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2950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素养评价(五)(第五单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这里所说的“实倡先声”是指()A.编著四洲志,引导国人关注了解世界B.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发起洋务运动C.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向西方学习思想D.提出了最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解析】选C。据材料中提到的魏源“师长”一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在海国图志序言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故选C。2.(2020全国I卷T28)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

2、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表1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应用科学、各种技术自然常识基础科学奇异和其他问题42.5%22.8%17.5%17.2%据此可知,当时() 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解析】选C。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近代民族工业也产生并缓慢发展,表中“应用科学、各种技术”栏目的问题在各类问题中占比将近一半,正是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表明这类“诸国富强之术” 适

3、应了兴办实业的时代需求,故选C;占比42.5% 的“应用科学、各种技术”属于“西学”范畴,排除A;维新思想深入发展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B;“主流思潮”必须要得到官方认可,被大众接受,排除D。【补偿训练】1.(2020濮阳高二检测)“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观念,不仅是19世纪下半叶先进中国人的基本共识,更是洋务派在中西文化碰撞后采取的文化选择模式。此“文化选择模式”()A.有利于对中国文化的改造B.表明了“崇洋”思想的盛行C.反映了文化侵略的隐蔽性D.批判了封建儒学的落后性【解析】选A。“中体西用”的文化观念有利于借助外来文化加强对中国文化的改造,故选A。“盛行”一词与当时

4、史实不符,该种“文化选择模式”只是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文化意识的觉醒,B错误;C与材料“文化选择模式”不符;“中体西用”不是批判儒学落后性,而是引进西方先进的器物之学,用以改造中国,达到强国御侮之道,D错误。2.下图是关于19世纪末我国某一历史事件的一幅漫画(画中文字为“西方科学技术”“注射器”)。该漫画反映了清政府()A.利用西方科学技术治愈国人的病症B.已经认识到只靠西方科学技术不能救国C.学习西方还没有完全脱离“器物”的层次D.腐败激化社会矛盾引发农民起义【解析】选C。漫画中,一个病得很重的人(穿着清朝官服)代表清政府,他用写有“西方科学技术”的“注射器”为自己治病,表明此时向西方学习依然

5、停留在器物层面,故选C。“利用西方科学技术治愈国人的病症”只是对题干漫画的现象描述,没有反映出漫画的本质,排除A;依据材料中的漫画国人“注射”治病可知,此时的清政府想依靠“西方科学技术”医治国人,没有认识到只靠西方科学技术不能救国,排除B;洋务运动是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开始实行,不是引发农民起义原因,排除D。3.下表是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的文章)分类表(部分),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类别篇数比例列强在中国21547.4%经济/财政/商务8719.2%总论(变法维新主张)194.2%A.对变法的具体主张缺乏研究B.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C.通过外国人施压清政府进行变法D

6、.着重强调发展近代工商业经济【解析】选B。从表格信息看,“列强在中国”占了文章数量的近半数,这说明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关注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反映了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故选B。【深化点拨】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向西方学习推进到制度层次,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不仅具有救亡图存的爱国性质,而且宏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4.(2020石家庄高二检测)甲午战后,梁启超写道:“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奴隶于主人之事,罕有关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之然也。”梁启超旨在()A.推翻君主政体B.批

7、判封建伦理C.进行思想启蒙D.传播民主革命【解析】选C。梁启超强调我国的最大问题是“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即无公民意识;“奴隶于主人之事,罕有关心者”,所以面对中国近代沦亡之时,民众漠不关心,可见民族意识缺失,梁启超旨在进行思想启蒙,唤起中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故选C。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不主张推翻君主政体,排除A;B与材料无关,排除;梁启超主张改良,不主张革命,排除D。【补偿训练】叶德辉评论中国近代某现象时说:“欲托孔子以行其术,托尊孔之名,伏伪经之渐。”该评论针对的是()A.反对把孔子神化的李贽B.倡导中体西用的洋务派C.推行改革变法的康有为D.主张尊孔复古的袁世凯【解析】选C。材料“欲托

8、孔子以行其术,托尊孔之名,伏伪经之渐”体现的是借孔子之名,进行维新变法,康有为作新学伪经考借助孔子之名进行改革,故选C。5.孙中山倡导“均贫富”,其办法是“土地国有”“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把全国大矿业、大工业、大商业、大交通都由国家经营”,还要物产归公、人民共享。这反映出孙中山()A.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B.主张实行自由平等C.具有浓厚的民本思想D.否定生产资料私有制【解析】选C。据材料内容“均贫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把全国大矿业、大工业、大商业、大交通都由国家经营”“物产归公、人民共享”等信息可知孙中山的这些主张试图解决中国农民的问题,说明具有浓厚的民本思想,故

9、选C。材料没有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自由平等的问题,B错误;孙中山没有具体提出否定生产资料私有制,D错误。【补偿训练】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失败)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主张()A.社会革命,平均地权B.政治革命,建立民国C.民族革命,推翻清朝D.土地革命,废除剥削【解析】选B。据材料信息“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可以得出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关键原因是封建皇权思想的毒害,为消除封建思想,避免悲剧重演,首先得进行政

10、治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选B。A、C分别为孙中山所主张的社会革命和民族革命内容,不符合题意;D为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排除。6.有研究者从孙中山的演讲中发现,从1905年到1923年他的“民族主义”观点有了升华。他应该会日益强调()A.反对帝国主义 B.反对君主专制C.保障民主权利 D.限制大资本家【解析】选A。孙中山旧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中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不断加剧及孙中山思想的不断转变,他日益强调反对帝国主义,并在1924年重新阐发三民主义时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故选A。【深化点拨】孙中山自1894年创立兴中会以来,历次革命屡败屡战、屡战屡

11、败。1917年苏俄的十月革命、1919年中国的五四运动,为其指出了一条新路。7.毛泽东强调新三民主义必须是“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即强调新三民主义必须()A.代表工农阶级的利益B.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内涵D.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解析】选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具体实施策略,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内涵,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质的飞跃。故选C。【补偿训练】某一时期,中国国民党在政策纲领中陆续写进“徐谋劳资间地位之平等”“确认妇女与男子地位之平等”“徐谋地主佃户间地位之平等”等保障“人民”权益等内容。这些政策()A.宣传

12、了推翻帝制的民主思想B.奠定了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C.挤压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空间D.促进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解析】选B。从“国民党”,“在政策纲领中”谋劳资“平等”、男女“平等”、租佃“平等”“人民”权益等内容,可知这是在国民革命时期,这些政策是执行新三民主义,是“扶助农工”,故选B。题干中没有反帝、限制资本主义发展和全民族抗战的相关信息,A、C、D不符合题意。8.1924年孙中山就土地问题指出:“如果我们没有预备,就仿效俄国的急进办法,把所有的田地马上拿来充公,分给农民,那些小地主一定是起来反抗的。”这表明他主张()A.完全放弃仿效俄国经验B.实行核定地价政策C.谨慎实施“耕者有其田”D.维护

13、封建地主利益【解析】选C。材料中孙中山反对“没有预备,就仿效俄国的急进办法”,并不是主张完全放弃仿效俄国经验,A错误;孙中山反对马上没收所有的田地分给农民,与核定地价政策无关,且核定地价是三民主义的内容,与“1924年”不符,B错误;孙中山反对马上没收所有的田地分给农民,要谨慎实施“耕者有其田”,故选C;孙中山的主张是为了避免“小地主一定是起来反抗的”,并非强调维护封建地主利益,D错误。9.(2020盐城高二检测)漫画(注:图中文字为:“猿猴倒行逆施凡我国民群起而攻之”)表现出来的政治立场是()A.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君主立宪B.反对君主制度,主张共和制度C.反对分裂割据,维护国家统一D.反对暴

14、力革命,欣赏渐进改良【解析】选B。题意反映的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倒行逆施的史实,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袁世凯称帝已不得民心,反对专制维护共和是符合民心和时代潮流的,故选B。【补偿训练】下图是一幅民国四年的讽刺漫画:带着清朝乌纱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其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生民国的年青人。这幅漫画反映了()A.清朝加强文化专制B.思想革新的重要性C.君主专制得到复活D.出现新旧思想并存【解析】选B。民国四年是1915年,1915年袁世凯尊孔复古,封建儒家思想依然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反映了思想革新的重要性,故选B。1915年清朝统治早已被推翻,A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915年虽然出现

15、了袁世凯复辟帝制,但最终被迫取消,君主专制并未得到复活,C错误;漫画体现的是传统思想对民众的束缚,并非体现新旧思想的并存,D错误。10.(2020天津高二检测)辛亥革命之后的10年间是中国社会剧烈变化的时期,社会上出现各种思想观点。表中空白处的主张应是()序号主张1民主共和2提倡国货34外争主权,内除国贼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兼容并包,思想自由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D.打倒列强,除军阀【解析】选B。据题干可知,材料中的思潮都出现于辛亥革命之后,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1919年五四运动的口号,故这一思潮出现的时间是1912-1919年。A是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的政治纲领;C、D都发生在

16、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B是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提出的办学方针,符合题意,故选B。【补偿训练】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写道:“今欲革新政治,势不得不革新盘踞于运用此政治者精神界之文学。”据此,文学革命的根本目的在于()A.维护民主政治B.实现文体变革C.推翻共和政体D.弘扬科学思想【解析】选A。材料核心信息:陈独秀主张通过文学革命推进政治革新。文学革命的根本目的在于捍卫民主政治,故选A。11.(2020长春高二检测)陈独秀明确表示,不主张完全否定孔子,并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只是反对以“孔子之道”统一当代中国人思想。胡适晚年一再指出,他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这反映新

17、文化运动()A.观点对立导致思想混乱B.继承传统并且大力发扬儒学C.批判传统但不否定传统D.打着孔子旗号进行托古改制【解析】选C。由材料信息,陈独秀“不主张完全否定孔子,并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胡适“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可知,陈独秀、胡适等人否定的是传统儒学中不适合时代发展的内容,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儒学。这反映新文化运动在批判传统的同时也不否定传统,故选C。两人的观点是相似的,A错误;材料信息未体现出大力发扬儒学,B错误;康有为打着孔子旗号进行托古改制,D错误。【补偿训练】陈独秀说:“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曰忠、曰孝、曰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

18、道德也。”材料反映了()A.儒家思想第一次遭到严厉的批判B.20世纪初新旧道德观念的冲突C.新文化运动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D.向西方学习中资产阶级的困惑【解析】选B。陈独秀对儒家思想的批判说明了当时新旧道德观念的冲突,故选B。儒家思想早在明清之际就遭到过批判,A错误;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传统文化,C错误;新文化运动中资产阶级旗帜鲜明地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D错误。【拓展延伸】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它既是对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营造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

19、机遇。12.(2020南昌高二检测)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转而学习俄国的革命经验,突出表现为()A.对封建思想深恶痛绝,极力批判B.用新方式宣传科学和民主C.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D.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即将到来【解析】选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促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学习俄国的革命经验;新文化运动后期,一些新文化人士开始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故选C。A与材料强调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促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学习俄国的革命经验不符,排除A。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而材料强调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促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学习俄国

20、的革命经验,排除B。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与材料不符,排除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确切的讲应该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涉及天文、历法、物理等应用科学技术。张骞通西域、马可波罗游记的传播等为中西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利玛窦等耶稣会士先后进入中国,他们学习中国文化,采取适合中国习俗的传教方式;他们相当一部分人精通天文历法、炮术等知识,而这又是崇祯、康熙等皇帝所赏识并需要的。与此同时,徐光启

21、、李之藻等知识分子不仅推动西学的广泛传播,而且翻译了大量的西学典籍。虽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西学东渐还不足以唤醒沉睡的中国,但它代表中西两种文化已开始了碰撞。 摘编自徐先知明末清初西学东渐成因浅析材料二19世纪中期以来,西学再次进入中国。从“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再到“民主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近代西学东渐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为挽救民族危亡,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翻译西书、著书介绍、兴办新式教育、邀请西方学者来华讲学等,推动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的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地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应用科技、史学、文学

22、、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于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郑大华论民国时期西学东渐的特点(1)据材料一,概括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产生的原因。(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8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容和影响两个角度指出近代西学东渐与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不同。(12分)【解析】第(1)题原因:据材料一中“张骞通西域、马可波罗游记的传播等为中西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利玛窦等耶稣会士先后进入中国,他们学习中国文化,采取适合中国习俗的传教方式”“是崇祯、康熙等皇帝所赏识并需要的”“徐光启、李之藻等知识分子不仅推动西学的广泛传播,而且翻

23、译了大量的西学典籍”等信息,从历史、传教士、统治者和有识之士等方面概括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产生的原因。第(2)题特点:据材料二中“从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再到民主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近代西学东渐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为挽救民族危亡”“通过翻译西书、著书介绍、兴办新式教育、邀请西方学者来华讲学等,推动西学在中国的传播”“西方的哲学、天文等大量传入中国”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主要有,从被动到主动,与救亡图存相结合,渐进性,内容丰富,途径多样等。第(3)题内容:据材料一中“涉及天文、历法、物理等应用科学技术”,材料二中“西方的哲学、天文、物理等大量传入

24、中国,对于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传入的主要是西方科学技术,近代传入的除西方科技外,还有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影响:据材料一中“徐光启、李之藻等知识分子不仅推动西学的广泛传播,而且翻译了大量的西学典籍。虽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西学东渐还不足以唤醒沉睡的中国,但它代表中西两种文化已开始了碰撞”,材料二中“对于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等信息,从传播范围和社会影响两个角度,分析近代西学东渐与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不同。答案:(1)原因: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奠定的基础;传教士的推动;皇帝的支持;有识之士的推广。(2)特点:由

25、被动到主动;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具有渐进性(或历史阶段性);内容丰富;途径多样。(3)内容:明末清初传入的主要是西方科学技术;近代传入的除西方科技外,还有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影响: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只在小部分知识分子中传播,没有使中国社会产生根本性变革;近代的西学东渐传播范围较广,并引发了资产阶级改良与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14.(2020银川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

26、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材料二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说:“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是如何从制度层面、精神层面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16分)(2)结合材料二指出孙中山的民权思想的内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权思想有怎样的发展?(10分)【解析】第(1)题重建自信:据材料一中“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用近代中国资

27、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民主主义者或无产阶级为建立民主政治和思想解放进行的主要探索中,各举一例,说明近代中国在制度层面、精神层面“重建文化自信心”的努力。第(2)题内涵:据材料二中“推倒满洲政府颠覆君主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等信息,从斗争对象和目标上,说明孙中山的民权思想的内涵。发展: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权思想增加了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这一内容。答案:(1)制度层面:维新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或辛亥革命推动民主政治的构建。精神层面:掀起新文化运动或五四运动推动民主思想的发展。(各举一例)(2)内涵: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提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