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29876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宗教改革家坚决反对()A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B灵魂得救是上帝预先的安排C灵魂得救必须靠个人的行事修为D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解析:宗教改革家提出“因信称义”,反对“因行称义”,“因行称义”即灵魂得救必须靠个人的行事修为。答案:C2马丁路德主张“君权神授”(君权直接来自上帝),提出“国家的存在是神的旨意和命令,而君主的权力则是神的意志的体现。”这体现了马丁路德()A否定教皇的权威B思想出现了倒退C主张教会高于国家D与其因信称义的思想相矛

2、盾解析: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否定教皇的权威,故选A项;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项说法错误;C项说法与题干材料相悖,排除;D项说法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答案:A3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说:“北欧人文主义传统是宗教改革运动最重要的源泉之一路德反对牧师的中间角色以及他坚持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可以被看作是人文主义的自然发展”。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B宗教改革首先在北欧地区发生C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在思想上完全一致D宗教改革吸收人文主义大量的精神要旨解析:本题以宗教改革为切入点,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归纳能力,本题型为最

3、佳型选择题。A项“核心思想”说法错误;B项说法错误;C项“完全一致”太绝对化,排除;关键信息:北欧人文主义传统是宗教改革运动最重要的源泉之一,D项正确。答案:D416世纪马丁路德的思想和主张引发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发端于德国,说明当时德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A农民与庄园主的矛盾B教会与地主的矛盾C教会与德意志资产阶级的矛盾D市民与城市贵族的矛盾解析:宗教改革后确立的新教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认为教会应从属于国家,实质上反映了教会与各国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故选C。答案:C5马克思说:“的确,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

4、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对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A说明了路德使人摆脱了教会束缚B肯定了虔诚信仰灵魂便获救的主张C批判了路德背离人文主义精神D指出了路德思想的双重作用解析:从材料中相互对比的言辞中不难看出路德的改革具有双重作用。而A、B两项只是反映了一个方面,理解不全面;C项表述错误,路德的“因信称义”是对人文主义的发展。答案:D6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下列对宗教改革的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罗马天

5、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B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C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D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解析:本题考查宗教改革的内容。马丁路德改革的重大意义就是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因此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灵魂就能得到解救,因此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因此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并未否定宗教的作用,没有消除宗教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6、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C7布鲁斯雪莱的基督教会史认为:加尔文教强调上帝的主权反过来产生出一种特殊的国家观。路德倾向于认为国家至高无上但加尔文教说,没有人(无论是宗教还是国王)可以要求绝对的权力加尔文教反对君主施行独裁的思想是现代宪政得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据此可知加尔文教主要强调()A以上帝名义反对君主独裁B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思潮发展的结果C崇尚民主共和D宗教改革思想是现代宪政的核心思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加尔文教强调上帝的主权没有人(无论是宗教还是国王)可以要求绝对的权力”可知加尔文教主要强调以上帝名义反对君主独裁,故选A项;B

7、、C、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答案:A8加尔文教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注定”学说实质上是()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的作用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加尔文教的先定论,实际上是针对罗马天主教皇在神学上的垄断权威,没有直接体现出人的解放的特征,故A项错误;加尔文教义也属于基督教,故B项错误;材料看不出宣扬圣经精神,故C项错误;加尔文教就是要反对罗马天主教会教皇的垄断,选民是上帝注定的,罗马教皇没有任何作用,故D项正确。答案:D9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A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B一场反对天主教,建立本民族教

8、会的革命运动C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D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解析:欧洲的宗教改革实质是一场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故D项正确。答案:D10重大社会变革、历史的进步,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1417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迈进。下列对二者共同点认识正确的是()A反对天主教会的愚昧统治B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C坚持王权高于教权D批判神学思想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反对天主教的愚昧统治,所以A项正确;B项是文艺复兴的主张,C项仅仅是宗教改革的主张,D

9、项说法错误,均排除。答案:A1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反映了()A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B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C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领域的局限D两场运动在不同领域产生的特殊影响解析:根据材料我们不难得知,在由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论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二者之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同样没有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局限性的相

10、关提及,故C项错误;无论是宗教改革还是文艺复兴,二者发生作用的领域都是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领域,故D项错误。答案:A12下列有关宗教改革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摧毁了西欧的封建势力B沉重地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D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解析:欧洲宗教改革没有摧毁西欧的封建势力,比如改革中资产阶级要联合封建王权来对抗罗马天主教会,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欧洲宗教改革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形成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出现了新的资产阶级教派,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也是政治改革运动,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

11、意;宗教改革过程中,主张自由的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将圣经翻译成本民族语言,促进了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国家的发展,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微,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占据了支配地位,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1416世纪, 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和发展,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批判了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宣传了个人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竞争进取

12、精神与科学的求知的理念。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以后,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的国家作支撑。英国、法国等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材料二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马丁路德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加尔文(1)

13、依据材料一,归纳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主要因素。(2)依据材料二,分别指出两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其共同点是什么?(3)你认为材料二中谁的思想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为什么?(4)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实质。第(1)问,主要结合材料分析,每一小段归纳出一个原因。第(2)问,结合所学可知两人的宗教思想,对照材料分析共同点。第(3)问,主要考查对加尔文思想的理解。第(4)问,要结合背景和内容来理解其实质。答案:(1)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社会进步;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统一民族国家的出现。(2)基本思想:“因

14、信称义”;“先定论”。共同点:“信仰得救”。(3)加尔文。理由:人在现世的成功是成为上帝“选民”的标志,鼓舞了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精神。(4)实质:一场反封建的政治运动。14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人们都喜欢拿王阳明和马丁路德作比较。有的西方学者更直接称王阳明为“中国的路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王阳明传习录材料二王守仁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与程朱理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

15、现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三 当时(1517年)还是维登堡大学的牧师的路德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教堂门口,他的大多数主张并不具有革命性,但他的确表明,“上帝之语”并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这就大大地削弱了教会的权威1520年末,路德和教会彻底决裂将教皇的驱逐训令烧毁;次年,他被召唤出席在沃尔姆斯召开的皇家议会。路德拒绝改变其主张,他说:“除非你们能用圣经或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服我。”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王守仁的基本主张,并概括其思想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路德的哪些观点“削弱了

16、教会的权威”。由此引发的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的社会思潮带来了什么影响?(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守仁和路德思想的相似之处。解析:第(1)题考查王守仁的主要思想主张,材料一展示的是他的“知行合一”思想,材料二中体现了他的“良知”观,其他的思想,如“致良知”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王守仁思想的地位主要有两层,一是他对陆九渊心学的完善,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二是心学本身对儒学发展的作用。第(2)题主要考查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观点以及对欧洲思想发展史的影响。第(3)题考查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人的相似之处可从思想观点本身的共性、思想的价

17、值和产生的影响等角度回答。答案:(1)基本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发明本心;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地位: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2)观点:“上帝之语”(或真理)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人的灵魂得救无须教士作为中介,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答“信仰得救”或“因信称义”也可)。影响: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精神,它将西欧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3)相似之处:强调人的信仰自由;敢于挑战正统思想(或具有叛逆的思想),敢于批判权威;促使社会的主流思想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