏官)分置到唐代台谏相辅,到明清演变为台谏合一的体系,这一演变趋势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能,弱化谏官的谏诤职能。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君主专制的加强B.避免造成机构的重叠C.台谏分置的弊端D.加强监察制度的权威【解析】选A。根据“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能,弱化谏官的谏诤职能”可知,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强化了纠弹职能,弱化了谏诤职能,加强了君主的权力,这主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故A正确。御史台管监察,谏官负责谏诤,职能不同,不能体现机构重叠,排除B;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变化主要是为了强化君主专制,并非加强监察制度的权威,排除D。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