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7 ,大小:416KB ,
资源ID:829699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2969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4+N”联合体期末联考试卷高二生物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淀粉、糖原和纤维素水解得到的单体相同B. 种子从休眠进入萌发状态,结合水/自由水的值上升C. 人体内的脂肪能调节代谢D. 蓝藻和水绵体内的叶绿体都含有DNA和叶绿素【答案】A【解析】【分析】糖类按是否能水解及水解产物分为:单糖、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类。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详解】淀粉、糖原和纤维素水解得到的单体相同,都是葡萄糖,A正确;种子从休眠进入萌发状态,结合水/自由水的值下降,代谢增强,B错误;人体内

2、的性激素能调节代谢,C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D错误。故选A。2.下列关于使用光学显微镜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 转换物镜时的操作为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B. 可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到具有完整细胞膜的细胞呈蓝色C. 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D. 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答案】C【解析】【分析】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台盼蓝不能进入细胞,细胞不会被染色。染色体需要经过碱性染料龙胆紫或醋酸洋红进行染色后进行观察。【详解】A、转换物镜时,应该转动转换器,A错误;B、台盼蓝不能通过活细胞的细胞膜,经过台盼蓝染色,死细胞的细胞呈蓝色,B错误;C

3、、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或龙胆紫对染色体进行染色,C正确;D、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但不能用于计数,D错误。故选C。3.下列有关真核生物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遗传信息表达的场所B. 组成成分中含mRNAC. 部分附着在内质网、核膜上D. 核糖体上存在蛋白质和DNA【答案】C【解析】【分析】真核生物的核糖体有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有的附着在内质网等部位,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其化学成分包括rRNA和蛋白质。【详解】A、遗传信息的表达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真核生物转录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A错误;B、核糖体的化学组成中没有mRNA, B错误;C、

4、真核生物的核糖体部分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功能是合成胞内蛋白,部分附着在内质网、核膜上,主要合成分泌蛋白,C正确;D、核糖体没有DNA,D错误。故选C。4.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 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中都含有S元素B. 病毒的核酸在核糖体上C. 用吡罗红染色,可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RNA病毒感染D. 乙型肝炎病毒不能在人体血浆中增殖【答案】D【解析】【分析】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其结构包括蛋白质外壳和核酸两部分。【详解】A、病毒的核酸中没有S元素,A错误;B、病毒没有核糖体,B错误;C、吡罗红可以与RNA结合,但不能特异性的和病毒RNA结合,不能

5、用于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RNA病毒感染,C错误;D、乙型肝炎病毒必须寄生在肝细胞内,不能在人体血浆中增殖,D正确。故选D。5.在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之所以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是因为A. 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B. 酶的种类具有多样性C.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D. 酶的空间结构具有稳定性【答案】C【解析】生物体内同时进行很多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是互不干涉的,因为催化各种化学反应的酶不同,对一种酶来讲,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即酶的专一性特点保证了各种化学反应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点睛】掌握好酶的特性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同时还要认真审题,正确理解题意。6.下列关于

6、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 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C. 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D. 细胞呼吸生成水的阶段,一定要消耗氧气【答案】B【解析】【分析】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二氧化碳或乳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详解】呼吸作用不需要光,所以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乳酸或酒精和二氧

7、化碳,B错误;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各营养级的细胞呼吸散失,所以能量会出现逐级递减的特点,C正确;细胞呼吸生成水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一定要消耗氧气,D正确。故选B。【点睛】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可产生ATP,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ATP,第二阶段不产生ATP。7.下列关于生活应用中,叙述正确的是A. 包扎伤口要用透气的纱布,原因是促进伤口的有氧呼吸B. 叶片呈现绿色的原因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不吸收绿光所致C. 体温的维持与细胞呼吸有关,但不需要ATP水解供能D. 皮肤被锈钉扎伤后,要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各部位组织细胞所需要的氧气是通过血液循环

8、运输的,而不是氧气分子直接穿过皮肤进入;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详解】A.、包扎伤口要用透气的纱布,目的是避免造成无氧环境,使破伤风杆菌大量繁殖,破伤风杆菌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A错误;B、叶片呈现绿色的原因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吸收绿光很少,B错误;C、寒冷刺激下,骨骼肌颤栗,以维持体温,该过程需要ATP水解供能,C错误;D、皮肤被锈钉扎伤后,要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避免感染破伤风杆菌,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易错选B项,错因在于对色素吸收光能的特点理解不正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对绿光吸收很少,但不是不吸收绿光。8.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

9、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A. 豌豆和玉米都只有隐性个体B. 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且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C. 豌豆只有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D. 玉米只有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答案】C【解析】【分析】玉米雌雄同株异花,自然状态下是自由交配;豌豆是雌雄同花,自然状态下严格的自交,故为纯合子。【详解】设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为A、a,由于豌豆是严格的自交,故隐性植株aa上自交后代全是隐性性状;玉米是自由交配,隐性植株aa上可以接受自身花粉a,也可以接受来自AA的花粉A,故隐性植株上有显

10、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9.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雄性生物,其睾丸中的细胞进行分裂增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有丝分裂后期A、a、B、b会移向细胞的同一极B. 只有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才能产生Ab、AB、ab、aB四种精子C. 减数分裂中A(a)与B(b)间发生重组,一定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A【解析】【分析】睾丸中精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加数目,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基因重组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详解】A、有丝分裂过程中

11、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后期A、a、B. b会移向细胞的同一极,A正确;B、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通过交叉互换,会产生Ab、AB、ab、aB四种精子,B错误;C、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减数分裂中A(a)与B(b)可能由于交叉互换发生重组,此时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会导致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A。【点睛】互换基因重组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10.近来的科学研究发现,小鼠体内HMI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与作为对照的小鼠,吃同

12、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一段时间后,对照组小鼠变得十分肥胖,而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体重仍然保持正常,说明A. 基因在DNA上B. 基因在染色体上C. DNA具有遗传效应D. 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干给出的信息可知,同样摄食的情况下,具有HMIGIC基因的小鼠肥胖,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体重正常,这说明肥胖这一性状是由HMGIC基因决定的【详解】A、该题干中没有涉及基因和DNA的关系,A错误;B、该题干没有涉及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B错误;C、该实验研究对象是基因,不是DNA,C错误;D、由题干信息可知,肥胖这一性状是由HMGIC基因决定的,说明基因具有遗传效

13、应,D正确。【点睛】分析题干给出的信息可知,同样摄食的情况下,具有HMIGIC基因的小鼠肥胖,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体重正常,这说明肥胖这一性状是由HMGIC基因决定的。11.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A. 标记T2噬菌体时,可把T2噬菌体直接接种在含35S或32P的培养基中B. 搅拌和离心的目的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C. 用T2噬菌体侵染酵母菌也可以得出DNA是遗传物质这一实验结论D. 若用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则释放的子代噬菌体100%含32P【答案】D【解析】【分析】T2噬菌体是细菌性病毒,专一侵染大肠杆菌,它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大肠杆菌中

14、,利用大肠杆菌提供的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详解】A、T2噬菌体不能独立生活,培养基不能用来培养病毒,A错误;B、搅拌和离心的目的是为了把大肠杆菌和T2噬菌体分开,B错误;C、T2噬菌体不能侵染酵母菌,C错误;D、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若用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则释放的子代噬菌体100%含32P,D正确。故选D。12. 在其他条件具备情况下,在试管中加入物质X和物质Z,可得到相应产物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X是DNA,Y是RNA,则Z是逆转录酶B. 若X是DNA,Y是mRNA,则Z是脱氧核苷C. 若X是RNA,Y是DNA,则Z是限制性内切酶D. 若X是mRNA,Y是

15、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大分子,则Z是氨基酸【答案】D【解析】若X是DNA,Y是RNA,则Z是转录酶,A错;若X是DNA,Y是mRNA,则Z是核糖核苷,B错;若X是RNA,Y是DNA,则Z是逆转录酶,C错;若X是mRNA,Y是核糖体上合成的大分子,即是蛋白质,则Z是氨基酸,D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13.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 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B. 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C. 基因B

16、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D. 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A正确;B、X射线属于物理诱变因子,会提高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B错误;C、基因突变是指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C正确;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则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即发生了基因突变,D正确故选:B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名师点睛】基因突变是指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和通用性基因突变的特点:a、普遍性;

17、 b、随机性;c、低频性;d、多数有害性;e、不定向性14.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 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 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答案】B【解析】短指是常染色体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在男性女性中发病率一样;A错误。红绿色盲是伴X遗传病隐性遗传病,女病父必病;B正确。伴X显性遗传女病多于男病,因为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获得显性基因的概率大;C错

18、误。隐性遗传病往往隔代交叉遗传。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般隔代遗传;D错误。【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特点。15.下图表示正常人快速饮入500 ml某种液体后,其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曲线。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 若饮入的是清水,则人体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是cB. 若饮入的是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则尿量会减少C. 当饮入0.9% NaCl溶液时,细胞外液Na+的增加量远大于细胞内液Na+的增加量D. 当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c的变化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答案】B【解析】【分析】血浆渗透压相当于0.9% NaCl溶液的渗透压,可以保持相对稳定,饮入清水后,血浆渗透压

19、短时间内会降低,饮入高浓度液体会导致血浆渗透压短时间内升高,但一段时间后,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血浆渗透压均会恢复正常。【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若饮入的是清水,则人体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是c,A正确;B、若饮入的是高浓度葡萄糖溶液,部分葡萄糖可能会进入原尿,原尿渗透压升高,肾小管等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B错误;C、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当饮入0.9% NaCl溶液时,细胞外液Na+的增加量远大于细胞内液Na+的增加量,C正确;D、水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调节过程中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D正确。故选B。16.某成年人处于高温炎热的环境中,体温维持正常,该过程中不会出现

20、的是A.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 机体散热量等于产热量C. 下丘脑感受到体温变化,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D. 人体骨骼肌细胞中产热量最多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大致相等的结果。下丘脑是人体体温的调节中枢,呼吸作用是人体产热的主要来源。【详解】A、人处于高温炎热的环境中,会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A正确;B、体温正常时,机体散热量等于产热量,B正确;C、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能感受到体温变化,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调节体温的相对稳定,C正确;D、人体骨骼肌细胞主要通过有氧呼吸释放能量,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

21、场所,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易错选B项,错因在于对体温平衡的机制理解不正确。人处于高温炎热的环境中,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多,但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温差变小,向外辐射的热量减少,此时人体的散热量与产生热量仍大致相等,否则会出现体温异常。17.神经调节是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同一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可以在同一部位B. 膝跳反射需要两个神经元的参与C. 神经递质释放后,将持续发挥作用D. 少量的神经递质不能引发下一个神经元电位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

22、神经和效应器。【详解】同一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可以在同一部位,如缩手反射,A正确;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只含有两个神经元,B正确;神经递质释放后,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被灭活或分解,C错误;神经递质的量达到一定数量才会引发下一个神经元电位变化,D正确。故选C。18.下列关于激素调节,叙述错误的是A. 胰岛素可作用于脂肪细胞B. 人体中各种激素的含量相对较少C. 切断下丘脑和垂体的联系,对甲状腺影响较大D. 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激素是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的有机物,通过体液运输,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后发挥相应的作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详解】

23、A、胰岛素可促进脂肪细胞摄取、转化葡萄糖,A正确;B、人体中各种激素不直接参与代谢,对各种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含量相对较少,B正确;C、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的分泌,切断下丘脑和垂体的联系,对甲状腺影响较大,C正确;D、激素通过体液运输都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错误。故选D。19.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如图所示,P点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该图可表示 A. 水平放置后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B. 水平放置后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C. 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D. 去掉顶芽后

24、侧芽生长素浓度的变化【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曲线可知,虚线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浓度,虚线之上的生长素浓度抑制生长,虚线之下的生长素浓度促进生长。由于重力的影响,水平放置的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逐渐升高,不是下降,A错误;由于重力的影响,水平放置的远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逐渐降低,但是一直是促进作用,所以整个曲线都应该在虚线之下,B错误;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会逐渐降低,但是一直是促进作用,所以整个曲线都应该在虚线之下,C错误;去掉顶芽后侧芽生长素浓度逐渐下降,抑制作用解除,进而促进生长,D正确。20.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可通过计数所有样方内的个体数

25、,再除以这些样方的总面积的方法获得种群密度值B. 样方的多少不会影响调查结果C. 草原上某种羊的养殖密度不同,单位面积该羊的产量可能相同D. 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答案】C【解析】分析】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包括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二者均属于估算的方法。使用样方法时,应注意随机取样,以使调查数据接近真实情况。【详解】A、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进行随机取样,而不是计数所有样方内的个体数,A错误;B、样方法属于估算法,样方越多,调查数值越接近真实数值,B错误;C、单位面积羊的产量与养殖密度、单位面积所能提供的食物有关,草原上某种羊的养殖密度不同,单位面

26、积羊的产量可能相同,C正确;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细菌密度越来越大,对空间、食物的争夺越来越剧烈,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增强,D错误。故选C。21.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人工生态通道可以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农田的存在增加了松鼠的活动空间B. 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基因多样性C. 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物种D. 不同斑块中松鼠的基因库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基因库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详解】农田的存在,把某种松鼠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所以农田限制

27、了松鼠的活动空间,A错误;人工生态通道可以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基因多样性,B正确;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可以进行基因交流,是不同种群,但属于同一物种,C错误;不同斑块中松鼠属于不同的种群,基因库有差异,D错误。故选B。22.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A. 间种玉米和花生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依据的原理是优化群落垂直结构B.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体现了人类的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 湖泊中的群落与草原中的群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群落丰富度D.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关系与蚂蚁共同协作筑巢的关系不一样【答案】C【解析】【分析】不同群落中物种组成和物种丰富度不同,同一群落中的

28、生物在垂直结构上表现为分层分布,在水平结构上表现为镶嵌分布。【详解】A、间种玉米和花生,二者在垂直方向上分层分布,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A正确;B、遵循自然规律,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体现了人类的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B正确;C、湖泊中的群落与草原中的群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物种组成和物种丰富度上,C错误;D、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关系属于种间的互利共生,蚂蚁共同协作筑巢属于种内互助,D正确。故选C。23.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捕食者的捕食活动对被捕食种群的发展起促进作用B. 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强C. 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

29、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D. 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灰喜鹊巢,反映了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A【解析】【分析】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群落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详解】捕食者的捕食活动可以促进优胜劣汰,对被捕食种群的发展起促进作用,A正确;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均较弱,B错误;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竞争关系,C错误;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灰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因为喜鹊属于同一物种,D错误。故选A。24.下图是两个家庭的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7号和VII号的红绿色盲基因分别来自A. 1号和I号B. 2号和II号C. 4号和I

30、II号D. 4号和IV号【答案】C【解析】【分析】红绿色盲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一定会传给女儿,这一特点决定了伴X遗传的特点。【详解】7号的色盲基因一定来其母亲6号,6号的父母正常,则6号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4号;VII号色盲基因一定来其母亲号,号的父亲患病,一定会传给号色盲基因,VII号色盲基因来自III号。故选C。【点睛】本题易错选D项,错因在于思维不严谨,号的父亲III号患病,一定会传给VII号色盲基因,若IV号传给号色盲基因,则号会患色盲。25.下列是以酵母菌为材料进行的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采用对比实验B. 用酵母菌发酵酿制果酒,

31、选择酸性重铬酸钾检测是否产生酒精C.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无空白对照D.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结果绘制成的曲线为“J”型曲线【答案】D【解析】【分析】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空间、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变化才会出现“J”型增长。【详解】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控制有氧和无氧条件,进行对比实验,A正确;B、用酵母菌发酵酿制果酒,选择酸性重铬酸钾检测是否产生酒精,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产生灰绿色,B正确;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不需要没有酵母菌的空白对照,C

32、正确;D、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在有限条件下进行,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的曲线为“S”型曲线,D错误。故选D。26. 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 )A. 脱落酸B. 乙烯C. 细胞分裂素D. IAA【答案】D【解析】达尔文等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生长素,即IAA,故选D。【考点定位】生长素的发现【名师点睛】植物向光性与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在茎尖单侧光可以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所以生长得较向光侧的快而向光弯曲。2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根尖能够产生细胞分裂素B. 脱落酸能抑制马铃薯发芽C. 色氨酸在某些部位可转变为生长素

33、,故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 赤霉素的施用可引起水稻植株疯长【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的微量有机物,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各种激素共同作用,使植物体正常的生长、发育、繁殖。【详解】A、根尖是细胞分裂素产生的主要部位,A正确;B、脱落酸能促进器官脱落,抑制细胞分裂,抑制发芽,B正确;C、生长素是色氨酸的衍生物,属于小分子有机物,不属于蛋白质,C错误;D、赤霉素可促进植物的节间生长,施用赤霉素可引起水稻植株疯长,D正确。故选C。28. 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 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数目增加造成的

34、C. 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D. 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答案】A【解析】人类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的第5号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A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遗传病的相关知识。29. 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B. 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C. 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D.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答案】A【解析】皮肤散热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A错误;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B正确;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C正确;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D正确。

35、【考点定位】体温调节30.如图是人体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曲线ab段与曲线ef段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相同B. 曲线bc段与曲线de段血液中胰岛素变化趋势不同C. fg段血糖维持相对稳定只依靠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就能完成D. 当血糖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答案】B【解析】曲线ab段血糖浓度升高是由于消化和吸收了食物中的糖类,但ef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A错误;bc段为血糖浓度较高时的降低过程,该时期胰岛素分泌较多,但de段血糖浓度是在正常值下的降低过程,该阶段胰岛素分泌较少,B正确;血糖平衡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C错

36、误;胰高血糖素只促进肝糖原的分解而不促进肌糖原的分解,D错误。31. 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B. 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C. 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D. 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答案】D【解析】唾液中的溶菌酶的只要作用是水解病原菌,A正确;口腔黏膜是病原菌的一道物理屏障作用,B正确;吞噬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C正确;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体液免疫,D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免疫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

37、力。32. 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代表整个大圆包含。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体液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组织液B. 突触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突触小泡. 核酸 核糖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 信使. 免疫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它们之间的关系:仅包括和,包括。【详解】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又包括组织液、淋巴和血浆,故A项正确;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而突触小泡存在与突触小体中,将化学信号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并不包含于突触前膜,故B项错误;核酸包括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其中RNA又可分为信使RN

38、A(mRNA)、转运RNA(tRNA)和核糖体RNA(rRNA),故C项正确;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故D项正确。33. 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B.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有利的C.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D.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A正确。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于被捕食者也有有利的一面,B错误。以树叶为食的虫子其体

39、型远小于树木,C错误。老虎等捕食者体型远大于其他被捕食者,D错误。34.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 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 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都不同D. 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答案】B【解析】【分析】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两个营养级同化能量的比值,与能量利用率不同。人类的活动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发生变化。【详解】A、害虫与拟水狼蛛构成捕食关系,二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二者数量的相对稳定,A正确;B、防治

40、稻田害虫,可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B项错误;C、精耕稻田向着生物种类少的方向演替,演替速度较快;弃耕稻田向着生物种类多的方向演替,演替速度较慢,C正确;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卷叶螟数量下降,拟水狼蛛更多的以褐飞虱为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D正确。故选B。35.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B. 高温灭菌目的是杀死微生物的细胞、孢子、芽孢C. 划线分离可在培养基上获得均匀分布的单菌落D. 稀释涂布平板法易获得单菌落和计数活菌数目【答案】C【解析】【分析】1、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

41、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菌落。2、稀释涂布平板法则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的菌种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详解】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A正确;高温可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B正确;划线分离可在培养基上获得单菌落,但菌落是不均匀分布的,C错误;稀释涂布平板法可将聚集的菌种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易于统计活菌数目,D正确。故选C

42、。【点睛】掌握微生物的稀释分离、纯化及无菌操作技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6.下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甲、乙两种细胞器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种细胞器的共同点除了都有双层膜,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之外,还都有_功能,颤藻_(填“有”或“无”)这两种细胞器。(2)将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的甲与葡萄糖水溶液混合,在适宜温度下,_(填“有”或“无”)气泡产生,原因是_。(3)通常,与阳生植物相比,阴生植物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固定CO2量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相等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_(填“高”或“低”)。(4)夏季晴朗的中午,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反而开始下降,推测其原因可能是温度过高,造成部分

43、叶片气孔关闭,直接导致_。【答案】 (1). 能量转换(能产生ATP) (2). 无 (3). 无 (4). 因为没有细胞质基质不能完成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分解葡萄糖,故没有二氧化碳产生。(或答葡萄糖无法进入线粒体内氧化分解) (5). 低 (6). 外界二氧化碳进入量减少限制了暗反应的进行【解析】【分析】甲、乙两细胞器均具有双层膜结构,甲的内膜内折,形成b嵴,为线粒体,乙的e内膜光滑,通过f类囊体堆叠扩大内部的膜面积,为叶绿体。【详解】(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二者都与能量转换有关,颤藻属于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2)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后,才

44、能进入线粒体继续被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将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的线粒体与葡萄糖水溶液混合,不会产生气泡。(3)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相等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与阳生植物相比,阴生植物呼吸作用速率较低,所以光补偿点较低。(4)夏季晴朗的中午,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强,叶片失水较多,造成部分叶片气孔关闭,外界二氧化碳进入量减少,限制了暗反应的进行。【点睛】夏季晴朗的中午,造成植物“午休”现象的直接原因是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减少,而不是温度过高或光照过强。37.某雌雄异株二倍体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该植物有蓝花和紫花两种表现型,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

45、、B和b(位于X染色体)共同控制。已知其紫色素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如下图所示,即紫色素的形成与酶A强烈相关,但酶A的生成过程会被酶B强烈抑制。现用蓝花雄株(aaXBY)与某紫花雌株杂交,F1中的雄株全为紫花。请回答下列问题:(1)亲本紫花雌株的基因型为_,F1中的雌株表现型为_。(2)若该蓝花雄株(aaXBY)与另一杂合紫花雌株杂交,则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答案】 (1). AAXbXb (2). 蓝花 (3). 紫花雄株:蓝花雄株:蓝花雌株=1:1:2【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每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

46、律。根据题意可确定紫花含有A基因,但不含有B基因;其他基因组合表现为蓝花。【详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蓝花雄株(aaXBY)与某紫花雌株A XbXb杂交,F1中的雄株全为紫花Aa XbY,则亲本紫花雌株只产生一种卵细胞AXb,亲本紫花雌株基因型为AAXbXb,F1中的雌株基因型为AaXBXb,表现型为蓝花。(2)若该蓝花雄株(aaXBY)与另一杂合紫花雌株AaXbXb杂交,根据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型为Aa XbYaa XbYAaXBXbaaXBXb=1111,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雄株:蓝花雄株:蓝花雌株=1:1:2。【点睛】分析第(2)小题时,可先分别分析每对基因的遗传,得出子代的基因型,

47、然后根据乘法原理对两对基因的遗传结果进行组合。38.回答下列关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问题:(1)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这种作用所具有的价值属于_(填“间接”或“潜在”)价值。(2)某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如图所示。图中A是一种气体,B、C、D、E和F表示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碳流动的方向。图中A表示_。 生物成分F表示_。 _表示初级消费者。(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答案】 (1). 间接 (2). CO2 (3). 分解者 (4). C (5). 物质循环 (6). 能量流动【解析】【分析】题图中,A与E之间存

48、在双向箭头,围绕E的箭头“一进多出”,则E应为生产者, A应代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B、C、D、E均有箭头指向F,F应为分解者,B、C、D为消费者。【详解】(1)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这种作用所具有的价值属于间接价值。(2)根据分析可知,图中A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F表示分解者,C表示初级消费者。(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点睛】碳循环图解中各成分的判断方法(1)先找双向箭头,具有双向箭头的是生产者和大气中

49、的CO2库,二者中向内箭头多的是CO2库,向外箭头多的是生产者.(2)再根据生产者和消费者均有箭头指向分解者,从而确定分解者和消费者,注意消费者可能会出现多级。39.目前的生理学观点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图表示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1)若要用小鼠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物质氧化分解的这一功能,常用的检测指标是_。(2)当人刚进入寒冷环境时,下丘脑分泌_激素,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又会反过来调节下丘脑与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说明它们还存在_调节机制,体内这种调节机制的作用是_,

50、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3)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机体产生某种抗体A,导致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比正常人多。其原因主要是该抗体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与_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使甲状腺机能增强,属于_疾病。(4)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_及细胞Y的_过程来减少抗体A的产生。【答案】 (1). 耗氧量 (或答体重变化) (2).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3). 反馈(负反馈) (4).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5). 几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 (6). 促甲状腺 (7). 自身免疫 (8). 淋巴因子 (9). 增殖、分化【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下丘脑

51、可以分泌TRH,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TSH,促进甲状腺发育并分泌甲状腺激素TH,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从而维持甲状腺激素的稳定。细胞Z可以分泌抗体A,故Z是浆细胞,细胞Y是B细胞,细胞X可能是T细胞。抗体A会攻击甲状腺,造成自身免疫病。【详解】(1)可以通过检测耗氧量来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物质氧化分解的功能。(2)当人刚进入寒冷环境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又会反过来调节下丘脑与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说明它们还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负反馈调节可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于几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3)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机体产生某种抗体A,导致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比正常人多。可能该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使甲状腺机能增强,属于自身免疫病。(4)由图可知,物质C可以抑制细胞细胞X分泌淋巴因子及细胞Y-B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来减少抗体A的产生,减少抗体A对甲状腺的作用,故可以用物质C治疗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点睛】由图可知,弥漫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抗体A攻击甲状腺造成,故可以通过阻止抗体A合成来治疗弥漫性甲状腺肿。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