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孔雀东南飞(并序)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注释:红酥手:红润、柔软的手。黄縢酒:黄封酒,古时候一种官家酿的酒。这两句是写唐琬把酒送给陆游喝。宫墙柳:围墙里一片绿柳。欢情:美满的爱情生活。这两句说:东风无情,把美满的姻缘吹散了(这里把东风比作拆散他们夫妇的封建家长)。离索:离别后孤独的生活。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连迸而出,感情极为沉痛。但这到底是谁错了呢?春如旧:春景还是像当初那样美丽。人空瘦:只是人白白地为了相思而清瘦了。红浥:泪水沾湿了
2、脸上的胭脂。浥,湿润。鲛绡:薄绸的手帕。锦书:情书。托:寄。莫:罢了(表示无可奈何的感叹)。赏析:“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回想当年与唐氏偕游沈园时,唐氏红润的肌肤焕发着江南才女的青春活力,而夫妻把酒共赏春色,更是柔情蜜意,恩爱有加。多么美满幸福的生活呀。“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这狂吹乱舞的东风是造成词人哀婉缠绵的爱情悲剧的主要症结。几年来的离别生活带给他们的只是满腔愁怨和巨大的折磨。“错,错,错”似悔恨的闸门被打开,懊恼的潮水喷涌而出。“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此时此刻,两人又相逢在依然如故的春日里,但人却比黄花瘦。无限的怜惜,无限的伤痛,怎一个“空”字了
3、得?旧园重逢,往事历历在目,伤心的泪水打落了红粉,湿透了手绢。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的艺术成就,理解铺陈、排比、起兴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2学习作品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3重点探讨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及典型意义。4分析刘兰芝和焦仲卿思想感情、生活态度的异同,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作家作品孔雀东南飞作者不详,选自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来南宋郭茂倩收入乐府诗集时,改名为焦仲卿妻。这里沿用后人常用的题目。玉台新咏是继诗经、楚辞之后中国古代的第三部诗歌总集。收录作品上至西汉,下迄南朝梁代的诗歌。历来认为是南朝徐陵在梁中叶时所编。收诗769篇,
4、计有五言诗8卷,歌行1卷,五言四句诗1卷,共为10卷。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全诗357句,1 785字,沈归愚称其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其中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代表作:孔雀东南飞课文背景:婚姻问题是社会问题的集中体现,与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都密切相关,我国古代的婚姻就是男女两家结亲,宗旨就是“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有七种情况可以休妻,称为“弃去”: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窃盗。女子三次被休,只能去舂米
5、,非常低贱。所以本篇所涉及的问题很深很广,揭示了封建礼教对社会各阶层的渗透,突出暴露家长制的罪恶。资料卡片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其职责主要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这是狭义的乐府。后来,历代文人作家仿制而不入乐的诗歌作品,或袭用古乐府旧题的作品,也泛称“乐府诗”。这是广义的乐府。宋元以后,“乐府”又被借作词、曲的一种雅称。乐府诗的特点:从结构体制上看,有专用的诗题,常见的有“歌”、“行”、“吟”、“曲”等,如陇头歌、蒿里行、白头吟、西洲曲;从语言句式上看,多是篇无定句,名无定字,以杂言为主,语
6、词多口语化,通俗生动;从音韵节奏上看,押韵自由多样,五言多隔句押韵,七言多连句押韵,四言不押韵,不避重韵、重字,更不讲究平仄、对仗,具有朴素自然的节奏美;从表现手法上看,除一般的比兴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曲折淋漓,长于用对话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塑造形象。字词广场通假字终老不复取:“取”通“娶”,娶妻。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柔韧牢固。一词多义谢为故相令遣施适会见尔作因区区词类活用孔雀东南飞: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南。手巾掩口啼:名词作状语,用手巾。卿当日胜贵: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理实如兄言:名词作状语,按道理。槌床便大怒:名词作动词,拍,
7、敲击。千万不复全: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逆以煎我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像受煎熬一样。足以荣汝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荣华。古今异义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与同情。守节情不移:古义:遵守府里的规则。今义:指妇女不改变节操。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今义:从错误、失败中获取的知识。妾不堪驱使:古义:使唤。今义: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置。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作出处罚决定。便利此月内:古义:吉利。今义:方便。蹑履相逢迎:古义:迎接。今义:奉承,拍马。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这里指挨在一起。今义:各种
8、运输往来和邮递通讯事业的总称。共事二三年:古义:在一起过日子。今义:在一起工作。承籍有宦官:古义:即“官宦”,指做官的人。今义:太监。槌床便大怒:古义:古代的一种坐具。今义:卧具。特殊句式汝是大家子:判断句,“是”表判断。为仲卿母所遣:被动句,“为所”表被动。亦自缢于庭树:介宾短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庭树自缢”,在院子的树上自缢。仕宦于台阁:介宾短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台阁仕宦”,在官府做官。持节牧羊的苏武(二)就在苏武一行人准备回国的时候,苏武的手下犯了错,他也被牵连,但他拒不归降匈奴,后来匈奴人让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才被放回。诗前小序是诗的有机组成部分
9、,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过程、结果以及为诗的缘起。故事发生在汉代末年的建安年间,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第一部分:写兰芝自诉,决心自遣,是故事的序幕和开端,揭示了焦母与兰芝的矛盾冲突。第二部分,故事的发展,写刘兰芝被遣回家,仲卿与兰芝告别,发誓要再接兰芝回来。第三部分,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写兰芝回家后的悲惨遭遇,主要是拒婚和逼嫁。在婚礼的热闹中,兰芝殉情,加强了悲剧气氛。第四部分,故事的高潮,写刘兰芝和焦仲卿以双双为爱情而死,来做最后的反抗,死得凄婉但也悲壮。第五部分,故事的结局和尾声,高度概括兰芝夫妇至死不渝的爱情。全诗内容与小序内容相照应,按照故事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的
10、顺序合理安排,严谨而完整。其中第一部分写故事的发生,第二、三两部分为故事的发展阶段,第四部分为故事的高潮,第五部分为结局和尾声。1开头小序交代了什么内容?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开头小序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成诗的经过。结构上,交代故事的结局,引起读者的好奇,进一步激发探究的兴趣。感情上,奠定了悲剧的基调。2这一节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第一节,起兴手法,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营造了全篇的气氛。引起下面的故事。3“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运用了互文,兼有夸张,表现手法属于铺陈。表现兰芝的聪明才华和教养,为下文“无
11、偏斜”、“无罪过”作交代。互文: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是以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手法。4课文是怎样预示矛盾,揭开故事序幕的?“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笔锋一转,揭示苦怨,预示矛盾。“鸡鸣入机织”四句表现兰芝的勤劳及“苦悲”,衬托焦母的蛮横。最后六句,兰芝自请回家,是其刚强和反抗性格的表现,至此揭开了故事的序幕。5课文是怎样让我们看到焦仲卿性格中叛逆的一面的?第三节,焦仲卿“堂上
12、启阿母”。仲卿首先明志,“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表现夫妻感情深厚、笃诚。“女行无偏斜”为兰芝辩白,力赞兰芝。从这里,我们看到了焦仲卿性格中叛逆的一面。6这一段话为我们塑造了阿母怎样的形象?第四节,阿母痛斥儿子,“此妇无礼节”给兰芝安上莫须有的罪名。“久”说明婆婆休兰芝早有图谋。威逼之后,用“东家有贤女”来诱哄。从这一段话我们看到了一个专横的封建家长形象。7焦仲卿恳求母亲的情景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长跪”、“伏惟”,在严厉的母亲面前,在严格的礼教面前,焦仲卿恭谨、孝顺;“终老不复取”的告白,恳求中又带有反抗。8焦母大怒反映了她怎样的性格?儿子的态度惹怒了母亲,“槌床便大怒”,何等蛮横无理、独
13、断专行!“何敢”,又是何等的霸道!9仲卿屈从母命有什么难处?一方是专横的母亲,一方是受委屈的妻子,在重礼仪和重感情的矛盾中,他违心地作出了决定,对妻子虽是一片真情,却也无可奈何。10兰芝对焦仲卿说的一番话反映了兰芝怎样的性格特征?首先回顾初嫁的情况和婚后生活,“奉事循公姥”、“伶俜萦苦辛”再一次强调兰芝的守礼、勤劳。本来“无罪过”,“仍更被驱遣”,对于这种遭遇,兰芝没有如焦仲卿一样抱有幻想,她清醒地正视现实:“何言复来还!”兰芝不仅守礼、勤劳,而且清醒、坚强。11本段最后兰芝交代自己的物品,表现了兰芝对焦仲卿怎样的感情?她把自己的东西赠给焦仲卿,表现了兰芝对仲卿的深情。“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14、!”夫妻离别,深情无限。12兰芝鸡鸣起严妆,浓墨重彩,铺陈排比,作者的用意是什么?兰芝鸡鸣“起严妆”,浓墨重彩,铺陈排比,极言兰芝的美丽,更主要的是突出兰芝那种坚强刚毅、从容不迫的性格。透过“严妆”,我们不难看出刘兰芝蒙受委屈后,光明磊落、坚贞不阿的情操和柔中有刚的性格。精心打扮,是为了给丈夫留下最后的美丽;也是自尊、倔强的兰芝反抗婆婆的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严妆而去,正表现了她难以直言的心情,她要堂堂正正地离开焦家。在这里,刘兰芝的外表美和内心美达到了和谐统一。作者精心设计严妆更增添了作品的悲剧气氛。结构上,也为下文官宦之家两度求婚张本。13兰芝与婆婆、小姑的告别,表现了兰芝怎样的性格特征?上
15、堂辞母,谦卑中透着自尊,态度从容、不卑不亢、有理有节,体现兰芝柔中带刚的性格。辞别小姑,倾诉衷肠,满腔依恋化为泪水,体现兰芝的善良、友爱。“泪落连珠子”,“涕落百余行”,两次写到泪,加强了悲剧气氛。通过描写刘兰芝的语言、动作等,作者用排比、铺陈、夸张等表现手法,极力塑造了一个温柔美丽、坚韧守礼的女性形象。这样一个女子被遣归,突出了悲剧气氛。14仲卿送别兰芝的场景表现了焦仲卿怎样的性格?“下马入车中”的动作,体现了仲卿对兰芝的体贴;“低头共耳语”不仅仅是宽慰,更是发自内心的爱的誓言! 焦仲卿忠于爱情,却不敢直接反抗,只能消极反抗,忍辱负重。与兰芝别离,还存在着重聚的幻想,这又表现了他性格中天真的
16、一面。 15兰芝盟誓表现了对仲卿怎样的情感?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表现了对仲卿的忠贞。但她对现实又有着清醒的认识,为下文的逼婚作铺垫。16“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这样的特写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就像电影里的一个特写镜头,人物渐行渐远,手还在挥动,彼此忧伤,难舍难分,让人体会到无尽的缠绵和辛酸。17兰芝回家的过程表现了母女怎样的心情?先是“阿母大拊掌”,然后是一番责备的话语,表现了阿母的意外和伤心。“兰芝惭阿母”,一个“惭”字写出了兰芝内心的凄楚。“阿母大悲摧”,知女莫若母,母女同悲,表现母亲对兰芝的同情、理解。18兰芝回家十多天,县令遣人说媒,对方“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侧面表现
17、了什么?侧面表现刘兰芝的品貌出众。19兰芝牢记誓言不愿再嫁表现了什么?阿母希望促成这桩婚姻,但兰芝牢记盟誓,忠于爱情,不愿再嫁。这又表现了兰芝的忠贞。20太守为子求婚衬托了什么?从情节的安排上有什么作用?太守为子求婚,更衬托出兰芝品貌出众。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兰芝被休回家是无辜的。从情节看,正因为有求婚,才会有后来的抗婚,才会有结尾的自尽。这是不可少的一个环节。21刘兄逼婚的情节刻画了刘兄怎样的形象?“作计何不量!”粗暴训斥,盛气凌人。“先嫁得府吏足以荣汝身”,可以看出刘兄是一个趋炎附势、见利忘义、尖酸刻薄、冷酷无情的市侩。22兰芝被迫应婚表现了兰芝怎样的性格?“仰头”,这是一个倔强的姿态,或者
18、是兰芝为了不让委屈的眼泪流出来,无论怎样,都表现了兰芝自尊、刚强的性格。哥哥的一番话,让兰芝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于是她马上许嫁,再次显现了兰芝的清醒、冷静,外柔内刚。23作者用铺叙、夸张的笔法着力写太守家迎娶的排场、铺张,写出了迎娶的热闹场面,有什么表达作用?太守家的欣喜异常与迫不及待写出了他们的高兴和重视,可以视为对兰芝的侧写:焦母弃之如草芥,太守拾之若珍宝。面对这样的富贵,刘兰芝毫不动心,正写出兰芝对爱情的忠贞。此处太守家的热闹与下文兰芝家的冷清形成对照。诗歌运用铺陈和排比大肆渲染太守家婚事的排场,是为了反衬兰芝的痛苦、孤独和凄凉,而且太守家的喜和兰芝明为允婚、暗作死计的悲凉心境形成对
19、照,强化了悲剧性。铺张的场面也反衬了刘兰芝对爱情坚贞不移的品格,衬托出刘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她对仲卿的爱和忠贞经得起任何严峻的考验。铺陈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为诗歌带来了声律和色彩之美。24兰芝备嫁表现了兰芝怎样的性格特征和命运?阿母要求兰芝“作衣裳”,兰芝强忍悲痛,为自己制作嫁衣。哭泣以手巾掩口,怕引人怀疑,也显现了兰芝含蓄内敛的性格。故作镇静,勉强做活,万般哀愁,无人倾诉。“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寥寥数语,再次表现兰芝的能干,反衬她的悲惨命运。25仲卿闻变心悲,驱马急归,表现了焦仲卿怎样的感情?表现其对兰芝的真情。马的悲嘶渲染衬托仲卿内心强烈的痛苦。兰芝
20、倾诉苦衷,道出被逼出嫁的真相,哀婉缠绵。26焦仲卿的话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有什么作用?仲卿又急又愤,片面责怪兰芝,亦见其焦灼的心情。“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这几句话是仲卿对兰芝的讥讽,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仲卿对兰芝的感情。“吾独向黄泉”,为后来兰芝殉情作了铺垫。27面对焦仲卿的指责,兰芝的回答表现了兰芝怎样的性格和感情?兰芝通情达理,深知自己和仲卿同是被压迫的人,“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她理解仲卿的痛苦,表现出宽大的胸怀,也显示其忠贞坚强的性格。“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惊心动魄,兰芝与仲卿以死相约,作者的旁白,表现了对家长制的愤恨和对兰芝、仲卿的深切
21、同情。28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以物起兴,造成悲剧气氛,衬托人物的悲哀心情,并预示有不幸事情发生。29听到儿子的打算,焦母有什么反应?反映了她怎样的性格?听到儿子的打算,焦母“零泪应声落”,但她根本不理解儿子,只是专横地告诫儿子为妇人而死是不值得的,又反复前文,用“东家有贤女”来诱哄儿子,进一步表现她的专横。30仲卿殉情前作了怎样的思想斗争?矛盾心情:殉情,母亲怎么办?他顾念母亲孤独无靠,却被母亲逼死,可悲、可叹。31景物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景物描写,渲染了悲剧气氛。“马嘶”是以动写静之笔,新婚的热闹反衬兰芝内心的悲凉绝望。“奄奄”、“
22、寂寂”营造了浓重的悲剧气氛。就在这个暗沉沉的夜晚,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她义无反顾地投向死神的怀抱。反抗精神达到极致。32仲卿是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实现自己的诺言的?他“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在矛盾中实现了自己的诺言。33焦刘合葬,鸳鸯和鸣,使全诗充满了怎样的色彩?使全诗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文学色彩。“松柏”、“梧桐”都属良木。“鸳鸯”鸟多成双成对生活,常用来比喻恩爱夫妻,是幸福美满婚姻的象征。作者以乐衬哀,表现了作者对刘兰芝、焦仲卿二人忠贞爱情的肯定与赞颂。深层探究小序:概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写作缘起。孔雀东南风通过对刘兰芝、焦仲卿婚姻悲剧的叙述,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度和封
23、建礼教摧残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反抗压迫的精神,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被迫害者的无限同情和追求婚姻自由、珍惜爱情生活的强烈愿望。1运用多种手法,突显民族特色首先,从序曲和尾声看:本诗以孔雀徘徊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这种以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手法,在民歌中是常见的。结尾“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又有民间说唱文学的痕迹。其次,从铺陈与比喻看:诗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这是一种纵的铺陈,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刘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后文作铺垫。兰芝离开焦家时有一段精致的铺陈:“足下蹑丝履,头上
24、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这里着意写兰芝的装束、衣履佩饰、姿态容颜,尽善尽美。这是一种横向的铺陈。此外,诗中采用了一系列精彩的比喻。“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这句话与上文的“誓天不相负”和下文的“二情同依依”是一致而连贯的,可以说是临别的誓言。这话出自兰芝之口,表示感情深厚、永不变心。但同样的比喻重复出自仲卿之口:“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两个比喻原来的共通点由于误会变成分歧点,这对于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有很大作用。这也是民歌的表现手法之一。2善于运用语言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
25、形象全诗多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诗人用大量的人物对话,真实而又准确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如用兰芝夫妇的誓言表现两人对爱情的坚贞,用仲卿母子的对话,表现焦母对儿子的爱和对兰芝的恨等。诗人还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如在兰芝和焦母的矛盾中表现兰芝的善良和坚强及焦母的专横,在仲卿与母亲的矛盾中表现仲卿的软弱和焦母的跋扈,让人物性格在矛盾冲突中得到充分展示,刘兰芝、焦仲卿都成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1兰芝离开焦家时为什么精心打扮一番?她为什么不在焦母面前掉眼泪,而在小姑子面前才“泪落连珠子”?提示:兰芝一大早就起来开始梳妆打扮,揣摩其中原因,一方面她是要把自己最美好的形象展现给仲卿,让他记住自己,如同
26、他们婚姻生活的一个纪念;一方面她不愿意向焦母示弱,精心打扮自己,似乎在向焦母表明她始终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诗里写她打扮时“事事四五通”,多少透露了她内心的杂乱情绪。兰芝向焦母辞别时没有流眼泪,而是不卑不亢地说了一番话,面对小姑子才泪流涟涟,这表现出她的坚强与理智。2这首诗的许多地方注意了前后照应,使得故事情节的发展显得真实自然,整首诗的结构也显得非常紧凑。哪些地方是前后照应的?提示:故事一开头兰芝向仲卿自陈时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七为君妇”,她被遣回娘家,刘母大感震惊,说“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七遣汝嫁”,这样不避重复地再次用一串铺排句,既与前面相呼应,表明此前兰芝所言非虚,也再次强
27、调了兰芝的无辜与委屈。后来写兰芝做嫁衣时,这样写道:“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这几句突出了她心灵手巧,照应了“十四学裁衣”一句。故事开头仲卿向焦母求情时,焦母说:“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结尾处仲卿自尽前拜别焦母时,焦母说:“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兰芝离开焦家时,诗里不厌其烦且用充满赞叹的口气描绘她的装扮、容颜、体态,这为下文兰芝回到娘家后,官宦人家纷纷来求亲作了铺垫。仲卿送兰芝回家,两人作别时,兰芝说:“君当作磐石磐石无转移。”后来仲卿误以为兰芝攀高枝时重提誓言,说:“磐石方且厚便作旦夕间。”孔雀东南飞细针密线的
28、结构特色,得力于繁简得当的剪裁。刘兰芝、焦仲卿的故事,头绪纷繁,若不加剪裁,使之集中,就会散漫无所归统。其实,一些表面看来必不可少的材料,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材料和最需花费笔墨的材料。有些只需略作交代就行了,如诗中两家家势、死后家人悲恸后悔等等。这里,关键是抓住“篇中意”对诗材加以选择、组织,突出主要线索、主要情节。诗中对详写部分的处理是极为出色的。仲卿求母失败,刘焦之间话别,兰芝辞婆和太守迎亲等,都是浓墨重彩的段落。这些段落在整个长诗中都是直接关系到刘、焦爱情悲剧的关键内容,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感情的宣泄,对题意的显示都起着极重要的作用。更妙的是,这样的浓墨重彩,在全诗自然、朴实、流畅的基本
29、风格中,起到了丰富色彩的作用,使整个描述的节奏疏密有致,快慢有度。沈德潜的这段评语具有真知灼见:“长篇诗若平平叙去,恐无色泽。中间须点染华缛,五色陆离,使读者心目俱炫。如篇中新妇出门时妾有绣腰襦一段,太守择日后,青雀白鹄舫一段是也。”他山之石爱的信笺David Osborne亲爱的:你问过我,当我出航时,你可以寄什么给我在千里之外的航船上,那些我想要却无法得到的东西。我想,这份清单不难列出,只恐不易兑现。请将秋天寄给我。用盒子装上预示寒冬来临的清冷夜风、冰凉霜冻,再加上秋色少许那是开始了生命轮回的秋叶,黄色的、红色的、褐色的。落叶洒满庭院,如同铺上了层层地毯,当你踩上这没过脚踝的落叶时,它们会
30、簌簌作响,请将这声音寄给我。当叶堆焚烧时,青烟袅袅,其味芬芳。秋分前后,木叶凋零,生机不再,光秃的枝丫上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请将这青烟、月色一并打包寄来。随后,你可将冬天寄给我。寄给我第一场大雪。在万籁俱寂的魔境中,雪片硕大,疾速飞落,铺天盖地,愈积愈厚。别忘了将雪花飘落在舌尖的味道和那挂在你头发上如宝石般璀璨的雪花寄给我。皓月当空,整个大地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熠熠生辉,取一块雪毯寄给我。请寄给我一个雪人,最好寄一个雪人之家雪人爸爸、雪人妈妈和雪人娃娃,他们都以纽扣为眼,以木棍为臂,以胡萝卜为鼻。寄给我壁炉前度过的一个夜晚,炉中火焰闪烁着希冀和梦幻。寄给我一些你的温暖,一些在十二月的寒夜里,当我
31、俩相依相偎时你给我的温暖。另外,寄给我一些长而坚硬、细而精致的冰凌吧。把假日也寄给我吧这些也是我想要的。把万圣节,连同那些小女巫、鬼魅、牛仔和海盗一起寄给我。为我小心地把“小精灵”们第一次参加庆祝活动时羞涩的轻声低语“不给糖,就捣蛋”包裹起来。许多更谙于此道的“小矮人”和“印第安人”安安稳稳地藏在他们确信连父母都能骗过的面具后,东奔西窜,嚷得更响亮、更大胆,把他们的喊声也一并细心包裹起来,寄给我。把刚刚刻好的南瓜灯的气息寄给我连同南瓜灯上刻出的滑稽笑容、恐怖咆哮。为我捕捉一些更适合大人们的魔幻时分,这魔幻时分要来得晚些,一年只此一回,大约在女巫出没的夜半三更出现。其时,小家伙们已被安置在床,拥
32、被入眠,除了树枝划着窗子的声音,房间里一片沉寂。即便是大人们也惴惴不安,担心鬼魅或许会在夜间出现。为我保存烤火鸡、自制面包和馅饼的香味。寄给我感恩节的气息烹煮终日,餐桌上的佳肴越摆越多。寄给我从布置餐桌到宴席酣饮期间由心底而生的那短暂却淡定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寄给我一棵圣诞树吧。那不是一棵寻常的树,而是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协助下,用自己的小手刚刚砍下来的圣诞树。孩子们都想在装点圣诞树时胜人一筹,因而急切地将金箔丝线裹饰的亮闪闪的小灯挂得满树皆是。把这刚砍的圣诞树的气息,连同上面的彩灯和灯的光辉都寄给我吧。请再寄给我一杯勾兑得至醇至润的蛋奶酒。你先啜饮几口,让你的唇印留在杯口,那样我就可以看见你的唇
33、印,品尝它的味道。寄给我圣诞平安夜的无眠期待。这时小天使们都逼着自己入睡,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当他们睡着了,圣诞老人才会到来。和我分享一杯牛奶和几块巧克力曲奇饼干吧,这有助于保存我们那转瞬即逝的对于童年的幻想。寄给我孩子们第一眼看到圣诞老人留下的礼物时发出的欢呼声。寄给我礼物包装纸被撕开的声音和孩子们打开礼物并四处炫耀时的喊叫声。寄给我每个人打开自己心仪的礼物时所给予的拥抱。在一年的最后一天里,请寄给我一个与你共度的安静夜晚。此夜,我们企盼新的一年仍彼此相依,感叹过去一年经历的风雨。再把包裹腾出一些空间,将四季的变幻、每日的悲欢以及因我与你天各一方而错过的节日都寄给我。最重要的是,寄给我你的思绪
34、和希望,你的梦想和愿望,你的微笑和眼泪。最最重要的是,寄给我你的爱。攻读点:真的不相信世间还有如此迷人的信笺。远在航船上的丈夫为妻子写的家书,竟是为了要妻子送给她礼物,而这礼物竟是春夏秋冬的所有一切,即充满家庭气息的一切生活,而这一切就可用一个“爱”字来概括。构思之巧妙,想象之丰富,真是让人叹为观止。素材搜集有关爱情的诗歌名句(1)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2)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35、离思五首)(6)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7)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纳兰性德青衫湿遍)(8)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史清溪佚名)(9)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曹雪芹红楼梦)(10)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胡适生查子)一对彼此深爱着的年轻夫妇,在封建家长的阻挠和高压下,被活活拆散,最终为了捍卫爱情而双双付出生命。这个故事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四大民间爱情神话和传说:牛郎和织女、七仙女与董永、白蛇和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情投意合,满心指望能在一起过幸福的生活。可是外在的强大破坏者不会轻易放过他们,这些破坏者眼里有所谓的“法”、
36、“理”,却没有“情”。焦母更不可理喻,因为看不惯儿媳妇就处心积虑地把她赶走,儿子的恳求丝毫不能打动她。在她身上,封建家长违反人性的一面暴露无遗。离开焦家的时候,兰芝拜母别姑,她的态度也是十分从容的;再嫁期定的时候,裁衣作裳,她的态度是十分从容的;乃至最后“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也未表示出一点迟疑和犹豫。她从来没有向环境低头,这的确是被压迫者光辉人格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最美的表现。罗伊和马拉在伦敦的一座名叫滑铁卢的桥上,一段美丽、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在炮火的轰鸣中悄悄地开始,同样,这份爱情最终也是在这个桥上走到了终点。其实这段爱情没有结束,永远也不会结束。这段爱情从头到尾都是那么的完美,在这个故
37、事里面,没有一个坏人,我们看到的都是好人。罗伊和马拉在桥头相遇的一瞬,伟大的爱情就开始了。罗伊在雨中望着上面的窗户,在他们的故事里,是点睛之笔。就在两个人在前往教堂结婚的路上,才互相问了对方的名字。一切看似那么的荒诞不经,但又是那么合情合理。就是这段闪电般成熟起来的爱情,却让一个人因为爱对方而献出了所有,让另一个人把这份爱情永远地放在自己的心里。无法长相厮守的爱情,才是永远的爱情。佳作片段孔雀东南飞新传江苏考生当刘兰芝第五次回首的时候,泪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黑漆漆的门紧闭着,一如仲卿般冷漠,左邻右舍还在对她指指点点,议论着这个因不守妇道而被休的女子。可是,谁能知道她的苦衷?当她还未出嫁的时候,
38、不知有多少好小伙儿到她家提亲:模样儿俊的,有钱的,有势的,为何选了焦仲卿?他又黑又瘦,又没钱又没势,他凭什么娶到美丽贤淑的兰芝?兰芝一遍遍地问自己。泪水渐渐模糊了兰芝的视线,朦胧中焦仲卿那老实敦厚的脸又出现在她的眼前。是因为看中他山般的朴实沉稳吧!“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山沉稳;水绕山流永不移;妾身与君永不离。”“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海誓山盟犹在耳畔,但已物是人非,欲语泪先流!为了仲卿的工作,兰芝跑东家,找西家,甚至出席一些非正式的聚会,在觥筹交错中强颜欢笑,为仲卿在领导面前说尽好话。老实巴交的焦仲卿啊!你怎么让你妻子做这
39、些事情呢?你可知道席间哪个人不觊觎你妻子的美貌?你可知道你妻子独自一人承担了多少的风言风语吗?当刘兰芝看到丈夫遗落在地上的香囊时,泪刷地下来了,那是秦罗敷的香囊,那是秦罗敷的香囊!焦仲卿没有说什么,走到书案前写下了休书。兰芝仿佛听到胸腔中有什么碎了,一片片裂开的钝响到家了,兰芝默默地进房,悄无声息。第二天,县官的儿子便来提亲,兰芝含着泪默然答应。良辰吉日选在后天。“后天?”媒人自顾自地说:“那可是个好日子,秦罗敷姑娘也要出嫁哩!嫁的是焦仲卿。”焦仲卿!天高气爽,惠风和畅。焦仲卿坐在高头大马上器宇轩昂。这时,他看到了兰芝,熟睡着的兰芝。“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湛不变;山沉稳,色不坚。”焦仲卿看到刘兰芝最后留给他的话时,茫然若失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点评:从名著中寻找“空隙”,扩展富于想象的空间,不仅需要有对原作的深入理解,而且需要大胆假设、合理虚构的精神。这在考场上显得尤为难得。此文借助孔雀东南飞而别出心裁,根据作文题意要求对原作大胆改造,在生动而颇具情韵的叙事中,给出了一种新的“诠解”。这样的“故事新编”,妙在“似是而非”,难在“似非而是”,并且首先应在题意的“前提”下创造。就此而言,本文是成功的。文章对于相关古典文学资源的“活用”,对于虚拟情境的逼真描述,也增添了故事的“说服力”与文学性。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投稿可联系QQ:108459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