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密启用前环际大联考“圆梦计划2021- -2022 学年度阶段性考试(一)高三历史(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论语.学而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
2、义,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入、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这说明先秦宗法制A.维系了统治基础的人伦秩序 B.构建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传统C.孕育了家国天下的文化情怀 D.构筑了爱有差等的社会秩序2.在中国古代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形成了以农为天下本务,工贾为末的思维模式。此外,还有“士农工商天下四民的阶层分化,农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稳固。这种以农为本思想的形成源自A.人们对土地的长期依赖 B.自然经济所体现出的自给自足C.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D.重农思想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3.唐至宋,花木兰的形象变化如表所示,说明了A.佛教影响艺术形象的塑造 B.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C.世俗
3、文化体现了个性解放 D.理学兴起强化封建伦理纲常4.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据此可知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B.南北区域间贸易往来不断发展C.北方集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南方 D.政府抑商政策趋于松弛5.蔡锣集.军国民篇中曾这样写道:“甲午一役以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号,发鼓击征,声撼大地.几有戊戌变法自强之举,此振兴之自上者也;逾年有长江一带之骚动, 此奋起自下者也;同时有北方诸省之乱,此受外族之凭陵,忍无可忍,乃轰然而爆发者也。”这说明A.甲午战争引发了戊戌变法运动 B.中国人的民族意识逐渐增强C.义和团运动是自下而上的斗争 D.当时中国社会政局比较动荡6.
4、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出,要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甚至说要使资本主义有一个广大的发展。这一决策A.表明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遵循了西方国家的社会发展运行规律C.基于对中国社会革命性质的正确认识 D.属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位老大爷谈到种痘运动时说:“现在的国家真好,共产党毛主席处处关心我们,从解放后,没听说哪个地方闹天花,也看不见有麻子的孩子啦。我家的四个孩子,要是在过去请花先生栽花,顶少也得来一石粮。”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来说明A.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 B.中华人民共和国获得民众政治认同C.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 D.
5、卫生防疫体系的全面建立8.如表所示为1952- -1978年中国主要工业、农业产品产量数据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技术落后导致粮棉产量长期停滞 B.“大跃进”运动改善了原有经济结构C.国企改革使工业生产迎来了生机 D.“一五”期间工业产量增速超过农业9.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是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
6、传统观点可信10.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暴露的种种弊端,圣西门主张-切人都要劳动,废除一切特权,实现人的完全平等;傅立叶抨击商业是资本主义罪恶和灾难的集中表现,主张妇女解放;欧文提出建立公社劳动联合体,消除城乡对立。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上述主张错误在于A.解释世界,指导工人运动 B.改造现实,勾画理想社会C.反对和批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D.成为社会主义学说重要思想来源11.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原因,“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阳挡”。“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
7、该分析说明进化论在当时A.动摇封建神学的统治基础 B.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理论的重要来源C.符合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 D.对资产阶级革命有启蒙作用12.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C.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可 D.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来求慰藉的心态;13.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获得正确的知识,神圣的天体可以被正确地统一到力学的规则下,圣经不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这说明牛顿力学A.注重
8、理性思维,推动思想解放 B.反对君权神授,追求理性王国C.否定宗教信仰,崇尚科学实验 D.突出人文主义,倡导个性解放14.一战后,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写下欧游心影录一书。书中一反过去人们认知的西方文明优越论,认为西方文化的功利主义等学说导致欧洲陷入权力崇拜并形成军国主义思潮,主张中国人应实事求是地评价东西方文化的优劣。这说明梁启超A.扭转了中国社会对西方的看法 B.反对效仿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C.对西方文明的认知更趋理性化 D.对中国无产阶级态度更趋客观15.孙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曾多次实现思想认识上的“华丽转身”。1894 年创立兴中会时,他力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
9、他以五色旗(寓意五族共和)为国旗。孙中山这种转变表明了当时中国A.民族主义具有强烈的整合意识 B.民主革命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C.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民族统一 D.革命派转向建立人民民主国家,16.列宁在俄共(布)十一大上谈到:“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他们写道:“看!在莫斯科,饥寒交迫,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这反映了当时苏俄部分知识分子实质上反对A.私人经营和市场机制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存续 D.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17.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对传统民歌进行改造,在保持原有曲调的基础上,去除了传统民歌中的糟粕,进行重新填词植
10、入了诸如革命、参军、人党、生产等反映革命斗争的内容,这反映出当时A.抗日民族统- -战线初步形成 B.传统民歌推动了土地革命C.文艺创作顺应了时代需要 D.国共合作有利于抗战的胜利18.有学者认为:“在今天的资本主义国家,多数人手中握有股票,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无产者;随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随着第三产业的急剧发展,无产者的人数并没有像共产党宣言所说迅速增加,而是在不断菱缩。”这表明A.马克恩主义具有时代局限性 B.科技发展缩减了贫富差距C.“新经济”带来深刻变化 D.新中间阶层日益发展壮大19.苏联解体后,美国企图独霸世界;欧洲强调“欧洲中心论”;日本虽依附于美国,但多极化心态不言自明:独
11、联体已趋稳定,抛弃原苏联“冷战思维,强调世界有俄席之地。这种状况A.有利于缓和世界各大国的紧张关系 B.表明了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分化组合C.体现了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的丧失 D.维护了当今多极化的世界政治格局20.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作品追忆似水年华是意识流文学风格的代表作,其作品展现人的意识像一条流动的河流.不遵循客观的时间顺序,将过去、现在、未米混淆,表现人意识的跳跃和随意性。据此可知,这一文学风格A.重在批判资本主义罪恶 B.崇尚理性精神与自由意志C. 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D.注重细节,真实再现典型人物2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 年,
12、广东省宜布终止粮票的流通, 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流通。这反映了我国A.正逐步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B.扩大企业自主权C.对外开放取得重大成就 D.贯彻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2下来是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关于实行包产到户生产队的统计数据。据此可知A.原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B.农业合作化在全国范围迅速推广C:农村经济体制革新成为社会共识 D. 农业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基本建立23.下图是1950年和199年美国就业人口分们比例示意图。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发展的滞后 B.社会结构的变化C.农业生产的衰退. D.科技革命的推动24.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因教
13、育从总人口80%都是文育半文盲的薄弱基础起步,到如今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专任教师1670多万人、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保持在4%以上,亿万人民通过受教育实现了完善自身、改变命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此现象反映出A.科教兴国战略成功实践 B.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C.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D.国民经济的发展满足对人才的需求25. 1951年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时,英国决定不加入;1961年和1967年英国却两度申请人欧,但遭到法国的否决;1973年英国终于加入欧共体。1975 年6月,英国进行第一次脱欧公投失败,2020年1月,英国正式脱离欧盟。英国在欧洲联合问题上的态度反
14、映了A.民族主义情绪不断强化 B.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C.国家利益影响国家决策 D.区域集团化违背潮流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0分。第26- -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第29- -3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5分。26.对于商鞅变法,各史书记载都做了相应的记叙,其中司马迁和司马光两位史学家对于商鞅变法的看法,在文末都进行了各自的评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 分)”材料一 用商鞅之法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古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班固汉书食货志材料二 行之十年,泰民大悦,道不拾遗 ,
15、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乡邑大治。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失!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 (商鞅)为相十年,人 多怨之。臣光曰:走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泰孝公不废徒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以畜其民,况为置四海治平之政者哉!司马光资治通鉴(1)比较三测史料.说明它们在研究商鞅变法与改革中共同具有怎样的史料价值。(2分)(2)根据材
16、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司马迁和司马光对商鞅及其变法持有的看法以及存在差异的原因。(8分)(3)从历更研究的角度来看你认为评价历史事件还可以依据或借鉴哪些参考信息进行判断。(3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两方的监察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在古希腊“小国寡民” 的政治体制下,雅典城邦出现了带有监察职能的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执政官、十将军委员会、陪审法庭、贵族会议等。其中,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其他机关均是共同隶属公民大会,彼此相对独立、互相制约的权力部门。它们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有民主又有监督。而公民大会作为雅典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0 岁以上
17、男性公民均可参加,该机构崇尚法治,严防个人专制,对僭主和行政官可投票决定惩戒或放逐。而陪审法庭在控制政府官员权力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国家官吏任职前,不管是选举还是抽签的方式选出,被委任者在担任职务前,法庭必须对其实行被称作“认可听政会”的程序,在听政会上,任何公民都能对其提出反对意见,然后陪审团进行投票表决,经多数同意即可,如果情况属实,他就被判处死刑。摘编自李勇试论古希腊古罗马的权力制约机制及其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材料二 古代中国, 历代统治者都极为重视监察官员的遴选与管理。不仅要求官员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和通晓政治法律的文化素养,能够在汲取历代兴亡教训的基础,上刚正不阿地依律办事,而且还要有一定
18、的从政阅历,面对错综复杂的官场能够明辨是非,分清忠奸贤佞,有效胜任监察一职。在任职期间,不仅有一年一度或三年一度的常设考核制度,还有“月课”“御史互察”等考核项目,考绩结果作为一个监察官员升迁奖罚的重要依据。最后是实行监察责任制,考核后严肃问责,不但追究知情不举的渎职责任,而且追究不知情失察的失职责任,并处以连坐。同时,还特别注重通过制定监察法规约束监察官员。各级监察官员直接对中央负责,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体制,不受同级行政长官的节制。摘编自李超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及其历史借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监察制度的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5分)(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
19、古代雅典相比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特点,并简析古代雅典和中国监察体制的借鉴意义。(5 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教育救国”作为一股重要的社会思潮,在中国近代史 上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效国主张之一,是民族危机和忧患意识的共同产物。它的基本观点是:近代中国之所以贫弱落后不发达,之所以倍受外国侵略者的欺凌根本原因是人才不足,也就是教育不发达、不普及。因此,要想挽救民族的危亡,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就必须将改革和发展教育视为救亡图存的要律。只有将教育作为突破口,才能使中国转贫为富,转弱为强。“教育救国”论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因此学术界对“教育教国
20、”思潮评价多有争议。摘编自郭秀艳民国时期“教育救国“思潮研究根据材料并绪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教育救国”的主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加以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第29- -31题3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 题计分。29.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材料一 中 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人民自由权有以下规定:第三条,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第四条,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第七条,人民有信教之自由。材料二中华民国约法对人民自由权有以下规定:第三条,人民于法律范围
21、内,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第四条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第七条,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信教之自由。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人民自由权有以下规定: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在人民自由权的规定方面有什么变化? (3分)这反映了什么实质性的问题? (3 分)(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在人民自由权方面有哪些进步? (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2 分)(3)从近代以来中国
22、法制的发展历程中你获得哪些认识? (4分)30.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19世纪末 20世纪初,美国在两次海牙会议上的立场都说明其反对裁军的坚决态度,但一战结束后,美国却认为大规模军备竞赛导致了战争。1920年, 美国军备维持费连同战争开支竞高达财政预算的93%;1921年,美国参众两院先后通过了参议员博拉的裁军修正案;1927年,美国建议召开五国海军会议,以限制英、日等各国的军力发展,维持战后秩序。裁军过程中,一些重要的裁军会议大都是由美国绕开国联发起召开的,其裁军目标也主要转向海军军备问题,进而实现自己称霸亚太地区的野心。一战后,随着日本、英国日益增加的巡洋舰的威胁,
23、1927年,柯立芝总统不得不召开日内瓦会议,同意建造更多大型军舰以满足部分利益集团的要求。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美国裁军政策宣告失败。摘编自杜清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裁军政策及其特点和后果(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简析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裁军政策出台的原因。(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指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裁军政策的特点。(7分) 31.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顾方舟, 我国著名医学家、病毒学家。1957 年,顾方舟临危受命,开始脊髓灰质炎的研究工作。顾方舟与团队一起,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分离出了脊灰病毒,在国内第一次证明了上海脊灰流行的病原学基础,并带领团
24、队赴云南昆明筹建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作为春灰疫苗生产基地。在北京进行脊灰减毒活疫苗的试生产时,为了进一步观察疫苗对于婴幼儿的安全性,顾方舟又让自己和刚满月的儿子试用疫苗,证明了疫苗的安全性。1965年,全国逐步推广脊灰糖九减毒活疫苗接种。1994年9月在湖北襄阳发生最后一例脊髓灰野病毒病例后未再有本土脊灰病毒病例报告。2000年,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宇仪式”上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从1957年到2000年,从脊灰无疫苗可用到被消灭,整整44年,顾方舟奉献了一生。摘编自李娟等顾方舟:为抗击脊髓灰质炎而无私奉献的一生(1)根据材料,简述顾方舟作为代表在“
25、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上签下自已名字的理由。(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顾方舟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7分)环际大联考“圆梦计划”20212022 学年度阶段性考试(一)高三史 历史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题序12345678910111213答案CBDABCBDBACDA题序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AACDBCACDBC4.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各地州县数与集市数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集市属于农村市场,这说明当时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A 项
26、正确;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说明当时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不能反映“南北区域间贸易往来不断发展”,排除 B 项;统计表中的数据仅涉及南北部分地区,无法得出“北方集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南方”,排除 C 项;仅凭材料中各地集市变化,不能反映“政府抑商政策趋于松弛”,而且与史实不符,排除 D 项。7.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民众对中共领导全国人民抗击天花等疫病所取得的成果十分认同,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获得了民众的政治认同,B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三大改造的内容,排除 A 项;材料与民主政治无关,排除 C 项;“全面建立”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史实,排除 D 项。11.解析:材料中“一是
27、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反映了进化论在社会稳定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环境中盛行,这体现了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故C 正确;进化论虽然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统治基础,但是材料中并未提及,A 排除;材料中也未涉及资产阶级的革命思想理论,B 排除。进化论形成于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故 D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0 分。第 26 28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第 29 31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35 分。26.(13 分)(1)三则材料都属于文献史料(或二手史料),对于评价商鞅及其改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2分)解析:汉书食货志史记
28、商君列传资治通鉴分别是汉代学者班固、司马迁与宋代学者司马光对商鞅及其变法的部分评价。非当事人提供的间接资料,可能会带有一定的个人情感,但对于评价商鞅变法仍有着有用的参考价值。(2)司马迁的看法:肯定商鞅变法的成效;贬低商鞅人品,认为商鞅刻薄寡恩。(每点1 分,共 2 分)原因:认为商鞅变法推动秦国崛起;但法家思想与汉代尊崇儒学相对立。(每点 1 分,共 2 分)司马光的看法:贬低变法成效,认为其激化社会矛盾;肯定商鞅注重诚信。(每点 1 分,共 2 分)原因: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对改革有偏见;治史目的是从历史兴衰成败中提取治国的经验、劝勉帝王以诚信治国。(每点 1 分,共 2 分)解析:对于
29、“看法”,根据材料二“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乡邑大治”,可以得出:司马迁肯定商鞅变法的成效;由材料“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得出:司马迁贬低商鞅人品,认为商鞅刻薄寡恩。由材料三“(商鞅)为相十年,人多怨之”得出:司马光贬低变法成效,认为其激化社会矛盾;由材料三“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得出:司马光肯定商鞅注重诚信。关于“存在差异的原因”,结合所学得出:司马迁的原因在于商鞅变法推动秦国崛起;法家思想与汉代尊崇儒学对立等。司马光的原因是反对王安石变法,对改革有偏见;治史目的是从历史兴衰成败中提取治国的经验、劝
30、勉帝王以诚信治国等。(3)可以借助实物史料,能直接印证历史事件的文物(或第一手资料),具有最直观具体的实物论证。参考当事人自己所记录的原始史料(或一手史料) ,能直接反映历史人物本意初衷,帮助客观理解,更能准确做出评价的参考。通过后代史学家进行相关的文献史料记载(或第二手史料),期间可能会夹杂一定的个人情感,但对于评价历史事件仍有着可取的参考价值。(每点 1 分,共 3 分)27.(10 分)(1)古希腊监察制度特点:公民监察权力大;缺乏独立专门的监察机关;监察体制多元化。(每点 1.5 分,答出两点即可,共 3 分)原因:古希腊民主政治不断完善(或“小国寡民”的政治体制的影响) ;古希腊工商
31、业经济较发达;古希腊分权制衡思想凸显。(每点 1 分,答出两点即可,共 2 分)(2)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特点:选拔监察官员的标准高;对监察官员严格考核;通过立法约束监察官员;监察机构实行垂直领导;服务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每点 1 分,答出三点即可,共 3 分)借鉴意义:加强监察队伍的建设;完善监察法律法规;重视社会自下而上的监督。(每点 1 分,答出两点即可,共 2 分)28. (12 分)示例一:论题“教育救国”论在中国近代根本行不通。(2 分)论述:洋务运动曾创办一批新式学堂,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文化。虽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人才,但未能改变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和洋务运动破产的结局。维新变法曾倡
32、议废除八股,兴办西学,但随着变法失败,这些主张也仅剩开办京师大学堂一项了。清末新政决定废除科举、兴办新式教育、派遣留学生,却因新政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清朝灭亡。“教育救国”论在本质上属于改良主义思想,夸大教育的作用,忽视教育发展的社会前提,排斥暴力革命。历史已经证明,改良主义道路在近代中国是走不通的,“教育救国”思潮的终结也是历史的必然。(10 分,论据充分、言之有理,论证过程完整即可得分)示例二:论题“教育救国”论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 分)论述: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文化,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人才,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
33、展。维新变法中,一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登上政治历史舞台,推动了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清末新政中,大批知识分子出国留学,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力量。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新文化运动,不仅对封建专制思想进行了彻底批判,弘扬了民主与科学,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而且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教育救国”思想是近代中华民族危机的产物,它主张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以挽救民族危机,顺应了历史潮流,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10 分,论据充分、言之有理,论证过程完整即可得分)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观点论述题。要求根据材料“围绕教育救国的主题,自行
34、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材料结尾处提示,“教育救国论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因此学术界对教育救国思潮评价多有争议”。因此,在拟定论题时,论题必须是明确的,不可以直接以“教育救国”为论题。关于论述部分,要求“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对所拟论题加以论述。这里可以选取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和新文化运动等涉及近代教育的二三史实(不作全部要求)作为论据,进行逻辑清晰、言之有理的论述。最后,必须有对自己论题的归纳总结,在结构上形成典型的“三段式”。(二)选考题:共 5 15 分。29.(15 分)(1)主要变化:每项权利均加了限定,即法律范围内。(3 分)实质:增加了“于法律范围内”的规定,
35、而制定法律的权力不掌握在人民手里,所以这是一部体现专制的宪法。(3 分)(2)主要进步:明确取消民主权利的各种限制;享受民主权利的范围扩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增多。(每点 1 分,共 3 分)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2 分)(3)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法制化进程和政治民主化进程是艰难曲折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了广大人民广泛的民主政治权利。(每点 2 分,共 4 分)30.(15 分)(1)原因:美国军备观念的变化;军费开支负担沉重;参议员的建议和努力;受到英、日军备现状的影响;维持战后秩序的需要。(每点 2 分,答出 4 点即可,共 8 分)(2)特点:绕开国联独立领导
36、;(2 分)裁军过程摇摆不定;(2 分)服务于美国称霸的野心;(2 分)力图推进国际化裁军行动。(1 分)解析:(1)关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裁军政策出现的原因,学生可根据材料中“美国却认为大规模军备竞赛导致了战争”“美国军备维持费连同战争开支竟高达财政预算的 93%”“通过了参议员博拉的裁修正案”“以限制英、日等各国的军力发展,维持战后秩序”等信息归纳作答。可得出美国军备观念的变化;军费开支负担沉重;参议员的建议和努力;受到英、日军备现状的影响;维持战后秩序的需要等方面。(2)关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裁军政策的特点,学生可根据材料中“一些重要的裁军会议大都是由美国绕开国联发起召开的”得出绕开
37、国联独立领导。根据“同意建造更多大型军舰以满足部分利益集团的要求”得出裁军过程摇摆不定。根据“进而实现自己称霸亚太地区的野心”得出服务于美国称霸的野心。根据“美国建议召开五国海军会议,以限制英、日等各国的军力发展”得出力图推进国际化裁军行动。31.(15 分)(1)理由:顾方舟与团队一起分离出了脊灰病毒,证明了上海脊灰流行的病原学基础;顾方舟带领团队赴云南昆明筹建脊灰疫苗生产基地;顾方舟让自己和刚满月的儿子试用疫苗,证明了疫苗的安全性;全国逐步推广脊灰糖丸减毒活疫苗接种,截止到 1994 年未再有本土脊灰病毒病例报告。(每点 2 分,共 8 分)(2)时代精神:无私奉献;(3 分)热爱祖国;敢于担责;坚定执着;等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每点 2 分,共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