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NA的分子结构教案一、 教学目标:1、 说出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对DNA的探索历程;2、概述DNA结构的主要特征,默写出DNA的平面结构图。二、 教学重点:1、 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 掌握DNA的分子结构特点和相关数量关系。三、 教学难点:1、 掌握DNA的分子结构特点。五、教学过程:【新授】:活动一:复习脱氧核苷酸,拼脱氧核苷酸。师:打开学案,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必修一教材有关DNA知识:师:下面我们看看这位同学的学案,现在我重点强调第3小题脱氧核苷酸的结构特点1、那个同学知道这部分是什么结构?(学生五碳糖)2、糖的4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形成一个五元环,磷酸集团连接在5号碳原子上
2、,碱基连接在1号碳上,因碱基有4种,所以就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这4种脱氧核苷酸;师: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活动,在活动之前我先介绍DNA的相关组件,我们可以用这五个组件连接一个脱氧核苷酸,.先在请同学们完成探究活动一的第1个任务:每个人试将手中的DNA结构组件拼接成3个单个脱氧核苷酸。学生:拼模型师:现在请同学们停下来,举起你连接的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大家相互看看是否都一样。嗯,很好。 活动二:复习脱氧核苷酸长链,拼长链。师:现在我们来继续看看这位同学的第4小题,和你完成的连接图是否有差异。(点一名学生回答。)师:(强调)1、上一个脱氧核苷酸的3羟基与下一个脱氧核苷酸的5磷酸集团之间脱水缩合
3、而形成一个磷酸二脂键;2、这样DNA长链的一端必有一个5磷酸集团,另一端必有一个3羟基,因此它可以再与其它磷酸集团和羟基相连,这样千万个核苷酸聚合为长链大分子。也因此DNA分子具有方向性。师:既然我们都能画出它们的结构,那么你能否用手中的DNA结构组件继续完成【探究活动2】:再2人或3人一组将若干个脱氧核苷酸拼接成一条或多条脱氧核苷酸长链。学生:完成任务。(4分钟)师:巡回指导和发现(共性)问题。师:好,停下来,请大家把你手中的成果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每个人链接的是不是一样的,都一样啊?!看来大家都很心灵手巧,跟沃森和克里克一样聪明。(1分钟)活动三:看视频,找信息,拼模型。师:1951年,当时
4、沃森、克里克等科学界对DNA的认识是:、DNA是生物大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DNA分子中4种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A、T、C、G四种碱基。其实我们现在所掌握的知识与沃森和克里克他们当时所掌握的知识差不多是一样多的。他们当时借助了很多资料才最终成功,现在各位同学们能否借助我现在给你们提供的相关资料,来体验一把沃森和克里克当年所走过的路。下面我们来进行活动2:看视频,找信息,拼模型。师:若对视频中的信息还不是很清楚的,可以再看学案中的故事和材料,从中找出你有用的信息。每个组拼接一个DNA分子结构模型。 学生:合作探究,找信息,拼模型。活动四:观模型,找特点。师:好,停下来,现
5、在仔细观察DNA模型,小组内思考讨论: 你的模型完全正确吗?若你认为是正确的,那你能发现DNA分子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吗?3分钟之后我们按顺序让每个小组都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小组内激烈思考讨论。(2分钟)师:好,停下来。注意当一个组的同学在发表自己见解的时候,其它组的同学认真听,充当一次专家评委,评判一下他的观点和模型是否完全正确。你若发现有不完全正确的地方请及时指出来,最好说明你的依据和改进方法。(此过程中师:1、听,之后问,其它同学有何不同的见解,评价后并在黑板上几板书特点中的关键词;2、引导,把几个特点最好都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来;3、也可再引导(看时间而定),把10个碱基对转一周,故旋转一
6、周(螺距)是3.4nm,而DNA分子的直径为2nm,宽约7.7cm,高应为13cm ;直到问完每个小组,师再点拨此特点也可。(8分钟)师:好,我们来整理一下DNA的分子结构特点(再用白板强调一遍,特别是特点中的关键词。)六、教学小结:七、教学反思1本节课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这个验证型实验大胆地改为探究型实验,学生能跟随教师提供的资料,主动参与探究过程,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探究知识、获取知识。在探究中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完成后,有关DNA 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都由学生分析讨论得出,这使学生观察模型、分析模型得出理性认识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最后,本节课将后面的碱基对序列的探究整合提到了这里,由于更直观教学效果更好。3在整节课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充满情感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欣赏中认识自我、找到自信,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学好生物和进行探究学习的信心。